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华万佛塔出土的佛像

2021-01-17

收藏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背光镂空佛像

万佛塔位于金华市塔下寺山坡上,本名“密印寺塔”,因每块砖上都雕有佛像,故俗称万佛塔。该塔塔基呈六角形,塔基中心盖有一块方形石板,每边长1.5米。1956年因某工程在此取石块时发现塔内中有文物,1957年元旦文物管理部门介入清理。

文物基本上出自称作“龙宫”的地宫,地宫有六块红砂质石板铺成,顶上及四壁的四块均刻有佛经,铺底的那块刻经记,末行刻有“嘉祐七年壬寅十月二十八日当院尚方住持……”等字样。顶上的块有一大洞,推测是盗洞。地宫内藏有经幢1座,高1.47米,上刻有:“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及“嘉祐七年(1062)十月二十八日”字样。万佛塔依附的永福寺(又称密博物精华印寺)建于五代吴越,万佛塔则竣工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①。

地宫内发现的佛教造像中以鎏金铜质的为主,有60余尊,多见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像,反映当时西方净土和观音崇拜流行。从时代分期来讲,唐、五代占大宗,南朝的最早,最晚到北宋。其中包括一尊十分罕见的南朝鎏金青铜大势至菩萨像及一尊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精美水月观音青铜坐像。在中国古代,通常寺塔一体,寺院建造年代通常会早于塔。在塔之地宫中会发现有不同时期制作的佛像,推测有部分佛像是寺院内本身供奉的。万佛塔所依之永福寺建于五代吴越,故塔内地宫多出土唐、五代时期文物,推测有一部分也应是原永福寺所供奉。我们以时代序列为线索,重新检讨这批佛像,并从中挑选出重点讨论。

万佛寺地宫(以下简称地宫)出土的60余尊佛像中,鎏金青铜菩萨像较受人关注,相对数量多,精品也多,其中一件南朝的鎏金青铜菩萨像格外引人注目。中国的佛教造像作为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偶像从汉代伊始,南北朝时造像之风盛行,并在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繁荣期。南朝的皇帝多信佛,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时佛教兴旺的盛况能从古代留下的诗文中体味。但目前南朝佛像留下的遗迹不多,能确定的只有上世纪50年代成都万佛寺及近年成都路商业街出土的几批石造像,另外南京栖霞寺也有少量留存。单尊的南朝铜佛像凤毛麟角,所以万佛塔所出的这件南朝铜菩萨像显得格外珍稀。

该尊菩萨像(图1)通高39厘米,脸庞饱满,身后有大背光,饰荷花、荷叶纹样,火焰纹结构紧致有力。背光正中对应发冠处饰有宝瓶,推测为大势至菩萨。菩萨发冠上饰三花,缯带短而曲折下垂。菩萨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下垂,伸出食指与中指施与愿印。上身袒露,颈戴项圈,胸前佩交叉穿璧型瓔珞。下着长裙,衣裙褶纹密集、规则。跣足。缺座。结合手印等综合因素看与东魏菩萨造像相似,如日本收藏家收藏的东魏鎏金铜菩萨造像②(图2)、诸城林家村镇青云村出土的东魏鎏金铜菩萨三尊立像③(图3)。也可以比较青州时代相仿的造像,有学者认为青州处于南北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其造像深受南朝,尤其是四川南朝造像的影响④。这时期的菩萨冠帽比较高,脸庞饱满,笑意亲和,充满人间趣味,有别于北朝时期肃穆神秘的宗教气息。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收藏的北周铜鎏金菩萨像无论冠饰及密集的衣褶纹都与之有相仿之处,只是佩饰更趋繁缛(图4)。考虑该尊大势至铜菩萨造像在浙江区域出土,来源可靠,所以把制作年代定在南朝。

