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大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模式研究

2021-01-17马泽生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21年2期
关键词:监督

马泽生

以创新精神推进大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模式转型是以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为理论基础,创新现代审计监督理念,紧抓固定资产投资重要内容及关键环节,强化战略导向与质量保障,着重审前调查、审计风险评估、审计测试、报告和后续检査等重点环节,通过现代审计与管理方法的结合,实现面向未来的一体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监控,从而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效能,切实改善企业运营的一种管理创新。

创新大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模式不仅要突出以增加企业价值为导向,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原因剖析为重点,以团队协同为保障的战略思路,还要着眼于企业全局,高点定位,整合企业各方资源画出最大“同心圆”,扩大审计监督范围,提高审计监督能力。遵循全局性与具体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适用性和特点相结合、风险与效益均衡、及时性和动态监督管理等“五项”基本原则,保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高效高质量完成,以达到投资效益、效果最大化。

树立风险导向理念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的先决条件

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创新管理,就是要把建立促进优化投资建设,防范投资风险作为审计监督的核心任务,积极吸收现代先进理念和方法,结合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条件,“以精益生产”原理为指导,以风险导向为核心,构建起从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后评价各个阶段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监督管理模式(见下图),实现效率及规模效益的提升。

(一)实施全面立体的审前调查。在正式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之前,对固定资产投资涉及的单位进行调查。调査要求体现全面立体主要从投资决策及投资管理和风险管控、业务流程层面,资金层面等三个层面开展。同时,要听取企业高层意见,了解高层对项目投资建设期望与要求;深入企业财务、生产、技改等部门调查,了解固定资产投资提供的总体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了解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前期立项、审批和投资过程中情况以及风险、内部控制情况,取得第一手资料,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工作方案。

(二)识别和评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分析可能遇到的各种面临的、潜在的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特性进行判断、归类,并鉴定其风险性质进行风险评估,评出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风险关系原理确定检查风险,以支持审计监督采用的审计测试和审计行动。

(三)实施基于风险导向的审计测试。根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目标,并考虑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通过实施控制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个环节,确定重要固定资产投资问题和重点审计领域,合理确定审计监督程序的时间、范围内容、性质。通过审计测试,得出审计结论揭示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事项,及时向企业管理层汇报,并实施审计问题整改落实,保障投资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四)实行“双报告”模式。在组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时,采用“双报告”模式。即:在对投资进行审査时,组织与固定资产投资涉及经营计划部门、投资项目主管的技术改造部门、设备基本条件建设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的单位部门,根据投资建设的计划、设计、批复、财务、验收等内容进行联合自查,规范表格、编报自查报告。审计工作组结合各单位自査情况,通过开展现场审计根据审计目标以及审査结果,出具审计报告,报送董事长或企业负责人审批。

(五)实施后续审计监督的闭环管理。揭露问题不是审计的最终目的,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整改,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健康发展,才是审计监督的根本宗旨。因此,在审计报告完结后,后续审计是实现监督闭环管理的重要一步。通过考察审计决定执行情況与审计效果,即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否被落实,审计结果是否转化为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实际行动与效果,从而促进组织改善经营,化解风险、减少损失,达到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的。

实施“双路径”重点内容是推进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的关键环节

围绕固定资产投资的战略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审计和工程建设项目监督“两条路径”开展。根据两条监督路径,有针对性地明确其重点内容,分别对项目竣工(财务)进行管理审计和对投资项目在预(结)算阶段进行工程建设审计,并全程参与工程项目的监理管理。

