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类家庭农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1-18廖小舒李燕琼蒋雨东瞿子豪
廖小舒 李燕琼 蒋雨东 瞿子豪
摘 要:【目的/意义】结合种植类家庭农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构建评价家庭农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为提高种植类家庭农场绩效水平,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基于104家种植类家庭农场调研数据,构建评价家庭农场绩效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家庭农场绩效分为创新、经营、社会、经济、生态5个层面16个指标,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农场自身、市场、政策3个层面确定11个指标研究各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分析得到各绩效的权重和得分,结果显示家庭农场绩效总体不理想:农场主文化水平、与利益相关者联系紧密程度对绩效的影响范围最广,农地流转难易程度和融资难易程度对绩效有负向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程度对各绩效的影响都不显著。为提高种植类农场绩效,提出增强人才素质、加强利益联结、提高农地流转效率、降低融资难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种植类家庭农场;绩效;影响因素;因子分析法;逐步回归法
中图分类号:F3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1)04-0012-08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engaging in crop production, the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family farm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family farms engaging in crop production and promoting their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Methods/Procedures】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04 plantation family farms, the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family farms was established. The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divide the performance of family farms into 16 indicators from 5 levels of innovation, operation, society, economy and ecology, and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11 indicators from 3 levels of farm itself, market and policy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ch performance. 【Results/Conclusions】The weight and score of each performance were obtained by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family farms was not ideal: the level of education of farmers and the degree of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stakeholders had the widest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while the difficulty of farmland transfer and financing had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of agricultur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ach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farms engaging in crop production, th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s, 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of interest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farmland transfer,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financing,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of agriculture.
Key words: family farms engaging in crop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fluencing factor; factor analysis; stepwise regression
家庭農场模式可以改善土地流转系统,优化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代表,这一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在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并强调了家庭农场概念,之后的2016、2017年连续两年提出应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且应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2020年上半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中表示,到2022年家庭农场数量预期将达到100万家,充分证明了它的优越性。我国家庭农场只有10年不到的发展时间,数量却如雨后春笋般增长,数量急剧增加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的大力引导与鼓励。但是部分基层政府只是为了完成上层部门的指标要求,对家庭农场发展的质量关注度不够,忽略了后期的指导服务,导致部分家庭农场绩效水平不高。那么,适合家庭农场的发展道路是什么?如何界定家庭农场的绩效?哪些因素会影响家庭农场的绩效?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探索。
