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语法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2021-07-07李灵雪李治平

关键词:新语语体新闻标题

李灵雪,李治平

(湖北师范大学 语言学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 435002)

一、引言

自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以来,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平台随之兴起,对人民大众的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最近十年间,尤其是近五年来关于网络新闻标题的研究文献日渐增多。如:李文的《〈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文本研究》[1],闫娟的《〈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语言研究》[2],班文冲的《基于语料库的网络新闻词频研究——以人民网、新华网和新浪网、网易网为例》[3],王璐的《〈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研究》[4],其中在王璐的文章中,对标题的研究十分详细,该文从词汇、语句、语法、人际功能等角度来对人民日报标题中词汇语句组成成分分析,指出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不足之处并给出建议。

本文研究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标题特征,以《南方都市报》为研究对象,对其从2020年6月14日至2020年7月14日30天,一共988条标题收集整理分析,逐步分析《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的词语、语句的使用情况,同时对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的拟定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新闻标题中常用的词语

郭锐认为“词类实际上是以词的词汇层面的表述功能为内在依据进行的分类”[5],本文中主要涉及的词类包括数词、形容词、副词以及一些新词新语。

我们主要利用字词频率统计工具来对《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标题词汇进行分析,统计出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个词。(即该词在我们收集的数据中出现的总次数占总词数的比例,比如:“了”词出现了192次,占此次收集的新闻标题中总词数的比例)如下图表1:

表1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到使用频率最高的主要是助词“了”“的”;数词“一”“万”;名词“北京”“广州”“人”“岁”;以及动词“有”;介词“被”,本文对助词“了”“的”名词尤其是地名“北京”“广州”还有动词“有”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是我们不做过多讨论,原因在于助词不仅是在新闻标题中使用最高,在其他文章文本中使用频率也是较高的,至于地名“北京”“广州”等专有名词之所以使用频率较高,是因为我们选取的新闻标题的时间范围是6月至7月,在这个期间,北京疫情在持续,新闻对北京疫情情况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其次《南方都市报》主打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是面向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所以“北京”“广州”地名的使用频率较高。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主要是一些数词、副词、形容词以及一些网络新词新语的使用情况。

(一)数词的使用

通过对近1000条新闻标题词汇使用的统计,我们发现,数词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一共有988条新闻标题,其中使用数词的有956条,频率高达96.8%,数词的使用有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在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标题中的数字化的使用频次逐渐增多,数字的使用直观醒目地说明了新闻的价值,更加准确地表达新闻的内容,给读者在数字上有着直观的感受和冲击,展现出新闻内容的数量之多或者数量之少,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身家低于200亿别来!广州又一城中村旧改招亲

(2)腾讯悬赏1000瓶老干妈!还发个视频……

(3)谷歌被罚50000000欧元

(4)当年故意考0分的他,现在怎么样了

(5)0!来之不易

(6)微信又有重大更新,一年1次机会!iOS用户沸腾了

正如上面(1)—(3)例中的“200亿”“1000瓶”“50000000”等数字都表达出该新闻所涉及内容的数量之大,大的数字异于常规会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而后面的几个例子中,例(4)—(6)中,例(4)中“0”显出新闻涉及数额之小,例(5)中“0!来之不易”说的是新闻当日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新增人数为0,这是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例(6)中“一年1次”也是在表示数量之少。

(二)副词的使用

本文中我们主要选取了表时间频率的:刚刚;表程度的:最;

1、 表时间频率的:刚刚

(7)刚刚,乐事紧急声明!

(8)林丹刚刚宣布退役!

(9)刚刚,外交部介绍中印最新情况!

通过使用字词频率统计工具,我们看到“刚刚”一词在本次的数据当中,共出现25次,频率为0.2561,“刚刚”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运用在新闻标题中,往往强调的是新闻事件的重大型和紧迫性,比如“刚刚,乐事紧急声明!” “林丹刚刚宣布退役!”“刚刚,外交部介绍中印最新情况!”同时“刚刚”也表现出新闻信息在传播中时间的概念得到强化,显示出新闻的及时性、时效性。

2、 表程度的:最

(10)最新!沉船是缅甸籍船只,获救的是中国人

(11)广州当红城中村改造有新进展!最火户型曝光,中签率仅1/9

(12)这所知名大学,不仅“最有钱”还“最会赚钱”!

