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人”的假设
——基于“印第安纳学派”的基本理论
2021-01-17胡婷鹿
胡婷鹿
(滁州学院 经管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创业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当前,学界以“背景”“内涵”“机制”等为关键词,对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展开研究,并形成了多项共识。但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参与者的“人性”假设方面,还鲜有研究。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工作中存在把 “人”默认为“理性人”,把与人相关的组织和环境统一到理性人逻辑场域的问题,在理性人假设下的教育管理模式无法与高速发展且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匹配,以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新的管理难题或困境。而印第安纳学派的治理理论是对理性人假设的超越,它采用复杂人假设作为理论视角,构建了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核心的理论框架,弥补了理性人假设的不足。因此,本文立足于印第安纳学派的治理理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复杂人”假设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力图从整体上客观理解和把握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复杂人”假设,并提供理论阐释和学理支撑,同时为后继的研究者提供更明晰的思路。
印第安纳学派认为,人是复杂的、易犯错的、机会主义的、有限理性的。且人性受自身和所处环境影响的。[2](P5-6)故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人性假设的逻辑中应该包含复杂人、有限理性、环境影响三个维度。
一、高校创新创业工作趋以“复杂人”为假设
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涵盖的人性假设问题应围绕个人、工作、组织展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该是对工作、组织、个人研究后提出的经验总结,是对过去知识经验的丰富和发展。奥斯特罗姆夫妇、帕克斯等印第安纳学派学者在对工作、组织、个人展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制度分析框架,并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理论研究的核心。[3]起初,这种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的对象是城市治理、公共治理、公共行政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多中心理论逐渐变成一种分析工具。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对工作、组织、个人研究越来越成为研究的关键对象。在研究域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与印第安纳学派学者的研究对象存在学理上的高度契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个人主要指教育者。不同教育者怀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不同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这就需要组织通过工作的形式加以规整。此外,组织者还要注意到,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不同部门工作也会产生不同需要,而且某一特定时期,内部需要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会以不同形式呈现不同的动机模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象也存在类似的假设,此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就充当了组织的角色,在工作中规整动机模式,达到组织效果,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摒弃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上的简单管理模式,进而追求趋以复杂人为假设的多元性管理或灵活管理,即多中心化。
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多中心化有自身的效用逻辑。以往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类似于“一元单中心”。[4](P25)“一元单中心”是对理性人假设及其秩序的概述。其主要理论有亚当·斯密的经济—理性秩序理论与霍布斯的集权—和平秩序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个人的自私自利和理性会导致集体的福利得到保障,实现集体的利益最大化,形成秩序。而霍布斯认为,每个个体拥有的自由,是混乱的自由。混乱不会带来和平与真正的自由,只会导致“战争”状态。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单一的权威终结无序状态,实现和平与自由。而构成这个单一权威的就是高度集权的、庞大的官僚制度。但因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复杂的,而高度集权的官僚制度存在信息缺失、决策滞后、反应迟钝等不足,因此,亚当·斯密对人和霍布斯对制度的预设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据此可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一旦陷入“一元单中心”的旧思维就难以摆脱类似的混乱、滞后、反应迟钝等。正如印第安纳学派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针所说:“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除政府外,还有多个主体存在,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共同形成了多个决策中心,它们在遵守相关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来共同行使各自的主体性权力。”[5]多个权力中心,存在合作、冲突、协商、制衡等关系,各权力中心依靠各自机制的维系,并容许外部权威的存在,以达到更好的协同治理效果。也就是说,要破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怪圈,需要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多个“公共决策中心”在遵守相关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来共同行使各自的“主体性权力”,并容许外部权威的存在,最后达到协同治理,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目的。
二、高校创新创业工作需要考量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最初是肯尼斯·阿罗提出的”,[5]他认为有限理性是指人的行为是有意识、有限的。个人或组织在信息不全面的情况下,面对复杂情况难以做出完美选择。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该落脚于切实可行的次优方案。
