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视域下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方向
——以H 学院为例

2021-01-17陈朵云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加双高生源

黄 俊,陈朵云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一、引言

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50 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 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要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1]。目前,国际人才引进,国际联合培养和中外合作办学等举措是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由之路[2],其中,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国内高校探索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切实举措,也是各高校大力推进的领域,杨华等人已对现阶段国际合作办学的发展策略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3-5],伍慧卿等人就合作办学课程设置与管理提出了符合国内学情的建议[6-8]。

H 学院自2016年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合作办学正式开班以来,至今已经步入第四个年头,办学质量规模稳步提升,该合作办学项目既是积极探索和构建中加两国文化经贸合作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中加教育合作的具体实践,在此期间积累了一定的中加合作办学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的经验,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H 学院从加方引进了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和标准,具备严格、严谨、科学的施教态度,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教育理念,但在中加合作办学班(以下简称“中加班”)课堂教学时发现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课程缺乏具体的企业案例,学生难以接触到行业发展动态。第二,课程本土化程度欠缺,专业课所涉及的标准、法规源自北美,未经过本土化改造,学生无法通过课本内容了解本土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需求。

(二)生源质量不高

中外合作办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中外校方、学生群体、学生家长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识尚未达到一定的深度;由于合作办学成本较高,导致中加班学生学费高于普通全日制专业学生。因此,多数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普通专业,为了保证合作办学有足够的生源,校方更多的通过单招途径招收学生,所带来的问题则是学生基础差,学习动力匮乏,学习效果差,又会影响办学质量与口碑,生源更加无法得到保障,形成恶性循环[9]。H 学院2017级中加班招收了45 名单招生,2018、2019 级分别招收了29 名和26 名单招生,目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学生流失。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中加合作办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一方面由于中加合作双方未制定共同认可的教师任用及考核制度,外籍教师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国内教师队伍不稳定,目前中加合作办学的教师来自不同的教研室,承担中加班课程的同时还有其余课程任务,导致任课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来研究课堂教学以及提升个人的英文授课能力与水平。目前中加班从加方引进了27 门专业课,教师团队共有10 名专职教师,整体师资力量仍偏薄弱,任课教师教学任务重,部分任课教师承担了3 门以上的课程教学任务。

(四)教学成果评估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加班的教学成果评估完全由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的品控QA 专员(以下简称“QA专员”)来完成,基于成果导向OBE 教学理念,每学期的教学成果评估于下一学期进行,主要查看任课教师的portfolio,包括教师的授课计划、教学资料,学生成绩表等,尽管学生成绩表能够展示教学成果,但是教学成果评估并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如“1+X”证书制度等相关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结合以上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学生对于就业比较茫然且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中加班的学生就业处于弱势,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较低。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方向探索

(一)优化课程设置

为对接“双高计划”建设坚持产教融合,精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学校中加合作办学课程设置应充分结合中外双方国情,考虑中方学生的需求,在将加方课程和相应执行标准引入国内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即中方执行加方的课程和标准的同时,适当修改和补充课程内容,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的教育文化,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合作办学健康发展。

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开课学期,让中加班的学生在第六学期有足够的时间进企业实习,尝试与本土企业对接,更多地引入企业案例。第二,适当的增加实训课时,让学生可以工学结合,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一门实践操作技能。第三,引入国内标准和法规,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总结中外标准体系的差异。

(二)创新工作方式,保障生源质量

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是中加合作办学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二者相辅相成,保障生源质量必须创新工作方式。第一,科学合理制定招生标准和方案。由于中加班是采用英文授课,因此招生时应当对考生的英文考试成绩做出一定要求,以保证语言不会成为学生今后上课的最大障碍,设置科学的录取比例,不以牺牲质量换取数量,要考虑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的长远发展[9]。第二,建立和健全国际合作办学的奖学金制度,减轻优秀学生的经济负担,鼓励优秀学生出国留学。第三,加大中外合作办学的宣传力度,通过已有的办学成果扩大影响力,吸引优质生源。

(三)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队伍

为了让中加班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进行科学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将现有任课教师团队进行整合,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定期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和科研活动,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中外合作办学,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持续稳步开展。第二,为了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能力,应鼓励任课老师主动提升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结合中外双方文化差异,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遴选优秀的教师赴境外培训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第三,中方教师深入企业,为中资企业海外事业提供技术服务,完成海外员工培训,针对企业需求开发课程资源,全方位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四)完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

根据“双高计划”建设的意见,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和加强项目的实施管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中加班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第一,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以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和提高学生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为目的,建立培训评价组织。培训评价组织要有凝聚相关行业、龙头企业、优质院校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能力,将企业的最新标准融入教材和学习资源开发,并负责指导和协助学校实施证书培训,培训内容和方式源于生产实践,随着生产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能够提升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精准度,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0]。

第二,要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作用。第三方评价由于具有专业权威性、交互协调性与外部制衡力,可以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提供有效支撑,为政府部门的教育决策提供咨询,为职业院校的内生发展提供指导,为社会公众及行业企业的理性需求提供服务,所以第三方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与形式[11]。第三方评价可以弥补加方教学评估体系在中方的不足,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国家相关的职业教育政策,

四、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行十多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并已被纳入教育部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其重要性已经为高等教育界普遍认识。将加方课程和相应执行标准引入国内,是对现有教学体系的巨大促进。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教育与产业的衔接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进一步加深对中加文化差异的理解,正视自身短板,更深刻的认识自身具备的优势,逐步汲取加方教育系统中可用、好用、值得用的理念和方法,有机结合双方优势,借国际合作办学这一平台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扩大办学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中加双高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中加交流民间使者——吴融芳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中加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试点再延长三年
“门”中填字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