比较有意思的是1936年在原属百济国境内的扶余郡军守里废寺遗址里发现有一尊铜鎏金观音像⑤(韩国国立博物馆藏,图5),高11.5厘米,束冠的缯带宽肥,从两耳旁垂下,日本学者松原三郎认为与中国南朝梁代菩萨像有相似之处,如四川成都万佛寺出土石佛像,这是有意思的联系。历史上,从公元5世纪初期开始,百济已越海与中国江南的东晋和南朝历代政权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接受了东晋南朝的封号。东晋南朝对百济佛教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

地宫出土的隋代造像以鎏金铜菩萨像为主,比较完整的有3件。这个时期由于历史短暂,留下的鎏金铜佛教造像不多,也值得讨论(图6)。它们的共性特点是:延续了北齐风格,头戴三瓣式花冠,缯带于耳后打结垂至两肩。桃型头光,颈饰项圈,身挂交叉穿璧式璎珞。跣足立于仰覆莲座上,莲座下接九边台座。比较浙江东阳中兴寺塔出土的隋鎏金菩萨立像(图7),姿态不同,但板直的身形、冠饰及璎珞等衣饰,包括台座都有相似之处。隋代还出现了三尊、五尊、七尊一铺的造像,此风一直延续到唐代。

总体万佛塔出土的铜鎏金菩萨像以晚唐五代至北宋初的为主(图8)。有继承唐代的因素,如袒露上身,佩以项饰、帔帛等。但到了宋代或接近这个时期,菩萨服饰则较流行双领下垂式大衣。万佛塔出土的菩萨像风格有呈现过渡时期的特点,早期的身姿呈S型,弯曲幅度越大,则时代越早。常配有葫芦形背光及大仰莲束腰台座,和制作时代及区域相仿的苏州瑞光塔地宫出土菩萨像作比较,风格一样。瑞光寺塔建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天圣八年(1030)。菩萨的缯带在耳后根打结,结环外扬明显。如果做横向比较,拓展至同时代的其他美术作品,这个特点也同样能得到印证,如大英馆藏敦煌五代设色观音绢画(图9)。菩萨的帔巾则基本在胸前折出外翻,此特点在唐武则天密宗时期的菩萨像中就有,比如武则天时期的西安宝庆寺密宗十面观音菩萨立像(图10)。一直沿袭到宋元时期,如杭州飞来峰五代~元代时期的石窟造像(图11),大英博物馆藏元代铜菩萨像(图12)。甚至在明初的游戏坐观音像中还能找到这个特点,比如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东安村人造木观音坐像(图13),上有明洪武年十八年(1385)刻铭,但我们会发现帔巾折出外翻的位置从接近胸部下移至腹部,帔结已明显上移至肩部。从此规律捕捉时代特点,并据此作为断代依据。再看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这尊标注着宋代游戏坐木雕观音像(图14),这是件名品,如果上述断代依据能成立,此尊木雕观音像的制作时代再往后延似更合适。

万佛塔地宫所出的游戏座铜观音的帔巾则是在胸前打结(图15)。这座观音因其精美绝伦的造型颇引人注目。水月观音的题材在绘画中比较多见,如敦煌莫高窟,是现存水月观音像集中的区域,有壁画、绢画等形式,但以金铜造像的形式出现不多,尤其这尊铜观音像连落迦山的岩石也表现了,还配置一净瓶和独特的圆轮状镂空火焰纹背光,呈现的是这样一个整体的雕刻造像。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敦煌五代纸本著色水月观音像(图16)与万佛塔出土的这件游戏座铜观音像做比较,会发现不少共同处,如冠饰、发饰、服饰。事实上在万佛塔所出的五代时期的菩萨造像中,几乎都能找到时代与区域的共同特点,其中上文所及的缯带及帔巾,是我们看五代吴越菩萨造像时需特别关注的两个点。

