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
2016-11-07张敬佩周建力龚菊菊范润辉周先进
张敬佩+周建力+龚菊菊+范润辉+周先进
摘 要: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几乎是一个社会思想道德的风向标,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不断增强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举措。课题组选择湖南农业大学2012—2014级三个年级本科学生进行网上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结合问卷调查进行随机质性访谈。基本掌握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人生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现状 思想道德 对策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智则国智,青年雄踞世界则国雄居世界。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总体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健康向上的,他们有崇高的政治信仰,拥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能理性地分析、判断当今世界的思潮;不盲从,有主见,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等等。但存在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如某些学生对政治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某些学生对党的事业的理想追求具有功利性倾向;极少数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某些学生心理状态孤独,对校园活动不感兴趣;某些学生对专业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够投入,不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某些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判断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道德认知,帮助他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为此,我们组织开展针对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实证调查,旨在掌握当今大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寻求解决对策提供现实依据和帮助。
一、调查目的、方式与信度
开展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如下:
1.了解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情况,包括学生对学校的总体印象、作息情况及生活方式等;
2.了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情况,主要涉及寝室集体生活、人际关系问题;
3.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风和学习态度问题;
4.了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主要涉及学生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个人品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人生价值观、志愿服务等方面;
5.了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包括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态度、对未来的设想与追求、入党动机、政治信仰等方面;
6.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现实依据,为切实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提供决策参考。
为此,课题组成员于2014年10月7日至2014年11月5月,面向湖南农业大学2012—2014级三个年级在校大学生,开展了网上随机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本次问卷调查采用限额填答试卷的方式进行,即设计800人的进入量,答满800人即行关闭。通过清理,8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746份,有效收回率为93.25%。此次问卷调查涉及的三个年级都有较好的问卷回收量,同时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团员人数为719人,占96.38%;党员为27人,占3.62%。说明此次调查的真实性和信度是可靠的。具体情况分布见表1、表2。
表1 年级分布表
表2 性别分布情况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运用数理统计原理,用SPSS统计方法对获得的有效数据进了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生活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学生对学校的总体印象、作息情况、生活方式等方面,具体结果见图1、图2和表3。
图1 对学校的总体印象
图2 生活作息情况
从图1显示的结果看,学生对学校的总体印象很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到88.61%,认为差强人意的占9.25%,对学校印象不好的仅占1.88%。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学校总体上还是满意的,但是还存在部分学生对学校不满意的现象。此外,大学生作息情况不太令人乐观。如图2所示,能够做到早睡早起的只有17.02%,有72.39%的学生都在晚上12点以后才入睡,还有6.57%的学生基本上是白天睡觉晚上玩,其他4.02%的学生几乎没有作息规律可言。由此可见,大学生作息规律十分混乱,导致部分学生精神不振、精力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生活方式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如表3所示。大学生认为生活方式很健康的只占15.95%,认为生活方式基本健康的占60.32%,认为生活方式不好的占20.38%,认为生活方式十分糟糕的占3.35%。
表3 大学生生活方式统计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和访谈结果看,大学生的生活情况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生活方式不够健康、作息制度缺乏规律、膳食安排不够合理、缺乏运动、不良行为过多、缺乏良好的心态等。笔者认为,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环境适应能力较弱。少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和习惯等自身因素,来校后不太适应大学生活,一方面,他们觉得学校规矩太多、责任太多、各方面压力太大,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差距。另一方面,他们远离父母和家庭,需要照顾自己,心里渐渐生出思家的想法,与人交流不多,没有什么朋友,感到孤单,影响生活质量。第二,存在不良行为。一些学生到大学之后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抽烟、喝酒、玩游戏等。这些都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好的影响。第三,没有良好的心态。一些学生在学习、活动、社会兼职甚至恋爱等方面缺乏明确认知、角色变换、换位思考及心态调整,导致人际关系复杂、紧张,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第四,缺乏有效管理。大学不像中学,很少受到老师、家长的管制和约束,加之大学没有严格统一的早晚自习制度,导致部分学生思想上懒散,生活中、行为上无拘无束,少部分学生整天无所事事、无节制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导致生活没有节奏、质量下降。
2.人际关系
调查主要涉及学生寝室集体关系、人际关系问题,具体结果见表4、表5。
表4 学生寝室集体关系
从表4的数据看,有63.67%的学生感觉寝室很温馨、大家无话不谈,有33.51%的学生认为大家关系一般,有2.55%的学生偶尔有小争吵,还有0.27%的学生认为关系有点紧张、矛盾频发。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寝室集体生活尚待改善和加强。
此外,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兴趣爱好等的变化,也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从本次调查统计结果看,因语言环境不同而导致沟通存在困难的占27.61%,缺少知心朋友占41.15%,与个别人难以交往的占44.77%,与他人交往平淡、热情不高的占43.7%,基本没有什么人际交往的占10.05%,因恋爱问题而导致与他人缺乏交往的占19.44%如表5。另据访谈,相当部分大学生缺乏寝室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女生尤其如此。可见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较为严重,人际交往能力还需加强。
表5 关于人际关系问题(多选题)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大学生不明确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如相互重视、相互支持、相互信赖、相互尊重、诚信友善等。由于不了解这些基本原则,易于导致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从而产生交往障碍。二是部分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和功利化倾向,同时以理想标准或实用原则要求对方,一旦达不到要求就深感失望,就导致人际交往产生障碍。三是缺乏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相当部分大学生将人际交往仅仅锁定在自己寝室内,很少或不愿意与相邻寝室同学交往,甚至同一个班级也存在这种现象,从而导致交往受阻。
3.学习情况
调查主要涉及学生对待学分的态度和学习适应性问题。
图3 对待学习分数的态度
考试的最终目的是检查教学,以便查漏补缺,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但大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有很大差别,有45.17%的学生认为课程考试只是为了检验平时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由于入党、评奖评优、就业等各种压力,有31.90%的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拿奖学金、入党和保研,也有19.57%的学生坚持六十分万岁,还有3.3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如图3所示。这说明相当部分(54.83%)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待分数的态度不正确。
