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1-01-17汪鸣岗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历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乡村振兴具有突出的文化导向作用。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有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并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了闡述,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从多个方面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归属精神文化范畴,还是数千年来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形式,更是技艺与经验的内涵挖掘,处于文化体系的重要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内容、文化内容、科学内容、审美内容、精神内容以及经济内容。立足于用活态的视角感知某个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变化、人员关系和民族风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乡村振兴的脚步,这样才能将乡村振兴和人民大众的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能转为精神动力

不同地区有着独属于地方的不同特色、文明和传统。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该区域的土地之上,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生活与劳作过程中创造的集体财富,也是联系居民乡土情怀的文化纽带。乡村民谣或是风俗习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都流露出劳动人民协同合作、互利共助、尊重各项劳动成果以及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同时也肯定了个人交往原则、行为处事原则和不同地区的集体陈诉原则,能转为精神动力。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目标的实施对象是区域内的人口,是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群。而该区域的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可是调动区域人口积极性的主要动能,如果无法对区域文化底蕴进行认可,乡村经济振兴也就无从谈起。

(二)能转为产业资源

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是要实现产业振兴。农村经济转型要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保证各产业间的有效结合。根据这一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其覆盖领域广、历史价值高、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为农村产业的有效结合奠定了丰厚基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产业资源并进行合理的运用,不仅能为农村产业提供高效可持续的发展动力,还推动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出现,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选项。

(三)能转为文化资源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有效引导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回到村民的视线中,并将其积极应用到农村的各项文化娱乐活动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发扬并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进而转为文化资源,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域内的公信力和认可性。

(四)助力特色小镇建设

针对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的乡村小镇,可以对其资源优势进行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实践中,可对独具特色的小镇进行规划和优化,将生产、生活、生态有效结合起来,打造一个集庄园、旅游与风情乡镇于一体的空间形式,因时因地的发展农村经济,建设集休闲、娱乐和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三、乡村振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现路径

(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

乡村振兴中,全力抢救、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与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要搞好乡村振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首先必须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工作。例如,云南普洱市宁洱县是一个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宁洱县文化馆组成由文物专干鲁念东、音乐老师汪鸣岗、美术老师陈启富、舞蹈老师周明初等4位同志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小组,对该县的音乐、舞蹈、美食、民间故事、古遗址、芦笙制作、民间祭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全面普查并进行详细登记、建档,使宁洱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二)利用互联网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在乡村振兴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要注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能够有效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到大众日常的生活中。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下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以短视频的方式向社会大众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各种第三方平台开设属于自己的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店铺,确保在对非物质文化进行有效传承的同时,还能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需要面对的经济问题。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能够全面系统地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利用文字、录音以及摄像的方式,通过先进的二维和三维技术,对非物质文化进行相应的实景记录,可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完整的储存。

(三)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机制

乡村振兴中,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必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机制,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乡村振兴的变化下得到有效的保护。首先,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级递进式的分类和申报保障机制,确保各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将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其次,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建立保障机制,确保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保障传承人的经济水平能够得以稳定,不会因为经济压力而放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完善的文化传承认定机制,确保文化传承人能够真正的享受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所带来的优惠政策。非物质文化通常来自于民间,为了能够将非物质文化全面的保留下来,不仅依靠各个地方政府的引导,还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利用社会力量不断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的传承下去。在经费方面,可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的形式,确保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能够有足够的资金,从而使其能够有效地传承下来,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四、结语

当下,乡村振兴的号角正在祖国大地吹响,在乡村振兴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承,对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不可低估。为此,我们应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切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创设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障机制等方法,充分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潜能,使乡村振兴的活力与生命力不断绽放,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羽翼。

参考文献:

[1]吴垠.乡村振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分析[j].参花(下),2021(11).

[2]李月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03).

[3]唐秀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分析[j].艺术品鉴, 2021,(32).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