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HP-FCE模型的鹤林生态公园满意度评价分析

2021-01-18陈凌静林心影陈健翎陈智龙黄启堂

台湾农业探索 2021年4期

陈凌静 林心影 陈健翎 陈智龙 黄启堂

摘 要:【目的/意义】鹤林生态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园内景观资源较为丰富,但在游客满意度方面仍然存在部分不足。通过探究影响鹤林生态公园景观游客满意度的现状因素,以期为福州市绿地生态系统更新与建设及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研究选取鹤林生态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2月进行实地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268份。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得出游客对鹤林生态公园的满意度。【结果/结论】游客对于鹤林生态公园满意度综合评价值为77.101,其中准则层的4个指标因子满意度为:公园管理(78.654)>景观效果(77.896)>基础设施(76.675)>交通出行(75.232)。根据对这4项指标所包含15个指标层的评价研究,提出改进公园的优化策略,为后期的公园景观提升改造提供指导。

关键词:满意度评价;AHP-FCE模型;鹤林生态公园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1)04-0059-07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Helin Ecological Park is located in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The landscape resources in the park are relatively rich,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in terms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The current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tourist satisfaction with the landscape of Helin Ecological Park were explor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newal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green space ecosystem in Fuzhou an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park. 【Methods/Procedures】By selecting Helin Ecological Par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field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December 2020, and a total of 26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index weight was calculated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the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thus the tourist satisfaction with Helin Ecological Park was obtained.【Results /Conclusions】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with Helin Ecological Park was 77.101, among which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four index factors at the criterion level was as follows: park management(78.654) > landscape effect(77.896) > infrastructure(76.675) > transportation(75.232).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the 15 index levels contained in these 4 index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he park was put forwar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later landscape improv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k.

Key words: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AHP-FCE model; Helin Ecological Park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而突飞猛进,城市的居住人口密度不断升高,进而导致居民对城市生态公园的游憩需求逐步上升[1]。城市中的生态公园绿地作为满足人们生活游憩需求的重要自然生态资源,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也承担着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服务功能[2]。因此,城市生态公园的服务能力和景观建设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游客满意度评价是指游客对于游览地的预期与游憩后的体验结果对比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3],能够反映出公园的现有条件是否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

现如今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公园景观建设和游客的满意程度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田媛[4]以太原生态公园景观为研究对象,用统计分析法分析生态公园景观建设的生态效益;曹帅[5]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矿坑生态公园为例,探究了基于景观生态修复的矿坑公园规划设计思路;蒙東萍[6]探讨了贵港市马草江生态公园园林植物选择的合理性,并在植物配置与规划上提供建议;林淑伟[7]用SBE法和SD法建立了视觉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对莆田市绶溪生态公园的视觉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游客满意度是指游客在游憩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是否满足理想值的程度[8],国内对游客满意度采用的研究方法较为多样。任艾娟[9]以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性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游客对园区的满意度感知程度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王欣欣[10]以天竺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IPA象限分析法分析游客满意度方面现存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张佳裔[11]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总结了杭州市4个典型的城市公园的满意度影响因素。

由上述研究可知,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公园的景观效益、规划设计、植物配置、视觉环境质量研究等方面,而研究游客满意度大多是以对样地定性研究和测评研究为主,定量研究游客满意度与公园各项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论文较少。因此,将城市生态公园景观建设和AHP-FCE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能更加人性化地分析满足游客的游憩需求和生态需求。因此,本文基于鹤林生态公园现状,结合游客的客观满意度需求,運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影响游客满意度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鹤林生态公园的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探究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改善提升公园现状提供帮助以及为今后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与景观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鹤林生态公园作为福州市晋安区的中央绿轴公园,是福州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公园北临鹤林路,与北面的牛岗山公园相望;南至化工路,与金鸡山、晋安湖相邻;东邻板桥路,向西与谭桥路密切相接。公园占地面积16.73 hm2,分为水岸核心、湿地植物科普、童梦乐游、时尚观演、风尚生活区五大功能区域。鹤林公园地形整体狭长,东西地势高,中间有河流穿过。通过利用都市建设废土,营造出地形起伏,呼应并延续周边山脉的景观特色,为游赏者创造不同的游览空间与观赏体验。鹤林生态公园作为福州城市山水的过渡地带,主要以生态景观为主,园区发展成熟,游客来源广泛,具备一般城市生态公园的典型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选取鹤林生态公园进行实地及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1 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AHP)是将待解决项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及隶属关系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从而最终使待解决项归结为最低层(供决策方案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12]。

