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美藏中国古玉器述略

2021-01-17谷娴子

收藏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利尔玉器

谷娴子

流出国门的中国古玉器数量众多,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法国的吉美博物馆、枫丹白露宫,美国的弗利尔和赛克勒美术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瑞典东方博物馆等都是我们较为熟知的重要收藏机构。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古玉器的海外收藏①机构以北美数量最多,可见相关著录主要有Investigation and Studies in Jade: The Heber R.Bishop Collection(1906)、Jade,A Study in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Religion(1912)、Archaic Chinese Jades Collected in China by A.W. Bahr,Now in the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Chicago(1927)、An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chaic jades: arranged for Norton Gallery of Art(1950)、Archaic Chinese Jades from the Edward and Louise B.Sonnenschein Collection(1952)、Ancient Chinese Jades from the Grenville L.Winth rop Collection in the Fogg Art Museum(1975)、Ancient Chinese jades from the Buffalo Museum of Science(1975)、Masterpiece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rt,Smithsonian Institution(1976)、Chinese jades: Archaic and Modern from the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1977)、《海外遺珍·玉器(一)(二)》(1986、1991)、Chinese jad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Seattle Art Museum(1989)、Freer:a Legacy of Art(1993)、Curators,Collections and Contexts: Anthropology at the Field Museum(2003)、《玉器时代:美国博物馆藏中国早期玉器》(2009)、《旅美华玉: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2011)、《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中国古玉器》(2016)等。华人学者屈志仁、苏芳淑、那志良、邓淑苹、邓聪、古方、许晓东、沈辰、孙志新、姚进庄、万珺、柳杨、海蔚蓝、李东、霍宏伟、殷志强等对海外藏玉颇为重视,并做过相关的考察、追溯或研究。

2017年,上海博物馆设立馆级科研课题“北美藏中国古玉器的初步研究”(2017~2019),对北美两大国之美国和加拿大藏中国古玉器做较全面的资料搜集与整理。下面,笔者试着对北美藏中国古玉器的主要情况做一个梳理,也对其中重要收藏家的重要藏品略作介绍,并对与上海博物馆藏品十分类似的数件器物略做展开。

一、北美藏中国古玉器概况

加拿大收藏中国古玉器的博物馆主要是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其藏品的早期获得主要得益于古董商GeorgeCrofts(乔治·克劳弗斯)和传教士William White(威廉·怀特)的支持,由此相关藏品分别被命名为GeorgeCrofts Collection(克劳弗斯收藏)和William C.WhiteCollection(怀履光收藏),其中就包含近千件古玉器。

之后,传教士James M . Menzies(詹姆斯·明义士)的百余件古玉器藏品也因缘际会入藏,共同成就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古玉器收藏的基本规模。如今, 其古玉器藏品数量近1400件,年代涵盖中国古玉器发展的各个阶段。

美国收藏有中国古玉器的文化机构(含博物馆、美术馆、研究院等保管及展示文物的机构)较多,主要包括弗利尔与赛克勒美术馆(史密森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研究院、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艺术研究院、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等。这些机构大多比较重视官网上的藏品信息编整,通过search thecollection这样的选项,输入关键词并限定地域、年代等,可以较为方便地获取某个类型的藏品清单、数量及相关信息。由此,大部分机构的主要古玉器藏品信息都可经由官网搜索获知。于是,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及官网资料,结合美国几次重要中国古玉器特展的图录资料,做了一个美国收藏中国古玉器的主要情况统计(表1)。所录机构只取前20位,具体数据或不准确,但对于了解其收藏的整体情况无大的影响。

此外,卡内基美术馆等7 家机构(见表2)也有不少中国古玉器收藏,虽藏品信息披露较少,但同样值得学界关注。

二、重要中国古玉器藏品述例

2016 年,沈辰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中国古玉器》一书中对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玉作了全面的发表公布。其中391 件重要玉器配有高清大图,并详细述及来源与器物学信息,更有28 件被认为是晚清金石学家吴大澂的旧藏,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料。笔者于此不再引用赘述。

