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背景下的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2021-01-17刘雯雯济宁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
刘雯雯 济宁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
2016年,国家旅游局负责人李金早提出“全域旅游”这一概念,促使我国能够从景点旅游发展为全域旅游。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所占比重也逐渐增加,在全域背景下发展旅游不仅可以增加旅游人数,也能够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旅游行业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也能够全天候、全领域游览互动,进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一、全域旅游概念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建设运营,将区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旅游业的支撑下推进旅游全社会共建,实现利益共享,促进旅游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全域旅游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旅游行业中的重要实践已经使全域旅游成为融合发展的促发点。同时,发展全域旅游能够实现旅游产业全景化、全覆盖,是科学系统的旅游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突破了旅游发展的地方限制,将区域建设、环保工作、交通建设、餐饮服务等多个方面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体化的全域旅游品牌,通过建设城乡、海陆等资源,利用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实现新的发展,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域旅游统筹全域旅游行业发展,具有全域民众参与性、全域行业参与性的特征,能够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全域旅游将各行业融合起来,各部门共同管理,全体民众共同参与,利用目的各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体验,进而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
二、全域背景下旅游经济发展特征
(一)创新融合
单一景点式观光旅游将旅游地域划分成点、线形式,内部缺乏协同性,景点旅游在转变为全域旅游之后,景点、路线变为区域集群、旅游资源网形式,旅游发展呈现全局性。全域化发展中,需改革旅游管理机构,解决旅游管理和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促进旅游经济专项发展,激发旅游潜在活力。当前,县域级旅游经济后来居上,尤其是中部地区凭借着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发展全域旅游经济上具有明显优势,在党委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共同配合下组建开发小组,搭建全域旅游生态网络,深入挖掘区域旅游资源,促进本地旅游和全国旅游资源实现共享共建[2]。与此同时,要加大旅游行业整治力度,处罚黑导游、黑中介和黑景区,与城管、公安实现联合监管、执法,净化旅游行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整合资源优势,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创新全域旅游模式。
(二)精品项目
高水平全域旅游需要凭借精品项目建设,加强项目预期研究以及总体规划,利用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对现有的旅游开发项目、服务产品进行评估,明确当前旅游服务短板,补齐相关措施[3]。同时,根据游客需求服务评价体系明确游客对旅游服务的需求,围绕需求制定项目规划,将外地和本地需求结合起来共同建造共享共联旅游服务,将各行业资源整合起来,统一规划,确保项目有序开发,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行为。而根据互联网技术建造智能化全域旅游网络,使游客主动参与,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感,用智能化推进全域旅游变革。
三、全域背景下旅游经济发展路径
(一)根据消费需求创新产品
旅游产品开发运营是保持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环节,打造旅游产品需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因此,旅游开发主体需要广泛吸取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重点学习这些地方旅游发展思路以及产品布局,并注意结合自身资源条件以及经济基础,在文化、生态以及科技基础上重点创新产品,并注意游客消费需求,把握游客吸引力,创造精品特色旅游产品,防止盲目浪费,促使全域旅游实现健康发展。
对于全域旅游发展而言,构建旅游+模式是必然选择,例如旅游+第一产业的建设形成了乡村旅游群,利用当地特色的农村风景和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多元化,将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群;旅游+第二产业则是旅游与工业行业结合形成工业旅游群,将工业资源发挥出来,例如衡水市的四大特色园区等等;旅游+第三产业将旅游、文化、教育等行业融合起来,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宣传历史文化的同时开发旅游资源,构建文化教育旅游区域,创新旅游产品[4]。
(二)整顿旅游市场运行秩序
近些年,各地区的旅游黑幕不断被曝光,例如青岛大虾、黑龙江雪乡等这些地区的旅游问题直接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发展,也暴露了旅游市场的一些不规范现象。要想推进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必须要整顿旅游市场,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