首先,从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育者是有限理性的。这些教育者通常是指专职教师,但也应该包括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其他相关人员。此外,受教育者以及制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关制度或机制的人也是有限理性的。所以,有限理性在个人、组织、工作上有同一性,如:教师、教学组织、教学工作。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同于有明确成本收益计量的市场行为,它还有政治属性、教育属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立足于教学目标和社会发展需求,市场逻辑下的评判标准并非唯一。基于以上分析,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该能够达到目标,满足要求,使各方满意。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想要在有限理性的情况下做到满意度最大,就需要有更多考量。赫伯特·西蒙指出:有限理性假设下,做到满意度最大要注意三点:一是手段—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二是决策者追求理性,同时只要求有限理性;三是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的标准应该是“满意”而非最优。[6](P12)所以,在有限理性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该是有限理性的,各方满意的,否则会面临“手段—目标链分析”模式的相似境地,即脱离有限理性假设,最终出现结果达不到预定“最优”,也不容易使各方满意。
其次,制度设计应以有限理性为前提。在制度设计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能只聚焦于教学者,还应把更多的人考虑进去。而在理性人假设下,为现行教学者展开的制度设计有其积极意义,但也有诸多不足,急需改进。如:教师入职培训环节,培训制度的设计者把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教学理念、不同参培动机的人统一设定为单一需求,完全理性的人,会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缺乏个性、整齐划一、思维固化等不足。在教学工作环节,制度设计者把教学者假设成高度纯粹的“德道”人或者“理性”人,制定对应的激励制度,忽略教学者的其他需求,从而出现绩效考核面单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制度认可度低等情况。印第安纳学派对于制度设计的绩效评判准是:制度收益至少等于或大于供给(转换)和生产(交易)成本,收益越高,制度越有效。若收益小于成本,则这种制度是不好的、低效或无效的制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出现任何偏离思政工作初衷的机制或制度,都应及时纠正。
三、高校创新创业工作需要考量环境因素
首先,多元文化的冲击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由单一趋向多元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功利观为代表的多元价值观对主流的核心价值观冲击很大。多元文化背景下,受教育者个人的“意识”逐渐增强,在特定环境下,个人的行为准则、选择的取舍、对是非曲直的考察与权衡变得复杂起来。个人会根据环境和情境的不同计算成本与收益,还会累积生活中的经验改正或调整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也会在机会主义面前背离曾经坚持的信仰或信念,甚至出现“道理都懂,就是不会去做”的情况,这些都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思想意识本身瞬息变化,难以用有限的、固化的思想加以规制,但可以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式对其进行统筹、引导,最终将“无序”变为“有序”。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还固守“理性人”假设下的旧做法,固守旧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可能就会滞后于现实需求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偏离预定教育效果。
其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匹配的有限资源要求高费效比。各高校分配给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资源是有限的,但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目标却不能因此而降低,这就需要对具体路径进行合理设计,做出最优安排,实现资源充分有效利用。高校可用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教室、操场、体育馆等是常见的有形资源,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学习氛围、创新创业的参与等是可以培育的无形资源。统筹资源既是为了便于管理,改进后续教学,也是把资源环境作为重要路径来服务于创新创业工作,增加费效比。事实上,高校资源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外在环境。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外在环境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广域意义的外在环境。外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会引起工作中的个人产生新需求。外界环境与从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个人的旧需求交互作用就会产生新的需求,这种需求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关于新动机产生的模型。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在逻辑上应该是一种能使包括教育者在内的多个“决策中心”满意且在环境发展中能够不断产生新需求、新动机的良性机制。
无论是复杂人、有限理性、环境影响各自内在所包含的合理性,还是人—有限理性—组织之间的逻辑关联,都表明了三者基于“复杂人”假设下是趋于辩证统一的、运动的。因此,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和日渐严峻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理性人”假设下的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再审视,厘清认识。基于印第安纳学派的基本理论为基点,“复杂人”假设为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明晰了将来的工作进路,有限理性使其锚定了工作预期,环境影响为其提供了工作考量。三个维度以“复杂人”为主线,落脚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理论层面,互为支撑,层层递进,共同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人性”假设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