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策略分析

2021-01-17卢叶红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并针对习作教学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和实践活动。文章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小学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能够探索和总结出有效的习作指导策略,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4-0034-02

引  言

习作训练对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观察能力、丰富情感等有现实意义。但是,小学生的生活及情感经验较少,在进行习作训练时会遇到各种困难,而且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改进和优化。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意义

(一)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写作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完成习作过程中,通过组织语言、整合知识、抒发情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能力是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元素,因此,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核心素养理念对习作教学的语言环境、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以学生个体经验为核心,促进学生在生活和阅读中积累素材,在课堂上创设语言情境,使口头锻炼及书面表达训练相结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语言能力。另外,教师要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并结合习作与阅读的共通性,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提高学生阅读及习作能力的目标[1]。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写作能力是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呈现,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情感、思维、知识融为一体,从而创作出完整的文章。在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只是单一地注重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而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突破了传统习作教学的局限性,突出了习作教学的美育功能。在习作指导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使其学会在生活中挖掘习作素材,提升习作的可读性。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事物及知识进行分析,以培养自己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在习作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深化学生的文化理解

习作是一个整合知识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理解能力,能灵活运用知识、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需将习作指导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主动探索、主动积累知识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观察、辨别及思维的锻炼,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理解不深

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把握程度,影响着习作指导的方向及效果。近年来,核心素养被提出,但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理念等成为核心素养理念发展路上需要重新认识的内容,教师在研学新理念时,无论在自身的思维方面,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受到了重重阻碍。在习作指导中,如果教师的指导目标不明确,指导思想及方式落后,局限于习作技巧的指导,对情感、生活的指导等少之又少,就会导致学生在习作训练中难以提升语文素养[2]。

(二)教师综合利用教学资源的意识淡薄

习作不能单凭想象,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在学习及实际生活中的积累,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积累多种多样的习作素材。目前,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素材积累的指导,没有利用好课内外资源,同时,学生缺乏写作素材,而且自觉积累素材的意识比较淡薄,进而影响了习作教学的质量。

其一,阅读是学生获取素材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在刚接触写作时,通常根据阅读文本进行仿写,然后才逐步进行自主创作。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读写结合的意识,通常将阅读及习作教学相分离,很少考查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和运用,没有发挥出读写结合的作用。

其二,生活是阅读和习作的源泉,但部分教师在习作指导中,缺乏对生活资源的利用,只是一味地让学生阅读各种主题的文章,然后让他们记下好词好句,这样的习作指导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的提升[3]。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策略分析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思维

思维是习作中的重要元素,要想创作出好的习作,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思维,将知识与情感结合起来,体现出习作的特色。在以往的习作指导中,教师通常会直接向学生灌输习作技巧,或是向学生提供一些例文,一味地让学生模仿,很少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因此,学生的习作表现出机械化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利用合理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其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作思维。

例如,在讲解完《亡羊补牢》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篇课文画一幅思维导图,思考这则寓言故事对自己的启发,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这样,学生就顺利地写出一篇读后感,同时锻炼了概括能力,提升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组织习作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将习作的主题、要求讲解清楚,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来写作。在这样的习作指导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虽然较为通顺,但在实际交流中存在很多语言漏洞,主要原因在于习作与口语交际教学相分离。实际上,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支持,因此,教师可根据习作主题,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4]。

例如,教师可以在组织朗诵比赛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选定朗诵内容。在小组荣誉的激励下,学生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在与同学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锻炼表达能力。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朗诵比赛来写一篇作文。因为有了亲身体验,学生在写作时会得心应手,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基于此,教师丰富指导内容、创新指导形式势在必行。目前,信息技术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先进的功能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更多的活力。教师可利用这一教学手段来增强习作教学的趣味性。多媒体的影像功能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教师可采用图片和声音相结合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提升其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凉州词》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与诗词描写内容相符的图片,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使学生感受诗词之美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鉴赏,让学生根据诗词及自己的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将古诗中描绘的情景及事物表达出来[5]。

结  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教师需要融入核心素养理念,完善教学体系,发挥习作教学的作用。首先,教师要找到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影响因素,摒弃传统落后的习作指导方式。其次,教师要树立研学精神,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习作教学水平,进而实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爱琴.怎样让“核心素养”落根小学语文写作的辅导课堂[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1(06):36.

[2]石丽媛.淺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1(01):67-69.

[3]董映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21(23):49-50.

[4]王萱.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3):10.

[5]赵成梅,王兴先.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随课微写作教学策略分析[J].智力,2021(05):87-88.

作者简介:卢叶红(1974.12-),女,山东邹平人, 一级教师,曾获滨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邹平市“优秀党员”、邹平市“优秀教师”称号,获滨州市优质课一等奖、邹平市优质课一等奖。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核心素养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