1.2.2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因素定量化,进而展开综合性评价的方法[13]。它的原理是把一个综合评价问题提取出若干评价指标U,并设置评价集V;再分别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向量W和权重判断矩阵R;最后将矩阵和指标权重向量进行模糊运算和归一化,从而得到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14]。

1.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1)基本信息调查,包括游客的性别、年龄、和出行方式等;(2)园内15项指标因子的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统计采用李克特量表法,以1~5分依次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5个程度。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分别选取了2020年12月的工作日、双休日和节假日前往鹤林生态公园对游人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回收游客问卷280份,通过分析筛选出有效问卷268份,问卷有效率达95.7%。将有效数据整理后导入SPSS 25.0软件中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根据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问卷信度系数α为0.922(α>0.9),说明本次调研的问卷数据信度很高,可以用于下一步的研究。

2 过程计算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首先基于AHP法建立鹤林生态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采用专家问卷法求出各因子的相对权重;再于2020年12月在鹤林生态公园随机抽取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各项因子的评价数据;最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项指标的隶属度函数,确定其综合评分结果,进而分析总结评价等级并提出鹤林生态公园的景观优化建议。

2.1 调研对象的行为特征分析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表1),鹤林生态公园的女性游客数量占比为53.36%,男性游客数量占比为46.64%;从游客年龄组成人数来看,18~35岁、36~59岁年龄段游客人数最多,占比分别为34.7%、37.31%,而60岁以上游客人数和年龄在18岁以下的游客人数最少,仅分别占13.43%和14.55%。由此可知,鹤林生态公园游客以青年、中年人为主,少年及老年群体的占比相对较小。在调查中了解到,公园周围有多个小区,因此公园服务的主要对象为周边的居民。18~35岁年龄段以及36~59岁年龄段的游人多数为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在等待孩子放学的过程中,家长们常常会选择在离学校较近的鹤林生态公园内做短暂休憩或相互间的交流。而18岁以下年龄段的游人,多数为附近福州第三中学和登云小学的学生,放学后常会与好友一起在公园内玩耍;60岁以上的游人多为居住在附近小区的老年居民,在公园内进行日常锻炼、散步等活动。游客的出游方式主要分为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私家车4种,其中选择步行前往鹤林生态公园的游客最多,占比为35.45%;其次为选择私家车为交通工具出行的游客,占比为31.72%;乘坐公交车和自行车车出行的游客较少,分别占比分别为13.43%和19.4%。结合鹤林生态公园的类型和上述调查结果,由于鹤林生态公园位置离泰禾广场较近,因而一部分选择驾驶私家车出行和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游客多为从相对远一些的地方到泰禾广场游玩的游客,部分人会从泰禾广场再到与之较近的鹤林生态公园游憩。步行或骑自行车的大多数游人则为周边居住区的居民。

2.2 公园游客满意度指标权重

根据对鹤林生态公园游客的行为特征和活动类型等进行实地走访及调查分析后,本文选取15个指标因子[12-15]构建鹤林生态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目标层为鹤林生态公园游客满意度;准则层包括基础设施、交通出行、景观环境和公园管理;指标层包括照明设施、休憩设施、园内科普等15个指标因子(表2)。按照指标重要性以1~9标度法对准则层和指标层两两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不同因子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再以此为基础构建专家判断矩阵,以电子邮件方式邀请风景园林学相关专业的25位专家填写判断矩阵并赋值。

