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
2021-01-16付保芹刘佩琪
付保芹,焦 然,刘佩琪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各高职院校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心的思政教育融入了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人文关怀核心理念是一致的。本研究挖掘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结合点,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护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探讨课程思政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为高职护生人文关怀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院2018级护理专业两个自然班的大专生100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年龄在18~20岁之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两组护生的年龄、学业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基础护理学教学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历时两学期,两组教学时间和课时数相同,由同一教师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课前集体讨论总结出各章节思政结合点,根据文献[4-5]及本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6]进行整理分析,并应用“情景导入—课政融合—实践体验—反思总结”护理实训与课程思政元素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2.1 情景导入 利用课前5~10分钟展示与本次课相关的视频或案例导入课程内容。如静脉输液实训时,引入一个8岁患儿哭闹不愿接受输液,护士认真讲解的视频。
1.2.2 课政融合 根据实训内容制定实训课程中思政融入点,例如在导尿术实训课中,通过讲述导尿术的来源,提出名医孙思邈的创新精神;注射时讲述注射器的演变等,说明护理人员的开拓进取精神。我国的护理事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操作中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动作温柔并保护患者的隐私等,培养护生的慎独精神、爱伤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人文关怀训练,激发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培养护生以患者为中心、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情感。
1.2.3 实践体验(1)教师示教:根据提供的临床案例,按照患者的病情、心理需求和治疗目的进行解释,在示教过程中,教师要面带微笑,态度温和,用文明礼貌用语与患者进行人文交流,动作轻快熟练,随时注意保护患者。让护生理解什么是关爱,体验关爱并尝试关爱他人。(2)护生练习:以3~4个护生为一组,每个操作设置10个案例,每个小组随机选择一个案例,由护生分别扮演护士或患者,护生按照病例去解释目的、方法和配合要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及操作后的嘱咐,将整个过程用手机拍下来,要求护生观看自己的操作,相互交流不同角色的感受。
1.2.4 反思总结 实训课后,写出实训报告和反思总结,认真思考实训中自己的操作表现,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对策;同时要求护生参与智慧课堂的课后讨论。
1.3 评价方法
1.3.1 形成性评价 采用平时操作考核、反思总结等方式。(1)操作考核:每次实训结束要求每个护生上交操作录像,由小组长进行评分,写出评语,反馈给护生。(2)实训报告和反思总结:每个护理操作后上交实训报告,并将反思总结上传到智慧课堂,根据护生上传的资料打分。
1.3.2 终结性评价 实训成绩包括:(1)技能成绩,选择临床常用的护理技能操作,以备用床、无菌技术、导尿术、静脉输液4项操作进行综合考核,评分标准以本校教师编写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指导》中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为依据,均以百分制计分,其中思政和人文关怀部分占20分,监考教师为基础护理教研室3位教师共同监考,取平均分。(2)人文关怀能力问卷调查:采用黄弋冰[7]编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45个条目,由8个维度组成,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5=完全符合;4=基本符合;3=不能确定;2=基本不符合;1=完全不符合),分别在开课前、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的护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问卷调查。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1)开课前和结束后对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自身配对比较;(2)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实训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课程前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见表1)
表1 课程前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s,分)
表1 课程前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s,分)
时间 总分 灌输信念和希望 健康教育 形成人道利他价值观 科学解决健康问题 协助满足基本需要 提供良好环境 促进情感交流 帮助解决困难课前课后tP 175.34±2.07 184.26±2.12-3.068 0.004 34.00±0.00 40.66±0.47-13.915 0.000 29.68±0.50 31.94±0.42-3.279 0.002 25.36±0.33 26.20±0.34-1.791 0.079 15.64±0.37 16.94±0.28-3.240 0.002 15.38±0.27 16.40±0.32-2.426 0.019 13.86±0.38 14.04±0.54-0.282 0.779 20.42±0.34 21.36±0.35-1.895 0.064 15.96±0.38 16.72±0.46-1.253 0.216
2.2 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护理技能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期末护理技能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生期末护理技能成绩比较(±s,分)
组别n 护理技能成绩实验组对照组50 50 tP 90.53±8.81 83.30±17.15 2.438 0.018
3 讨论
3.1 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目前,受护理专业背景的制约,我国护理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欠缺、人文关怀能力有待提升[4]。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由专门的思政课程教师担任,护理教师认为专业课程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在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另一方面,护理专业课教师缺乏专业的人文素养和课程思政方面的知识,把握不好专业课与思政知识的结合点。因此,学校应制订课程思政的育人计划,思政教师要和专业课教师结合,努力挖掘专业知识体系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护生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文关怀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感染护生,护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的行为自然而然地提高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因此,培养高水平的、拥有思政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是提升护生人文素养的关键。
3.2 明确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模式
在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将思政内容融入素质教育中,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课程思政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护生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和本质,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关怀能力的护士对当今护理界来说至关重要。在护理实训课中通过“情景导入—课政融合—实践体验—反思总结”的教学模式,利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不同教学方法,使各项护理技能操作与人文精神和思政内容紧密联系,渗透人文关怀教育,这与刘芹等[8]观点是一致的。表2显示,实验组护生护理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新的教学模式在教书育人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3.3 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提升人文关怀能力
采用“情景导入—课政融合—实践体验—反思总结”教学模式,在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创设知识、情感、心理环境氛围,在各种真实临床情境中体验双重角色要求和关怀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进而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由表1可见,实验组护生课程前后人文关怀能力比较,在总分、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协助满足基本需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显示[9],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其沟通能力呈中度正相关,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越高,其人文关怀能力越高。本研究是以关怀小组为单位进行护理技能训练,各小组成员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和角色互换中,护生之间不断进行交流互动,锻炼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协调能力,从而提高了人文关怀能力和实训教学质量。由表2可见,实验组护生的护理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和人文关怀内容,不仅能帮助护生更好地理解、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