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后“追星族”,下一站是星辰大海

2021-01-17穿堂风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追星族玉兔追星

穿堂风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星际“出差”之旅。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从无人试验飞船发射、落地到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这些年来,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直播技术的精进,也为我们见证人类进一步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提供了技术支持。直播屏前,守着一群忠实的00后“追星族”,和航天工程共同成长的他们,已成为观看火箭发射、目送航天员出征、在直播间发送“欢迎回家”弹幕的主力军。

成为“追星族”,或源于某本儿时的绘本,或源于某个火箭升空的画面,或源于偶然听到的某个有关航天人的故事,抑或是听到的某句触动内心的话语。他们对航天知识如数家珍,平时热衷于观看新闻专题节目里的专家解读、阅读相关图书文献、珍藏航空航天模型等,尽管“追星”方式不一,热爱却相似;更痴迷的“追星族”,还会千里迢迢前往卫星发射中心参观发射现场,拍摄火箭转运和发射的瞬间。

“SpaceLens云上天镜”就是这样一群“追星族”,神舟十二号发射后,他们推出了4K高清画质的发射现场纪录短片,以影片的方式记录航天的发展。另一群“追星族”,则尝试参与研制、设计、制造卫星。2016年,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和河北石家庄鹿泉一中的学生共同研制的“西柏坡号”科普卫星(八一02星),搭乘长征四号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满载中学生的天际梦想。

当少年开始奇思妙想时,就和宇宙产生了联系。宇宙浩瀚,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换取了一小步的前进。作为新生力量的代表,00后“追星族”们正在进行一次梦想的接力,他们从“追星”起步,未来将扛起继续探索宇宙的重任,向星辰大海的下一站出发!

那些你不知道的航天冷知识

01│“航天”一词是由钱学森命名的。19 6 7年,在一封来信上,他将“宇宙空间技术”命名为“航天”,从戈壁到海南,“航天”这个名字,承载着几十万航天人的心血与荣耀。

02│重大发射前,航天员及其他工作人员会集体前往发射中心附近的烈士陵园祭拜先烈、告慰英灵,这是一项传统,寓意无论走了多远都不忘从哪里出发。

03│2016年7月31日晚,“玉兔”号月球车与它的粉絲正式道别:“Hi!这次真的晚安咯!还有好多问题想知道答案……但我已经是看过最多星星的一只兔子了……”随后长眠月球。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玉兔”的设计寿命其实只有3个月,这次任务它超时工作了两年多。

猜你喜欢

追星族玉兔追星
这个寒假,一起来做“追星族”
让追星不疯狂
巨型玉兔
想过中秋的玉兔
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编辑部追星日常
嫦娥四号与玉兔互拍
为宁波“追星族”点赞
追星不如追艺术 赶上看展览的漫步人生
孩子成“追星族”:父母脚步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