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五育融合”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

2021-01-17亢凤华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五育思政

亢凤华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一、引言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校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高校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高质量地推动发展。习近平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前夕考察时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1]讲话内容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指出了“五育”全面发展的未来路向。“五育”融合发展具有整体育人优势,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高校“五育”融合发展的实现,有着其自身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实现路径。探讨高校“五育融合”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对新形势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校“五育融合”的诠释与作用机理

(一)“五育融合”的诠释

“五育”即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五个有机组成部分。“五育融合”是双向互动、相互融合的过程:既以德育为核心,把德育的主要观点、精神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中,其他教育接受德育的指导,不偏离德育的大方向;又要根据德育的需要,从其他学科知识系统中提炼出能够丰富和充实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使德育模式与其他教育模式对接,促进德育水平的提升,实现德育与其他教育的融合。

“五育”的融合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地建立起滋养“五育”和提升“五育”机能,保障“五育”正确运行的完整的“生态系统”。“五育”联动触发, 使其知识、观点、方法、途径和策略得以相互融合发挥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养分”,使学生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心情愉悦,充满兴趣和生机勃勃地去探索、认知和创造世界。

(二)“五育融合”的作用机理

高校“五育融合”的作用机理是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五育”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运行原理。高校“五育”并非相互割裂,独自为阵,也非形式上的简单相加或单一的引入,这样无法真正形成教育的合力。需要以德育为核心,挖掘不同教育的关联因素,达到“知识、能力、素养”集一体的目的,形成协同效应。

(三)“五育”知识的相互补充

“育人之道,立德为本”。“五育”知识的融会贯通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多育结合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为形成知识的交叉融合提供可能。“五育”是不同的学科,但都具有立德树人的共通性。通过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等,发现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联系点,学习者从中掌握不同学科甚至不同领域的德育知识,加深对德育更深的理解。从理论上回答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德育向何处去,德育与其他教育模式的关系问题。通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边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遵循当代青年学生特点和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使学生从中理解社会责任,体验价值目标,感悟生命意义。当代青年个性鲜明,价值多元,关注多渠道的信息和多样化的表达。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停留在说教和灌输这个层面,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方位与多角度地开展,不仅需要以理服人,且需要以情动人,以文化人。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能发挥其隐性教育的作用,实现立德树人与润物无声。五育融合能以感性形式生动与形象地将思政教育表现出来,相比于“以理服人”的思政教育,基于“五育融合”的思政教育是在相对轻松的氛围进行,具有感染人,使人欢愉,使人“心甘情愿”接受的特点。

(四)“五育”方法的互联互通

高校教育要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成为会学习、会生存和会解决现实问题以及面向未来生活且会创新的现代人。对高校而言,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易忽视处理现实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能力。现实生活中,要想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先要找到问题和发现问题,这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在很多情况下,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不少学生心理抑郁,情绪异常,是因为在学习成才与择业交友等方面遇到困惑和矛盾,这些学生并未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无法找到解决办法。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他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是隐藏在他们生活中,不易被发觉,却又干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有的问题则是开放性的,难以界定的问题,很难去辨别或寻求有效的帮助。

学生问题来源于多个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它要求不仅从思政教育一门学科和一个领域去思考问题,要从多门学科、多门领域的理论、方法以及解决技能上去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理解问题所涉及的领域,有效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与专业领域内重点关注问题,或学生生活实践中代表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如果缺乏与其他问题的跨域思考,缺乏与其他知识系统的联系,则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显而易见,“五育融合”是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和实践其他课程的内容与方法,形成相对综合教育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面临的新的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思政教育与其他四育进行链接匹配,让学生在不同的教育教学中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五育”素养的综合提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重“工具”轻“人文”,学生忽视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行为模式功利化,过多追求模仿和照搬照抄,普遍缺乏价值判断、独立思考、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感受和体验生活意义,需要立足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多方育人模式。包括人类的互相理解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人文精神,知识的丰富性,精神世界的饱满与整合性思维等维度[2]。对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只是单一的训练,面对现实社会风险挑战的是情感意志、创造想象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最终使人的精神、知识与技能达到协同与融合。

相对于抽象单一的教育,基于“五育融合”的教育充分运用启发、动员、感染和唤醒等多种教育方式,关注学生内心的调控,情绪的修炼,关注学生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善为本、以智为道”“以体促德、以劳树德”“寓美于教、寓教于乐”“五育”的丰富多样使德育知识在不同课程中得到充实,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与健全的人格。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和改良,把“五育融合”的新体系运用教育教学实践,改变现有教育“孤岛化”现象,改变“五育”相互之间的“两张皮”状态,使学生从“厌学”到“好学”,从“单一”的学习到“综合”的学习,从理论的学习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在综合教育中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和致美,使其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促进其和谐发展,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高校“五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人的和谐发展的是一个完整的“知、情、信、意、行”的系统过程,是“五育融合”的建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体现德育优先的原则,即德育对其他“四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引领作用,体现其他四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一)德育对其他四育的作用

