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是解锁心灵“神奇钥匙”

2021-01-17陈美存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主任

陈美存

摘要: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育人是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的“爱”犹如一把把看似平常却形态各异的“神奇钥匙”,能够解锁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将源源不断的爱心、耐心、关心、理解等注入“心灵”之中,经过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塑造出一个个美好的灵魂。本文从小学班主任视角出发,对德育工作中的“用爱育人”策略进行了初步研讨。

关键词:解锁心灵;小学德育;班主任;用爱育人

引言

最近几年,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德育教育受到了高度关注,“爱”作为德育中的核心,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必须要“用爱育爱”。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时,应该最大程度发挥出“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利用这把“神奇钥匙”打开学生心灵,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激励、欣赏、尊重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进而使学生学会施爱、懂得感恩,全面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将爱渗透于教育全过程,解锁“沟通之门”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认知能力比较薄弱,通过在课堂中引入“爱”,能够使爱这把钥匙成功开启“沟通之门”,成为连接师生关系的沟通纽带。只有确保沟通的有效性,才可以为学生茁壮成长提供帮助,促使学生的人格趋于健全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小学德育过程中,班主任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中保持微笑与爱,与学生展开密切的沟通,对学生思想与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在课内外生活与学习中,班主任需要将爱渗透到每个角落与环节,依托微笑教育营造友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性格与变化,落实因材施教。

例如,对于性格内向、害羞胆小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班主任要多多用微笑与爱对其加以鼓励,使其渐渐地放下戒备,并在学习与活动中敢于举手、表达自己。对于那些经常嘲笑他人的学生,班主任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在适当的纠正与批评中将爱融入进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确保这些学生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真正地接受教师的建议,并及时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除此之外,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班主任也要融入爱与微笑,使其成为连接学生心灵的沟通纽带。比如,开设“心灵信箱”,为学生搭建表达内心想法的平台,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写信的方式表达出来,班主任要每星期集中回复学生的信,从而提高学生写信的积极性,从真正意义上用爱进行良好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将爱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温暖,推动学生坚持不懈地奋进,逐渐拥有一个健康完善的人格。

二、以爱架起家校共育之桥,解锁“情感之门”

著名思想家爱默生认为:“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家庭是学生成长与学习中的重要课堂,单纯地依靠学校是无法实现良好的教育的,社会、学校、家庭缺一不可,三者共同构成了统一的育人环境,为了解锁学生心灵上的情感之锁,需要将爱与尊重当成有效的钥匙。基于此,班主任在实施小学德育时,需要立足于管理层面,留心观察学生出现的心理变化,同时以爱作为联动家庭的纽带,给予学生足够的爱与尊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例如,在“写日记”的习作练习中,笔者在批改过程中发现,有一名男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前两天爸妈又吵架了,我非常害怕与恐惧。”笔者留意到这一情况,根据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发现该男生比较沉默,对生活与学习缺乏积极性。针对此,为了帮助该男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制定的科学合理的家访计划,经过与家长的深入沟通,发现该男生有可能患有轻度抑郁症。后期,通过家校的通力合作,让学生生活与学习充满了尊重与关心,再加上心理医生的专业治疗与疏导,学生逐渐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变得越来越阳光开朗。通过开展“爱”的教育,加强家校联动,将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使其产生爱的情感,从而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三、用爱进入并感化学生心灵,解锁“自主之门”

小学生年龄通常处于6~12岁范围内,正是提升道德素养水平的关键时期,以及自主德育构建的重要阶段,而学生在自主德育占据主体地位,万万离不开班主任的“以爱为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德育构建,班主任需要构建充满理解、接纳、信任的情感氛围,以尊重学生情感为基础,根据学生当下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德育发展规律,制定针对性的德育培养目标与途径,用爱育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心灵,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不断强化其自爱意识,使其懂得感恩、学会施爱,做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形成自爱意识,班主任可以着手于细节之处,在平时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自评能力。比如,采取民主竞选的方式选出小组长,学生可以选择两种方式,分别是自荐、推荐,主要是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身上的长处,对自我价值进行全面认知。同时,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性格还尚未完全定型,班主任还应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将学生性格变化、兴趣爱好、综合素质评价等及時填写进去,结合学生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策略。对于自卑的学生,班主任要用爱进行感化,抓住时机与自卑生进行深入交谈,发现自卑生的闪光点,并适当鼓励自卑生,引导其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使其树立自信心,并对自己努力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认知。除此之外,还要引导自卑生学会自爱,可以发挥榜样的带动与模范作用,让榜样来帮助、感染、带动自卑生,使其对生活与学习充满自信,逐渐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结语

综合而言,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反映,是一种强烈、丰富、深刻的情感。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为了增强德育教育效果,必须要用好这把爱的“神奇钥匙”,让学生的在校生活充满关爱、信任、理解,使学生心灵得到成功解锁,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合理性的意见,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淑英.班级管理德育先行——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中国教师,2021(S1):30.

[2]王国芹.做好德育教学构建美好明天——小学班主任有效德育教育的方法[J].小学生(下旬刊),2021(10):92.

[3]盛峻.走近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求学,2021(32):61-62.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