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21-01-17周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医药行业

摘要:随着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重视,我国医药行业未来发展受到社会关注。公众希望医药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做的更好,也更加关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本文通过对医药行业中S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问题研究,发现S公司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存在部分问题,根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为以S公司为代表的医药公司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提供了修改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医药行业;S公司

一、研究背景

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市场秩序的良好建立是极其重要的。公司的信息变得更加公开透明。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出发,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对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深交所与上交所将提高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感作为新重点工作。医药行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成为了证监会等相关机构高度重视。与财务信息相比,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覆盖范围有助于投资者充分了解医药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公司价值。在新冠疫情面前,医药行业的社会责任地位突出,对于疫情防控有更直接的社会责任。

二、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文献研究中,部分研究学者认为,企业的特征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如企业规模(陈文婕,2010)、独立董事比例(丁丽华,2016)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公司及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国外研究学者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助于企业从外部融资,降低融资成本(Dhaliwaletal.,2011)。学者集中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徐珊(2015)等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产生了正向影响。孙岩(2012)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清晰程度与投资者投资可能性成正比。但江炎俊等(2011)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存在显著的市场反应,但报告的质量却存在正向的市场反应。

学者们大都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缺乏了对特定行业的具体行业特点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研究,也较少结合相应的实际公司为案例。本文结合北京S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拓展了对医药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将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具体的问题分析。

三、S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

S公司社会责任信息主要是在年报与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年报中将社会责任信息分为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履行精准扶贫社会责任情况、环境保护相关的情况三大类。自2012年以来主动披露了8份社会责任报告,主要从对股东、债权人、职工、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保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公共关系和社会公益事业以及社会责任自评与展望中阐述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S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自2018年至2020年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被评为B级。从社会责任信息评级的结果来看,S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质量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处于较低水平。

四、S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披露渠道单一,披露内容不完整

S公司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形式上仅限于年报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公告,在官网等上未设置专门的披露栏目,单一的披露渠道难以引起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重视。另外,在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中,各项披露内容过于简单,社会责任报告文字化描述,对于数据信息的披露较为缺乏。报告中缺乏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案例介绍,对社会责任报告的使用者来说无法直观地获取相关的企业信息,难以量化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情况。S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还体现在对社会责任披露项目不具体,社会责任报告与年报披露内容有差距。例如2016年在年报中披露了环保投入58.5万元,而社会责任报告中缺乏相关数据信息及具体的环保举措,公司未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一信息也未及时反映在社会责任报告的环境保护这一项。在2018年与2019年的精准扶贫中披露具体的精准扶贫的内容中,没有介绍资金的具体用途和去向,对履行精准扶贫的具体案例缺乏介绍。同时虽在社会责任报告的自评中提及自身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深交所指引有所差距,但是并未完整表现出制度上的缺陷,也未进行相关的改进描述。

2.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可比性不强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可比性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同一时期的社会责任信息可以进行比较,便于社会责任信息使用者理解并进行相关的决策。本文选取了医药行业中RKS在ESG评估中排名靠前的公司的2019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与S公司进行对比,S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篇幅过短。在与其他公司对比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报告内容中也缺乏可比性。同时,在其他医药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中含有大量的数据指标对公司社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量化,而S公司披露数量指标较低,无法与其他公司进行关键财务指标与关键非财务指标上的对比。

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不足

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可靠性不足体现在缺乏时效性。根据S公司披露的结果来看,S公司尚未考虑相应的时效性。并且众多医药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都根据新出版的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进行指导参考,而S公司并未及时调整报告的模式。2019年与2012年的社会责任报告相比,文字表述照搬过多,报告内容的差距不大。2012至2019年的社会责任报告的篇幅对比来看,2012年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篇幅为17页,2019年为18页。2019年相比2012年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也没有展现2019年S公司在社会责任中承担的特色。

4.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靠性不足

S公司自2012年独立出具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尚未申请第三方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机构对其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监督。未经第三方核查监督的社会责任信息存在一定的信任风险,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使用障碍。而S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实用性不足也对可靠性产生了影响。S公司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存在实用性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药品相关责任的重点披露不足,没有进行具体的内容分析。对符合医药制药行业的特点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缺乏。S公司在披露的过程中,并没有体现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及关于自身公司特别的社会责任承担情况。在药品研发、药品责任以及药品安全的责任信息披露中尚未涉及。

(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成因

1.外部原因

(1)医药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存在漏洞

由于医药行业未统一相应的社会责任披露制度,形式与内容在同一行业中不同公司的差异性较大。依据少量的编制依据S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于笼统,医药监管部门没有对相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规定与监督。由于不同的医药企业根据文件编写要求不同,参考标准不同,医药行业的信息可比性较低。市场上始终没有强制规范性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作出相应指导,在此情况下,S公司公司选择披露有利于自己的社会责任信息,减少披露公司在社会责任履行情況中不足的内容,以较小的篇幅提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而对与信息报告的使用者来说,这样的披露难以评估S公司的社会责任承担的具体情况。

(2)监管部门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不足

信息披露监管与药品责任监管相互独立,尚未形成规范的监管机制,对于医药行业的社会责任披露的监督重视程度不高,交易所、证监会对整体公司信息披露中财务信息的披露监督力度强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公开处罚的违规信息披露更偏向于财务信息,极少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充分进行处罚。