德育具有作用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多领域的功能和路径,发挥着独特的导向、动力与引领作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成长自我,最终实现全面和谐育人的效果。

1.德育的价值导向

德才同等重要,互不背离。“真与善、知识与道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不可偏废,一个人只有成人才能成材,只有立心立德才能立功立言。”[3]思政教育通过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引导作用。

“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大学生完成其对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4]高校思政教育是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实际需要,注重精神的慰藉、情感的投入和心灵的寄托,引导学生正确判断事物的表象和本质,深刻理解感悟具体事件所表达价值观念和情感诉求,主张学生是不同教育中认知、体验,培养善恶美丑的鉴别能力,让学生在自我选择、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和自我修养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判断,根据自我的道德状况进行自我调整与反馈,形成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

传统高校教育观念,把教育等同于学习知识与专业技能。现代高校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要任务,目标已从知识和技能转为综合素质的开发,必须超越这个局限。尤其是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使仅积累知识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创新人才的教育也是价值观的问题。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狭隘的竞争意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思政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进一步凸显,使学生学会理性思考、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强调学生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在基础上形成综合的素养。

2.德育的动力作用

以德育为精神动力和行为导向,激励学生“向上向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内在潜力。德育在启发心智、激励精神与培养自律行为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发挥不可或缺的功能。

德育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发挥灵活多样的独特作用,起到以活(多种教育方式)导(指导、引导、疏导)活(学生多样现实思想、行为)的作用。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获取精神力量,体验生命的价值。德育教给学生违规的聪明与灾难的苦果,让学生明白尊重和遵守规则是现代人必需的品格,增强学生规则意识,塑造团队精神,营造道德风尚。德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主义精神、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等。德育要求把知识、情感、经验、行动等联系起来,把内心情感、精神理念和思想观念融合起来,把多种视角与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对于他教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3.德育的方法引领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5]德育有着丰富的内涵,蕴含着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的认知方法,深厚的历史沉淀和鲜明的实践特色。德育是以问题为导向,从现实问题出发,寻找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技术,本身具有整合性。

高校德育并非只涉及到单个领域问题,即单个科学或者理论内部的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的问题,面对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来自于复杂多样与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无论是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在经验中概括问题,还是审思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跨越了单一领域,需要融合思想、文化、科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的观点、方法、途径以及策略来解决。德育的跨域性就决定了要全面、历史和辩证地看问题,运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系统综合地解决问题。

在知识、技能、科技与人文相互融合的新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呈现出多种思维的交叉和融合。德育的问题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从现实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问”问题,并对学生问题进行收集、筛选和提炼,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洞察能力,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启发学生新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其他四育对德育的作用

德育和其他四育形成交叉地带,融合渗透,相互促进,把科学和艺术、抽象与形象、理性与体验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以及审美的视角,引入到思政教育中,使其注入新的元素,实现自身深化发展。

1.智育通过科学方法作用于德育

科学方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活动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科学研究注重科学方法,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等更为宏观与纷繁复杂的主题更要讲究方法。学生获得德育理论并付诸实践的过程,也是通过一定途径和手段接受科学方法的过程。“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6]观念模式的形成来自实践中的训练,致使思维逻辑和行为方式的形成。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通过长期实践总结那样,只有当对真理的认识和概念的认识能深深地反映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个人的观点,能激发出深沉的情感,同他的意志融合起来,并能在他的活动行为方式、行动举止以及待人接物和对己的态度中表现出来时,才能谈得上道德信念。[7]德育需要以科学方法为基础,价值引导需要以学习知识、追求真理、拓展思维和开发潜能为前提。科学方法贴近生活,具有严密性、逻辑性和实证性,避免说教、空洞无力,可操作性与可视性强,在理论和现实社会实践的结合上中能举一反三说明问题。在智育(专业课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许多教育事件,学生特殊行为状态和举措的教育现象,使学生认识不同形态德育的运行态势,是德育生动的教学素材。

智育具有人文精神,包括对社会生活和生存发展的深切关怀,也是对自我生存和自我价值的关怀,影响着人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方式,促进个人潜力的发展,生活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精神的形成。智育也具有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它的鲜明体现就是它与生俱来的批判精神。[8]科学精神主张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求真务实,真理科学是从实践中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倡导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迷信权威,要有创新进取与执着探索的精神。重视科学自由探索,真理面前一律平等,要有包容协作与民主开放的精神等。智育方法促进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这种融合所具备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念体系,是与德育理念和方法相向而行,相得益彰的。

