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2021-01-16张斌斌
张斌斌
(湖北师范大学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湖北 黄石 435002)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高级阶段”,直接关系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扎根于中国大地的社会主义教育始终是知识体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综合,要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个方面涉及高校两个最为核心的内容:一个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方向,一个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
“三全育人”理念是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学风建设是高校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全育人”理念为学风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是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遵循; 同时,推进学风建设、构建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题中之义。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一) 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
学风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学习的风气。古往今来,有很多关于学习的论述,如《礼记·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在古人看来,学习不仅包括学的内容、行为,还包含批判性思考、辩证性吸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实践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学风观认为,学风是人们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风不仅涉及知识理论,也涉及实际,还涉及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联。[2]列宁指出,“我们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3]毛泽东从整顿党的作风出发,强调学风是思想方法问题,是态度问题。他指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寄语青年学生“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5],他要求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6];他提醒全体党员,“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7]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高校学风建设进行了论述,他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8]
《教育大辞典》中对学风的定义是治学的态度和方法,特指学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方法。并对优良学风的内涵进行了阐释:1.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巨大的学习动力;2.正确的学习态度;3.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9]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所谓高校学风,是一所高校在办学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治学态度、方法、环境与效果的综合体,是高校个体(师生员工个人)与群体(部门机构团队)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方法在治学、管理和服务上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风气、教师教学的风气、党政干部管理的风气和教辅人员服务的风气等方面。就其本质而言,学风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求知治学方面的具体体现;就我国高校而言,创建优良学风最为根本的就是要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观。而高校学风建设,是高校为营造优良学风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举措,它主要围绕如何更好地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营造良好的学风环境、有效提升学习效果等方面展开。
(二) 高校学风建设的特征
第一, 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高校五大职能中,居首位的就是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这里的“有用”就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用,而不是其他什么“用途”。相对于“培养人”而言,“培养什么人”显得更为重要、关键。因此,在高校学风建设实践中,无论是学生的学、教师的教、管理者的管理与服务,都必须旗帜鲜明、导向正确,因为没有脱离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的纯粹学问与学术。高校学风建设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要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有用人才。
第二,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复杂的系统性。从高校学风建设的内容来看,学风建设涉及高校方方面面,与全体师生员工息息相关,需要全校“一盘棋”进行部署,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的教书育人、党政管理人员与教辅人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学风建设系统。其复杂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学习规律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实践的辩证过程,学习成效因每个个体认识的水平、实践的程度不同而不同。二是教书育人过程的系统性。教学具有规律性,不仅需要教师自己将所教授的内容吃透,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育人的过程,更需要掌握方式方法,让学生喜闻乐见、感同身受。三是学风建设成效评判标准的系统性。如何评价一所高校学风建设的好与坏、成与败?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量化标准。
第三,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动态的延续性。所谓动态延续性,就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变”与“不变”。一方面,高校学风建设作为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气质与风范,体现着高校的内涵精神、彰显着高校的办学治校理念、传承着高校的文化基因、承载着高校的历史传统,这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不变”。另一方面,高校学风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由高校师生全员参与,体现在高校育人的全过程中、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全方位,并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随之发展变化,这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变”。我们要在学风建设的“变”中把握“不变”,又要在“不变”中积极求“变”。
二、“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学风建设的辩证关系
“三全育人”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辩证统一,“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就是要形成育人合力,构建育人共同体,着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10]。高校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风和学风既影响和决定着、又反映和体现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11]
概而言之,“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学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于:“三全育人”理念是推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思想保证,高校学风建设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二者有着相同的价值旨归,即协同致力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一) “三全育人”理念是推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思想保证