谈及美国的中国古玉器收藏,必然要提及一些收藏家、慈善家和古董商。他们是美国古玉器收藏,尤其是上世纪40年代以前的古玉器收藏的重要捐赠者、资助者或支持者。如今我们在讨论其中的许多知名古玉器藏品时,仍然要屡屡提及他们的姓名。

1.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早在19 世纪晚期,美国商人Heber R. Bishop(希伯·毕绍普)就开始着力从欧洲及中国本土购藏中国玉器,并于1902 年将其藏玉悉数捐赠给如今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博物馆官网信息中,这些藏品被称为Gift of Heber R.Bishop(毕绍普捐赠)。其总数逾千件,以明清玉器为主,包含为数可观的痕都斯坦玉器珍品。大部分毕绍普旧藏古玉器相对为国人熟知(图1 ~图2),其中一批清代翡翠器种质上佳,雕工精良(图3 ~图5),在以白底青种为众的清代翡翠器中显得格外出色,相对被忽略。另有不少玉石盆景类陈设器,同样具有典型的清代宫廷风格,推测部分珍品与圆明园相关。

此外,大都会博物馆藏其他历史时期的古玉器文物中也有不少重要代表,来自其他私人或基金会的捐赠或遗赠。如商代兽面纹玉梳(图6)、西周人龙凤鸟纹柄形器(图7)是同时期同类型器中的精品;战国绞丝纹玉龙(图8)传出自洛阳金村大墓,造型独特,线条爽利,世所罕见;唐代胡人乐伎纹玉带板(图9)和元代“春水”玉带饰(图10)、“秋山”玉饰(图11)清新风雅,为出土及传世品皆相对匮乏的中古时期玉器增加了难得的实例。

2. 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

至20世纪,德裔美国汉学家Berthold Laufer(贝特霍尔德·劳费尔)对中国古玉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所做的搜寻、访查和研究一定意义上打开了西方世界对于中国早期古玉器的认知。如今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玉器藏品中大部分都是由时任东亚部主管的劳费尔经手的征集品,最知名的又当属Able W. Bahr Collection(巴尔收藏)。

在博物馆官网的来源编号信息中,600 余件“巴尔收藏”

玉器被归于“[1689]Kate S. Buckingham(Gift)”。其年代跨度大,品相普遍良好,有不少周漢唐宋时期的精品(图12、图13)。其中的仙人骑凤玉簪首(图14)尺寸不详,镂刻精细。此类乘凤人物纹样在北魏、唐代的石刻和北朝的壁画中皆有所见,上海博物馆亦收藏有一件唐代片雕仙人骑凤玉簪首(图15),虽扁薄微透,却同属此题材。类似形制的玉簪饰在陕西西安也曾有出土,是唐代流行的发饰。三螭纹玉璧(图16)尺寸不详,1910年入藏,传出自陕西西安地区。正面浅浮雕三螭隐现于云气之间,背面浅浮雕勾云纹与谷纹的组合。官网发布的年代信息为汉代,实为较典型的宋代仿古器物。上海松江区西林塔出土的两件南宋螭纹玉璧(图17、图18)上分别有相似的螭纹及云纹。

3.弗利尔与赛克勒美术馆

20世纪初期可与劳费尔比肩的另一位美国的中国古玉器收藏家当属Charles L. Freer(查尔斯·弗利尔)。检索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官网可知,其旗下弗利尔美术馆与赛克勒美术馆的古玉器藏品主要由Gift of Charles L. Freer(弗利尔捐赠)和Gift of Arthur M. SackLer(赛克勒捐赠)两部分构成,年代跨度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侧重汉代之前,以两周玉器尤为出彩。

弗利尔捐赠玉器中,良渚文化刻纹玉璧、端方旧藏龙山文化玉刀和吴大澂旧藏龙山文化玉牙璧备受瞩目,而上海博物馆刚好也藏有相似或相关器。

弗利尔藏良渚文化玉璧(图19)外径24.5、孔径3.8、厚1.4厘米。玉料青绿杂黄褐色,周身满布白色条脉。一面中孔上部阴刻鸟立台阶纹样,另一面光素无纹。鸟侧立,台阶作3级,内刻一横置的“目”字形纹样。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良渚文化鸟纹玉璧(图20),外径32、孔径4.5、厚1.3厘米,玉料与刻纹均与弗利尔玉璧相近。类似纹样还可见于北京首都博物馆、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蓝田山房等的传世玉器藏品及浙江余杭安溪的出土玉器上。而“弗利尔捐赠”中,阴刻鸟立祭台纹样的玉璧还有3件,堪称著名。