2.体育通过意志品质作用于德育

体育学科明确学生应具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注重个人修养、关爱社会、自主发展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体育唤醒了人的美学自知,把握了将人的生物状态的自然美转化为社会美的契机,蕴含和表达了人类积极、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命需求。

学校体育具有多样性与实践性于一身的特点,可使德育的多样性实践达到其教育的实效性。无论体育锻炼还是体育比赛,注重实践参与中提升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并在长期的运动实践中使这种意志品质得到内化并迁移转化,使学生的适应能力相应得到提高。学生通过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不断战胜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保持良好心境,真实感受体育运动所蕴含的团队合作,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拼搏,持之以恒等精神。

思政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能力是学生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意志品质的显著表现。“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能够很准确的认识自己所担任的社会角色,从而调动一切因素来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尽可能快的转变暂时不适的局面,达到精神上的平和。”[9]组织能力、抗挫折能力、执行能力和交往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必备要求,也是素质提升的潜力所在。各项运动的技巧,客观上要求其掌握某些基本技能,具体表现为对他人的组织能力、对各种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组织能力(含资源整合能力)是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协调能力包括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两个方面。执行能力,是一种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对高校学生而言,组织能力的高低是开展管理与服务的基础,协调则是关键,执行是行动。结合体育运动等实践特点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3.美育通过情感体验作用于德育

“所谓高校美育,指利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的形态对高校学生进行情感净化、性情陶冶,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教育。”[10]美育让学生自主选择审美对象,接受美的观念相关联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能理解体会到美育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能从道德上升华境界,辨别美的对象,提升美的鉴赏力。是非、善恶和美丑等道德判断,通过美育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再形成道德实践的道德社会化过程。

“美育以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美的形象和内容转换成个体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通过真挚的情感,以情动人,使情和理互相渗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容易使学生对理论产生共鸣,接受教育的内容。”[11]宋瑾说,所谓“乐者,乐也”;美育的实施需要处理一个悖论:非功利的功利。先要非功利,进入审美,为美所动,进入真善美的世界,接受熏陶,升华至超感性的境界,育人目的便自然而然达成了。孔子认为在讲究仁、义、礼、智、信的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个体是道德的,也是美的。古代的修身立德强调通过审美活动的参与来陶冶情感,激活理性,规范行为,产生道德。真、善、美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对事物判断和认知的一部分。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12]求真即认知,求善即道德,求美即达境界。这好似春风化雨,以情感人,以形动人。美育对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感化人格无疑起到了由表及里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大学生具备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高校学生越来越呈现出“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怀揣梦想、行为各样”趋势,原先那种仅限于局部课堂教学和局部思想工作案例教育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呼唤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先进的方式出现。除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多种形式的美育起到意想不到的功能。思政教育的一些案例立意深刻,分析精辟,层次分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照片(视频)视觉冲击力强,使人们在受教育过程中能理解深刻的社会哲理,得到赏心悦目的美学享受。德育多采用说教的方式,美育相对而言主题丰富,形式各异,能从多角度与多层面地触动人和感染人。在美育的启迪下,思政教育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疏导他们的疑惑时,可从感性与理性、外在与内在、思想性与逻辑性等多个方面开展,形象和抽象思维将得到巧妙地结合,使他们看问题更全面,能拓展当前思政教育的思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

4.劳育通过知行合一作用于德育

“劳心劳力,亦知亦行”。劳动教育是关于人发展基本的生存和生活的教育,提倡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学生通过劳动的亲身体验,感知劳动的乐趣,理解劳动的价值,具有服务人民的情怀。通过劳动教育的影响,学生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克服消除消极因素,经过自我认识过程、情感体验过程以及意志过程等心理过程,形成道德的内化过程,并外化为行为习惯,自觉主动追求正确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

思政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促使人们把思想道德认知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及其习惯的问题。[13]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知到行是思政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一环。思政课不是只讲理论概念,而是要逻辑清晰地阐释理论知识曾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什么类似的问题,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这些问题促使直面和研究问题,用积极思维去寻求问题产生的理论根源和内在机理,对问题进行关联分析与解剖研究,寻找应对类似问题或新问题的预防、化解以及迁移运用的理论与方法。劳动教育注重知行合一模式,其特质概括起来,突出表现为重视知行的相互促进,以促进人自身的和谐统一。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生活实践,在社会服务任务情境中积极体验,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的问题,学习操作实践,领悟责任担当,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学会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高校“五育融合”已成为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成为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总结、提炼、交流和展示全国“五育融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及经验,推动“五育融合”引领下的高等教育新发展。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五育思政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