近年来,学者们对家庭农场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在研究农场的获利能力方面,陈金兰等[1]认为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在研究家庭农场的发展效率方面,任重等[2]以山东省541家农场为例,构建成本收益率、社会贡献率、区域影响力等指标,得出应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应对农场进行扶持、提高对农场主培训次数等建议。在研究农场的经营绩效方面,姜麗丽等[3]认为农场主成为农场主之前的职业、农用机械、是否购买保险对其有影响,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力培育职业农民等建议;张小双等[4]从学习和创新、财务、内部管理、顾客维护4个方面构建指标,对家庭农场的绩效进行研究,该评价体系具有激励功能、创新功能、管理功能,提出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应与时俱进,结合农场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以上研究者都是从农场绩效水平视角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场绩效水平应做到规模化生产、提高农场主素质、完善金融服务、完善内部管理、维护顾客等。
综上所述,部分学者在家庭农场获利能力、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经营绩效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然而对不同层面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尚且缺乏,针对家庭农场绩效的评价体系更是少见。构建一套符合农场发展实际的绩效评价体系并找出哪些因素影响其绩效,可使家庭农场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提高其绩效水平,还可为培育家庭农场提供思路。鉴于此,本文在经营绩效的基础之上增添了创新绩效、社会绩效、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可更全面地分析家庭农场的绩效,最后将这5方面的绩效相关指标作为因变量,通过实证研究找出影响这些绩效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家庭农场绩效水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种植类家庭农场绩效分析方法
构建了创新、经营、社会、经济、生态共5个层面绩效,16个二级指标。因子分析法通过运用降维思想可挖掘数据背后的重要变量,此方法运用旋转技术后能更贴切的解释因子,为降低工作量和研究难度,故选择此方法。其中,εi为特殊因子,Fi为变量Xi的公共因子,aij为各变量在其对应的公因子上的重要程度,因子分析模型如下:
1.1.2 标准化处理
对各因子进行权重赋值前,需要对每个变量原始数据的意义进行分析。个别变量数值越大,实际表示评价结果越差(如负债率和化肥使用强度这2项指标),此部分指标为负向指标。处理公式如下:
1.1.3 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对每次引入的解释变量进行F检验,对检验通过的自变量进行t检验,将均显著的变量引入方程;当引入的自变量检验不通过且偏回归平方和最小时,将其剔除;反复引入自变量,直到没有显著的变量被引入方程,也没有不显著的变量被剔除后终止。ε为常数项,Xi为解释变量,βi为未确定参数,Y为种植类家庭农场绩效,构建模型如下:
1.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对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的实地调研,该区于2020年1月2日成为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因此该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种植类家庭农场数量为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数量,不包括种植大户、未登记注册家庭农场、规模户等。2020年4-7月,对该区10个乡镇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出120家种植类家庭农场,在负责家庭农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行调研。实际调研过程中一直保证询问农场主原则,确实因特殊原因农场主外出,家里有经营农场的其他骨干人员也十分了解农场情况的,也对该人进行访问,当抽取家庭农场无法访谈时就近抽取进行调研,其中104份为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6.66%。
2 种植类家庭农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2.1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2.1.1 创新绩效
创新可以较好地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具体而言:(1)经营家庭农场应该不断创新,目前各大科研院所培育出较多新种植品种,这些新品种大多集产量高、口感好、生产周期短等优势;(2)经营好家庭农场不能离开新技术的支持,新技术可使经营更现代化,还可降低生产成本[5];(3)现在互联网技术和物流已十分成熟,改变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将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也是一种创新,可使销售途径增加,线上销售价格往往比线下销售价格更高,可提高农场利润空间。综上所述,创新绩效选择如下3项指标:种植新品种、采纳新技术、电商销售比例。
2.1.2 经营绩效
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家庭农场内部经营情况。具体而言:(1)机械化率越高,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减少人力资本投入;(2)家庭农场健康持续发展,还需规范化运作,如建立采购和仓储制度、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有固定的办公场地等;(3)成熟的农产品最终需销售到超市、批发商、涉农企业等转化成收入,销售渠道越畅通越稳定,农场的经营水平也就越高[6]。综上所述,经营绩效选择如下3项指标:机械化率、运作规范程度、销售渠道数。
