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试析
2021-01-17褚艳红山东省莘县农业农村局
褚艳红 山东省莘县农业农村局
通常情况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想要高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就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重视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的制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组建高质量的管理团队,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服务,从而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地域性概念和时代性概念,涵盖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生产交换、销售、消费、分配等环节,对各阶段的行为,规则、体系进行全面组合规范,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市场主体、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控制,计划、监管,做好相关农业生产发展资源要素制度政策、方向路径的引导支撑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使农产品市场稳定有序、农业经营主体增收、农村社会环境更加稳定。从宏观角度看,农业经营管理重在规范涉农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市场结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符合。从微观的发展情况来看,开展科学、高效的农村经营管理,就是做好农村领域人、财、物的交换、分配、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资源要素的潜在价值,调动人才、资金、市场的积极性,推动现代农业布局形成,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农业基础支撑[1]。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思想落后
尽管我国近些年来持续出台了很多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发展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相关单位并没有从实际出发,未立足于当地市场、环境、人文特色等情况,使得一系列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和目标的制定都缺乏科学性与可行性,不能够很好的指导实践管理工作的开展,因而使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此外,还有很多思想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使用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来进行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理,应与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可是当前采用的管理体系并不符合要求,要稍稍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其中还有许多缺陷和漏洞,尤其是在资源配置和利用上极为突出,生产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创造的价值十分有限。此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不健全,给一些人制造了钻空子的机会,违法违规行为极易滋生,产生危害相当之大,管理成效不佳,无法获得预期收益,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阻碍。
(三)资源基础保障不足
农业经营生产依托天然资源禀赋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一些基础条件薄弱的地区仍然存在“靠人吃饭”的困境,人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性巨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有待加强、水利、交通、住房、电力、信息网络等方面与城市的发展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粮食主产区的资源科技含量不高,单产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农产品的国内充足率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乡村人才资源流失严重,存在“空心村”的现象,适龄、优质劳动力外流倾向明显,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农村经营方式和效率与城市发达行业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农业机械普及率和贡献率平均值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仍然没有被打破,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的县域经济实力较强,对农村发展起到了辐射和带动作用,但还有一部分地区,县城经济与中心城市仍有质的差距,不能成为农村人口聚集,宜业、宜居的主要载体,导致很多人才跨省、跨地区流动,在开展规模化经营和生产时缺乏适合的劳动力,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阻碍。
(四)经营体系亟待健全
与一般工业品市场相比,农业生产周期性强,受外部环境影响大,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经营风险集中在生产领域,导致了对农村经营管理的难度增大,为了保护农民这一市场中弱势群体的利益,一般是利用国家财政资金扶持,包括农业财政补贴,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保险支持等,鼓励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同时做好农民主体培训和市场咨询工作,帮助其分析研究市场,精确控制产量。但目前农村经济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不足,机构职能划分不清,人员编制与待遇难以保障,难以激发广大农业经济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机构专业化提升建设步伐。在农村产权交易有序、规范流转、维护农民财产权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方面。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指导帮扶能力有限,同时在经营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上也有诸多的不足、这些对农业经济在市场化机制下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管理机制上的阻碍[2]。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一)转变管理思想
要想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实效性,就要综合考虑国家和地方的法规政策以及当地的市场环境和地域性人文特征,制定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相符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将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方面,致力于不断优化资源的规划和分配,使之得到合理利用。主管单位应该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和控制,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调动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主动更新管理思想,持续学习相关法规和专业知识,认真对待管理工作,贯彻落实自身管理职责,灵活处理好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此情况下农业经济管理效果必然会尤为显著。
(二)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可以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依据,当务之急是要对当前使用的管理制度加以完善,以弥补制度中的漏洞,提高其参考价值,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有据可循,有章可依,那么农业经济就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朝着现代化、产业化的方向全面迈进,管理制度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将农业经济管理职责予以细致划分,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的人头上,避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交叉和遗漏,这样管理人员就会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有利于对农业经济管理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其次,健全工作流程,详细论述农业经济管理每个环节工作要点,让管理人员可以更加精细化地开展管理工作,规范他们的行为,避免主观因素引发的风险。最后,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实行农业生产加工技术、工艺、设备以及农产品的创新,打造完善的农业产业供应链,采用多渠道的销售方式,增加农产品销量。以实现农业经济的大跨步增长。
(三)优化农业要素配置
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逐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打造优质、高效、集约的产业发展体系,推动“一县一业”布局尽快形成,着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变粗放式增长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为工厂化、规模化、科技化的农业产业模式,这就需要在人才、资本、技术、土地等要素上提供有力支撑,为发展主导产业做好用地保障,同时主导产业的发展必须以耕地红线和基本农田保护为前提,统筹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耕地种植之间的关系,大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吸引农业企业家、大学生、技能型人才返乡创业,以现有的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区等创业明化平台为载体,发挥他们在农业产业发展上的技术、资源、才能等显著优势,加强主导产业项目的资金投入,通过“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模式推动社会资本投入,实现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让小微产业聚集,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建立与市场规则相符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风险分担保障机制,积极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力。
(四)健全农村经营体系机制
是坚持底线原则,确保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政府对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与监管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政策制定应符合乡村文化价值理念和当地发展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现代化的方向引领。逐步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向现代农业靠拢,并且按照不同的农村发展基础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相关政策优势,确定重点乡村,先行先试,形成引领示范、并带动周边地区共同振兴。加强农业经济队伍建设,开展专业化的农业经济职业资格认证考评,建立系统性的培训体系,保障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待遇。深化农村重点经济制度领域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社会化生产相符的经营管理制度,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3]。
四、其他建议
(一)优化管理队伍
首先,定期开展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传授他们农业经济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强化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构建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队伍,切实增强农业经济管理的软实力,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其次,适当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吸引高校毕业生和优秀管理人才到农村地区工作,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增添活力,促进新思想、新意识的萌生。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就能在市场发生变化时及时作出有效应对,对农业产业结构实施调整和优化,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转变管理方式
信息时代下,农业经济管理应该积极运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动态采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中产生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深层次分析,挖掘农业经济管理的不足,对农业产业链条予以完善,增加农民和企业的收入,调动他们的改革积极性,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诞生和推广应用,实现农业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可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幅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进程,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是时代赋予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商机,我国农业经济也能得以更加长远健康的发展。
(三)加大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普及,各项农业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和作用下,得到大力的发展效果。所以,加大信息化建设,并将其推广应用与农业经济建设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首先,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为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支持。其次,利用网络平台,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分析市场需求,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促进农业按需生产。最后,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打开生产销售渠道,积极运用国际平台,扩大销售范围。打破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思路[4]。
五、总结
总而言之,农业经济管理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要求相关部门不仅要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革新,还要组建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使农业资源能够得到科学的分配,积极协调好农民、市场、企业等多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