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融合路径探索
2017-07-13张芊牛路路田斌强邵惠芳
张芊+牛路路+田斌强+邵惠芳
【摘要】为探索信息技术与农业大学专业课程的融合路径,本研究尝试将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与栽培学课程教学相结合。通过将作者所开发的微信小程序“栽培课堂”与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实现了课程不同环节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碎片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信小程序;融合路径;专业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上升为国家意志。探索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模式,更好地发挥其技术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新途径。微信是目前使用率较高的一款软件,通过微信,教师能够实现诸如组建学习小组、实时教学互动、答疑和个性化指导、学习资源和学习心得共享等教育教学功能。本文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发在线学习平台“栽培课堂”,尝试将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抓住学生的课下注意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以期对信息技术与大学专业课程的融合路径进行初步探索。
一、基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微信小程序开发
微信小程序是基于即时通讯软件——微信的一种无需安装即可使用的手机应用,其特点在于:体量小、制作简便快捷,无需下载安装特定程序,可以随时使用,不需要关注特定的公众号。本研究根据栽培学课程教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需求、教师教学效果,设计开发了“栽培课堂”这一微信小程序。设置了4个模块:“课程讲解”“作业”“课外阅读”“留言提问”。模块内容按照当前教学进度,紧扣教学内容。
二、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本研究所开发的“栽培课堂”小程序,主要是为配合栽培学课程教学活动。具体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一是课前准备。先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每堂课前,将该节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关课程的图文资料上传到微信小程序的首页,供学生提前閱读。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在“留言提问” 模块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上传,任课教师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后台收集学生所提问题。二是课堂讲授。在课堂上,除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课程内容讲解外,在每节课最后10分钟时间内,解答学生所提问题,并与学生就本节课所讲授内容进行互动。三是课后阶段。下课后,将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成选择题,要求学生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自主学习,之后进入“课堂作业”模块完成教师所留的课程作业,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即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看到每位同学的答题结果。四是总结评价。教师通过学生在“课程作业”模块的答题情况,以及主题阅读报告的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小程序中添加“作业展示”模块,将优秀成果进行展示,学生可在自己手机上查看。同时,教师根据每次的总结性评价修正课前的准备,优化备课,为下一次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三、微信小程序与专业课程融合探索的启示
一是学习环境更自由。以微信小程序为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兼具指导性和灵活性的移动学习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二是授课更有针对性。在利用微信小程序提前阅读学习内容后,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有所侧重地授课,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多媒体素材更好地融合。利用微信小程序,教师可以通过文献、图像、视频或者自制微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课后交流更高效。微信小程序改善了传统的学习流程,学生通过课程的小程序平台能够实时完成课程作业,一键提交。教师也可随时批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学生有问题也可以通过留言板块进行提问,教师通过微信进行回复,促进了教学的良性循环。
本文利用微信小程序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表明,将微信小程序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能够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也能够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让师生能够顺利交流问题,提高教学实效性。但也必须注意,任何信息技术的使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而不是单纯地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移植。
参考文献:
范曾丽. 微信公众平台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7(6):260-262.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