弗利尔藏龙山文化玉刀(图21)长72、宽18.6、厚0.8厘米,1918年入藏。玉料呈青灰色,杂有黄、褐色斑块及条纹。整器近梯形,刀背处有3个圆孔。刃部微弧,一端似柄,推测为破损刃口改制而成。两端及柄部下侧有扉牙,柄端扉牙处以剔地阳文琢神人首纹,柄下扉牙处双面阴刻兽衔人首纹。原配木盒上有铭文,显示其为晚清金石学家端方旧藏。目前,在中国出土史前多孔玉刀上尚未见到与此器完全相同之纹样。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神人面纹玉刀(图22),长23、宽7.7、厚0.8厘米。玉料整体近褐黑色,局部呈赭黄色。整器呈扁平长条形,内部稍窄,刃部微弧,器身有三个圆孔。正背面均以剔地阳文琢神面纹,背部神面纹结构松散,琢工呆板,与正面神面纹应不属同一时间的工艺。内部两面则沿侧端展开一侧面神人首纹,竖发卷垂,细眉杏眼,耳戴圆环,与前述弗利尔捐赠玉刀之柄端所饰神人首十分相似。有学者结合此刀长度、刃部、内部末端及人像被钻孔打破等细节,推测其经过改制,并将其年代暂定为龙山文化。

弗利尔藏龙山文化玉牙璧(图23)直径约33、厚0.4厘米。官网藏品信息中记录,其来源或可追溯至中国河南或山东省,曾为晚清金石学家吴大澂收藏,1934年至1952年间为David Weill(大卫·威尔)收藏,2015年为伦敦艾斯肯纳胥古董行(Eskenazi Ltd.)购得,2017年由弗利尔美术馆购买收藏。有学者推测其与吴大澂光绪十五年(1889)编撰的《古玉图考》50页中的“璿玑”相符。上海博物馆亦收藏有至少18件可明确归为吴大澂旧藏的玉器,且其中12件收录于《古玉图考》,与此件牙璧遥相呼应。

赛克勒捐赠玉器以年代为西周者数量最多,也有数件传河南洛阳金村战国大墓出土的玉器,包括玉组佩、玉耳杯等。其中的金链玉组佩通长约41厘米,由金链串起10件玉器,含玉舞人、玉龙佩、玉管等,尤为知名。其汉代之后的器物中的一件龙纹玉璧(图24)与上海博物馆藏品极为相似(图25),是同时期玉器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4.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

劳费尔与弗利尔之外,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中国古玉器收藏家还有很多,如今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古玉器藏品的主要支持者Grenville L. Winthrop(温索浦)就是其中一位。1943年,总数近1500件的温索浦旧藏中国古玉器入藏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年代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档案中归属于Bequest of Grenville L.Winthrop(温索浦遗赠),是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最重要的一批古玉器藏品。其次为Gift of Ernest Bevinand Helen P. Dane(贝文和戴恩捐赠),年代主要为清代,以器皿居多。

“温索浦遗赠”中有一件明确属于吴大澂旧藏(图26),与《古玉图考》119页中的“龙文佩”相符。另有数十件传为河南洛阳金村大墓出土(如图27~图32),备受国人关注。其中的龙首蛙纹玉带钩长8.9、宽4.7厘米,玉质呈灰白色,整体近琵琶形,钩头作兽首,钩身似蟾蜍,并以突起的谷纹示意蟾蜍皮肤。战国时期是玉带钩最为发展繁荣的时期,造型多变,不拘一格。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类似的战国兽首蛙纹玉带钩(图33),长7.1、宽3.8、高2.3厘米,玉质及整体造型与前者相似,且钩头作兽首,钩身饰蟾蜍纹,蟾蜍身内有圆圈,内刻一蟠屈鸟纹。有学者认为蟾蜍在古代是月亮的象征,饰有蟾蜍纹样的玉带钩较为少见。

