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1-01-16陈晓姣
陈晓姣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600)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2014年,上海市在基础教育阶段多年实践学科德育的基础上,开始在本科高校探索实施课程思政。2017年6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了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肯定上海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并向全国推广上海经验。此后,各地高校陆续探索实施“课程思政”,推行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当前对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较多,且主要集中在顶层设计和总体架构层面,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鲜有报道,特别是对于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缺少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职业院校实际情况,提出构建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方法,以推动职业院校开展基于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改革。
1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意义
从理念形成到试点乃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课程思政促进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然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由于缺乏有效经验和成功的应用案例,其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同时,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和高频词,但如何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目前尚没有系统的评价指标[2]。陆道坤[3]认为,专业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这一系统工程中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而专业课程思政的评价又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赵仕宇等[4]认为,课程思政强调育人功能,课程考核方式和育人效果的标准必将也随之改变,这正成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马霖[5]认为课程思政教育是隐性的,教育效果评价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环节。王茜[6]认为,课程思政隐性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意味着需要更加健全有效的评价方式。学者们普遍认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亟待完善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
2019年9 月,教育部发布《“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提出要完善高校思政课建设,推动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格局,制订专项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当前课程思政的难点所在[7],因而构建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目前学术界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或者实施路径的探索,针对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基本空白。以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为研究背景,构建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将进一步充实以课程思政推进课程育人的理论内涵,为职业院校打造“三全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在充分调研专业课教学的基础上构建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以准确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这将为专业教师有的放矢地实践课程思政提供指导,也能推动职业院校开展基于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改革,助力新时代专业人才培养。
2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2.1 明确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
图1 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内容
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内容见图1。首先,思政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应该在对思政教育核心原则和要求内化的基础上确定评价原则。基于思政教育的隐性教育特征和复杂性,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并做出定性评价,以促进学生思想全面发展。(1)课程思政是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学生的思想变化是动态的,需要制订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开展系统有效的评价工作。可以通过定期调研、建立思想发展档案、追踪访查等手段来长期追踪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2)课堂具有教学和教育双重功能,应从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两方面细化评价标准。针对专业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政目标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来指标化与量化该评价标准,这是该体系构建的重点内容。(3)为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围绕设定的标准要求明确评价主体。课程思政涉及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能从不同角度对课程思政的实行情况进行分别评价。由于各主体均是参与者和见证者,且相互独立,需要平衡各主体之间的评价维度及所占比重,这也是该体系构建的难点内容。(4)根据确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生成全面的评价结论,并将该结论反馈,用于完善评价标准,改进教学设计与完善制度建设,为后续优化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这是该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
2.2 厘清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见图2。(1)查阅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资料,了解课程思政最新动态和相关政策,把握课程思政最新成果,收集教学评价相关研究数据并进行分析整理,寻找理论依据以及可借鉴的经验。(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湖南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开展现状,采取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学生与课程育人专家等各方评价进行调研,为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寻找实践依据。(3)对调研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理论依据和教学实践,建立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提出评价标准的指标并合理量化,围绕标准要求明确评价主体的评价维度及所占比重。(4)将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应用到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探索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根据应用的反馈结果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实用性。
图2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2.3 构建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难点部分,制订详细的研究策略。(1)对于研究重点,即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标准的指标化与量化,应从专业目标和思政目标两方面展开(见图3)。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专业目标应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其中知识目标要从学懂、学会到能自如运用,技能目标要逐步达到做中学、学中做、能举一反三的层次要求。思政目标应与教育目标相辅相成,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中需达到思想上高度认同、行动上自我规范并在精神上逐步内化的层级。
图3 评价标准研究
(2)对于研究难点,即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主体的评价维度及所占比重,应从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依次展开(见图4)。教师主体中应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课程思政的人员,如育人专家、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班导师和辅导员,他们都能从不同角度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进行专业评价。育人专家能从课程育人角度评教,其评价结论有利于课程教师育人水平的提升。专业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完成情况、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统一情况、教学技能与思政能力提升情况等维度自评教学情况;各专业教师之间在专业方面可以从目标体现、内容融合、成效展现等维度互评课堂基本情况;专业教师还可以从学生上课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维度评学。思政教师能从思政教育角度指导和引领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为其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实践层面的答疑解惑,既能评教又能评学。班导师和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直接参与者,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从学生学业行为的变化,如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专业相关活动的参与度等维度评学。学生主体中应注重班干部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评教和自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图4 评价主体研究
3 结语
在调研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开展现状和当前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构建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以准确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开展课程思政能推进课程育人,有效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职业院校应将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新形势下“三全育人”的有力抓手,构建合理的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增强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