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核定管理创新分析

2021-01-16康晓锋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6期
关键词:定员核定台账

康晓锋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企业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想实现提高经营生产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每个人力都应该充分释放效能,以便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信息化管理模式。供电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企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开始逐步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管理模式,将管理与技术进行完美集合,不断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应用劳动定员核定管理模式并对其不断进行创新,建立健全科学的劳动定员核定管理系统,对劳动定员业务进行统一化管理,不断提高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核定管理模式特点

(一)信息数据庞大

供电企业传统劳动定员核定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数据,其中包括了供电工程规划、建设、检修等各方面的数据内容,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庞大的数据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劳动定员核定管理需要的信息。

(二)业务范围广

供电企业涉及的业务非常广泛,上至电网总部,下至乡镇电力管理单位,所有的电力单位都必须参与到劳动定员核定管理中,涉及的部门和业务比较繁杂。

(三)工作内容繁琐

传统的劳动定员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需要做的工作比较多,每年都需要定期进行定员测算,不仅工作内容繁琐,而且其中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大部分都是重复的,缺乏创新性。

二、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核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用工性质受限

供电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常规方法是规定每个岗位人员的编制,根据编制人数和实际在岗人数判断是否超员和缺员。在供电企业中时常会出现实际用工与定员不匹配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供电企业专业用工性质受限,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往往出现缺员现象,后勤部门普遍存在超员情况,技术性岗位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前期需要大量的培训,上岗的难度比较大,后勤部门虽然人力超员,但是人员的年龄普遍较高,转岗难度较大。

(二)缺乏统一的职能业务模式

劳动定员核定管理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的制定则需要综合考虑供电企业的组织架构、职能配置等各方面的内容,而且还需要细分业务内容、岗位职责等方面,这样才能对劳动定员进行直接分解。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普遍存在两点问题:一是供电企业并未在内部制定统一的劳动定员标准,实际用工数量和定员之间存在差异;二是供电企业职能集约程度与标准适用层级不相适应。

(三)专业信息系统未完全应用

定员设备的取值工作步骤较为复杂,各个专业都得提供设备台账和相关的业务数据,才能开展定员测算工作。要想最终保证定员测算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关注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供电企业中的数据又非常多,如果单纯依靠人力难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就需要专业信息系统的全覆盖应用,如果在各个层级上没有彻底贯通专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定员测算工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还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三、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核定管理系统创新架构

(一)业务架构

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核定管理系统业务架构的设计应该建立在企业发展目标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确保设计流程的高效化和规范化。各单位需要提供各项台账数据和用工申报数据,具体涵盖了项目规划、建设、原型、检修等各方面的数据内容,将全部数据收集好之后才可以进行数据核定。劳动定员核定标准模块主要包括用工模块、台账模块、测算模块以及核定模块,通过严格执行劳动定员核定标准,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定员测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功能架构

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核定管理系统功能架构主要包括了实际用工数据申报审批、定员测算、定员标准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功能架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供电企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下属单位都是测量单位,在实际测算任务制定之前应该根据定员核定管理系统中的测量单位来进行维护;第二,在开展台账申报审核管理工作时,可以利用劳动定员核定管理系统实现对于台账报告期同定员保准对应关系维护功能,在历史台账和标准参数的综合基础上进行标准验证,可以为定员标准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第三,台账数据申报审核管理和实际用工数据申报审核管理都应该进行审批,可以为劳动定员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第四,劳动定员测算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用工方式等多种因素,得出测算结果后需上报总部等待批复。

(三)数据架构

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核定管理系统可以采用Oracle10g数据库,为了显著改善系统数据的功能,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可以采用分区表设计。其中包括指标信息、定员标准配置信息以及相应的台账配置信息,这三个分类项下又细分为多种信息。

(四)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设计中涵盖了业务管理层、数据服务层以及集成层等,各层之间进行有机协同,可以展开对数据系统的技术支持。

四、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核定管理创新策略

(一)对劳动定员开展核定分解工作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必须确保各项流程都要规范化开展,所有活动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供电企业更是如此,劳动定员核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进行明确的权责划分,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各层的管理责任都要明确,各项工作都能落实。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核定分解工作的开展前提,首先要核定企业职能部门的总人数,然后进行二次分解核定企业各分部门的人数,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划分,确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确保不同岗位之间不会出现内容交叉或者空白的现象。

(二)定员核定结合企业的用工规划

为了有利于供电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人力情况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企业应该将定员编制彻底落实,不要随意调整编制数量。企业应该从上到下开展分解工作,对人员进行精简。供电企业可以在每年年末预测各个单位的定员,上报省级公司进行核实,再根据国家电网的定员规划,制定供电企业自身的用工计划。企业应该将定员核定工作充分结合自身的用工规划,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科学分析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用工规划的科学性,加快企业引进人才的速度,填补岗位空白。

(三)提高企业内部台账管理信息化水平

实现供电企业台账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进行高效沟通,定期更新企业的各项数据,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库,有利于统计台账的增减状态,而且还能科学分析企业各个部门的定员情况。为了最大程度确保台账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成果,企业应该加强对定员台账的管理强度,建立健全定员台账管理的监督机制。

(四)薪酬激励结合定员考核

供电企业开展定员管理可以显著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让劳动力都能各司其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为了实现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可以将薪酬激励与定员考核充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供电企业各单位定员标准的实行,对于实施效果较好的单位可以给予适当的激励,更加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需有效落实供电企业内部的定员考核机制,确保每年的定员指标情况都能落实,这样还能作为检验员工薪酬奖励是否合理的标准,对于超额完成的单位可以适当给予激励。各个单位的定员编制执行情况和效果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监督,对于定员超编情况或者无法完成定员指标的单位,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情节严重的应该严格追究法律责任,最终落实供电企业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劳动定员核定管理工作。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核定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综合考虑企业岗位数量、发展目标以及现状,对于制定的定员标准要严格执行,不断提高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不同岗位各司其职,实现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定员核定台账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三定”探索与实践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浅谈煤矿采掘定额定员和计件形式
以扁平高效智能信息化流程为依托打造国内领先的劳动生产率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思考
门禁管理系统在民爆生产中的应用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核定征收
水库移民无法核定人口分布的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