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高职护生专业承诺与性别角色关系研究
2021-01-16王晓君赵丹丹唐文丹李立胜沈婷婷
王晓君,赵丹丹,唐文丹,李立胜,沈婷婷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护理专业承诺是指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为专业努力的意愿、继续从事护理工作和对护理的正向评价[1]。较多研究指出,护理专业承诺水平呈现动态发展趋势,其形成始于学生时代[2-3]。同时有调查随访研究结果表明,拥有较高专业承诺水平的护生,其毕业选择从事护理行业的意愿以及从事护理行业时的专业承诺水平均较高[4]。因此提升护生专业承诺水平,对于降低护士离职率、稳定护理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性别角色属于社会性别范畴,与人的自然性别不同,是社会因素给予个体的性别类型。多数研究认为,性别角色具有男性化型、女性化型、未分化型及双性化型4种类型[5]。有研究指出,单一的性别角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6]。目前有关护理专业承诺的研究多集中探讨不同学历、实习因素、人口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对护生专业承诺水平的影响,并且仍停留在性别二元论层面,缺乏专业承诺与性别角色的关系研究。《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占护士总数的62.5%,其中大专学历护生占比47.9%,表明三年制高职护生仍是我国护理队伍重要的后备军[7]。因此,本研究对三年制高职护生专业承诺与性别角色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提高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打开新思路,从而稳定护理队伍,加快护理事业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以江苏省某护理职业院校三年制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作为样本来源,所有护生均已了解本次调查目的,自愿参加。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表。参考相关文献自行编制,包括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第一志愿是否护理专业、入校后是否获得奖学金等共计8项。(2)护理专业承诺量表。采用吕桂云等[8]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编制的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共4个维度,34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确定”,2分表示“不确定”,3分表示“确定”,4分表示“非常确定”,所有条目得分累计相加得出总分,分数越高表示专业承诺水平越高。该量表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次调查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7。(3)改良版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在刘电芝等[9]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基础上进行改良,包括男性化型、女性化型、双性化型及未分化型4个分量表,其中男性化型、女性化型分量表各16个条目,双性化型及未分化型分量表各9个条目,合计50个条目,本次调查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5。
1.2.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20年2月,采用网络在线调查形式,平台为腾讯问卷。经研究者本人注册、登录后可免费使用,邀请各班班主任组成调查小组,对班主任进行统一培训后由其向调查对象说明本调查的目的、意义,获得知情同意后,将调查问卷二维码发送至班级QQ群,要求护生自主完成问卷填写。共发放问卷360份,有效回收322份,有效回收率为89.4%,调查对象平均完成问卷时间为4分58秒。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在线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人数和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生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
表1 护生一般资料情况
2.2 专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见表2)
2.3 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情况
本研究中,男性化型中位数(M)为5.125,女性化型中位数(F)为 5.437 5。男性化型:M≥5.125且 F<5.437 5;女性化型:F≥5.437 5且 M<5.125;双性化型:M≥5.125且F≥5.437 5;未分化型:M<5.125且F<5.437 5。322名护生中,男生49人,其中6人(12.24%)为男性化型,21人(42.86%)为双性化型,22人(44.90%)为未分化型;女生273人,其中30人(10.99%)为女性化型,19人(6.96%)为男性化型,117人(42.86%)为双性化型,107人(39.19%)为未分化型。见表3。
表2 专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s,分)
表2 专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s,分)
维度 得分 最小值 最大值专业努力意愿专业生涯涉入专业正向评价专业价值认同总分52.66±9.95 14.72±5.13 12.26±2.42 13.54±2.49 93.18±11.97 16 9543 4 64 36 20 16 136
表3 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情况
2.4 不同性别角色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情况比较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角色类型护生在专业承诺总分及专业努力意愿、专业生涯涉入、专业价值认同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以双性化型护生总分最高。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角色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比较(±s,分)
表4 不同性别角色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比较(±s,分)
维度 性别角色类型F值P值双性化型 女性化型 未分化型 男性化型专业努力意愿专业生涯涉入专业正向评价专业价值认同总分54.59±9.82 13.68±5.57 12.57±2.73 14.46±2.24 95.27±12.07 52.53±6.82 13.03±3.34 12.54±2.13 14.23±1.48 92.37±7.88 45.90±8.93 16.26±4.89 11.88±2.12 12.39±2.48 86.43±11.27 51.48±8.70 14.56±3.52 12.28±2.17 13.56±2.47 91.48±10.53 20.58 7.22 1.82 18.98 13.80 0.000 0.000 0.143 0.000 0.000
2.5 专业承诺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性别角色类型外,第一志愿是否护理专业的护生,其专业承诺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96,P=0.001),其中第一志愿为护理专业的护生专业承诺得分为(95.27±12.07)分,第一志愿为非护理专业的护生专业承诺得分为(86.95±10.10)分。因此,以专业承诺为因变量,将第一志愿是否护理专业和性别角色类型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三年制高职护生专业承诺得分的因素有性别角色类型、第一志愿是否护理专业(P<0.01)。见表5。
表5 专业承诺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生专业承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年制高职护生专业承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曹虹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次调查对象为一年级护生,他们刚开始学习护理基础课程,学习压力相对不大,并且受校园浓厚护理文化影响,对于护理专业充满向往与憧憬,加上入校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因此专业承诺得分较高。
3.2 护生性别角色类型以双性化型、未分化型为主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三年制高职护生性别角色类型以双性化型、未分化型为主,其中双性化型占比最高(42.86%),与樊晓盼[11]对本科在校学生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樊晓盼研究认为,本科在校生性别角色类型以未分化型、双性化型居多,且未分化型占比最高;而本次研究对象为三年制高职一年级护生,因此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本研究中,无论男、女护生均以未分化型和双性化型居多,表明性别角色不同于人的自然性别,突破了传统性别二元论。
3.3 性别角色类型是护生专业承诺水平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角色类型护生在专业承诺总分及专业努力意愿、专业生涯涉入、专业价值认同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以双性化型护生总分最高,与李宏生[12]对实习护士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角色类型是三年制高职护生专业承诺水平的影响因素。有研究认为,双性化型相比较其他角色类型,个体的生存发展更加有利,具有更好的精神健康状态,在应对紧张的生活事件时,可以很好地灵活应对[13]。双性化型不意味着个体的性别类型模糊,而是指个体同时具备男性化、女性化特质,并且皆处在较高水平[14]。而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兼具工具性与表达性,即护士一方面要善于沟通表达,展现体贴细致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要面对实施基础护理工作时的辛苦,展现其“女汉子”的一面。胡曼曼[6]的研究认为,护士双性化程度越高,其职业认同水平也越高。本次调查对象为一年级护生,正处于性别角色发育的关键阶段,具有很高的可塑性。提示护理院校要强化护生良好性别角色的养成,突出护理职业对性别角色的特质要求,通过性别角色典型示范,使女生更加独立、自主,男生则侧重锻炼沟通表达能力,提升耐心细致的品质。第一志愿是否护理专业也是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但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因此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三年制高职护生专业承诺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角色类型是三年制高职护生专业承诺水平的影响因素,并且以双性化型护生专业承诺总分最高。另外,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调查对象仅为一所护理职业院校一年级护生,样本来源单一,研究结果不能代表三年制高职护生的整体水平。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扩大样本来源范围。同时,本研究仅为调查分析研究,并未进行干预研究,这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提升三年制高职护生的专业承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