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英语教学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培育研究

2021-01-17欧阳前春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跨文化培育

欧阳前春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常德 415000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与深入,这对高师英语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要培育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应对跨文化交际中各种交流障碍,同时也需要培育学生比较与思考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鉴别外来文化的优劣,同时客观评价本土文化,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妄自尊大,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兼具“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文化意识”的高素质师范生。

一、英语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一) 高师英语课程中对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的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1]《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迫在眉睫,加深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但高师学生缺乏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更缺乏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传播出去的见识和能力。

(二)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需求迫切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教,指的是“上施而下效“;育,说的是“养子使作善”[3]。而高师英语课程教学中,应更多的强调“育”,即熏陶、化育、育人。以显性与隐性课程的形式培育学生的修炼养成,教是基础,育是关键。“育”能使学生在判断与信仰、格局与境界、精神世界的丰盈与包容等方面实现提升。参与《跨文化背景下高师英语课程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培育》调查问卷人数2 684人,涵盖湖南省6所高师学校2019与2020级的三个主要师范类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以及英语教育。此问卷设计了37个选择题,一个开放式问题。分为A.了解很多、B.了解较多、C.基本了解、D.有一点了解、E.不了解五个等级。分别设置了关于中西关于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社会关爱、个人素养等方面的题目,从问卷的反馈看,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37个题目学生的回答,约二分之一的是“有一点了解”,甚至有约五分之一学生“不了解”。 学生反馈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课程设置以及评价方式缺乏现实问题导向,较注重语言知识的输入,而文化思辨与价值引领有待加强。

(三) 高师英语课程承载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育存在的问题

跨文化背景下英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对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困惑与实践层面的瓶颈。其一,英语类课程承载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因素和价值观,一味地学习西方文化与价值取向,让学生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削弱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3]。其二,英语课程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影响,忽视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育。其三,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课程资源缺乏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课程评价方式几乎没有涉及文化元素。以上课程教育现状易导致许多学生人生态度错位,造成本国文化失语,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缺失,跨文化能力弱。

二、跨文化背景下高师英语课程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培育的实现路径

(一) 在对教学内容的“取与舍”中培育跨文化的理解力,引导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视野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没有一种语言可以脱离本身的文化。造成语言沟通的障碍多数情况下是文化理解与文化习得的障碍。文化内涵、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及语言意识的形成,在习得不同文化的语言意识中产生的冲突和碰撞恰恰是外语语言意识培养的障碍。习得者只有理解目的语的文化内涵,才能防止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出现文化障碍与交流障碍,影响目的语的理解,保证相应语用能力的习得与运用。纵观世界历史,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一直处在动态发展中。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Studying the foreign skills/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deal with them.)、“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aided with modern Wester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这就提示人们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做主心骨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然后从西方文化中汲取先进的文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恽代英也提出“居于今日之世界,宜沟通中西文明之优点,以造吾国之新精神[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一种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到世界文化的发展之中。中国文化中的道家、儒家思想都对欧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道、儒、阴阳、五行等文化概念,因此在欧洲产生了一个新专业:汉学。但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在高师英语课程教学中,要着重讲解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欣赏与接受不同的文化差异的内容,舍弃一部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的生词与语法,有利于培育形成开放包容的视野。在教学中,可从以下4个方面培育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即环境取向、时间取向、人性取向以及关系取向[5],提升学生跨文化理解力。

1.理解中西“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不同环境取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文化比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如:中国的文学作品《大禹治水》、李冰父子“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西方文化则更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如海明威《老人与海》(TheOldManandtheSea)、梅尔维尔的《白鲸》(MobyDick)以及笛福《鲁滨逊漂流记》(TheAdventuresofRobinsonCrusoe)。

2.理解中西“历史视角”与“现实视角”不同时间取向。在讲授“中国梦”和“美国梦”差异时,引出中国人善于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注重传统和历史,从“中国梦 ”“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就可得知: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而美国梦(American Dream),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指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由此可见,西方人更加注重现实个人的奋斗[6]。

3.理解中西“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不同人性取向。如在讲授中西方快递方式的不同时,可从人性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在中国,大多数人都认同“人之初,性本善”。随着快递业务的猛增,中国人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快递包裹,主要是因为在收货栏目中大家都主动填写了手机号码;而在西方,受基督教“原罪说”的影响,认为“人性本恶”。他们的快递发展很慢,并且收货方式不一样,因为快递公司不能把客户电话给快递员,担心泄露电话号码会给客户造成不良影响,追究其责任。所以快递员只能按时间投递,如果客户不在家,需要客户去快递公司自行取包裹。

4.理解中西“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不同关系取向。如在讲授中西抗击新冠疫情的不同方式时,可从中国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关系取向进行阐述。中国非常重视集体意识,如:“一呼百应”“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新冠疫情发生时,中国人共抗疫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而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人,受个人主义影响,强调自我中心与个人主义。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初,即使在公共场合也不戴口罩,致使感染率与死亡率极大。在中国父母经常会教育子女:众人拾柴火焰高,而西方父母反而会经常说:Don’t expect others to do for you what can do for yourself.