2.1.3 社会绩效
此绩效指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具体而言:(1)流转出土地可增加农民收入;农场经营需雇佣少量长期工,农忙时需雇佣大量短期工,可带动当地就业率;因家庭农场技术成熟、种植品种较新,周边部分农户会来学习种植经验,从而促进整个种植业的发展壮大;(2)示范家庭农场是非示范家庭农场的发展目标,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示范等级越高,对社会的贡献越大;(3)受部门或组织的表彰次数越多,说明家庭农场的社会贡献越大。综上所述,社会绩效选择如下3项指标:带动农民增收增产数、示范等级、受表彰次数。
2.1.4 经济绩效
经济水平对家庭农场格外重要,是保证其活力的关键。具体而言:(1)经营农场最主要目的是盈利,作为一种经营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经济活力;(2)种植类家庭农场经济水平高低主要看平均每亩土地的产值,产值越高经济绩效越好;(3)农场负债越多,说明经济绩效越差;(4)作为农场经营者,普遍来看应该比周边的普通种植散户收入要高,不然就失去经营家庭农场的意义。综上所述,经济绩效选择如下4项指标:利润增长率、土地生产率、负债率、高于当地农户人均收入比例。
2.1.5 生态绩效
在发展的同时,我们须秉承保护生态的原则。具体而言:(1)我国淡水资源稀缺,农业种植恰好又需要大量淡水灌溉,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已出现多种节水灌溉系统;(2)适量地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抗旱抗寒能力,但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结构失调;(3)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废弃薄膜、剩余秸秆,或发生因雨水冲刷导致农药流失等情况,为了保护生态,需花费一定资金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理[7];综上所述,生态绩效选择如下3项指标:节水灌溉率、化肥使用强度、环保资金投入率。
2.2 计算绩效得分
利用因子累计贡献率加权计算绩效权重,X1=26.524,X2=21.859,X3=20.291,X4=13.468,X5=10.693,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前5个公共因子(表1)。根据成分得分系数计算出各绩效值,成分1为经济绩效、成分2为经营绩效、成分3为创新绩效、成分4为生态绩效、成分5为社会绩效,根据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旋转后因子相对位置不变,因素完整性增加,即累计解释总方差百分比未变,可解释的比重增加,于是考虑因子旋转,提取方式为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为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表2)。具体计算如下:
式(4)~式(9)中,F1为经济绩效,F2为经营绩效,F3为创新绩效,F4为生态绩效,F5为社会绩效。分析计算结果得出,权重最大的是经济绩效,为28.55%;第2是经营绩效,为23.54%;第3是创新绩效,为21.85%;第4是生态绩效,为14.50%;社会绩效权重最小,为11.51%。
2.3 绩效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得分公式如下:
式(10)中,n为指标个数,dij为各指标取值,Aj为综合评价值,Wij为指标权重。按综合绩效得分排名,调研的104家绵阳市安州区种植类家庭农场共分为5个等级:平均得分率在90分以上的为第一等级优秀;平均得分率在80~90分的为第二等级良好;平均得分率在70~80分的为第三等级一般;平均得分率在60~70分的为第四等级合格;平均得分率在60分以下为第五等级不合格。由测评结果(表3)可知,调研的种植类家庭农场整体发展一般,综合绩效水平仅为合格,经济绩效一般,经营绩效、创新绩效、社会绩效合格,生态绩效不合格。
3 种植类家庭农场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3.1 确定影响因素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以及调研时农场主回答发现,影响种植类家庭农场绩效的因素很多。农场自身情况直接影响了绩效高低;市场环境間接影响了绩效的高低;家庭农场在我国刚兴起,需在良好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健康有序地发展。综上所述,选择影响绩效的因素为农场自身层面、市场层面、政策层面[8]。
3.1.1 家庭自身因素
农场主是家庭农场绩效最直接地影响者。(1)年龄。年龄可衡量农场主的经验和精力,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经验、阅历、观念、知识储备,经营家庭农场的方式和效果也就不同,管理者的最佳年龄为45岁左右,此年龄阶段的管理者有丰富的经验,精力也相对旺盛,年龄越靠近最佳年龄,农场经营水平越高。(2)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越强。(3)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调研中的大多数农场主都表示现在雇佣工人工资高,因劳作地点比较分散,监督成本也非常大,家庭农场优势之一是具有较高的内部激励机制,家庭成员给自家经营农场必然会尽心尽力,家庭劳动力多还可实现不同事务的分工,有利于促进农场现代化的经营。(4)经营规模。适度的规模经营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提高生产效率。适当的增加种植规模,生产成本能够降低,适度地扩大种植规模需要流转更多土地,农户流转出自己的闲置土地,增加了农户收入[9]。(5)农场主身份。农场主的身份不同给农场带来的资源也不同,大致将其分为5类,将最适合做农场主的身份由高到低进行排列,第一是合作社负责人,其拥有丰富种植经验和管理经验;第二是退休或村组干部,其信息渠道通畅且有一定管理经验;第三是农业大户,其拥有丰富的种植经验;第四是企业管理者,其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第五是普通农户,种植经验及管理经验都相对较弱。综上所述,家庭农场自身层面选择X1农场主年龄、X2农场主文化水平、X3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X4经营规模、X5农场主身份。
3.1.2 市场因素