万佛塔出土佛像以唐五代到宋代的这一过渡时期的佛像居多,与菩萨像一样,通常配有葫芦形背光,延袭唐代镂空的风格。束腰大仰莲座,这是时代共性。杭州飞来峰五代时期的石刻佛像也是这种大背光,可再参照杭州天龙寺五代吴越时期的石刻佛像背光(图17),也是葫芦形大背光,包括束腰大仰莲座。佛像的肉髻逐渐平缓,有些出现了髻珠。通常认为这种大颗粒、显眼的髻珠出现在唐、五代,到宋代普遍有。这也是佛像断代的一个标志性特征。佛服主要有袒右、通肩、双领下垂式袈裟这几种。五代辽金时期,由于连年兵火以及铜矿产地因割据政权的供应问题,铜资源短缺,故这一时期铁佛比较多的出现。

地宫另出有一尊材质相对特殊的贴金石质阿弥陀佛像,肉髻平缓,有髻珠(图18)。莲座后有榫孔,说明原有背光。观察其衣角吊起的结扣及腹部衣裙的打结方式在五代吴越时期的佛像中不少都有,如杭州雷峰塔、海宁智标塔、柯岩五代石雕佛像,浙江湖州长兴出土的宋代影青佛像也都有此特点(图19)。如果追溯历史,这是继承了唐代的风格特点⑥。

在梳理万佛塔所出的佛像中,也观察到一些特点值得探讨,如流行葫芦形大背光,更具区域特点的是圆轮状点缀式镂空火焰背光。万佛塔出土的北宋水月观音鎏金铜佛像及两尊地藏菩萨坐像,都是这种圆轮状点缀式镂空火焰大背光,可以视为五代吴越国的佛像裝饰特色。在地宫出土有两尊地藏铜菩萨像,其中一尊的背光便是此种风格(图20)。比如在1978年发现于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的宋雕版印刷《大隋求陀罗尼》经咒,上有“咸平四年十一月日(1002)杭州赵宗霸开”字样,“开”即雕版的意思。四角的天王像头光为圆轮状的,上点缀有几束镂空的火焰纹样。时间稍早的,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太平兴国五年(980)雕版印刷大隋求陀罗尼经(图21),四角分布的天王像头光采用的火焰纹是通体镂空的头光,说明是继承了隋唐的风格。这种头光镂空的火焰纹隋唐比较多见,如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隋鎏金铜菩萨立像,其头光都是镂空的火焰纹。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纸本墨画二组敦煌丝绸幢幡,即唐代9世纪末四天王像,其头光也都是镂空的火焰纹。

在万佛塔出土的五代铜佛像中,还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共性特点,即佛像的螺发肉髻呈斜方格状或网格状(图22)。在苏州瑞光寺塔出土的几尊铜佛像以及江苏南部与浙江毗邻的宜兴法藏寺塔地宫出土的一件鎏金铜佛坐像,其螺发也是同样的方式表现⑦,此特点也可视作是五代吴越国佛像的区域特征。

通过检视万佛塔地宫出土的佛教造像,基本梳理出有规律的时代共性特点,尤其是五代吴越国佛教造像的地区特点,这是我在此篇小文中想要表达的。

注释:

①浙江文物管理委员会(王士伦执笔)《金华万佛塔出土文物》,文物出版社,1958。

②金申编著《海外及港台藏历代佛像珍品纪年图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③浙江省博物馆编《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文物出版社,2018。

④费泳《“青州模式”造像的源流》,《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

⑤金申《佛教美术丛考》,科学出版社,2004。

⑥王牧《简析浙江的几尊早期石佛造像》,东南文化》2004年第3期。

⑦苏州博物馆编著《苏州博物馆藏虎丘云岩寺塔瑞光寺塔文物》,文物出版社,2006;《法相光明—江苏宜兴法藏寺北宋地宫文物》,中国书店,2015。

(责任编辑:田红玉)

猜你喜欢

背光镂空佛像
镂空幻想
为什么向日葵能够不停地向着太阳转
镂空解构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向日葵的秘密
拼折镂空立方体
低价背光键鼠套装导购
佛像面前的菩萨
LED背光只争朝夕
关于佛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