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21-01-16陈云

考试周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摘 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与思考、开展数学活动与探究的基础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在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小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不懈地努力和严格地要求,需要每一位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打好基础。

一、 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基本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计算能力不仅是进行数学学习、开启数学探索活动的基础能力,而且培养计算能力能够使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有效体现与落实。小学是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培养的关键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培养计算能力入手。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是思维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工具,是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动手、动脑,手脑协调统一,通过理解计算的对象、掌握计算的法则、探索计算的思路,最后求得计算的结果,在这一系列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中小学生不仅扎实计算基础、提高数学运算,而且在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直观想象、训练逻辑思维、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计算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计算能力的提高过程就是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还会发现,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因为经常在计算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深刻体会到攻克难关的喜悦,因此,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全力以赴应对阻力,这样的学生意志坚强、自信心强、对学习有很大的兴趣。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在小学阶段,学生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必将终生受益。

二、 阻碍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原因分析

(一)对计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生轻视计算题,对计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为计算题本身没有情节,形式又显得相对简单,所以,小学生认为计算好学,不愿意多动脑思考,也不愿意多花时间练习和巩固,对计算的技巧和方法生疏,而在面对步骤多或者数较大的计算题时,又容易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缺乏必要的耐心和信心,再加上认为计算器可以替代计算从而过分依赖计算器,造成了解题的不规范、不完整。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小学生计算能力无法提高。

(二)计算基础知识不扎实

小学生不能牢固掌握计算基础知识,甚至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口算都不熟练。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对概念、计算法则、运算顺序等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地掌握,在平時的学习中只是单纯地依靠机械训练和简单模仿,没有真正理解算理、熟练掌握算法,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没有形成,所以在解决计算问题时无法做到准确、灵活地将计算基础知识加以运用,而且在学习新知识时无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长此以往严重阻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没有养成在计算前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经常提笔就写,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经常把计算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或者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顾此失彼,造成计算结果错误百出,计算后又不及时验算、检查,导致计算的正确率低。还有很多小学生认为计算枯燥乏味,不愿意动笔演算,无论数的大小、熟练程度一律口算,计算时经常省略步骤,书写潦草,无简算意识,对错误不分析总结、反思原因,不良的计算习惯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三、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重视培养

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必须有效引导小学生在思想上提高对计算的认识。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都有活动实践的秉性和创造成功的渴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小学生深刻认识到要想打好计算基础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和坚持,只有脚踏实地在学习中不断地温故而知新,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在计算时才能做到准确性高、速度快、方法灵活、运用合理,才能在计算的过程中收获成功,获得学习的快乐。其次,教师要避免教学的单一、枯燥,在设计计算活动时练习不宜过多、不宜机械重复,一定要不断思考、创新,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方法激起小学生的计算兴趣。例如,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计算竞赛、教师利用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增添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场景故事进行计算教学、通过数学游戏让小学生进行计算题的操练、课后布置一些计算的巩固练习……教师们组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计算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学生的乐于参与、乐于学,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活动中率先垂范,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且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挖掘数学学科内容与计算教学的结合点,引导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细心计算、耐心验算的好习惯,对于小学生粗心或者思维不集中出现的抄错数、抄错符号的现象,也不应该忽视,教师应积极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做好反思和总结。小学生年纪小,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弱,还需要教师适时督促和鼓励,让他们克服困难、增添学习的自信心。

(二)加强对算理的理解、算法的点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在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要使小学生会算,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让他们明确为什么要这样算,也就是要加强对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在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选用正确的算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从小学生的需求出发,结合实际问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小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计算的原理、道理,并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优化思维过程,最后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而在具体的计算活动中,学生只有将算理、算法协调统一后才能有效提高计算能力。我们以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材《分橘子》一课为例,本课是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重点研究用竖式表达分物的过程和结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竖式计算。对于例题48÷3这类被除数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的除法,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学生试商相对困难,教师该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其实借助小棒摆一摆,问题就简单多了。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逐渐体会:4捆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一捆,在竖式计算中十位上商1,剩下1捆要继续平均分,在操作中学生还感知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当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要继续除的道理,那么,剩下的一捆小棒表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8个一合成18个一,把18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个一,所以在竖式中个位上商6,小学生把分小棒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学生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然后把数形进行思维统一,这样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算理,而且促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调发展。再如,教室里有33张椅子,来了49位同学,该如何解决差多少张椅子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这道题的算理,它是列式的依据,根据问题与条件的关系,可以用算式49-33来解决问题。那么在计算49-33时,为什么是个位上的9减个位上的3?原来这是因为数所含的意义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以清晰的理论引导小学生理解算理,并在小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最后形成计算能力。

(三)重视口算,学会估算,加强笔算

加强计算教学,有效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点,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重视让学生打好计算基础,形成计算能力。口算是个体通过思维活动直接计算出结果,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实用,但它适用于较小数和有特点的数的计算。口算是最基础性的计算,小学生要努力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因为基本口算的准确和熟练程度直接制约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计算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加强基础性、针对性、记忆性的训练。在教学中还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习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小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口算后才能转化为一种能力,在计算时就能产生高效率。新课程强调对小学生的估算教学,估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兩地距离大约是多少;开展一次主题活动预算大约多少;完成一份问卷调查大约用时多少;1.5p空调一晚用电大约多少……在计算活动中,估算是小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不仅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而且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笔算就是动笔计算,一般是先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笔算是计算的关键,是经常用到的一种计算方法,是数学计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点。为了提高笔算的正确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留给小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练习,努力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笔算习惯,努力做到笔算时算理要理解、书写要整洁、格式要规范、方法要合理。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估算具有不可忽视的应用价值,笔算能准确解决问题,培养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将三者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例如,在计算126×8时,如果题目没有具体要求,学生可以选择口算,因为125×8=1000是口算中的经典,那么126×8比125×8多了一个8,所以学生很快就能用口算得到答案,我们还可以用笔算来检验口算的正确性,如果题目要求用笔算,那么在笔算后学生可以用口算或估算来检验笔算。

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水平,需要教师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入手,以养成小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习惯为出发点。教师只有对教材的编排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效把握计算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让小学生构建正确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炽兰,陈星星,汪慧,陈萍,张婷.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引—悟—总—拓”课型模式[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78-79.

[2]张具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甘肃教育,2019(22):76.

作者简介:

陈云,福建省南平市,西芹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