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1-16王红蕾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

王红蕾

摘要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丰富当地的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大豆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病虫害风险,势必会影響大豆的生长。因此,通过问题调查法和措施研究法,探讨了大豆病虫害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S435.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125–02

1 大豆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问题分析

1.1 不注重病虫害的预防

想要做好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需要将精力放在病虫害治疗方面,更应重视病虫害预防问题,只注重病虫害问题的治疗无法解决根源问题。大豆作物在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若出现病虫害问题,会有较为明显的前兆,在这一阶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极大地减轻病虫害对大豆农作物的危害,使大豆健康地生长发育。但现阶段许多农作物生产者并不注重病虫害预防工作,往往是在病虫害问题发生后再采取治疗措施,耽误了病虫害的有效预防时机,影响了大豆的生长。此外,在进行病虫害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会加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1]。

1.2 用药过于单一

用药过于单一是现阶段大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在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有多种能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农药。但大多数农业生产者会根据自身的习惯使用某一种产品作为常用药,即便有新产品出现,也因为习惯而难以接受新产品。只使用一种农药防治大豆病虫害,病虫害可能会对这一种药物产生抗药性,要想维系病虫害防治效果,农业生产者就需要不断地增加农药使用量,这会加重对周遭环境的污染,还会使大豆残留大量的农药,这样的大豆农作物流通到市场,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或是在农作物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由于农作物农药残留量过高而无法售卖。这样一来,农业生产者就无法将大豆农作物转换成实际的经济效益,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者的正常收益,也会影响到整个大豆农作物市场的正常运作。

1.3 随意处理农药残留物

在大豆病虫害问题出现后,大多数农业生产者都会第一时间用适宜的农药防治病虫害。但使用农药后,农业生产者并不重视农药瓶中的农药残留,反而会将农药瓶随处扔在农业种植区域周边,因此,在农业种植区周边的小溪、池塘、树林等地都能够看见农药瓶。这些农药瓶中的农药残留会严重影响和污染周遭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农药瓶也大多无法被降解,堆积成生活垃圾,影响自然生态的平衡。此外,许多牲畜会到池塘、溪流等地进行取水,倘若相关区域内的水资源已经被农药污染,势必会影响牲畜的日常成长健康与安全,打破周遭的生态平衡。

1.4 所选农药不够科学

大豆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病虫害,而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需要使用不同的农药进行防治。如果在选择农药时,不针对现阶段的病虫害种类选择农药,很可能无法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还会延误防治时机。此外,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否则很可能影响农药杀虫的效果[2]。如在喷洒农药前,应注意天气变化,若是晴朗天气,应及时使用农药;如果天气较为阴沉或下雨,就不应使用农药。但在现阶段的大豆病虫害问题防治过程中,许多农业生产者都不会根据大豆农作物本身存在的病虫害种类而合理地选择农药,也不太注重喷洒时机。这会直接影响农药使用的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2 大豆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2.1 强化病虫害防治意识

许多农业生产者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大豆病虫害防治观念,只会在大豆出现病虫害时,采取措施治疗相关病虫害,但实际上这种病虫害的防治方式,不仅无法取得较为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还会影响大豆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因此,相关农业生产者可以选择抗病的大豆品种,将是否容易出现病虫害问题当成重要参数。在播种前,农业生产者应对即将播种的种子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消杀可能会导致大豆农作物病虫害的病菌,从而控制病虫害的概率。此外,农业生产者要定期给大豆农作物进行施肥,确保农作物具有良好的生长态势和抗病能力,从而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2.2 丰富病虫害的防治方式

长时间使用某一种方式防治病虫害,会使大豆农作物出现抗药性,最终难以根治病虫害。因此,农业生产者应不断丰富与综合病虫害防治方式,更好地解决病虫害问题。具体来说,在大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农业生产者可以尝试使用信息化技术来监控田间病虫害情况,如使用田间测报仪器,及时掌握大豆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状态和发生规律,然后制定出最优的病虫害防治方案,以解决病虫害问题。因此,农业生产者应尝试将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相结合,进一步控制农药使用对周遭环境产生的影响[3]。

2.3 优化农业技术

要想进一步解决大豆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农业生产者还可以将大豆农作物与禾本科的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这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并且要采取早中耕、深中耕等必要的耕种方法,来促进大豆农作物的日常生长态势,进一步提高大豆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此外,农业生产者还需要适当改良土壤的通气条件,并采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积水排除方法来创造更为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大豆农作物的根系生长;与此同时,采用必要且合理的施肥方式,通过叶面喷肥帮助农作物健康成长。

2.4 使用化学防治方法

在较为湿润多雨的地区培育和种植大豆农作物,相关农业生产者可以使用化学法来根治相应病虫害问题。如农业生产者可以尝试对感病品种在发病初期使用必要的药物,控制感病品种籽粒上可能出现的病斑。在大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种类有所不同,农业生产者在选择农药时,应依据大豆农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来使用药物。此外,不同区域大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的严重程度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调配农药浓度时,农业生产者也应根据其所在区域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来适当调配农药,确保化学防治方式能发挥较为明显的作用,尽量避免由于大量使用农药而破坏生态环境。

3 结束语

在大豆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过程中,有效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不仅能促进大豆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还能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为此,农业生产者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解决病虫害问题,争取在解决病虫害问题的同时,尽量避免影响周遭环境。

参考文献

[1] 郭小菲.大豆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6): 25.

[2] 王艳华.探究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农业,2021(3):12-13.

[3] 康蓉蓉.简析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21(2):29-30.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
暑期游泳培训班现状及对策研究
“营改增”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大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山西省临猗县角杯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职业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