第一, 明确了“为何学”这一高校学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为何学”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动机、目的、态度,彰显着一个人的学习观,其实质体现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这个问题上,革命导师和党的领袖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例如,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树立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的远大志向;17岁的毛泽东离家求学,留下一首《赠父诗》,表达了其“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坚定决心;少年周恩来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16岁的习近平下乡插队当“知青”时,带的行李是满满一箱书,这期间,他为借一本,来回跑了60多里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为何而学?当然是为勇于承担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责任与使命而学,为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然而,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处在学习“黄金时期”的大学生,本该勤奋学习、锤炼本领,却将大量时间精力消耗在网络游戏上;一些学生学习急功近利,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什么对自己“有用”就学什么;如此等等,无异于将学习行为“异化”了。这些不良现象,需要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予以引导、纠正。
第二, 解决了“如何学”这一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问题。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教条,而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学习成效、弘扬优良学风的重要条件。
一是学生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学习的国家,关于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名言警句值得借鉴。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业精于勤,荒于嬉”,告诉我们勤奋是学习的制胜法宝。学习有法,但无定法,因而要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是教师要掌握教学的方法。教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涉及到教师的教更涉及到学生的学,因而需要教师掌握高等教育学、教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动态延续性,这个系统中最大的变量在于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受到青睐,高校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融入这个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开展探究性、讨论式教学,积极尝试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
三是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学风不仅涉及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还涉及到育人,涉及到党政干部和教辅人员的教育管理,教育管理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需要掌握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科学的方法和高超的艺术。要把理论灌输与思想互动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管理者“怎么讲”更注重学生“怎么想”;要把教育管理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既解思想之惑也解生活之困;要把传统的教育载体与创新的教育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用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让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二) 高校学风建设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
第一, 高校学风建设为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打造了实践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个人,对于高校而言,就是青年大学生,要想他们对某种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产生认同,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不论是通过“面对面”还是“键对键”。然而,无论是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作为“主阵地”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其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都不算高。整个大学期间,学生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还是花费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因而要更好发挥育人整体效果,需要专业课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更要育好人。现阶段高校积极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让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学风建设这一实践平台的育人功能。
第二, 高校学风建设为落实“三全育人”理念营造了良好环境。高校学风是一种治学的风气,反映的是一所高校的精神面貌和状态,优良的学风本身就是一种育人资源。高校开展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使他们对是非、善恶、美丑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以增强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学生群体中营造了崇学善学乐学的氛围,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或许是一些老师所反映的“学生学习成绩越好、学风越优良的班级越容易管理”的原因。
第三, 高校学风建设为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提供了精神动力。高校学风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需要长期加强的,也是动态发展的。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青年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方式、思想状态、价值观念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诸多困难与挑战,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学风建设在积极求变求新求效,诸如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等都在不断革新,这种因学风建设需要带来的变化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条件、带来了转机,从而为“三全育人”理念的落地落实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在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创新中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完备的高校学风建设协同体系
第一,要从主体的维度确保高校学风建设的全员参与。要组建学风建设工作委员会,制定学风建设实施方案,成立校、院(系)两级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第一职责。组织部门通过加强对党支部的管理和党员的教育引导,发挥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宣传部门通过在校园各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学业、科研等方面的先进模范事迹,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学工部门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促使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教务部门通过规范教学秩序、强化教学质量,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教与学良性互动;后勤管理部门通过加强对教室、宿舍等校园场所的管理布置,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科研、人事、图书馆等部门机构也要各司其职,结合各自的岗位职责,通过整合各方教育资源,构建立体化育人网络,切实形成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全员育人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从时间的维度确保高校学风建设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思想困惑的学生,开展分阶段、分重点的形式多样的高校学风建设活动。开展“大一养成习惯”“大二潜心立志”“大三拓展素质”“大四实践成才”等主题教育活动,研究生主要注重学术诚信与科研道德的培养。将新生作为重点,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指导、鼓励高年级学生参加专业理论知识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及时更新、完善学业困难学生的档案,组织专任教师和学生骨干开展“学困生”精准帮扶;加大对成绩优秀学生在学术科研、考研深造、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指导力度,引导学生攀登学术高峰,不断提升学习成效。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毕业后的跟踪调查与反馈。