路径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审计。主要包括: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开工前情况、审计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及投资执行情况两个重点方面。其中,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开工前情况主要是审査固定资产投资立项情况及项目的可行性、合规性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审查投资项目设计以及概算是否按程序报批并获相应批复,相关手续是否完备;审查项目建设资金来源的恰当性、项目资金是否设置了专户存储等3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审计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及投资执行情况主要是审计项目投资建设情况;审计项目投资建设批复执行情况;审査项目资金管理以及成本费用核算情况;审计项目投资法人管理情况;审查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情况;审计投资建设资产交付情况;审计投资资产形成的生产能力和效率效果等7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路径2:工程建设项目监督。主要包括:以审查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算、定额单价选套、工程类别划分、材料价差调整、计算是否准确,是否合规、合法为重点的工程建设预(结)算审计和以招标选择工程监理,实施工程监控项目负责制,对监理公司的检査考核,参与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工程监理监督等重点内容。

坚持质量控制是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的核心基石

(一)实施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通过层层推进方式,优化流程,分步骤在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使审计目标更加明确,审计方案更加可行,审计实施更有针对性。通过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强化审计质量检査与考评。以审计质量检查、审计项目评优、审计项目点评、审计质量控制辅导为载体,使质量控制落实到每一环节、每一关键控制点,促使审计结果得到有效落实对提升审计质量和防控风险起到较好作用。

(二)实行三级复核制。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执行以审计现场组长一级复核、审计组长二级复核及审计工作领导为主导的三级复核。审计复核的内容包括审计过程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及意见结论、重大审计事项等。通过执行三级复核,实现审计报告、证据及重要事项的层层把关,使审计质量得到更好保证。

(三)审查相关制度规范。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的顺利开展,使审计监督质量得到保障,审计组要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复盘”,尤其是对现有审计制度标准规范、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业务制度等进行审査。同时,实施审计监督的流程规范和程序编制,规范审计监督相应的工作表格和标准化审计报告格式,进一步提高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率。

完善审计监督环境是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的有力保障

(一)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信息系统

应用。为了与先进的技术发展配套,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环境,在企业逐步建立信息化工作手段,引进和推进审计监督系统的应用,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达到信息捕捉精确、反映敏捷的效果。通过购置和使用浪潮辅助审计软件对财务竣工决算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实现审计分析、数理统计等的系统化数据收集和分析判断,使数字化审计信息技术和能力跨上新台阶。

同时,要基于系统原则,以审计监督业务为主体,强化审计数字化信息管理。通过构建大数据审计平台,对审计监督的每类数据规则、基准、字段、内容进行逐一定义完善,充分运用外部信息和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等智能化分析技术,为应对风险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构建复杂的审计分析模型,开展大数据分析,为现场审计提供问题线索,揭示出各类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助于发现更隐蔽、趋势性的风险因素,进而提升审计的广度、深度和精度,使审计监督得到有力保证。

(二)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人员配置与业务能力。为保证固定资产审计监督的有效进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审计人员工程、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培训,促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展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及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同时,实行优势互补的人员配置原则,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专业性强的特点,从企业内部挖潜,形成工程、生产工艺、计算机及财务等相关单位方面的资源专家队伍,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自查。而对于部分重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部门则根据公司规定,对工程(含招标)结算或包干预算等审计,采用外部专家委托中介外审或内审与外审结合方式,有效补充人才资源。

(三)强化责任意识,严肃审计追责问责。为进一步促进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不断提升审计的监督功能和增值作用,审计部门要按照国资委37号令关于“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理”的内容情形,落实“三个区分开”,坚持“追责问题零容忍”与“容错纠错”并重,建立健全容错免责工作机制。对审计发现的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未按规定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风险分析;项目概算未按规定进行审查,严重偏离实际;未按规定履行决策和审批程序擅自投资;购建项目未按规定招标,千预、规避或操纵招标等情形,要在査深査透的基础上,有效使用追责问责手段,对资产损失频繁发生、金额巨大、后果严重、屡禁不止、顶风违规等行为,坚持尺度不松、范围不减、不打折扣,依法依规严肃开展责任追究,强化审计监督震慑,倒逼责任落实,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效发挥审计监督对加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資项目管理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青羊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监督
推动联动监督取得扎实成效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期待联动监督再发力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论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施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持续监督 打好治污攻坚战
绩效监督:从“管住”到“管好”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