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博物馆导览系统设计与研究

2021-01-17刘朋璋黄薇高江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1期
关键词:微信小程序互动

刘朋璋 黄薇 高江源

摘 要:随着大众对博物馆关注度的提升,博物馆的客流量日益增多,但一些博物馆存在的陈列设计不合理和展线规划不清晰的问题影响了观众的学习、休闲和娱乐。文章以石家庄市博物馆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观众对博物馆导览系统的需求,进而探索馆内导览系统的优化提升策略,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参观体验的同时,为综合类博物馆的微信导览小程序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导览系统;微信小程序;博物馆观众;互动

从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启动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5月24日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以科技推动博物馆文物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并通过互联网成果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是文博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VR、AR、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融入博物馆运行中。本文的研究对象石家庄市博物馆也尝试使用“博物馆”导览系统,利用微信小程序提供云展览,并对重点展区和重点文物进行详细的介绍,但在向观众传递信息等方面仍存与观众互动性不强、展品内涵展示较少等不足。鉴于此,本文提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石家莊市博物馆导览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1 调查分析

1.1 调查过程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究博物馆观众参观时的需求,并对设计原型进行检验。为了深入了解博物馆观众对石家庄市博物馆导览系统的需求,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抽样方法。第一阶段:将石家庄市博物馆作为一级单元,100%入样。第二阶段:分别将石家庄市博物馆的四个基本陈列“古代河北陈列”“近代河北陈列”“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金缕玉衣的故乡—满城汉墓”作为二级抽样单元,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来抽取二级抽样单元。第三阶段:选取抽到的二级单元作为调查地点,采用“拦截式”发放形式,持续发放问卷。总样本量为237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24份,信度、效度检验良好。

1.2 调查数据

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得到如表1~表3所示的数据。

1.3 结果分析

1.3.1 用户画像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博物馆观众以青年、中年观众为主,大多每年参观博物馆一到两次,对馆内基本陈列、馆藏重要文物了解有限。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将石家庄市博物馆观众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知识获取与研究型观众,主要为了获取知识与学术研究;二是休闲娱乐型观众,主要为了休闲放松,缓解压力;三是艺术鉴赏型观众,主要为了提升美学修养、艺术鉴赏水平。

1.3.2 需求分析

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后,总结出以下五点观众在博物馆参观中的痛点与需求:①参观攻略制作信息不对称。多数观众在参观博物馆前有制作攻略的习惯,但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仅仅在博物院官网进行信息搜索,获得信息有限,且很难查询到之前观众的评价,因此需要多渠道搜索,搜寻成本随之提升,使许多博物馆观众放弃攻略制作。②博物馆疲劳问题严重。由于参观获取的信息过多、陈列设计不合理、观看时间过长等因素使观众在参观后有头脑昏沉、腿沉重、脚酸疼的状况,进而导致参观博物馆次数较少。③鉴赏能力提升较少。观众鉴赏能力有限,通过欣赏展品获取的知识主要通过人工讲解员的讲解,但人工讲解员的讲解更侧重于展品相关的历史故事,鉴赏方面的讲解较少。④娱乐互动性差。休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但观众与博物馆现场服务人员、陈列装置互动较少,使观众对博物馆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古板”“枯燥”和“无聊”上。⑤参观总结分享受限。观众习惯对喜欢的展品进行拍照留念,参观后在朋友圈、QQ动态进行分享,但在社交软件分享的图片数量有限,最多只能九张,并且图片与心得、感受的记录相分离,不易一一对应。

2 原型测试与总结

2.1 主要功能

通过对博物馆观众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针对需求,导览系统小程序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参观攻略准备信息、展品故事延伸、鉴宝师语音讲解、对展品发表弹幕评论、制定个性化参观总结。

2.2 原型测试

原型制作完成后,导览系统原型设计完成后,为了发现博物馆导览系统设计的问题与不足,对30位石家庄市博物馆观众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其中包含15名男性、15名女性,年龄、职业分布均匀,访谈结果具有代表性。访谈发现观众需求如下:①希望在展品故事延伸的基础上营造情景式体验环境;②如果直接在展品图片上发表弹幕,可能会影响观众对展品细节的观看;③建议增加对博物馆特色文创产品的推荐;④参观总结建议以证书的形式,以提升观众的成就感。

2.3 测试总结

为增强博物馆观众的观展体验,对小程序提出以下修改方案:①增设与展品有关的角色扮演小游戏;②删除弹幕,评论与展品上下分开;③根据观众兴趣,增加相关文创产品的精准推送;④根据观众参观行为制定证书。

3 设计成果总览

3.1 参观前准备

3.1.1 参观攻略制作准备

小程序为观众提供详细的博物馆信息及参观过该博物馆观众的评价,可以使观众在参观前有更好的参考。观众在注册小程序时选择性别、感兴趣的历史朝代、偏好的展品类别(科技、自然标本、书法字画、瓷器、青铜器、民俗、壁画、历史文化展览等)等信息,小程序可以根据选择的结果,提供由参观大数据分析得出的不同类别展品热度的排行榜,方便观众锁定最感兴趣的展品,进而在参观前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参观路线,在参观时可以有重点欣赏的展品。小程序还为没有明确参观路线的观众提供路线选择,根据观众兴趣、参观时长匹配三到四条路线,包含重要展品信息,可供观众选择。符合兴趣的,有侧重的参观攻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观众的博物馆疲劳,推动观众参观频率和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休闲功能。

