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上海100胜
——一次以“阅读”来记录城市发展的采编经历

2021-01-17

中国记者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民晚报阅读上海

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2019年9月9日,是新民晚报90岁生日,这也是最早过90岁生日的内地媒体。在当天举行的纪念座谈会上,一套上下两册的精致图书让来宾们爱不释手,书名就十分吸引人——《阅读上海100胜》。作者是新民晚报的几十位记者,他们通过“阅读”城市的方式,来解读上海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发展进步中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升。100篇全媒体报道,既是上海发展的生动写照和真实记录,也为上海历史留下了精彩一瞬。

作为这组报道策划者和全书主编,我为此深感欣慰。这组作品,也倾注了我对上海的深深情感。

□ 图为作者(右)2017年在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采访。

2017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韩正同志代表十届市委作报告时指出,上海未来五年要充满活力,要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创新之城充满活力、更有朝气,全球创新企业、创新机构密集,国际科技精英和各类人才云集,世界创新资源、要素和资本聚集,创新智慧无处不在,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人文之城公正包容、更富魅力,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现代和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遵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生态之城更具韧性、更可持续,拥有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更加怡人。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这些诗一般的语言,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阅读”城市,看出城市变化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不是很好的主题报道选题吗?作为新民晚报时任总编辑,我心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我立即组织调研。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变化发展,在一些地标建筑和典型场景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确实是观察和解读上海发展的绝佳视角。这样的典型场景至少有几十、上百个,正是这些具有重要典型意义的变化,汇聚成了上海发展波澜壮阔的宏图。我决定,选取100个具有重要典型意义的地标,通过记者深入采访,细细“阅读”变化,寻找发展脉络,发现蕴含规律,描摹出上海这座城市新中国诞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发展的宏伟历程。

我们设定的总题目,就叫做“阅读上海100胜”,以100个著名地标、城市胜迹为视角,阅读上海发展,展现城市进步。这个题目,也很好呼应了“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这样的意境。

经过充分准备和深入采访,新民晚报选择在2017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纪念日那天,推出了这组重点报道的第一篇《兴业红光》。《兴业红光》以兴业路党的一大会址纪念馆这个上海最重要地标,日益受到举世瞩目,深刻反映在建党精神激励与鼓舞下,上海不断奋发努力、开拓创新,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精神。以《兴业红光》作为开篇之作,既有重要引领意义,也充分反映了我们报道立意。

这组报道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得到了广泛认可,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阅评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视角独特,采写深入,编排得当,立意高远。

这个系列报道在传播样式上,充分实现了媒体融合。每天一组的报道,采取了全媒体全记录方式,不仅有报纸整版4000余字深度报道,配发两到三张新闻照片,还充分运用新媒体方式,配有一段两分钟现场实景精彩视频,手机扫描报纸二维码即可观看。通过这样全媒体传播方式,读者可以立体化、形象化感受那些地标真实变化,更加直观形象地“阅读”城市的变化发展。报道形式新颖,表达生动,感染力强,一经推出,形成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阅读上海100胜。仅仅是读一下100组报道的标题,一座世界级超大城市的变化发展场景,就扑面而来。

从开天辟地的《兴业红光》,到世界前沿的《螺鸣张江》;从心心念念的《梦清苏河》,到眼界大开的《奇梦胜地》;从悠闲自在的《滨江漫步》,到精彩夺目的《海上王冠》。你可以看《商港鸥翔》观《洋山塔林》,去《申江清源》探《曲水流金》,当《风起前滩》《龙腾鱼跃》时,不妨《一柱观天》睹《水门新颜》;在《金色外滩》望《江上明珠》,身旁《玉兰花开》中有《古堡清泉》;在《四季花雨》的《延中森林》里,能摘《桃源玉露》;当《渔阳星火》点燃的时候,《东方之睛》睁大了目光,见《三峰入云》听《学林书声》看《哈哈世界》。《青西波影》里有《滴水映日》,《交响复兴》中观《南西霓彩》,闻《书香思南》能《九峰望远》,展《虹桥四叶》显《风华曹杨》,当《华亭唱晚》《临空虹照》之际,有《上海之翼》摹《金山画韵》。在《航头大居》与《上海原点》,有《水晶宫殿》如《辰山秘境》;在《百花田舍》里《环岛听风》,临《浦江卧虹》望《长风万里》,《珠玉芬芳》中看《活力新场》。在《愚园弄堂》《枕海听潮》,迎《东平晨曦》间有《练塘蛙鸣》;在《大河环翠》处听《南郊鳞动》,《五角星辉》间看《思源传薪》,去《锦绣天地》寻《中流清泓》。《湾谷新晴》处有《彩蝶飞舞》与《杏林奇刀》,《召稼重楼》上探《中华艺宫》与《豫园新韵》,入《地下艺廊》闻《朱里香讯》。踩着《时代飞轮》去《孙桥新圃》和《不夜金城》,在《海湾听松》处见《银鸥展翅》;《市北云天》能《长街信步》,《武康文韵》中有《广场奇珍》,而《江南长兴》的《创智天地》里《老街有喜》,在《嘉北林深》处有《白龙过江》;《艺树东方》如《江湾卿云》,《浪漫衡复》中《晶彩自然》;虽《八面来风》更《有凤来仪》,在《大宁馨城》体验《上海速度》。《旗展朝晖》处有《画舫流光》,《书山悦读》在《金道银林》,《绿岛仙踪》看《绿链绕城》,《坊间日月》中有《兰台竞技》,在《邮政大楼》上看《东滩归羽》。最震撼是《廊下稻浪》中崛起《地球明珠》。

100个新时代上海胜景,100个上海发展缩影,100个中国奋进象征。

“阅读上海100胜”的意义还在于,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承载者、记录者、传习者,书写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阅读城市,也是在阅读一部人类发展史、文明变迁史的精彩片段。

人类总是把自己对文明的每一点想象,仔细地固化在对城市的精心雕琢上,由此留下了一部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从古巴比伦花园、雅典卫城、罗马帝国广场、维也纳金色大厅到东方的紫禁城,每一块砖石上、每一条旧巷中,都能抚摸到历史的变迁、感受到岁月的沧桑。直到今天,人们依然把对文明的向往,浇铸在城市的建筑中。从纽约、伦敦、巴黎一直到东方的上海,现代文明的精萃,依然深深地印刻在这些城市的砖瓦间、街巷里、高楼中。

当历史迭代进入到上海时刻,“阅读上海100胜”,能最真切地感受到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变化与发展。

“阅读上海100胜”系列报道,获2018年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猜你喜欢

新民晚报阅读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新民晚报》90载光影里的历史记忆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新民晚报:转变思路办赛 杭州应有可为
出版“大” 晚报必须用心地编审校——读近期《新民晚报》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