将25位专家填写的判断矩阵结果输入yaaph软件,对各因子的权重值进行筛选和计算,再将处理后的指标进行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得出基础设施A1、交通出行A2、景观环境A3及公园管理A4的一致性比率分别为0.0734、0.0619、0.039、0.0317,评价因子的CR均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说明数据可靠,能够用于鹤林生态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的进一步研究。

2.3 公园游客满意度模糊评价

本研究根据模糊数学中最大隶属度原理,将定性与定量结合建立评价集V=(V1,V2,V3,V4,V5)分别代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80分),一般(40~60分),不满意(20~40分),非常不满意(0~20分);建立评价指标集U,U=(Ui),其中i=1,2,3,4,分别代表基础设施、交通出行、景观效果、公园管理4个准则层。汇总鹤林游客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各指标等级频次分布,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基础设施、交通出行、景观效果、公园管理各项准则层游客满意度的评价矩阵,如表3所示。

再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到鹤林游客满意度评价的最终评价集:

去模糊计算后得出鹤林生态公园游客满意度的综合评价E=77.1007。

2.4 鹤林生态公园游客满意度综合评价

游客对于鹤林生态公园总体满意度和各准则层满意度值与满意度评价集的赋值V=(100,80,60,40,20),统计综合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模糊综合分析法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鹤林生态公园游客满意度综合评价的最大隶属度为81.119,处在评价指标中满意到非常满意之间;其中各项准则层指标满意度分值依次为:公园管理(78.654)>景观效果(77.896)>基础设施(76.675)>交通出行(75.232)。结果表明,游客对鹤林生态公园总体满意度较好,能满足大部分游客的游憩需求,但仍存在一些待解决和优化的问题。园内科普、停车管理和空气质量方面评分低于准则层平均得分,是鹤林优化策略提升的重点。

2.4.1 鹤林生态公园基础设施满意度评价

评价体系准则层基础设施(A1)总体得分为76.675,达到满意程度。其中标识解说项得分最高,达到非常满意,这说明鹤林公园的标识解说设施较为完善,能够满足大多数游客的需求。但公园在标识解说方面可以结合公园海绵城市的理念,提升市民的游园体验。其次为照明设施项,结合实地调研发现鹤林生态公园的照明设施能大致满足游客的需求,但由于鹤林公园全天候开放,夜间桥下及近水区域照明设施仍然不足。環卫设施,休憩设施和健身设施得分基本持平,达到满意程度。公园内座椅形式主要有自然石凳,硬质方块等形式,满足游客大部分游憩需求;园内垃圾桶的分布在数量基本让游人满意,但垃圾桶的清理工作略有欠缺,部分垃圾桶出现垃圾溢出现象。得分最低项为园内科普(70.597),说明园内存在科普设施数量较少或较不显眼,没有对游客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现场调研也发现园区内宣传科普挂牌数量较少,部分宣传牌风格各异,且摆放较为杂乱,存在掉色、字迹模糊的问题。

2.4.2 鹤林生态公园交通出行满意度评价

园内交通出行(A2)的综合得分为75.232,相对于其他3项指标得分较低。其中园路规划评分最高,达到了非常满意。鹤林生态公园有“雨水花园观察径”和“临溪生态健康径”两大主题步道,步道与穿插在其中的分支步道共同形成了连接沿河流一带的各主要休闲广场和主要景观节点的绿色安全步行交通系统,丰富游人的游览体验。另外,公园交通可达性和停车管理评分较低。这是由于从市区到鹤林生态公园路途较远,公交班次不多,因此鹤林生态公园的外来游客主要以私家车出行方式为主;鹤林生态公园公共停车场车位较少,部分车位被附近居民私家车占用,导致出入口路边出现外来车辆随意停靠的现象。