第三,要从空间的维度确保高校学风建设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全方位。一是要抓住实体空间,即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人的生存与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空间。实体空间是高校学风建设极为关键的一环,需要高校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育人空间场域延伸拓展到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中;同时,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高品位、高质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优良的校风、班风、寝风氛围中受到熏陶。二是要拓展思维空间,即“知识—能力—素质”的抽象思维空间。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更是为了给行动提供指导进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高校学风建设要注重对知识传授、转化、运用等各阶段的严格监管与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知、情、意、信、行的有机统一,把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有效地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
(二)用好阵地平台,构建运行高效的高校学风建设动力体系
发挥高校学风建设各阵地平台的组织优势,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内圈、中圈、外圈“三圈”的概念,使育人的框架体系更加科学化、立体化、具象化。[12]
第一, “内圈”强调要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作用,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一是要办好、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按照“八个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二是要打一场提升教学质量水平的攻坚战。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对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强调要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教学质量是学风建设最直观的反映,要严把教师的入口、培训关,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管,做好教学结果的反馈,完善奖惩机制,让“水课”少起来,让“金课”多起来。三是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挖掘各学科门类中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资源,发挥好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互相融合的问题,构建覆盖全面、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第二,“中圈”强调要发挥好“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作用,利用好课外活动和网络育人平台这个主阵地。一是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群团组织主导作用,在引导青年学生以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着眼学生全面成长、多元发展、特长发挥、个性彰显等需求,科学合理组织设计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并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全面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二是要充分发挥网络育人作用,整合学校“三微一端”等网络新型媒体资源,树立“互联网+思政”的思维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有机融合起来,保障网络教育资源的生产、供给、传播,做到青年在哪里网络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就建立到哪里。
第三,“外圈”强调要发挥好“第三课堂”的作用,利用好社会实践这个大舞台。一是要通过“知识+运用”专业实习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要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检验。要强化对专业实习的组织、检查与督导,加强学校、地方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不断提高专业实习的实效。二是要通过“知识+成长”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暑假“三下乡”“三支一扶”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鲜活的实践锻炼中知国情、晓社情、访民情,通过与各部门、各阶层人员接触,处理各种现实困难,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通过“知识+奉献”志愿服务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要以服务奉献为导向,推动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与责任担当有机结合,把志愿服务作为检验和改进学生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立足校园、辐射社区、面向社会的立体化志愿服务体系。四是要通过“知识+创造”创业实践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充分运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浪潮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结合。
(三)注重成效反馈,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具有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对评价结果的运用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行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高校学风建设能够有效推进的有力保障,要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使命,构建校内外相配合的测评体系。
一方面,要科学优化校内学风建设测评体系。学校每年要对学风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比,并将其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对干部的管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及人才培养质量等与学风建设相关的实绩进行测评,并将其纳入各单位的绩效分配之中。实行学生学业预警机制,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辅导员、教学秘书要及时进行反馈,并逐级进行谈话,根据需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对于被预警告诫的学生,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帮扶。加强对招生、课程、考试的巡查和抽查,强化对培养环节的管理,完善学位论文答辩、学位审议的检查监督,加大学位论文抽检力度。由人事、教务部门牵头,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年度考核,结合各授课班级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每年评选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管理服务育人先进个人”,并予以表彰,同时将其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由学工部门牵头,开展优良学风班级、优良学风寝室、学术科技之星等评选活动,并将评选结果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要科学构建校外第三方机构测评体系。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其效果的好坏也需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科学的评判。这里所提及的第三方机构测评并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进行的实绩考核,它不是为了增加高校的考评负担,而是着眼于通过测评,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反馈建议、不断改进,形成工作的闭环。[13]高校学风建设测评内容主要包含“看得见”的事实和“看不见”的效果两个方面,对于“看得见”事实的测评相对较易,办学经费、科研成果、毕业率、就业率等,都有据可查;对于“看不见”的效果如何监测、衡量、反馈,是难点所在。这里笔者试图给出自己的思考:一是从测评的对象看,要实行分层分类,根据各高校办学层次、教育性质、学科范围等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测评体系,不能一把尺子量所有。二是从测评的方法看,要坚持网上评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三是从测评的范围看,既在校内进行测评也在校外进行测评,校外测评主要跟踪调查学生毕业后的情况、用人单位的反馈、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社会团体对高校的评价;校内测评既在行政管理干部、教师中进行,也在学生和教辅服务人员中进行。四是从测评的内容看,主要包含组织保障、培养过程、学风成效和社会贡献等四个一级指标。组织保障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经费投入等二级指标;培养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管理,管理服务育人以及对学风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等二级指标;学风成效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分基点)、课外实践、就业创业、获奖等情况,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等二级指标;社会贡献是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主要包括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为地方发展输送高层次紧缺人才、毕业生到基层艰苦边远地区服务等二级指标。
综上所述,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是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而高校学风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而我们要在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创新中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