作为农业经营主体,市场环境会间接地影响家庭农场发展。(1)土地是农业经营最主要要素,土地流转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着农场经营。(2)种植类农场投资大、收益慢,大多农场主表示有融资需求。(3)与生产资料销售商、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联系紧密程度影响着农场生产和销售的畅通程度,紧密联系可降低生产经营成本。(4)农场发展起步较晚,农场主表示经营农场大多是在摸索中前行,希望得到社会组织或政府的服务与指导[10]。综上所述,市场层面选择X6农地流转难度、X7融资难易程度、X8与利益相关者联系紧密程度、X9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程度。
3.1.3 政策因素
(1)家庭农场需要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生产,对政策越了解越利于其生产经营,一定程度上还可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各级政府出台了农业补贴、农业保险、贷款贴息等政策。(2)符合相关要求的家庭农场可获得补贴,用于修建冷库和仓库、购置农机设备、生产资料等[11]。综上所述,政策层面选择X10对家庭农场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X11是否获得财政补贴。
3.2 家庭农场绩效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本研究分析软件使用SPSS 23.0,回归结果见表4,方程 1是经济绩效、方程2是经营绩效、方程3是创新绩效、方程4是生态绩效、方程5是社会绩效。
拟合优度检验,R2只要达到0.6以上就說明拟合优度较好,因此本回归结果拟合优度较好。显著性检验,回归的F检验的P值均小于0.001,说明模型通过检验,整体显著性较高。
由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4)可知,年龄越接近最佳管理者年龄对经济、经营和创新绩效显著正向影响越大;农场主文化水平对经济、经营、创新、生态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经营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经营规模对经济、经营、社会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拥有更多种植经验及管理经验的农场主对经济、经营和创新绩效显著正向影响越大;土地流转难度对经济和社会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融资难易程度对经济和经营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与利益联系者的紧密程度对经济、经营、创新、社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程度对各绩效均无显著影响;对家庭农场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在经济和社会绩效方面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是否获得财政资金对经济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主要绩效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各指标权重和标准化处理数据,通过分层汇总法测算综合绩效,测评结果见表3,得出以下结论:综合绩效水平仅处于第四等级合格,说明种植类家庭农场整体发展一般,综合绩效标准差高达4.52,说明绩效各农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主要是因为该区农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盈利能力、经营水平、创新思维、生态保护意识、社会贡献都较弱,说明该区种植类农场绩效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与目前该区农场发展刚起步的现实情况相符。
4.1.2 特殊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表4),各影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不同层面的绩效,归纳后发现部分影响因素较特殊。(1)农场主文化水平对4个层面的绩效有正向影响,范围最广,主要原因是高文化素质的农场主对农场的经营起着促进作用;(2)与利益相关者联系紧密程度也对4个层面的绩效有正向影响,经营农场最主要的目标是盈利,主要原因是单打独斗不能达到较好盈利效果,需合作实现共盈;(3)农地流转难易程度对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有负向影响,主要原因是经营家庭农场需要稳定且适度规模的土地,否则经营农场的蓝图规划的再完美都将无法顺利实施[12];(4)融资难易程度对经济绩效和经营绩效有负向影响,主要原因是良好的资金保障是经营农场的关键,融资越困难,越不利于农场规模化经营产生规模效应、种植新品种、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等;(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程度对各绩效的影响都不显著,主要原因是种植类农场发展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不高。
4.2 建议
4.2.1 加强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农场主素质
(1)培训已从事农场经营人员。相关部门可定期组织种植技术培训和交流会,提高农场经营者种植水平;(2)吸引新人才从事农场经营。引导农业院校毕业生及科研院所热爱农业的年轻人加入经营家庭农场的队伍中来,把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发展中,做到学农务农,为农场经营输入优质的新生力量。当然,需让社会各界明白家庭农场主是一个充满使命感且高大上的职业而不是一个身份,应大力宣传农场经营的成功案例,让这些新人才对加入农场经营队伍充满信心,甚至国家还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这些年轻人成为新农人。
4.2.2 加强利益联结,保障利益稳定
(1)推进家庭农场与种子、化肥、农机设备等销售商保持紧密联系,可通过预付款或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长期合作,不能贪小便宜盲目与小商家或未合作过的供应商合作,若生产资料质量不过关会导致一年甚至几年收成不好;(2)推进家庭农场与农户保持紧密地联系,维护好与周边农户关系,既利于流转土地的稳定,还有利于在农忙大量雇佣劳动力时,雇佣到价格合适且人数足够的短期工人[13];(3)推进家庭农场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农产品最终需要销售到市场,销售渠道的多样和稳定,利于农场保证在较高售价的基础上顺利销售完所有农产品;(4)家庭农场与合作社有相似之处,可引导其加入周边经营较好的合作社实现资源共享,还可鼓励其与周边同类家庭农场合作,提升经营实力,实现互利共赢。