3.1.2 情景构建游戏

针对想对感兴趣的展品有提前了解的观众,小程序提供情景构建游戏。通过对馆中重点展品所涉及的时代环境、历史人物进行角色剖析,小程序打造空间模拟场景。观众可以在虚拟空间中选择扮演角色,从历史人物的视角来感受展品所处时代的环境,通过了解相关历史人物的故事了解展品蕴藏的内涵。以《董其昌草书五言诗轴》为例,观众可以选择角色扮演天子朱常洛,在紫禁城里听董其昌讲述他的创作技法、心得、作品意境、通过作品传递的情感。通过情景重现的方式,小程序将观众带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聆听以作者口吻讲述藏品的内涵,加深对展品的理解。

3.2 参观时互动

观众在参观时可以选择小程序提供的展品鉴宝师语音讲解服务,有多种不同讲解风格的鉴宝师可供挑选,可以使观众从鉴赏的角度更多地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从而提升观众自身的美学能力、艺术鉴赏能力。观众还可以在展品的评论区进行交流和互动,分享对参观展品的感悟,实现情感分享的需要。

参观结束后,小程序推荐文创产品。观众驻足时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观众对这一展区展品的兴趣程度,因此小程序后台利用觀众在某一展品前观展时长的数据,将观众更感兴趣展品的相关文创产品有针对性地推荐给观众,实现精准推荐,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交易,带动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

3.3 参观后回忆

3.3.1 参观证书与分享

参观结束后,导览系统将为观众自动生成一张“博物馆参观证书”,证书将针对观众本次参观进行参观总结。该证书为动态证书,可通过上划进入下一页,其中包括观众的参观时长、参观路线、参观展区、停留时间最长的展品。依据观众驻足时长小程序选出观众最喜爱的三个展品,观众可以上传展品的打卡照片及心得体会,同时小程序附上与之相关的诗文佳句,图文并茂。证书最末页是整个动态证书的总结页,将根据观众参观实况为观众确定一个特色称号,如“博物馆女记者”“书画鉴赏大师”等,观众可以保存其中的一页或几页分享到QQ空间、朋友圈等平台,也可以直接将证书一键分享到朋友圈等平台。这一功能在满足观众分享欲的同时,也能够扩大博物馆、艺术馆等的知名度,其他人也能够通过观众分享的链接进入小程序,提高小程序的关注度。

3.3.2 观众与博物馆匹配度小游戏

小程序在观众参观途中将针对观众的参观总时长、每一个区域及每一个展品的参观时长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该观众感兴趣的馆藏类别及展品。参观结束后,观众可以在小程序中进行趣味测试,输入姓名及出生日期,参与小测试,测试结果将得出观众“与哪位古人匹配度最高?”以增加观众参观的趣味性。同时后期如有针对观众感兴趣的展品进行的活动,小程序将为观众推送该活动,保证观众的参观并非“一笑而过”,而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符合“终生学习”这一概念,也能使观众将博物馆视作兼具学习、娱乐、休闲功能的场所。

4 设计总结与评价

4.1 优势

第一,情景式体验有助于观众了解展品。博物馆工作人员汲取展品中蕴含的文化的创作灵感,将个人精神、艺术表达与展览空间高度融合,为观众打造出一个有别于客观真实世界的角色扮演空间。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观众可以进行情景式学习。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拉进了观者与空间、受众与艺术、大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和情感。在观众与古人和历史的对话中,有利于增强观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第二,增强观众与展区的互动。博物馆的功能主要包含了保存、修护、研究、休闲展览、教育和娱乐等,在此主要强调它对博物馆观众发挥的教育、休闲和娱乐功能。导览系统加强观众与展区的互动,则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弱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博物馆不单单是一个很庄严、肃穆的场所,它也能变得有趣而生动。

第三,利用大数据技术。从预约开始,大数据平台为观众提供展品信息和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参展路线;参观中观众可以更好地体验展品的背景故事和其中的文化内涵;参观后期,根据参观路径,自动生成可以分享的参观总结证书,满足观众分享的欲望,并根据驻足数据实现文创产品的精准营销。

4.2 不足

第一,开发成本过高。导览小程序开发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高的技术,而博物馆作为事业单位,其资金支持有限,技术能力不强,不易达到设想的目标。

第二,展品信息采集困难。为观众制定专属路线,需要建立强大的信息储存后台。除此之外,打造情景构建游戏也需要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而信息收集与采集,则是较为困难的一项任务。

5 结语

根据《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科技推动博物馆文物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是文博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依托微信小程序利用现代科技搭建博物馆参观系统,包括参观前、参观中、参观后,实现参观一体化。这不仅缓解了观众博物馆疲劳的问题,也提高了博物馆的娱乐互动性,更加强了观众对博物馆的黏性。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博物馆导览系统可以进一步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为博物馆的长效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晓雅.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晋祠博物馆导览系统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0(9):99-100.

[2]姚磊.博物馆数字化利用设计分析—以河南省周口市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1):136-137.

[3]赵娇,李伟佳.从博物馆导览系统看旅游导览系统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5):51-53.

[4]郑靖雅,司徒瑞婷,马笑晗,等.基于用户研究的博物馆导览系统设计—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J].大众文艺,2020,(6):92-93.

[5]李佳一.基于空间感知的博物馆导视系统设计研究[J].时尚设计与工程,2020(1):16-21.

猜你喜欢

微信小程序互动
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基于CNKI的微信小程序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融合路径探索
从互联网生态看微信小程序的发展
微信小程序面面观
当图书馆遇上微信小程序
用互动方式打通两个舆论场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