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县级融媒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

2021-01-17范戈

新闻爱好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挑战动态

范戈

【摘要】县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历来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社会治理单元。新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事关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根据党和国家顶层设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实现全国覆盖任务要求后,需要在争取体制内资源、人才队伍建设、市场化运营等方面积极探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挑战;对策;动态

自秦以来,县域作为华夏相对固定的基本社会治理单元,历经数千年,一直在中国社会治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新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加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党和国家顶层设计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经基本实现全国覆盖,但是挂牌运行并不等同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应该说,各县级融媒体中心有体制内生存基础,生存危机并不凸显,关键在于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很多新的课题有待去面对和处理。

在互联网技术普及之前,同中央、省级和市级媒体相比,县级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台在非常有限的区域内播送,规模很小,难以形成气候。主要表现为县级纸质媒体很多都是内部刊物,仅供内部交流之用,县级广播覆盖范围往往仅限于城区路灯杆临近区域,县级电视节目经历20世纪末“四级办台”的短暂繁荣阶段之后基本没有了受众。简言之,在融媒体之前一定时期,县级媒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自娱自乐”的状态,而到了“融媒体”时代,得益于网络技术的進步,县级融媒体的内容传播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络平台直达受众,这样,县级媒体在客观上就有了和中央、省级和市级等高层次媒体同台表演的机会。

一、新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机遇和挑战往往同时出现。2018—2020年县级融媒体在享受互联网技术红利全国覆盖的同时,受制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县级政府可支配财力有限、适用复合型媒体采编人才延揽困难、地方圈子文化导致的体制机制僵化等方面的资源制约,县级融媒体在主流舆论宣传引导、内容提供、品牌建设、民生互动信息综合服务、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一)内容生产面临挑战

融媒体概念或者理念虽然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融媒体中心的核心工作还是内容采编。融媒体内容采编至少面临以下挑战:一是综合协同生产能力方面的挑战。融媒体内容生产需要兼顾文案、声音和影像,需要采编人员团队具备强大的综合协同处理能力以应对“读图时代”“有图有真相”等方面的社会鲜活需求。二是内容采编时效性方面的挑战。融媒体时代,时效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受众“流量”的多寡,因此需要采编人员千方百计缩短内容采编的耗时,争取尽可能迅速定稿和发稿,以满足融媒体内容生产的时效性要求。三是内容生产生活化方面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实现社会的“扁平化”,在网络空间,现实社会的“金字塔”结构被有意无意地“无视”,因此,具有鲜活生活气息的生活化传播内容才更容易得到融媒体受众的欢迎,板着严肃面孔高高在上的内容生产在网络空间容易遭到受众发自内心的“拒斥”。四是如何正视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和上级媒体以及其他媒体同质化、重复化的问题。

上述种种挑战,要求融媒体加强内容原创生产能力,加强内容生产素材数据库建设,积极进行内容生产创新理念的学习和更新。

(二)服务品牌建设挑战

融媒体时代,单纯的内容提供,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这就要求融媒体“两条腿”走路,将内容主动提供和民生互动服务结合起来,通过精品内容提供的人气“导流”作用,合适的融媒体平台民生服务嵌入,通过清晰的收费模式和便利的民生优质服务创造合理的运营回报。

(三)人才短板挑战

融媒体内容采编的综合性和时效性要求采编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以提高文案写作、现场摄影摄像、修图编辑、播音配音的质量和效率,对熟悉硬件设备、掌握图文视频编辑技术的复合型全媒体人才需求比较旺盛。而县域经济和人才发展空间,和省市相比,都不占优势,想吸引和建立稳定的优秀复合型全媒体人才队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市场化运营“造血”挑战

县级融媒体建设和运行之初,需要党委政府协调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给予体制内“输血”是不争的事实。县级融媒体的定位理所当然应该是首先完成当地党委和政府指派的任务。因此,县级融媒体不是一般的商业媒体,其主要定位应该是社会治理基础平台之一,需要优先保障官方媒体的公信力。

然而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严重依赖体制内资源,在资金和内容生产方面的依赖尤为明显,处于“吃财政饭”“事业编”的“躺平”状态,乐此不疲地以转载党委政府公告当新闻为常态,不积极尝试通过便民民生类服务“吃市场饭”加强“造血”,甚至有意强调自己的宣传部门属性,淡化自身党委政府帮手属性,舆论监督和服务意识不强,把融媒体办成了“仅供内部参考”。一方面是记者“谁写谁看”,另一方面是受访者“写谁谁看”,热衷在作者和受访者之间搞“小循环”,不善于帮助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以及人民群众相互之间形成“大循环”。