4.2.3 规范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地流转效率
(1)通过村组开会、媒体报道、拉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流转出土地的优势,向农户宣传成功案例和解读相关文件,说服村组干部及村内名望高的农户发挥带头作用;(2)给土地出现撂荒的农户算一笔经济账,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给农场主经营,直接收取土地租金,使其不用承担任何风险。部分农户认为经营农场盈利空间巨大,附加条件多,流转土地时漫天要价,对该部分农户可进行思想引导,机会合适时还可批评教育;(3)流转土地难也不只是农户单方面的问题,家庭农场主也应努力经营好农场,带动周边农户就业,提高大家的收入,让农户对家庭农场充满信心;(4)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土地流转程序,简化流转手续,避免农户或农场主违约的情况发生。
4.2.4 丰富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难度
(1)家庭农场并非无抵押物,而是农机设备、土地流转合同、农业固定资产等银行不承认,因此不能作为抵押物。应完善农场固定资产评估体系,进行官方评估,发放固定资产评估报告,银行可对应固定资产额度为家庭农场进行贷款;(2)国家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制定农场专项贷款业务,给予家庭农场贴息贷款优惠,减轻农场主贷款利息负担;(3)可简化贷款手续流程,保证文化水平有限的农场主顺利并快速地贷款;(4)农场主应重视账务核算,生产管理应尽量规范,必要的时候可请专职或兼职会计给农场制作规范的流水账,将每一次生产经营账目规范的记录在册,使银行安心放贷;(5)农场还应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努力提升自身经营实力,使贷款资金真正发挥作用,让银行相信家庭农场主具备还款能力[14]。
4.2.5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服务保障
(1)产前。加强道路、水利、网络等基建,建立社会服务组织,可在农场主自愿的前提下对同一类型的生产资料统一购买,降低购买成本;(2)产中。提供相对新且准确的市场信息,降低农场经营的市场风险;(3)产后。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当地特色品牌,建立新媒体的信息交流平台,各家庭农场可在平台内交流种植经验、共享销售渠道、分享成功经验;(4)可将种植农场进行分类,由相关部门建立专职辅导员制度,对农场提供定期的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一户一策”的进行扶持指导。
参考文献:
[1]陈金兰,胡继连. 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获利能力分析——以山东省70个家庭农场样本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7):31-39.
[2]任重,薛兴利. 家庭农场发展效率综合评价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541个家庭农场数据[J]. 农业技术经济,2018(3):56-65.
[3]姜丽丽,仝爱华,乔心阳. 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宿迁市宿城区的实证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2):307-310.
[4]张小双,张玲,张帅. 基于BSC视角家庭农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4):32-35.
[5]刘绍吉. 云南省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互补关系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6):178-183.
[6]刘畅,李赫,马国巍. 种植型家庭农场经营绩效评价——以黑龙江省为例[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6):55-63.
[7]蔡荣,汪紫钰,钱龙,等. 加入合作社促进了家庭农场选择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吗?——以化肥、农药减量施用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2019(1):51-65.
[8]邹玉友,马国巍,李帮鸿,等. 东北地区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0):85-92.
[9]郜亮亮,杜志雄,谭洪业. 什么样的农场主在经营中国的家庭农场[J]. 农业经济问题,2020(4):98-110.
[10]孙鹏. 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5.
[11]樊帆. 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政策研究[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20.
[12]蘭勇,蒋黾,杜志雄. 农户向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的续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20(1):65-85.
[13]王乐君,寇广增,王斯烈.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2):89-97.
[14]陈培磊,郭沛. 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障碍、国际经验及实现路径[J]. 亚太经济,2020(4):128-134,152.
作者简介:廖小舒(199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E-mail:lxs667926@163.com
通讯作者:李燕琼(1959-),女,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E-mail:2585808074@qq.com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项目(SC19B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