(3)披露动力不足

社会责任信息单独披露耗费一定的成本及人工,因此对于上市企业来说,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收获的效益远不如其他信息的披露,或收益不能直接反应在短期内的企业价值,因此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主动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比重会少于其他信息,甚至不披露。披露的动力不足导致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披露的可靠性不足。

2.内部原因

(1)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要求过低

S公司的编制依据相比同行F公司及H公司的编制依据较少,编制内容过于简洁,有用性较为缺少,典型性不足,时代特点不足。S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规范运作指引》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而F公司的编制依据有《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4.0)、《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GB/T36000)》等详细制度。另一家H公司也根据《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4.0)》编制自身的社会责任报告。S公司缺乏系统具有特色的详细编制指引,进而披露的内容相对较少,并且,没有数据信息进行量化,因此S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与完整性不充分。并且忽略了社会责任信息报告使用者的需求特点,缺乏改进意见,信息使用者无法直接反馈自身的意见与建议。

(2)管理层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识薄弱

管理层决定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水平及质量。但S公司的管理层缺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识。从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该报告经董事会审批通过可见S公司的管理层及董事会成员包括独立董事均未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提出异议。管理层忽视了社会责任信息对公司长期发展的绩效的影响,不重视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内容与形式,使得S公司长期以来社会责任报告内容没有较大变化,也无法从社会责任报告中看到公司报告期内的关键绩效。

(3)社会责任管理工作不完善

在公司的管理结构中,没有明显设置相应的社会责任管理工作机构,也没有明确社会责任信息制度,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没有得到规范的制定和落实。在公司正常经营的过程中,缺乏机制的引导,没有进行系统的社会责任信息工作披露的指导与监督。S公司自2012年独立出具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尚未申请第三方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机构对其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监督。可见对于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以及相关的信息披露缺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的指导。并且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发展的过程中,公司没有组织专门的社会责任工作培训计划,与新兴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要求差距拉大。

五、相关建议

5.1外部改进建议

5.1.1完善医药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指标和指引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上交所、深交所等监管机构联合评估医药行业的药品责任,细化医药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要求,在药品责任方面除了药品科研与创新责任,还应该加强披露相关医药上市公司针对药品给出详细的责任指标,量化药品责任履行情况,能够给S公司等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存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医药企业提供明确的指引方向,同时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对公司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审验,提高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度。

5.1.2设置激励披露机制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于相关企业而言,成本高收益少,缺乏足够的披露动力。因此相关行业的监管部门可设置激励披露机制,这一机制需要由监管部门或者行业管理的相关部门对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较高的企业,政府应予以奖励,或者提供政策优惠或加大公司的扶持力度,提高政府补助,也可进行相关媒体宣传,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得到物质奖励或品牌形象等提升的效益,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效益变得直观可见,调动整个医药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积极性。

5.1.3加强外部监管,提高惩罚力度

外部监督机制中,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等外部监管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督能够促使企业完善自身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和质量。建议将医药行业的有关环境问题、药品责任等安全问题列入强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关的医药行业社会责任监管条例,提高上市公司缺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惩罚力度。在“趋利恶害”的本质下,会使得企业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加强外部监管,切实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相关信息的公开,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可信度。

5.2内部改进建议

5.2.1强化公司内部社会责任意识

建议医药公司设置明确的社会责任管理工作机构,设置《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层与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求管理层担任社会责任管理工作机构的重要职位,学习先进的社会责任管理理念,积极主动学习跟进国际及国家对社会责任的披露要求。管理層能够明确社会责任管理机构的职责,传递给员工,有利于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5.2.2健全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建议单独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体现公司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视程度。管理层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社会责任建设,持续关注国际及国内ESG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及ESG的披露要求,不断提升公司内部信息披露的管理水平。并且,根据已有的国际、国内优秀的社会责任披露的指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社会责任信息,并且用在信息披露的内容中通过案例和数据直接展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5.2.3构造公司与外界社会责任信息沟通平台

重视责任沟通机制的建立,完善公司社会责任管理,保护公司员工、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拓展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的渠道。相关信息技术人员学习先进信息沟通平台的管理方法,设置“社会责任”专题平台,将社会责任工作的具体进展定期披露在官方媒体中,并且设置专门的社会责任问题专栏,接受广大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指正,进一步发挥社会公众及相关媒体的监督作用,促进公司积极进行自愿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文婕.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04):96-100.

[2]丁丽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社会责任报告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6(03):59-61.

[3]徐珊,黄健柏.媒体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J].管理学报,2015,(07):1072-1081.田馥阁.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18.

[4]孙岩.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清晰性、第三方鉴证与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一项实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2(04):97-104.

[5]江炎俊,徐勇,刘得格,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市场反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事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8):123-128.

[6]Dhaliwal,D.S.,O.Z.Li,andA.Tsang,etal.2011.VoluntaryNonfinancialDisclosureandtheCostofEquityCapital:TheInitiation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Reporting.TheAccountingReview,86(1):59~100

作者简介:周阳 (1997—)女,汉族,广西桂林,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在读,广西大学,财务管理方向.

猜你喜欢

医药行业
医药企业基于技术创新的成本领先战略
医药企业基于技术创新的成本领先战略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实际税负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医药行业并购财务整合问题研究
辽宁省企业专利产出与经济产出相关性研究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我国医药行业股票收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