另外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大学的教育方式感到不适应的占54.83%,在学习方法上感到不适应的占41.42%,在课程难度上感到不适应的占46.92%,和老师交流沟通不够的占38.07%,在学习氛围方面感到不适应的占41.82%。充分说明大学生在学习上具有普遍不适应感,如表6所示。
表6 学习情况统计表(多选题)
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某些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学习心态不够好、不能正确对待分数、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等问题。某些大学生学习上带有非常强的被动性和功利性。在中小学十多年的苦读生涯中,某些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大学,而且这一动力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推动下产生的。进入大学以后,本想放松下来的学生由于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和生活重心。他们在学习上表现为主动性不强、自觉性不够、积极性不高、功利性太强,对知识的渴望不强烈,“船到码头车到站”,思想上主动放松,出现了徘徊和迷茫的心理。所以学习上常常处于被动状态,目标一旦完成就失去继续前进的源泉和动力。
4.人生价值观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对思想品德、价值观、志愿服务的认识等方面。
表7 对思想品德与知识重要性的认知态度
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她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从表7来看,认为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而言思想道德比知识更重要的占54.56%,认为思想道德与知识一样重要的占42.23%,认为知识比思想道德重要的占2.55%,还有极少数(0.67%)学生对思想道德与知识孰重孰轻并不清楚。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总体道德状况良好,但依然存在道德认知模糊问题。
在人生价值观选择方面,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观取决于对社会贡献多少的占58.04%,取决于个人成就大小的占36.19%,取决于金钱多少的占4.42%,取决于权利大小的占1.34%。说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总体取向还是健康向上的,如表8所示。
表8 对人生价值观的态度
表9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情况
为了进一步证实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评判,我们设计了一道志愿服务方面的问题共学生选择。结果显示,乐于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占61.8%,有时参加的大学生占26.94%,只有11.2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表9所示。这一结论与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正向选择具有一致性。就此问题进行访谈,同学们普遍认为参加公益活动不仅可以陶冶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和责任感,还可以帮助别人、服务社会,重要的是对于将来毕业后求职、创业很有好处。
总体上看,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是存在多元价值取向,少数大学生还存在人生价值观不正确的现象,拜金主义、物质为重的价值观有所抬头,关注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发展目标,通过访谈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经济社会变革中大学生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那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导致某些大学生过于关注重自我价值、追求自我需求、轻视人生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贡献[1]P119,存在价值观某种程度的扭曲现象。二是价值多元冲突引发道德失衡,导致某些大学生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三是由于受社会上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某些大学生只关注自己的眼前利益,尤其是只关注自己的物质利益,导致部分大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以功利为导向、以享受为前提的人生价值取向。
5.理想信念
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我们主要涉及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态度、对未来的设想与追求、理想与信念目标、入党动机、政治信仰等方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总体状况较好,98.84%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需要理想信念,只有1.16%的人认为理想信念可有可无,见图4。
图4 对理想信念的态度
当代大学生在对未来的设想和追求方面,有理想与抱负并积极为之努力奋斗的占34.05%,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是缺乏实际行动,不知道去向何方的占60.32%,无所追求,随遇而安,对未来抱着无所谓的消极态度的占4.29%,对于自己的未来悲观绝望,不知道也不想做任何事情的占1.34%,如表10所示。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在理想目标与现实行动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表10 对未来的设想与追求
在对理想信念及价值的选择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性。从图5可以发现,大学生以追求真理、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中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为理想信念的占38.37%,以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干好本职工作,做一个正直的人为理想信念的占84.88%,以生活安乐、与世无争为人生信条和理想信念的占40.7%,随遇而安,暂时还没有什么固定的信仰和目标的占15.12%,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生活目标的占5.81%。由此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有正向的理想信念,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仍有少部分大学生有享乐主义抬头的趋势。
图5 理想信念与目标追求(多选题)
从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入党态度的调查看,总体状况良好,如图6、7所示。大学生对入党很积极的占47.05%,比较积极的占29.36%,一般的占19.57%,没有这个想法的仅占4.02%。以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政治信仰的占80.23%,信仰个人主义的占12.79%。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政治信仰坚定,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为此,他们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积极参加党的基本知识培训,乐于为同学们服务,乐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
图6 对入党的态度
图7 政治信仰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健康、向上的。在思想政治方面,他们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2]P58。此外,某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某些学生虽然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但是缺乏实际行动,执行力不够强。二是某些学生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坚持以个人奋斗为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三是某些学生拥有错误的理想信念,甚至崇尚资本主义理想信念。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根本原因有三条:一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社会思想文化多样化。二是全球化观念日益深入,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在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导致某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2]P58。三是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文化和价值观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当代大学生思想当中。
三、结论与建议
从本次调查分析看,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定、人生价值观正确、基本生活状况良好、学习目的明确、人际关系较好,总体思想道德积极健康向上,但是部分学生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生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方式不够健康、晚睡现象严重、膳食不够合理、缺乏运动、不良行为过多、缺乏良好的心态等;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我中心主义、交往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等;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心态不够好、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学习;人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追求物质享乐,关注眼前利益,以自我为中心,轻视社会价值和社会贡献;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爱国主义意识模糊,奉献精神不强,入党动机不明确,某些学生政治信仰不够坚定、理想信念淡化、人生目标不明确,等等。
