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2021-02-10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心理

孙 敏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疾病或羸弱之消除,亦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2002年我国教育部和体育总局印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法》中明确提出,将学校体育与学生的身心健康紧密结合起来。2020年是特殊且艰难的一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也给大众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在党的领导下,举国同心协力取得了抗疫斗争阶段性成果。当前,全球范围的新冠肺炎型病毒还没被彻底消灭,疫情防控仍需“打持久战”。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严重的应激源,可能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高校疫情防治工作的开展。美国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提出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人们在情绪产生的过程中,会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如果人们认为事件是有害的,且自身没有能力去控制与应对它,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体育作为高校的重要教育之一,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社会人才的任务,从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和标志来看,学校体育教育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更自然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的环境下,更应发挥其作用。

本研究以武汉某高校600余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调查疫情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为增强高校学生心理与身体健康寻求途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整体提高,并为今后体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一、 研究现状

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发育后期,生理代谢能力强,对心理和社会环境及现代生活的特点缺乏敏锐观察和判断,且对各种危害因素不易察觉,容易造成自身不利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面临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紧迫感。蔓延全球的疫情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因素,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人类的生存。如果只重视德育与智育的培养,忽视体育锻炼,必将对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造成巨大损失。

学校体育对心理发展主要效应有:改变不良行为影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知觉敏感性、自我良好感和反应准确性,促进精神放松和消除身心障碍及获得运动技能等方面。于海涛等[1]认为,心理障碍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消除心理障碍是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首选。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只有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门提出的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政策,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朱风书等[2]认为,随着社会的改革和竞争,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已成为诸多学科所关注的课题。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人们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的改善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健心效果尤为突出。凌月红等[3]认为,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受学生欢迎,可加以推广。李继刚[4]认为,太极拳运动,可使学生的协调、柔韧与力量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而学生身体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恐怖以及偏执等因子方面有显著的改善,表明太极拳运动可提高学生的认知机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通过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人际关系和抗焦虑等方面有明显效果,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忧郁、敌对、恐怖和偏执等因子得到显著变化。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武汉某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取方式选取全校600余名学生为参试者,发放电子调查问卷,要求按照规范填写问卷。共发放684份,回收684份(其中未参加体育锻炼385份,参加体育锻炼299份),回收率100%。其中被试男生336人,占49.12%;被试女生为348人,占50.88%;大一的学生363人,占53.07%;大二的学生257人,占37.57%;大三的学生64人,占9.36%。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湖北省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并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索期刊文献及学位论文,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坚实的研究基础。并同步采用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访谈提纲,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走访等方法对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问,以获取相关资料与信息。如此同时,还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某高校684名学生关于疫情常态化下提高身心健康的看法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和Excel表格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梳理,并绘制三线表,了解疫情常态化下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生活状态

由表1可知,在疫情期间,受到疫情影响而影响睡眠的学生比例不高,少于6小时的比例为5.26%,近一半学生基本上保证正常充足的睡眠。应对外界压力和应激性事件时,容易出现入睡困难、早醒、频繁醒来、眠浅多梦以及急性失眠等睡眠问题,导致其白天精力不足、困倦等。睡眠是保障大学生代谢健康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剩的人来说还是大多数,在疫情常态化下,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未受到较大影响。

表1 疫情期间的日常休息(N=684)

(二)情绪状态

由表2发现,疫情期间能够保持情绪平稳的大学生居多,占67.4%,大学生疫情下心理状态在平静与迷茫困惑2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可能会出现情绪反应,这是正常的防御反应,大学生应及时觉察自我情绪,一经发现自己不良情绪,需正视它,接纳它,允许它的存在,学会与不良情绪共处,学会进行自我情绪调解。虽然疫情来势凶猛,但通过国家采取的积极有效防控措施,大学生对于疫情的恐惧和担忧比较有限,担心焦虑、迷茫困惑和喜怒无常的比例不高,在人数中占比较少。

表2 疫情期间的日常情绪(N=684)

(三)心理状态

表3显示,疫情对大学生心理状态影响较小,76.9%的大学生自评心理健康。大学生在疫情中的各种积极心理状态一致程度高,并与积极心理高相关。但自评心理处于亚健康的大学生,也具有一定人数,反映出疫情对于大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社交活动减少,疫情的负面信息增加,会造成心理负担,生活方式不科学引起过度疲劳和身心透支,以至影响心理健康。由此可见,在疫情防控下,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

表3 疫情期间的心理状况及影响(N=684)

(四)困难状态

表4结果展示,46.35%的大学生担心学业与就业,视为疫情期间面临的最大困难。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大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较弱,但没有偏离身份的轨道,相当一部分同学重视学业和未来就业问题。其次是对于时间管理,很多同学缺乏时间管理能力,自制力较弱。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参与线上学习,在家中缺乏有效的学习监督与管理,有的同学沉迷于手游,可谓昏天暗地,没日没夜。再次是缺乏体育锻炼,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认识到了体育锻炼对个体的重要性,疫情对他们坚持体育锻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困惑。

