APP下载

线上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2021-01-18潘德顺宗全全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培训模式互联网时代创新策略

潘德顺 宗全全

摘要:互联网将教师培训融入了新一代的信息变革和创新的大潮中,使得教师培训的过程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从“互联网+”入手,全面分析互联网给教师培训带来的变革,并从教学生态、课程教学、师生培训等几个方面提出运用互联网手段培训教师的新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师培训;培训模式;创新策略

随着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普及,世界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很多人积极依靠互联网进行有效沟通,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线上交流、学习逐渐成为主流。对于教师培训来说,互联网更是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师培训的效率和质量。

一、日新月异:“互联网+”时代给教师培训带来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更给教师培訓融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教师培训内容不断更新,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培训手段也更加多样化。从发展过程来看,互联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给教师培训带来了变革。

(一)宏观层面

融入互联网的教师培训模式,一方面突破了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的限制,另一方面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有效地解决了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让更多的乡村教师也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培训变得更加公平。

从表面看,互联网的加入只是培训技术的一种变革,但是从更深的层次看,却是培训手段和培训方式的突破。互联网和教师培训的有机结合,能够让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培训讲师、培训资料和培训方式;也可以让教师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和授课教师有效地进行讨论和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高效互动,而且有效地形成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互联网和教师培训相互结合,使得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这种无边界的终身培训模式使得培训的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先进的数据技术能够分析每位教师学习的具体情况,让每位教师都能更好地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有助于培训部门根据大数据分析每位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为每一位教师的下一步学习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让培训更加精准。

(二)微观层面

当互联网和教师培训有效地结合之后,教师自身的职能也会发生变化。在培训前期,授课教师既是提供数字化培训资源的人员,也是整合应用数字化培训资源的人员。所有的授课教师都需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内容提供给受培教师,从而有效地组织培训过程,并让每个教师都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

因此,在“互联网+”的模式下,接受培训的教师不再是被动地进行听课和思考,而是可以有更大的自主学习和想象的空间,在一起交流的机会也变得更多。在实践的过程中,从课程组织、课程结构到课程的内容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教师可以从互联网资源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资源,受培训教师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借助互联网,培训部门可以适时地对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汇总反馈,使得对教师评价的过程变得更加客观和公正,更可以让授课教师、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都成为评价的主体。

二、推陈出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线上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一)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也可以称之为“网校”,它突破了教育培训过程中的时空限制,是一种全球化的教育培训手段。任何学校、教师发展部门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培训,甚至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培训教师。远程教学培训主要是由缴费、选课、查询、答疑和考试等流程模块组成的。

(二)仿真类培训课件和培训环境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仿真类的培训课件是高端培训的一种趋势。这类课件不仅提升了培训的效果,更降低了培训的成本。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它可以让仿真课件或者环境拥有一定的超时空性、自主性和可感知的特点。可以说,仿真类的培训课件是“互联网+”时代下培训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微课

微课能将某个知识点浓缩在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内,集中阐述一个概念或者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每个微课的容量约在50MB~100MB左右,这可以让教师利用移动终端来进行培训。微课的资源会因为制作便利和功能多样变得越来越丰富。

(四)专项课题的校本培训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最普遍的课题培训模式是:学校在分析校本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之后,确认合适的课题;然后,广大教师借助专项课题的形式参加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专题培训,并借助这样的专题培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和理论水平。教师在提升自身教育技术和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灵活运用各类教育发展手段来挖掘出合适的教育资源,使自我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过程相契合,最终提升自身的科研理论水平。

(五)自主学习的校本培训模式

学校给教师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存在于互联网内部的学习支持系统选择合适的认知工具,在明确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之后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以便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借助专业的课程单元链接和网络导航自行下载合适的学习资源,让在线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在线学习统计软件又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进行学习时间的自行管理。

通过和专家及同行进行交流和对话,教师内在的知识体系会变得更加完整。在学习完特定的单元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针对自身学习情况提出疑问和进行有效的反馈,最后提交到特定服务系统内部的数据库档案中。可以看出,“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平台,不仅让教育资源有效地实现了共建共享,而且提升了教师的自主学习效果。每个学校都应该让教师加入校本培训模式中,最终在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属于自己的舞台,积极地参与相关专业领域的交流学习。

三、脱胎换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之处

(一)构建与大数据时代相符合的培训制度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学模式一直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角色也会产生变化。例如,“翻转课堂”可以让每个教师都能够成为课堂内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广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在转变教师自身角色的基础上有效地转换培训的理念。

在将大数据融入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培训教师一定要稍微了解一下海量数据内部的核心算法,这样才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并运用好培训规律。此外,培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合理地预测受训教师未来发展的具体方向。未来更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从实践的过程来看,大数据技术本身可以让培训过程变得更加顺利。

(二)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手段

正如上文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可以采用包括远程教育、仿真类培训课件和微课等培训形式,通过借助双向传递模式来掌握不同教师的不同培训需求。例如,可以将目前运用于企业培训中的一些方式融入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实践的结果就是教师能够在这种线上培训的过程中及时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培训部门则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来了解教师在培训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这样既能够把握教师本人的喜好,又能够直接创新教师培训的模式。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素质

在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可植入合适的大数据思维。各学科的教师都能够掌握大数据技能,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有效教学。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资料来设计行程类的题目,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学生的发展情况。又如,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每个学生的短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学校一定要注意培养教师的综合信息素养,使其不仅能够对相关的数据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更能够在掌握有关数据变化的基础上更好地管理学生,一旦发现数据反映的内容和自身教学的内容有所差距,则应该第一时间进行调整。

(四)建立教师培训共享平台

资源与数据的整合以及分享是大数据带来的最大优势。因此,建立教师培训共享平台,可以实现教师的及时互动及交流。共享平台不仅可以帮助每个教师找寻教学中志同道合的伙伴,更能够让合作的过程变得更加顺畅。每个教师在共享平台中注册之后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更有针对自己教学所生成的一些数据,教师在实际分析这些具体数据之后就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师培训共享平台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培训过程中所有的资源都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互联网的加入为教师培训奠定了更好的基础,也解决了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难题。当然,在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师培训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姚君.分层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09).

[2]杨雪,姜强,赵蔚.大数据学习分析支持个性化学习研究:技术回归教育本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04).

[3]袁磊,李彬语,王卓玉.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新模式探究:基于“互联网 +”“大数据”思维[J].中国电化教育,2016(08).

[4]郝媛玲,沈婷婷.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师数据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探析:基于上海地区高校的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16(01).

(責任编辑:吴延甲)

猜你喜欢

培训模式互联网时代创新策略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师徒帮带退役士兵“333”培训模式探索与创新实践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