通过使用字词频率统计工具“最X”一共有49次,由此看来,“最X”结构在新闻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同时“最新”有30次,频率是0.3074,“最高”和“最大”各4次,频率是0.0410,其他“最X”有11次,频率是0.1127,其实“最”表示极限的程度副词,“最”在语义上表示的是无比的、极限的,在语义上是表现了客观性,由例(10)—(12)我们可以看到,“最新”表示的是信息的及时性,在时间上具有第一性,当然“最X”结构也有一定的主观性,比如例(11)(12)中的 “最有钱”“最会赚钱”在某种程度上是编者用上“最”表示极端性、绝对性的词汇,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来增加阅读量和点击量。

(三)形容词的使用

通过使用字词频率统计工具我们看到新闻标题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有“新”“重”“高”“惊”等。根据对新闻标题的收集整理,同时采用了字词频统计工具,我们作出如下表2:

表2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出现次数是48,使用频率为0.4918,还有“最新”出现次数为30,使用频率为0.3074。“新增”出现次数为12,使用频率是0.123;“重”出现次数为44,使用频率是0.2886,“重磅”出现次数为9使用频率为0.0922,“重要”出现次数为8,使用频率为0.0820,“严重”出现次数6,使用频率为0.0615,“重大”出现次数为4 ,使用频率为0.0410;“惊”出现次数为14,使用频率为0.0918;“高”“高达”“高空”出现次数分别为14、2、2,使用频率分别为0.1434、0.0205、0.0205。

在这里我们举出以下几例做简要分析:

(13)“海代”热度超日韩代购!海关总署新规今起实行!

(14)就香港教育,林郑月娥透露着新计划!

通过查询《现代汉语词典》[6],我们看到“新”有以下含义:①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②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③使变成新的;④没有用过的,与“旧”相对;⑤指新的人或事物;⑥称结婚时的人或物;⑦新近,刚;⑧姓。在上述例子中,我们看到例(13)(14)中“新规”中的“新”和“新计划”的“新”即与“旧”相对,表示的是海关总署拟定的不同旧规而言的新的规章制度,关于香港教育的与之前不同的新计划。

(15)文旅部宣布重要通知

(16)重磅!广州发现2200平米先秦遗址!一大批文物曝光

(17)外来物种入侵洱海!云南大理“重金悬赏”采摘

在《现代汉语词典》[6]中“重”有以下含义:①重量;分量;②重量大,比重大,(与“轻”相对);③程度深;④重要;⑤重视;⑥不轻率,稳重;⑦姓。

例(15)中的“重要”是指主要,要紧,说明该通知的重要程度高,例(16)中的“重磅”,“重”上面已经解释,“磅”: ①英美制重量单位,一磅合0.45359237公斤。②用金属制成,底座上有承重金属板的台秤。“重磅”可以理解为十分重要或者重大的事件,用“重磅”再加一个感叹号,编者想表达该新闻的重要性,想引起读者的注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例(17)中的“重金悬赏”也很容易理解,即价格高,同时引号的使用,又引起阅读者的兴趣,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19)东莞海滩惊现大量猪蹄!几天了,这事还是谜

(20)严峻!航拍决堤现场触目惊心

在《现代汉语词典》[6]中“惊”有以下含义:①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紧张;②惊动;③骤马因害怕而狂跑不受控制。上面的例子中“惊现”“惊心”等表示有惊慌、恐惧、惊恐之意,同时以这种表达令人十分震惊的词汇作为标题,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21)深圳一网红盘高达28万元/m2!上顶楼就能坐飞机

(22)博尔顿事先知道孟晚舟被捕,汇丰银行曾提供高额出场费

(23)北京高风险地区增至5个!

在《现代汉语词典》[6]中“高”的解释为:①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②高度;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④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⑤等级在上的;⑥敬辞,称别人的事物;⑦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⑧姓。

上面(21)例的“高达”和(22)例的“高额”中的“高”显然都是表示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之意,前两者表达价格上很高,(23)例中的“高风险”指的是风险程度与“低风险”相对。

(三)网络新词新语的使用

自2012年起,国家语委开始发布“汉语盘点”,主要是对过去一年,我国媒体中、社会上的一些常用的流行语、新词语以及网络用语进行盘点,微信公众号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网络技术逐渐发展而出现的信息交流传播平台,为了适应用户的阅读习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中也会大量使用网络新词新语,以增加标题的新颖性和对用户的吸引力。

(24)只上网课或被遣返?留美学生太难了!