(五)基础设施动态更新挑战

县级融媒体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采编移动专用车、无人机、云台、采编软件等基础设施有较高的动态更新要求。给力的基础设施会大大提高融媒体内容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县级融媒体基础设施的动态更新,要适时采购成熟度较高、业界公认好用适用的硬件和软件,重视采编传播设备的可移动性,为采编播人员提供充分的科技支撑,避免因为基础设施滞后影响工作效能。

(六)服务“三农”推动乡村振兴的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基层的新型主流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内生动力不足、长远规划不够、人才队伍匮乏、服务意识不强是通病,尤其在与乡村振兴的黏合度上存在明显差距,仅仅在乡村振兴的宣传工作上做了些文章,服务“三农”的措施远远不够,与“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有所偏差。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县级融媒体要实现发展和创新,就需要县级传统媒体和当下新型媒体技术相结合,加强自制内容的质量并加大在基层范围扩大的力度,把传统传播途径和新颖途径相融合,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人工智能与AR等,要做到以基层群众为基础,实现资源与途径的融合,从而加大传播力度、路径拓展等,提高县级融媒体的竞争力。

二、新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对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科学定位,打造智能媒体新平台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仅是传统媒体自身的事情,更应该是全媒体相融合的事情,要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和省级融合技术平台打造成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平台,通过利用其自身优势尽可能多地获取优质资源,并将优质资源转化。

对于区域性媒体来说,“智媒体+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是重要的抓手,县级区域的智慧城市是集成性的大平台,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当地智慧城市建设的牵头方和智慧城市运营的运营方,要把智慧城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党和政府现代治理能力。

县级融媒体的科学定位决定了其未來发展空间的成败,构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平台不仅仅是独立分散、功能单一的媒体机构,而是要集结现代传播功能、政务服务功能、社区信息功能以及智慧城市等诸多综合服务功能的新型融合媒体平台,这样才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二)重视人才遴选的高要求与人才任用适用性的综合考察

县级融媒体受制于区域经济水平一般和人才发展空间环境的制约,往往在人才方面存在短板。而融媒体的可持续发展离开高质量的复合型全媒体人才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县级融媒体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把好入口关,遴选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人才的有关学历要求,又要重视所谓的人才是否具有真才实学,注重人才的适用性,避免招入人员空有学历和颜值,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严重缺失,影响团队工作情绪的情况出现。重视人才使用的新老搭配,工作经验层面以老带新,新媒体技术利用方面以新促老,互相学习,积极通过采编实战迅速提升人员素质,动态更新人员采编技能水平。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保持动态性,留下优秀适用人才。同时,对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欠佳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分流或清退。

(三)积极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县级融媒体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媒体信息服务,完成党务和政务相关新闻宣传和信息传递任务,通过引导和占领基层人民群众的舆论阵地,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此基础上,开展力所能及的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只不过,在融媒体时代,为了提高受众黏性,保持受众关注热度的持续性,县级融媒体必须注重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建设,服务和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民生利益诉求。唯如此,一方面能顺利实现对基础群众的舆论引导和教育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民生增值服务实现经济效益提高,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随着县级融媒体在全国的全覆盖目标初步实现,江苏、浙江、贵州、新疆等省区的众多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开始大胆积极探索“政务服务+社会服务”的“一网通”综合服务平台模式,以通过自身“造血”良性发展,减少当地财政压力的同时提升多元运营能力。同时,积极研究和分析如何保持市场运行活力的问题,努力探寻可持续发展的营收模式,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传统体制机制提供的基本面比较稳定的编制待遇和动态灵活的市场化薪酬待遇统一起来,既遵守体制内“输血”规则,又积极探索如何将融媒体市场化营收“蛋糕做大”和“蛋糕分好”的问题,保持“造血”活力,为县级融媒体硬件设备和专业编辑软件的及时更新、人才吸纳和媒体之间协同服务的购买等方面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四)与时俱进动态强化县级融媒体发展所需的体制机制支持

县级融媒体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应的体制机制支持。一般而言,开放的体制机制支持,利于县级融媒体较好地开展工作,开拓创新。县级融媒体要善于积极争取获得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支持,通过他们的领导和推动,实现体制机制环境的改善。

三、结语

总之,县级融媒体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核心要义只能是动态、与时俱进的发展。新时代,县级融媒体需要不断积极探索如何在依托体制内资源做好主流媒体站位的同时,千方百计赢得受众的支持,保持旺盛的市场活力。同时找寻到适合自身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或路径,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持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青睐,促进和实现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准的提升。

(作者单位:海燕出版社)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县级融媒体中心挑战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贫困地区县级融媒中心解决方案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探析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未来方向研究
苔花初绽放 未来更可期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