首先,需要针对投诉多的旅游服务项目,例如“一日游”等,严格控制当地短期游的项目,统一管理商家,防止恶性竞争,规范旅游市场竞争。对于旅游景区,需要加大力度整治乱定价现象,科学定价,严格遵循利润+生态承载+社会福利三者最优原则,动态结合三个原则选择定价方式,确保景区内外部环境,进而推进旅游产业实现协调发展,促进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大力度打击旅游行业中景区的强买强卖现象,并制定完善的规范和细则,定期培训,邀请专业培训人员定期考评景区员工综合素质,并实行员工互评、自评评价工作,主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提高服务水平,丰富自身服务技能。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为工作人员提供培训学习机会。最后,提高景区旅游从业者的薪资水平,吸引更多专业人员进入到该行业[5]。另外,景区需要对游客展开线上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改进不满意之处,不断完善景点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景区软硬件质量。
(三)围绕人民需求加速改革
全域背景下,创新旅游经济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当前,旅游行业的主要难点在于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和经济发展良好的城市对于旅游项目的创新以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都处于前列,也能够通过旅游行业推进经济发展,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推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和完善,二者实现良性循环。但是,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不平衡,旅游经济发展后力不足,对于这些地区需要提供政策扶持,针对旅游行业实现供给侧改革,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并由省级部门制定专门政策,提供专项基金,拓宽融资渠道,为这些地区建设全域旅游项目提供帮助,并提供规划、布局、融合、资金、宣传等保障,将旅游经济对当地经济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6]。
(四)合理开发区域旅游资源
当地政府在规划旅游景区时,需要充分体现生态环保理念,全面评估当地生态承载力,因地制宜发展,综合协调应用自然资源,有度使用生态资源,并同步推进生态环保和旅游项目运营,建造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将生态资源转化成经济资源,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同目标。当地要根据自身特色建立旅游行业发展目标,围绕生态旅游整合旅游资源,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积极融入产业带的旅游发展,打造精品旅游景区[7]。全域旅游背景下,区域需要把握机遇,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景区,实行以点带面、特色引领的旅游品牌战略,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深度融合地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平台,推进多个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方向。
(五)完善基础服务配套设施
完善的基础服务配套设施是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旅游交通设施。对此,当地政府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完善交通,拓展交通网络,完善交通运营体系,延长公交车辆的运营范围,设置专门的旅游线路和公共车辆。同时,还需要加强公交、出租、地铁等公共交通,提高交通运营效率,完善城市、村屯之间的交通网络,打造特色的旅游服务项目,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文化魅力。
其次,需要提高旅游服务能力,要想发展旅游业,必须要解决游客的食宿行游购娱等问题,尤其是住宿、吃饭等问题,这就需要提高酒店的服务能力,增加民宿、日租房等服务,自驾游旅客可以为其提供露宿地点、帐篷等,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旅游旺季需要为游客提供大众化的住宿、餐饮服务,并引进连锁便利店、自动贩卖机、商场等,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游玩、消费渠道。
(六)围绕智慧旅游创新营销方式
首先,定位市场,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全域旅游品牌形象,提高其知名度。其次,定位客源,利用高铁经济拓展客源,并采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渠道扩大全域旅游宣传范围,加大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的宣传营销力度,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推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例如黄金海岸、乡村慢旅游等,打造精品旅游市场,利用具有特色的静电吸引游客,并在景区办理优惠旅游年卡,吸引更多游客。最后,采取多元营销方式扩大品牌效应,将主题营销+名人效应+短视频运营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对全域旅游品牌展开营销,宣传当地特色景区和智慧化服务,提供网络直播游览服务,并提供一站式的全域旅游景区票务服务+个性化票务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推进全域旅游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旅游经济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端口,随着旅游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张,全域旅游的推进,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行业也面临了一些挑战,若是不妥善解决对旅游经济持续发展会产生影响,也会危害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需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为民服务,在全域旅游中采用先进技术和理念,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学习、主动交流,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促使全域旅游实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