(二) 在“思与辨”的教学策略中培育学生跨文化敏感性,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

1.提升高师学生跨文化的共情力。跨文化的共情力是指在跨文化沟通中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想法,并对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的能力。在高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考与辨析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在跨文化沟通中,既不能随意抛弃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能以一种“征服者”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本国文化的其他文化。如: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中,涉及“festivals”教学时,教师利用中西文化对比,采用学生自学讲解圣诞节的来源与风俗,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并且明白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Christmas is a Christian holiday that celebrates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所以不提倡过此节日。同时介绍中国传统的春节来历,感受春节团圆、家文化的重要,学会相关词汇,向外国朋友用英文介绍春节的风俗习惯。

2.提升高师学生跨文化的专注度。跨文化的专注度是指在跨文化沟通中由内而发的一种对不同文化的关注程度。在高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国家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日常生活等角度持续关注,从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找到兴趣点。在小学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可通过对日常词汇、口语的关注,引发学生的兴趣。如:yellow dog(卑鄙的人而不是“黄色的狗”);black tea(红茶而不是“黑茶”);black sheep(害群之马而不是“黑羊”); green hand(新手而不是“绿手”)[7];brown sugar(红糖而不是“棕色的糖”);I feel you. (我懂你的感受!而不是“我感觉你”);I see you.( 我懂你!而不是“我看见你”。) I hear you. (我明白啦!而不是“我听见你”。)I have a thing for you. (我对你有意思。而不是“我有个东西要给你”。)

3.提升高师学生跨文化的思辨力。跨文化的思辨力是指在跨文化沟通中利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正确认识、理解和处理整体与局部、现象与本质等相关事物或矛盾的辩证关系的能力[8]。在高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文化和国际的眼光看待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吸收国外先进文化,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在《幼儿园职业情境英语》中有个单元是关于Health and Fitness,课文中涉及健康饮食及运动健康等知识,但未涉及新冠疫情的防护知识,教师可补充阅读材料“关于美国与中国的不同防护措施以及每天感染人数图谱”,让学生了解东西方对生命的不同对待、感受中国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理念。同时增补一些关于东西方用餐文化的异同,提倡分餐制(individual meals)与使用公筷, 尽量不要合餐制(communal meals)。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使用公筷最大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从自己身上传染出去,保护他人。学生开始误以为“公筷”是防止别人把病传染给自己[9],翻译时借鉴public transport, 误译为“public chopsticks”。教师趁机科普文化知识,英语造词常常侧重“功能属性”,所以公筷译为“serving chopsticks”; 公勺译为“serving spoon”;公盘译为“serving utensils”。

(三) 在课程设置“选修与活动”中,培育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拓展学生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感悟

高等学校的英语课程体系包括英语基础课、英语专业课、英语选修课、英语课外活动等,这既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课程,也是学生们打开“世界之窗”的途径。通过这些英语课程,引导学生探究国外文化价值,了解文化差异;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际思维和能力。“互联网+”引领了教育模式的新常态,语言意识的形成是与文化紧密联系而相互渗透的。语言是沟通表达的方式,而文化是语言的内涵。学习语言,形成语言意识,不仅仅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句法,更需要理解文化,探求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和各国民族文化的异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设置文化自学板块,引导高师学生对文化进行分析与判断,对比中西方文化,找到文化差异并展开思考;同时开设文化方向的选修课,如:《世界文化概况》《跨文化交际》《用英语讲中国》《西方电影赏析》等,拓展学生视野,感悟不同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设文化沙龙、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演讲比赛、夏令营、留学交换等课外活动,在实际的交流沟通中培育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折射出很多人生哲理,能够引导人们远离浮躁低俗,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10]。通过TED视频中美国人对老子《道德经》中“上善若水(The supreme goodness is like water.)”的理解:1. The first lesson is about humility.(第一个道理,是要保持谦逊的态度);2. The second lesson I learned is about harmony. (第二个道理,是保持平和的心态); 3. The third lesson I learned from the philosophy of water is about openness. (第三个道理,是保持开明的思想。)可见,传播中国文化十分重要。特别是作为高师的学生,具有传播中国声音的责任,做文化交流的坚定使者,坚信文化交流能促进不同民族互相理解、消除偏见。在与外国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借外国人对中国唐诗宋词感兴趣的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如:采用王国维用过的三句宋词比喻治学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Last night the western breeze Blew withered leaves off trees. I mount the tower high and strain my longing eye[11].(治学之始,必须耐得住寂寞,高瞻远瞩,不断求索。)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I won’t regret even if the belt on my robe grows looser; For you it’s worth being wan and haggard. (治学之过程,须坚忍不拔,执着隐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A thousand times I search for her in the crowd And, suddenly turning my head, Discover her where the lantern lights are dim.[12](经过艰辛探索,终有所悟,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

(四) 在“过程与增值”评价中强化学业检测与评价中的文化导向,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关键导向作用。教学改革如果不对评价体系本身进行改革,则很难达到预期目标[13]。改变高师英语课程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并探索增值性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增加文化类知识的考核,是跨文化背景下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育重要措施之一。首先,为推进“跨文化背景下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对现行的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调整,把文化考核维度纳入教学评价体系。除传统的考核指标外,应增加中西文化因素的教学评价点,应关注教学是否把文化意识培养纳入教学目标,是否设计有效的任务或活动促进文化意识与语言能力的融合发展,是否重视通过文化的比较对学生思辨品质的培养,是否重视通过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等等。其次,教师应探索“增值评价”, 运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自主阅读有关文化的文章、观看有关文化的视频、书写有关文化的英语小短文作为平时成绩进行评价,并将文化类知识纳入课程的期末考试范畴。将文化元素纳入到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引导教师在语言教学中重视文化意识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同时也促使学生重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的思辨能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四、结语

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语言互动的实质是文化的互动。在多种文明交融互通的时代,各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空前加强,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使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未来人民教师的必备能力[14]。通过以上几种途径的尝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不仅坚定了文化自信,而且形成了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学生学会思考如何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新的方法、新的形式有效地传播出去,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跨文化培育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