(25)网红城市百强榜出炉!北上广深杭排前五,C位是它

(26)广州禁毒版《Mojito》太上头!最高检披露一个数字让人惊心

以上例子中的“太难了”“C位”“太上头”等都是属于网络新词新语,它们直接生动地反映了网络时代下人们生活,同时也符合年轻人以及社会民众的“口味”,因此越来越多的微信公众号为了增强标题的吸引力,会在标题中使用一些较受欢迎的网络新词新语,来寻求网络读者的共鸣,从而很多时候网络新词新语能够成为标题的点晴之笔。

三、新闻标题中常用的句类

本文统计了新闻标题中常用几种标点符号,根据这些标点符号的使用进一步区分出各种句类出现的次数及频率,如下表3。

表3

从图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南方都市报》新闻标题中感叹号、逗号、引号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中感叹号的使用频率最高,在句号、问号和叹号进行选择时,新闻标题倾向于使用带有语气特征的问号和叹号,因为叹号和问号本身具有的语气特征,更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上表4我们从句类的角度进一步统计了各种句类的出现次数及使用频率。

表4

(一)感叹句的使用

由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感叹句的出现次数最多567次,使用频率最高为0.8804。感叹句,带有浓厚的感情,能够使受众在情感上引起者震撼而认同。

(27)“瞬间一无所有!”家被冲垮前,他想回去拿5万现金,9岁女儿抱住他……

(28)首飞成功!升空瞬间太燃了

(29)女子离家4个月,回家推开门一看,瞬间崩溃了!

第(28)例中,“首飞成功!”表现出编者对我们国家的军事力量的自豪之情,能够使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出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祈使句的使用

祈使句的出现次数为25次,使用频率为0.0388。

(30)看!这幅画拍出1.14亿港元!

(31)广东人注意!这笔钱涨了

(32)别在聊天里搜“快”

第(30)(31)例中的“看!”“广东人注意!”等都从正面祈使,想让读者快速阅读文章,第(32)例中的“别……”表面意义是让读者不要做某事,但其实这也是汉语中的一个独特用法,用否定表示肯定,正是抓住了一些大众读者的逆反心理,进一步去增加文章的阅读量和点击量。

(三)一般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出现次数为16次,使用频率为0.0248,疑问句就是想要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引起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同时有的标题也会启发读者去主动进行思考,引发其探究实践过程的兴趣,无形之中也促使读者和编者之间的互动。

(33)国潮文化为什么不放过T恤?

(34)疫后首个电商节,您买买买了吗?

(35)乘风破浪的车车们率先成团发声,你pick谁?

比如例(34)(35)中“您买买买了吗?”“你pick谁?”让读者看到这些标题后,就会自己去思考能够与编者产生很好的互动效果。

(四)设问句的使用

设问句出现次数为36次,使用频率为0.0559,新闻标题直接用设问句,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它能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的作用。

(36)中印边境冲突中方至少40人死?外交部回应

(37)人脸识别杜绝游戏沉迷?专家:技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38)王振华案“判得太轻”?审判长说……

第(36)例中,“中印边境冲突中方至少40人死?外交部回应”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提高人们的关注度。又如第(37)例中,“人脸识别杜绝游戏沉迷?专家:技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先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好奇和阅读兴趣,紧接着是专家回应,这些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结语

我们收集整理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标题之后,发现很多新闻标题不只使用一种上文提到的方式,有时两、三种甚至更多,比如,感叹句和省略句并用,数字和感叹句并用,省略句中带有数字等等。但是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方法,编者旨在想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去让读者了解其想传达的内容,或是科普或是警醒或是其他。

当然《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标题中也不乏有一些使用了稍显夸张的词汇想吸引读者的注意,好的新闻标题必须具备吸引读者的能力,但对新闻的揭示、评价尤其呈现出新闻报道的最佳价值才是新闻标题所必备的。对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进行词语词类的整体分析后,我们很明显地看到新闻标题的拟定也具有的语体语法,袁晖先生在其著作《汉语语体概论》[7]中把语体分为谈话语体、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新闻语体、文艺语体、演讲语体、广告语体等七大类,每个语体都有其自身特点。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新闻标题及新闻语言的使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闻的语体语法也在发生某些改变,从词法句法角度可以看到新闻标题中新词新语、句式的使用频率都表现出自媒体时代下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的语体语法的某些特征。

猜你喜欢

新语语体新闻标题
汉语语篇语体特征研究新拓展
——《汉语语篇多维语体特征研究》评述
《世说新语》:周处除三害
新时代新闻播音主持的语体变化特点
学林新语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