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
2021-01-17邹鹏威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邹鹏 威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长期以来,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高强度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导致我国生态空间被大量挤占,局部生态系统破损退化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部分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核心区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与破坏。
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内涵研究
生态修复是协助已经退化、损害或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环境修复、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等是经常使用的生态维护样式概念,然而,它们在修复主体、对象和目标上均存在较大区别。其中,本质的区别在于生态修复只协助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而不是强加一个方向或样式。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更加强调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为理论认知,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更加注重自然生态各要素协同以及陆域海域、地上地下等各尺度的统筹,根本目标为恢复生态系统退化或受损的结构、过程、功能及服务。二是从生态修复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修复的对象逐渐从自然生态系统转向人地复合系统,尺度从局部环境改善变为生态全要素、空间全网络的保护修复,目标从单要素专项整治向美丽人居环境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转变,手段从末端修复、结构调控向源头治理、过程耦合、空间集成转变。总体而言,国土空间是人与自然生命活动共享的空间载体,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本质上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博弈过程,可以理解为全域性的生态修复,即以生态空间修复为核心内容的全域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二、编制规划的思路方法
1.以协调布局为目标,从自然地域单元的整体性出发,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点区域,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往往与行政边界并不重合,尤其是发挥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大型自然地域单元往往是跨省域的,这就需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国家尺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有明确的把握。作为自然地域单元,“屏障”和“带”的区别不仅体现在空间形态上,更体现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生态屏障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景观格局相对复杂,提供的生态功能和服务复合多样;生态带往往由某一种生态系统类型主导,提供单一或主体的生态功能和服务。“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也应当从“大写意”向“工笔画”迈进;在坚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我国自然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构架,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总体布局指引。例如,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在自然地理和生态区划上不是一个整体,横亘中央的秦岭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巴山地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一系列突出生态功能,值得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进行保护和修复。
2.以系统治理为目标,深入研究山水林田湖草沙多类自然资源要素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效应,因地制宜确定生态保护修复途径,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生态保护修复途径可以分为保育特定物种或栖息地、保护区域生态、修复受损生态系统、重建丧失自我恢复能力的生态系统等方式。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生态系统受损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通过保护区域生态空间阻止人为扰动,可以较快地达成自然恢复效果。但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速度相对慢,往往需要采用人工辅助修复或生态重建的方式进行灌木、乔木或草本的种植。但值得警惕的是,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之间在景观尺度上是高度关联的:干旱区林草植被的增加往往改变水循环,而旱区土壤水、地下水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约束阈值尚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意识到陆地生态系统并不是越“绿”越优。对国土空间的人工生态修复和重建应从自然地理规律出发,贯彻质量优先、稳定优先的原则,科学评判区域地带性植被的种植适宜性,在厘清自然资源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基础上,确定适于本地自然地域条件的恢复方式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空间配置模式。
3.注重分级差异
省、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针对不同层级的政府职责和空间尺度,对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层层递进的部署,各级规划既充分衔接又凸显差异。省级生态修复规划站位宏观,强调前瞻性、指导性和约束性,要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有关要求,衔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明确全省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谋划省域生态修复的总体布局、分区分类、主攻方向、重大工程、政策措施等,为市、县级规划编制提供依据。市、县级规划落实省级规划要求,立足本地特点,突出实施性。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查清当地的生态本底和面临的问题,提取重要的生态斑块、廊道、基底,确定生态保护修复的布局、分区和重点,构建生态网络。按照“财力可能、技术可行”,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原则,对保护修复措施进行评价和优选,研究提出生态修复工程的类型、规模、布局、实施时序和资金来源,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总之,要发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选址、时序排布、工程遴选、效用评估、决策协同等的重要价值,从而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成果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有力支撑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