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防范策略研究

2021-01-17李志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防范策略法律风险创新创业

李志敏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和整个社会环境的驱使下,目前进行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然而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倾向于创业技术层面,忽略了创业意识层面尤其是法律观念,加之创业保障与监管体系不完善、大学生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等因素,使得大学生普遍缺乏必备的创业法律认知,进而有可能给创新创业活动带来损失。所以高校开展创业法律教育以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创业法律水平,已经是迫在眉睫。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创业现状入手,从政府、社会和国家三个角度介绍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策略,旨在完善大学生创业体系,促使大学生合法创业。

关键词: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一、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教育的内涵

当代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积极投入了创业的浪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创业作为一种实现财务自由的方式,是指通过优化整合各种创业资源以创造出相应经济效益以及社会价值的过程。但对于大学生,他们既缺乏创业资本、又没有创业经验,在创业过程中需要面对诸多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业法律风险却可以通过事先的知悉来有效预防或者尽量避免。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通常是指高校通过向大学生传授与创业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更好地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业法律思想观念、创业法律心理和创业法律认知,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法律运用能力,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创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创业者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坚持学法守法并且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尤其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自此,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浪潮繁荣兴盛,各高校业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逐步渗入到学生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之中,积极创办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群体日渐发展壮大,成为大学生重要的职业方向。在目前互联网大时代下,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的创业活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在这如火如荼的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创业失败的案例,逃税,侵权,售假,违约等现象泛滥。所以大学生在创业的同时也承担着极大的风险。风险中最大的危机源自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据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足3%,所以大学生创业往往以失败而告终,这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还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创业信心。现阶段大学生面临的创业法律风险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对他们进行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的教育体系,因此,建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平台和维权机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迫在眉睫。

三、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1.大学生创业筹备阶段的融资行为风险

大学生创业最为突出的问题的启动资金不足,当前网贷平台多而且门槛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创业启动资金不足的现状,但由于网贷款平台运营不够规范,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不足,出现了很多创业大学生被贷款平台“套牢”的现象,严重影响学业、创业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2.大学生公司创立时认缴资本的法律风险

目前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鼓励措施,政府平台注册公司时实行认缴制度。大学生创业初期对业务流程所需的初始投资和财务费用缺乏充分的认识,也没有相关的预算经验。公司成立后,创业股东应有法定义务进行资本的认缴。然而大学生没有收入,认缴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公司无法保证日后运营的成本,使创业项目大量失败。

3.创立后大学生非法经营风险

当前大学生对创业认识不足却保有积极的热情,所以大部分大学生在创业之初对创业内容没有经过深入的研究,很多人采取试一试的态度,对相关法律的研究也就比较少,运营过程中违法而不自知。

4.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合同管理及违约失信行为风险

创业之初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拓展公司业务,新创组织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商业实体开展业务而签订合同,大学生对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薄弱。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会原因信息不对称或者意外情形导致合同违约。一旦出现这样的结果,加之当前我国个人征信系统不断完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违约及失信行为都会记录到个人诚信档案之中,对未来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5.严重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在目前社会大背景下,科技日新月异,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变成“地球村”,新鲜新奇的事物一夜之间会家喻户晓,有些大学生会进行仿造甚至是模仿,目前相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制假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自认为根据需要模仿出的畅销款式,却不知在产品集成创新或假冒产品中已无意中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6.避税偷税漏税行为并存

互联网的普及,让目前大学生创业的主流依托是在线创业平台。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意识,加之互联网法律发展的滞后性,为了减小自身生存的压力,很多创业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避税,偷税和漏税的行为。违反了国家的财经法规和税收政策,长此以往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1.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保障

各级政府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为了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政府应出台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護意见,建立相应法律风险保护机制,系统构建大学生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将培植创业氛围、提升创业认知、提供创业保障、优化创业环境、严控创业风险等机制融入大学生创业法律保障体系,对大学生创业组织从企业角度上予以约束和管理,引导大学生在法律的保障下开展各项创业活动。

2.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与监督

大学生在投入创业时社会经验不足,人脉资源缺乏,这就需要社会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帮助,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和监督。组建大学生创业法律援助相关协会,积极宣传创业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条文,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与维权服务,使大学生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创业。邀请当地在这方面比较著名的律师进行讲座,以此来帮助当地学校的学生来了解相关知识。再者国内行业协会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要充当好监督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针对学生创业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条文进行宣传,使学生能够了解创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提升大学生创业的守法意识,保证大学生组织的经营、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应在必要的监督下进行,以保障大学生创业的合法性。

3.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

学校的目的是育人,高校的创业教育只有紧密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中心任务,将创业创新精神融入育人的全过程,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中之重。高校主要领导以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對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顺利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性,加深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不断优化创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按照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完善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法律教育与培训,加强创业法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进行多样化的创业法律教学方法,积极做好创业法律知识宣传工作,开展创业法律风险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法律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体系,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包括法律素养在内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好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这才能最终实现“双创”的目的,不断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4.学生自身要加强自身约束

高校大学生在创业的同时应自觉主动加强法律教育和接受相应的培训,通过普法教育使自己树立依法创业意识。学生在创业实际中要积极分析自身企业在筹备阶段、内部经营和外部经营中可能会涉及的法律风险并对其进行预估和判断,积极寻求法律支持,提出相应的防控方法和手段,

文献综述

[1]罗允.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长效培养机制的研究[J].绿色科技,2019(9):289-291,296.

[2]黄琼,杨瑞兰.高职院校创业法律风险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在微小企业创业模式下的思考[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7-9.

[3]闫庆丽,肖庆烈,郑宇林等.从创业实践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防范[J].现代商业,2016.

[4]李克强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批示[N].人民日报,2015-10-21.

[5]余峰,林红珍.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1.

[6]丁丹.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 8) : 63-65.

[7]黄琼.高职院校创业法律风险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2) : 6-8.

[8]李进付. 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及法治保障[J].思想理论教育,2017( 6) : 93-97.

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课题,立项名称“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01260004。

猜你喜欢

防范策略法律风险创新创业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