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从民族图腾到国家象征

2021-01-16胡阿祥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龙的传人龙王图腾

胡阿祥

闻一多先生在《从人首蛇身像谈到龙与图腾》这篇名文中,由中华人祖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说起,考证了蛇与龙本是一对相互转化的形象,交代了龙作为中国的民族图腾、皇帝化身、国家象征以及中国人的象征四个内涵,下面就这四个内涵稍加解释。

我们知道,原始夏人的图腾为蛇,这在后来还有孑遗。比如夏朝的奠基人是禹,《说文解字》解释“禹,虫也”,而在甲骨文、金文中,“虫”字正是蛇头、蛇身、蛇尾俱全的蛇的象形,换言之,禹之名来自蛇图腾;后世典籍中也有“夏后氏人面蛇身”的说法。等到后来,随着加入夏朝、周朝统治的民族越来越多,蛇图腾也不断兼并、吸收、整合其他图腾,逐渐丰富为集走兽形象之大成的龙,并与来源于原始商人的鸟图腾、后来集飞禽形象之大成的凤一起,共同构成了华夏民族最鲜明的动物象征、最主要的吉祥物,所谓“龙凤呈祥”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的龙已经脱离了原始图腾的意味,而是演化为华夏、汉族乃至中华民族长久崇奉的一种神异动物。

利用人们普遍尊崇龙的心理,经过统治者们的有效运作,龙与帝王逐渐建立起了緊密的联系,这其中有三位关键人物值得一提。一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重耳本是晋国公子,因为国家内乱,在外流亡19年,然后回国登基,随他流亡的介子推赋诗道:“有龙于飞,周遍天下……龙反其乡,得其处所。”这是介子推以龙比喻他的主子重耳。秦始皇嬴政自称“祖龙”,后人的解释是:“祖,始也;龙,人君象。”这是皇帝自视为龙象。而汉高祖刘邦更是编造自己是龙的儿子,此后,历代皇帝就多自诩为龙种,于是与“真龙天子”皇帝有关的东西,就多带上了龙字,比如龙体、龙颜、龙床、龙椅、龙辇、龙袍、龙子、龙孙等,发展到了后来,甚至服装、建筑、器具之上的龙纹,也成了皇家的专利。这样,龙就变成了皇帝的化身。

龙既然变成了皇帝的化身,在封建时期,又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即国家”等观念,两相结合,于是龙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国家的象征。龙作为国家的象征,最典型的表现是在清朝后期。清朝为了方便中外交往,同时为了顺应国际惯例,也制作了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黄龙旗。起初是1862年制作的三角形黄龙旗,主要供水师军舰与大清官船使用,等到1888年改为长方形黄龙旗,并正式明确为大清国旗,黄龙旗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大清的长方形黄龙旗即黄底青龙戏红珠旗,既是中国的第一面国旗,其中的五爪飞龙又是清朝皇帝的象征,而在“朕即国家”的观念下,龙又当然地成了中国国家的象征。

龙既然成了中国国家的象征,于是又很自然地成了中国人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龙具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象征意义。以号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为例,开篇第一卦就是乾卦,乾卦六爻的爻辞则描述了龙象的变化,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等,其中九五的爻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为龙飞翔在天空中,适宜见到大人,我们平常说的帝王“九五之尊”,就来源于此。再以中国第一部字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例,其对龙的解释是:“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同样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神异色彩。在中国民间的观念里,龙王呼风唤雨、行云播雾、主宰旱涝、化育万物,于是人们到处建龙王庙,祈祷龙王保佑风调雨顺,干旱时拜龙王求雨,水灾时拜龙王止雨。其他与龙有关的尚有许多,如赛龙舟、舞龙灯等竞赛和娱乐活动,“二月二,龙抬头”的农历节日,“望子成龙”“龙飞凤舞”“卧虎藏龙”等成语。有趣的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十二生肖,唯有龙是想象、建构出来的动物,这也反映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同时,中国人还是龙的传人。在神话传说里,中国的人文始祖黄帝是龙体龙颜,炎帝是神龙之子,于是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当然就是龙的传人;封建时代的中国的政治结构,皇帝既是“真龙天子”,那么作为“真龙天子”的“子民”,天下的黎民百姓自然还是龙的传人。

猜你喜欢

龙的传人龙王图腾
点开全文,我有话跟你说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龙王爷爷发怒了
龙的传人
格子龙
沐浴喷头坏了怎么办
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