表4 疫情期间面临的最大困难(N=684)

(五)锻炼状态

表5数据显示,大学生最常用的锻炼方式就是走路和跑步,不需要太多技巧,也不需要特定的空间,随时随地都可开展。球类也是学生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不管是大球还是小球,都受到学生欢迎,除了能够锻炼身体,更能激发竞争意识,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健身器械可能更受男生喜爱,让自己的肌肉发达能够体现男子汉的气概,而太极和体育舞蹈等技能型项目则更受女生欢迎,除了对动作的接受能力更强外,女生对于身体的管控比男生要求更高。[5]

表5 疫情期间的锻炼方式(N=299)

(六) 锻炼时间

由表6可知,在疫情期间,一周锻炼2-3次且时长在半小时至两小时的学生最多,说明大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意识较强,拥有正确的锻炼思想。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具有一定成正相关,长时间不动,会使人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而。[6]大学生身处高校,具有体育课、体育设施和校园体育活动等便利条件进行体育锻炼,且避免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从基础教育转为专业人才教育,最终走向社会过渡时期。因此,培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终身体育和维系心理健康具有基础意义。

表6 疫情期间锻炼次数和时长(N=299)

(七)锻炼后状态

表7反映出,通过锻炼改变心情的大学生占比达到91.3%。研究表明,运动本身可促进内分泌的变化,在运动时,大脑会分泌一种内啡肽的物质,人的心情好坏,与大脑内分泌出来的内啡肽的多少相关,[7]人在内啡肽的激发下,身心就会处于愉悦的状态中。不难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益自身的身心健康。

表7 体育锻炼后的心情(N=299)

(八)限制因素

表8揭示出,疫情防控对大学生的锻炼影响较大,占比最高;其次是天气和场地的限制。调查发现,有锻炼计划的学生只有299人,还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锻炼计划。在愿意参加锻炼人中,由于受到各种原因限制,其锻炼难以养成持续锻炼的习惯,在没有锻炼的人群中,可能限制因素更多,困难更多。毋容置疑,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要密切注意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发展情况。

表8 疫情期间对体育锻炼的限制因素(N=299)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一是自评心理处于亚健康的大学生,在被调查者中占五分之一,反映出疫情对于大学生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二是疫情防控对大学生的锻炼影响较大,占比最高。疫情使一部分大学生无法坚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成为他们面临的困难之一;三是认为通过锻炼改变心情的大学生占比超过90%;四是在参加测试的人数中,男女生几乎各占一半,但从年级上看,大一的学生最多,其次是大二,大三的学生最少。因为在大一的时候,学生还在上体育课,接触运动,到了大二还在延续着运动的惯性,到了大三,既没有体育课,又要关注着就业和前途,对运动自然无心理会了。

(二)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重全体、重预防、重教育”的思想,旨在塑造大学生完善的人格,提高个人价值观和成就感,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高素质人才。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高校便先后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新入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筛查,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每年因心理疾病而自杀的大学生仍占一定比例,多数有心理障碍的人群不愿意参加锻炼和竞争性的运动,其锻炼行为和运动能力都较差。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和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心理与身体素质的关键,通过体育锻炼改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入校筛查,协同发力,分组教学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部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协力合作,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将大一新生心理筛查结果反馈给体育教学部,两部门针对测试的情况,对那些存在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相对应的体育测试,再分成若干小组,了解大学生不同的身心状况,制定出适宜他们特点的体育锻炼方案。对心理障碍学生,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包括机能、形态、素质和心理健康等内容,由专业的心理指导教师与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全面评价,对亚健康学生进行重点监控,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干预。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时,还应加大体育运动干预力度,使体育健康课程向注重健康方向倾斜。

2.集体活动要贯穿于体育课教学之中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体育运动大多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每位运动员都会受到规则约束,体育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通过参加集体体育项目具有调节和治疗心理障碍的明显作用。通过参加集体体育项目,可使学生增加接触与交往,满足社交需求,释放心理压力,获得认同等情感需要,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效应。在体育活动中,不但能提高心理与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还能培养体育锻炼兴趣。为此,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应分年级和分阶段地开展一些集体项目,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赛、排球赛和足球赛中,遵循“全员参与”的原则。

3.通过体育锻炼,保持健康情绪状态

体育锻炼涵盖范围较为广泛,其训练途径和方法根据不同锻炼内容与运动特点不尽相同。通过各种类型的体育锻炼,学生们内心的紧张情绪能得到极大地缓解,能够把内心的情绪发泄出来,释放自身的压力。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还可交到一些知心朋友,远离孤独的烦恼,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每个学生都应深入了解自己,为自己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方式,提升自我。当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常与人交流,就可鼓励他进行公开性的体育活动,如篮球和足球活动。当学生做事比较急躁,容易因为小事而冲动,就可鼓励他参加太极和钓鱼等一些慢性活动。当学生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的气质,可鼓励他参加跳高和撑杆跳等体育活动,帮助他建立果敢的品性。总而言之,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自我。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