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降低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促进良好医患关系建立的研究

2021-01-16熊闽敏谢秋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围术医患腹腔镜

熊闽敏,王 敏,吕 岩,马 琨,谢秋霞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6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单纯肥胖症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并且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肥胖症不仅影响形体外观美感,更是诱发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潜在危险性较高[1-2]。鉴于繁重的工作或学习压力,能够抽出大量时间进行运动减肥的人较少,加之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手术实现减重[3]。目前虽然微创理念的成熟和临床应用使腹腔镜减重手术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4],但依旧存在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本次研究将从护理角度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促进良好医患关系建立的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近五年来实施腹腔镜减重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7.7±7.9)岁;入院体重 113~129 kg,平均体重(119.6±4.0)kg。将未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8.5±8.1)岁;入院体重 115~130 kg,平均体重(120.1±4.4)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腹腔镜减重常规手术室护理,包括:(1)巡回护士配合。按照临床要求接通电源并详细检查腹腔镜仪器的性能是否达到要求,CO2气源是否充足;将电刀负极板置于患者肌肉丰满处并和皮肤充分接触,操作过程中避免与金属物品接触而发生电灼伤;麻醉前向患者进行必要的情绪安抚,消除其对于手术的恐惧心理,严格落实核查制度,确定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麻醉前20分钟配合补液并协助麻醉师做气管插管处理;由于肥胖,患者的体位安置有一定难度,麻醉前鼓励并协助其进行自我体位调节,杜绝拖、拉、拽、推等强度过大的操作行为,建立气腹后适当抬高床头(通常为20°~30°)。(2)器械护士配合。手术前防止镜面进入腹腔内因温差起雾而影响清晰,可将镜面置入温水中浸泡。配合医师放置Trocar并插入电子腹腔镜;器械护士密切观察手术进程,提前做好相关器械准备,保证传递及时准确。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向患者介绍减重的意义和必要性,并配合成功治疗案例的讲解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给予相应的语言鼓励和支持,帮助其了解手术相关情况,通过转移注意力消除其紧张感并提升其依从性。(2)皮肤护理。严格参照《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表》评估患者压疮发生的风险指数,并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床单干燥无褶皱;拉平患者衣物,放松腰带并退至膝盖以下;于患者枕后放置软垫;所有关节均保持功能位;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暖和防寒,避免受压皮肤过于干燥。(3)隐私保护。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隐私不受侵害,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术野暴露。

1.3 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患者术后第三天填写。问卷一共包括20个问题,涵盖手术环境、医护技术、医患沟通等方面,每一个问题答案设“完全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项,评分依次为5分、3分、1分,问卷评分≥95分为完全满意,85~94分为基本满意,<85分为不满意,满意率=(完全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收录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资料统计显示:研究组术后分别出现恶心呕吐1例、胃肠道反应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2/32);对照组术后分别出现压力性损伤1例、腹膜炎1例、高热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71%(3/28),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程度相对较轻。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统计,研究组患者对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3.1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控制并发症的作用

在社会大众的认知中,针对某一项临床手术的护理多体现在术前与术后的病房护理,优质的病房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在微创技术发展及医疗设备不断更新的大背景下,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手术效果及患者的康复进程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5-6]。传统的病房护理中,护理人员会针对患者病情和手术类型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干预,以稳定患者情绪及提高治疗依从性,但患者大多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在进入手术室后因为对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担忧依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将心理干预延续至手术室,符合患者情绪持续性变化的特点,同时能进一步稳定患者情绪,避免由于负面情绪引起的应激反应[7-8]。

3.2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推动作用

对于患者而言,医疗满意度评估除了治疗效果、康复进程是否达到预期,更多的是由其进行主观评价,如由于患者缺乏专业医学知识,且医学知识获取途径有别于医护人员,当术后并发症发生时,患者更多会认为是治疗不彻底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等因素造成,易产生医患矛盾[9]。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另外,贯穿于病房和手术室的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为医患沟通创造了平台,让患者能更为真切地感受到医护人员的良苦用心,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与对照组(10.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程度相对较轻;研究组患者对于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29%(P<0.05)。这从侧面提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对于控制腹腔镜减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搭建医患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经过临床对比研究效果确切,值得在实践中应用并推广。

猜你喜欢

围术医患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