为有效解决大学生存在的以上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努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加强对学生思想现状的关注,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学习情况、人际交往状况、身心健康问题、个人情感问题等都要适时跟进和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二是注意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不仅要做好认知领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要做好情感领域的思想道德教育,避免病理性说服,做到平等性、开放性教育、交流与对话。三是运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途径,注重体验式教学,达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四是切实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第二,切实加强学风建设。由于大学学习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去学习。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学风建设,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以学风促校风。开展以学风为主的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爱校情怀,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学生通过这些校园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3]P158。一是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社会服务的价值和乐趣,鼓励大学生多参加职场交流会,加强与他人交流沟通,不断增强学生社会综合知识。二是多开设各类讲学、讲坛、论坛,开展学习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不断丰富学生各方面综合知识。三是适量减少课程量,注重能力培养,让大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四是为广大学生提供自我发展和创新的平台和机会,让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使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三,高度重视人生价值观引导和理想信念教育。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及时掌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通过统计分析及访谈发现,虽然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比较成熟,但还不十分明确,而且在价值观归因方面还存在模糊认识,存在认识偏差。同时,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要向何方努力,缺乏行动力。因此,高校应该在大学生价值观选择和职业规划上作出更大的努力,尤其是大一新生,通过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法律基础课、职业规划课等课程的教学及军训和严格管理等方式让其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树立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刻苦努力学习、矢志不渝奋斗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摆正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位置,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和发展观。同时,也要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人的精神价值的核心,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在个人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P57。因此,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同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同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奋斗目标。
第四,努力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和管控。由于新媒体拥有传播信息更主动、更迅速、更隐蔽、更难甄别等特点,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影响较大。调查发现,新媒体能够传播更多更好的知识,让学生获取知识更方便快捷。同时,从现实状况看,弊端也很明显,传播信息鱼龙混杂、难以控制,特别是手机等新媒体已经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难以离开。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新媒体的控制和利用。既要做到驾驭新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引导舆论传播,又要做到合理利用新媒体,强化新媒体的德育功能。建立“学生工作处—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骨干—学生家长”五位一体的高素质舆情工作队伍和运行系统,主动融入学生关注度高、使用频繁的网络社区,加强与学生的网络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思想道德观念和理念。建立网上学生活动空间,创建网上党支部、网上团支部、网上社团等平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5]P128。
第五,切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一是不断提高和优化辅导员队伍素质。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拓展、就业指导等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辅导员队伍应是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深、业务能力精、专业化程度高,能保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职业化、专家型队伍。要从坚持准入机制、强化培养机制、建立保障机制、拓宽发展机制、健全考核机制等入手,不断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保障[6]P151。二是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明确指出:“同言而信,信其所亲。”通过访谈得知,学生一直认为最值得自己信赖和亲近的老师依次为专业课教师和班主任。充分说明,在高校,班主任依然是学生值得信赖的人。因此,高校要特别重视和关注班主任工作,科学规划班主任工作目标和考评体系,提高班主任待遇,尤其要从制度设计上保证班主任工作质量和效率,规定不担任一届班主任的老师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和提拔高一级行政岗位。三是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相近,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师德状况、学识水平等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高校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把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政治上主动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促进广大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开拓创新、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4]P73。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多层次、多向度群体,无论是在思想水平、道德准则,还是在综合素质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别。通过本次调查,使我们对大学生的理想信仰、人生价值观、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状况等方面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为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手支撑材料和信息,为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阚乃虎,王有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J].教育探索,2010(12).
[2]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
[3]贾丹丹.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4).
[4]周先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
[5]潘俊波.农业院校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东北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抽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
[6]周先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必须强化五项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2006(3).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课题《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探索与实践研究》(14WTA38)
通讯作者:周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