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草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2021-01-16李家雁
李家雁
摘要 新时代,党和国家愈发重视林草治理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从生态文明视角对林草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意见,很好地促进了林草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实现林草业的可持续发展成效明显。考虑林草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不断转变和优化工作理念,认真研究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草的管理与发展。从多个方面探究了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草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生态文明;林草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189–02
生态文明的核心与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一切发展都要朝着低碳、绿色与循环的方向发展,促进发展方式与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发展。新时代,林草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严格秉承低碳、绿色与循环的发展理念,使林草业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且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更好地融入林草管理,有力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这对林草业的健康发展成效明显[1]。我国立足于生态文明,在林草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推广与应用。
1 促进林草管理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新时代,林草资源的生态功能更加凸显,党和国家更加注重林草资源的生态功能,也加大了对生态保护恢复的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结合林草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与新战略,这对林草资源管理与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但是,当前林草业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未充分发挥出林草资源的最大优势。我国依然存在缺林少绿、生态产品短缺和生态脆弱的问题,还无法很好地与生态文明发展相协调。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林草业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林地产出率和科技贡献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导致林草资源的诸多优势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比如,当前湿地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风沙灾害都是严重的生态问题,影响林草业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林草管理与治理的重要性是突出的,必须加大对林草的管理与治理的力度。
针对当前阶段林草管理与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层次地挖掘,不断健全林草治理体系,推进林草治理的现代化发展,要将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与治理能力这2个方面,切实发挥出制度的作用,使林草管理与治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化和有效化。在制度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方面,要考虑有机地统筹联系山水林田湖草的治理系统,构建更加系统化的治理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健全林草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林草治理能力,这都有利于林草管理与治理现代化发展。在林草工作的制度建设方面,国有林区林场、湿地保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天然林保护、国家公园、防沙治沙、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均在不同程度上完善了制度方案,基本上完成了林草管理与治理的顶层设计,让制度为林草管理与治理保驾护航,有利于林草管理与治理。
2 促使生态文明思想逐步转变成具体化的林草制度
林草管理体系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林草业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实际开展林草管理与治理工作时,要实现林草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将林草管理与治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促进林草业的改革发展[3]。在将生态文明思想转变成具体化的林草制度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始终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作为重点工作,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大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深化林草业改革,用生态文明制度来指导林草管理与治理工作。
(2)确保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林草部门有监督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和草原的职能,有助于构建健全的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体系,可以大大提升生态保护与治理的能力。后续要统一林草资源的保护、管理与修复,加大对草原、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的保护与管理力度。
(3)完善和发展基础性制度。当前我国的林草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较多的挑战和困境,管理与发展体系还未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化。针对这个问题,必须完善和发展好基础性制度,全面重构组织体系,均要对思想观念、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地转变为具体的林草制度,以指导林草管理与可持续发展[4]。
(4)注重林草业高质量发展。为了实现林草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章立制,将林草管理与发展体系的现代化作为主轴,在不断完善制度和提升治理能力的过程中,全面深化林草制度改革,以发挥出各种林草效益。
3 落实林草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林草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难较多,要想真正意义上落实林草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发挥制度的优势。新时代,国家和地方政府均在积极探索如何落实林草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长期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较多成功经验。生态文明视角下,需要始终立足于林草工作的实际,重点完善资源利用监管制度、草原保护修复制度、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国土绿化制度、国有林管理制度、荒漠化综合治理制度、集体林权制度、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制度。
(1)國土绿化制度的落实。要严格按照国土绿化制度的相关要求,发挥全民绿化的优势,不仅要注重国土绿化的数量,而且要注重绿化的质量,始终坚持走科学与生态的绿化发展之路[5]。
(2)森林保护制度的落实。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深层次地挖掘森林资源保护的理念与方法,将其切实地应用于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中。
(3)国有林管理制度的落实。在落实国有林管理制度中,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和保护生态这2个方面,构建更加现代化的国有林管理体制,推动林草业可持续发展。
(4)集体林权制度的落实。在落实集体林权制度的过程中,需要确保集体林地的承包关系是长久稳定的。
(5)草原保护修复制度的落实。不断优化草原保护修复的顶层设计,有效缓解草原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
(6)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制度的落实。严格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系统化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治理与发展工作,构建全面保护、统一管理与系统发展的体系。
(7)资源利用监管制度的落实。要始终贯彻和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合理高效地利用林草资源,坚持走集约、节约的发展道路,实现林草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林草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虽然近年来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但依然有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促进林草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促进林草管理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努力将生态文明思想转变成具体化的林草制度,为林草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并借助制度体系,落实林草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提升林草科技与制度的治理能力,实现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林草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忻富宁,姚海英,孙峰.浅析提高林草科技治理能力的主要措施[J].种子科技,2020,38(20):137-138.
[2] 冯生.现代林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33):214-215.
[3] 张贵军,单连城.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林业发展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20,49(1):4.
[4] 廖冰,张智光.林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及其“结构微笑曲线”[J].林业科学,2020,56 (7):12.
[5] 张凤来.简析现代林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J].农家参谋,2020(9):65.
责任编辑:黄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