2.4.3 鹤林生态公园景观效果满意度评价

园内景观效果(A3)综合得分为77.896。其中园林绿化得分最高,其次为水体环境和空气质量。鹤林生态公园以丰富多样的植物配置加以驳岸的设计,构建如今自然山水的格局,塑造出富有特色的海绵公园景观。但也有部分不足之处,如实地调研中发现在公园的4个入口处边界由于没有利用植物进行围挡,导致很多人直接跨入公园内进行活动,难以管理;部分草坡上存在草皮稀疏,地表裸露的现象。公园水质方面整体而言较为干净,不过部分溪水存在流通性不足的情况,部分游客往水中随意乱扔垃圾,未及时处理导致溪水散发不良气味,影响了园内的空气质量。

2.4.4 鹤林生态公园管理满意度评价

公园管理(A4)是4项指标层中综合得分最高的,分值为78.654,这表明游客对鹤林生态公园的后勤管理相对较为满意。其中得分最高项为治安环境,园内定时有安保人员进行巡逻,遇到不良行为加以制止,治安总体较好。卫生状况的游客满意度为77.761,在调研发现园内对于自然落叶清理措施较为到位,但园路与广场上扔存在有烟头纸屑等杂物。得分最低项为医疗服务,这是由于公园内管理处的医疗救急点与中心景点的距离较远。

3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研究结论

通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鹤林生态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游客对于鹤林生态公园的整体现状较为满意。其中,鹤林生态公园准则层的4项指标满意度为:公园管理>景观效果>基础设施>交通出行;指标因子层15个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集中在“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其中,标识解说、园路规划、园林绿化、治安环境达到了“非常满意”,园内科普、停车管理,空气质量的游客满意度则较低,是鹤林生态公园的景观提升重点,也是影响公园更好发挥游憩作用的关键因素。总体来说,鹤林生态公园景观建设水平较高,游客对于公园的各项指标满意度也较好。应对园内评分较高的指标项加以保持,评分偏低的指标则需要进行公园景观优化,据此提出以下几点改造提升建议。

3.2 鹤林生态公园优化建议

3.2.1 完善园内基础设施建设

鹤林生态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结合人群的使用需求来全面考虑。(1)完善园内标识设施,可以通过在后续改造中增加部分园内标识的数量,如在各个入口、道路分叉口和广场处进行布置,以帮助游客了解公园环境以及所在位置,减少迷路的情况发生。(2)为了避免照明设施对公园景观造成突兀影响,应使照明设施的外观和周边环境相融合,将照明设施同园林小品造型进行结合设计。如将照明设施融入到景观设计中,设置绿植园灯、雕塑园灯等,使公园环境更加和谐美观;由于鹤林生态公园全天候对外开放,可对临水地带适当增加路灯数量,以保证照明设施在夜间也能正常使用。(3)除此之外,基础设施建设还应照顾不同的人群和结合园内人流量因素等。如要合理考虑园内休憩座椅的摆放距离,以满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就近使用;对垃圾桶也要定时安排清理,避免产生异味影响游园体验;对公园内的健身设施应加强后续设施管理,制定制度措施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施安全和干净。(4)针对得分项最低的科普设施优化,可以通过建议增加宣传科普设施加以改善,如在园内设置和游客互动式的动态科普系统,增加趣味性;移除老旧的宣传牌,统一园内科普挂牌的整体风格。

3.2.2 提升园内外交通便捷性

提高公园的交通便捷性和加强交通管理可以增加各类人群对于湿地公园游憩的参与性。(1)鹤林生态公园面积较大,可以适当增加浏览观光车数量,满足部分游客在较短时间内跨区域游憩的需求;加强鹤林生态公园公园出入口的管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园内交通的流畅性。(2)由于前往鹤林生态公园的公交班次数量少、班次间隔较长,导致部分非自驾出行的游客不便前往。建议增加公交班次和线路,完善鹤林生态公园外部道路网,保证外来游客通行需求;在后续建设中可以通過加强公园停车管理措施,引导周围车辆停车规范,扩建公园停车场等改善停车问题。