5.芝加哥艺术研究院

Louise B. Sonnenschein(桑尼辰)同样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芝加哥艺术研究院的古玉器藏品以1950年入藏的Edwardand Louise B. Sonnenschein Collection(桑尼辰夫妇收藏)最为重要,总数约1300件,年代偏重新石器时代至汉代,以石家河文化玉神人首、透雕玉饰及璜形玉饰较为知名(图34~图36)。其中的玉神人首长8.9、宽4.4、厚0.9厘米,片雕,减地浮雕纹样。类似的玉神人首还可见于上海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赛克勒美术馆、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等的传世玉器,以及湖北天门肖家屋脊等地的出土玉器中。

此外,桑尼辰夫妇捐赠的玉器中有一件透雕双凤纹玉饰(图37),长16.2、宽7.8、厚0.6厘米,在官网信息中被定为“五代或者元代镂空凤凰牌”,实为唐代作品。上海博物馆也藏有一件唐代双凤纹玉饰(图38),两件器物的玉质、造型、尺寸完全相同,正面纹饰呈镜像对称,原似为成套组件。

6.其他

除了温索浦和桑尼辰,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较重要的中国古玉器收藏家还有Chauncy J. Hamlin(韩美林)、Alfred F. Pillsbury(皮尔斯伯里)、Richard E. Fuller(富勒)、Avery Brundage(布伦戴奇)等。他们的藏品来源又常与中国古董商如卢芹斋(C. T. Loo)、吴启周、游筱溪、黄濬等相关。

水牛城科学博物馆的古玉器藏品中最重要的是Chauncy Hamlin Collection(韩美林收藏),入藏于上世纪30年代,共300余件,年代集中于汉及汉以前(图39、图40)。明尼阿波利斯藝术研究院的中国古玉器藏品中最知名的是1950年入藏的Bequest of Alfred F. Pillsbury(皮尔斯伯里遗赠),共176件,年代偏重汉及汉以前(图41~图43)。另有少量Gift of Mr. and Mrs. Augustus L. Searle(赛尔夫妇捐赠)和Gift of the Thomas B. Walker Foundation(沃克基金会捐赠),年代偏重17~19世纪,多为人物、器皿、山子等陈设器。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古玉器藏品中最重要的是Eugene Fuller Memorial Collection(富勒收藏),共300余件,年代跨度大,偏重清代(图44~图46)。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古玉器藏品几乎都来自The Avery Brundage Collection(布伦戴奇收藏),共1200余件,年代序列完整,以汉代之前及明清两代为佳,其中的数件痕都斯坦玉器尤为精美(图47~图49)。

此外,闻名中外的洛阳金村战国大墓出土器物除上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弗利尔与赛克勒美术馆、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还被认为分散收藏于北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和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及日本等地。部分器物的年代、来源及定名尚存争议。

后记

受篇幅所限,无法对北美藏中国古玉器精品作更全面的陈述。小文只为抛砖引玉,权作调研进程的一个小结,也为广大玉器研究或爱好者提供一张索骥之图,或有谬误,敬请赐教。感谢复旦大学麦蕴宜、许高和赵磊阳同学在资料搜集过程中付出的宝贵时间。感谢文中相关文化机构对所藏中国古玉器信息的慷慨公布。期待能有合作展览的机会。

注释:

① 这里的“海外收藏”概念参考古方2009年的界定:“指中国内地及台湾、香港和澳门之外的国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机构。”

② 不同论述中对各机构的中文译名或有不同。古玉器藏品数量等确切情况有待与各机构逐一核实。

(责任编辑:田红玉)

猜你喜欢

上海博物馆利尔玉器
“我没错”和“我应该”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上海博物馆内容和运营均需升级
“网红少女”的模拟人生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那盏温暖的灯
国家文物局将9件周代青铜器划拨上海博物馆
玉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