3.2.3 注重园内景观及自然养护

园内和谐的自然环境是满足游客游憩需求的前提,主要包括植物景观的丰富性与水景的生态性。公园内植物景观的搭配可以选择色彩丰富或者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营造丰富且有艺术性的群落空间。园区也应继续保持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保证公园景观的多样性。对地表裸露等问题建议对裸露的草皮加以养护补植,同时丰富高差较大的草坡处的植物景观形成立体绿化效果;在公园边界与外部道路连接处以及公园边界与周边住宅相隔的围栏边用绿篱分隔,制造层次感的同时也避免游客无序进出公园。在塑造环境景观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园内自然环境的管理与养护。对公园内水体的处理上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洁,针对小部分水体区域存在垃圾漂浮的现象,可以通过增加种植水生植物、建造生态岛、规范游人行为等方式加以解决,提高公园的水质和空气状况,营造自然生态的水域风光。

3.2.4 优化园内管理措施

(1)公园游憩安全管理。为保证游人进行游憩活动的安全,建议对园内现有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加强,对于园内邻水步道和平台栈道等亲水区域的护栏进行定期维护检查;在临水区等危险区域放置明显告示牌;增加园内监控设施和报警设施,并安排公园内的安保人员定时进行巡逻,杜绝园内危险事件的发生。另外,针对公园存在现有医疗急救点存在辐射范围不够的问题,建议在管理处的医疗急救点外,对公园分散设置多处小型急救点以应对紧急情况。(2)园内生态环境管理。应增加园内工作人员的数量以及管理强度,及时清理园内的垃圾和监测园内水质情况;在注意对公园环境维护的同时,也可以展开对游客生态游园的宣传教育,加强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使游客在游园过程中自觉保护公园的自然环境。(3)园内制度规范化管理。要求公园管理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日常管理和监督规范制度,追究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考虑对外开放游客投诉通道,让游客参与到公园管理中,提高公园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打造人性化的公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徐琛亮. 基于公园游客满意度的ST公园服务改进研究[D]. 上海:东华大学,2020.

[2]阙秋凤. 沙滩型城市公园游客满意度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7.

[3]曾真,朱南燕,尤达,等.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湿地公园游憩功能评价研究——以三明市如意湖湿地公园为例[J]. 中国园林,2019,35(1):51-55.

[4]田媛. 新时代生态公园景观发展效益及策略分析[J]. 山西建筑,2021,47(1):169-171.

[5]曹帅,庞灿,陈颖秋. 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矿坑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 河南农业,2019(23):29-30.

[6]蒙东萍,朱栗琼. 贵港市马草江生态公园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现代园艺,2019(19):23-25.

[7]林淑伟,关松立. 城市生态公园视觉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6(3):270-276.

[8]JACOB G B, MOUNIR G R. 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0,19(2):27-27.

[9]任艾娟,王莉丽,李汉友,等.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游客满意度研究[J].林业与生态科学,2020,35(4):444-448.

[10]王欣欣,王怡,郭萌,等.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调查探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20):170-173.

[11]张佳裔. 基于Logistic分析的杭州城市公园游憩满意度评价[D]. 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20.

[12]曹茂林.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Excel计算[J]. 江苏科技信息,2012(2):39-40.

[13]胡国敏,郑海潮,于海敏,等. 基于游憩者满意度的城市滨河公园优化策略研究——以福州市晋安河公园为例[J]. 福建建设科技,2020(5):1-3,16.

[15]吴元晶,林心影,林东煌,等. 基于AHP法的牛岗山公园满意度评价研究[J]. 福建建设科技,2020(5):7-9,61.

作者简介:陈凌静(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E-mail:552489869@qq.com

通讯作者:黄启堂(1963-),男,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E-mail:hjhqt@126.com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7Y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