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性
——基于人的本质理论视角
2021-01-16徐牧
徐 牧
(枣庄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枣庄 277100)
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学理论的核心,思政教育开展的基本前提之一便是人学理论。从逻辑上而言,思政教育归属于马克思人主义的本质理论范畴,是人的本质理论的具体化实践。以人的本质理论作为研究当代思政教育的起点,既可以认为是逻辑本质的回归,同时也可以认为是以反向思维的方式的再出发。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模样,决定了人的意识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1]。思政教育的目标在于育人,而人只有本质发生了改变,其行为才会随之而改变。任何未触及到人的本质的教育都是徒劳和无效的。人的本质在对人起根本性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隐蔽性。这也是思政教育的难点之所在,同时也是切入点之所在。从人的本质角度来审视思政教育,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好的教育观察视角,也可以让教育者更好地弄清人的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从而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一、人的本质理论的内涵
1.以自由自觉为特点的类存在
人的存在首先是一种类存在。所谓类存在,即指人将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做普遍的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从物质的角度而言,人并不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类存在,任何一种动物或者植物都可以认为是一种类存在。但人具有思想性和精神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也让人成为一种极为特殊的类存在。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完全摆脱于自然界,恰恰相反,人不论如何具备思想性和精神性,也无论其具备多么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其终究无法摆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事实,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由于人具备着思想性和精神性,使人与生俱来便具有了创造性,即以自由和自觉为特点的实践行为。从人的本质的角度而言,人的实践行为是自由和自觉的,这与动物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在生存意识的作用之下而开展的。然而人的实践行为是主动的,而动物的实践活动往往是基于本能的被动活动。
2.以社会关系为特征的社会性
在类存在的基础之上,人由于具备思想性和精神性,因此便具备了社会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在现实意义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便被嵌入到了一种社会关系之中——家庭关系。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人慢慢会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由于社会关系的存在,也使得人的实践活动愈发不再具备完全的自由和自觉的色彩[2]。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的本质理论内部存在着矛盾,而是因为人的存在本就是一个复杂性的概念,是区别于动物的,具备着思想性和精神性的特殊性存在。社会关系的存在让人真正成为区别于动物的存在,也让人在本质属性上具备了社会性。由于社会属性的存在,也就使得人的本质具备了一定的规律性和规范性。
3.体现着人的本质的个体本性
个体本性亦可称之为个性,是人与人之间差异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个性有非常高的认同,认为个性化发展才是人的发展的最高价值。个体本性即个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中最为基本的属性,是区别于人类个体的根本标志。人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会根据个性的不同而呈现出自由自觉的特点,但同时也由于社会属性的存在而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这并不代表着人在社会生活之中只体现着共性而不体现个性。恰恰相反,人类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个性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凸显。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全人类的解放其实就是一种人的个性的完全性释放,让人可以在完全的个性的展示的同时又可以维系一个非常良好的社会关系。个性决定了人的本质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人的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的可能。人的个性只应当被尊重而不应当被否定或者压制,因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创造性的,而创造的源泉便是人的个性。趋于一同的社会实践只会让社会的发展趋于停滞甚至是倒退。
4.具有生成动力属性的人的需要
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恰恰相反,人的本质会随着社会关系、思想、教育、环境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不仅体现着生物的适应性,同时也体现着人的本质的动态性特点。推动着人的本质发生变化的是人的需要。从人的物质属性角度而言,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为了满足人的根本性需要——生存需求。但人是区别于动物的,具备着思想性和精神性的,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物。其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去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思想追求及社会关系的要求。人的需要在推动着人的本质的生成与发展的同时,也在反映着人的本质的特征。与人的个性不同的是,人的需要所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的特征更具有主动性,而个性则更多体现着人的本质的固有属性,是被动的。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发生变化的最为直接的参考,也是思政教育最应当关注的人的本质的侧面。
二、人的本质理论与思政教育的逻辑关系
1.人的社会本质是思想政教育开展的基础
人如果失去了社会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其要在最大限度的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去引导到人的本质的生成,让人更好地去适应和扮演其相应的社会角色。从现实意义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推动教育对象的社会本质的形成和发展,让教育对象更好地定位自身的社会角色,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
由于社会属性的存在,人的存在便有了一层文化的色彩,在一定的文化范围内,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会得到很明显的体现。人的思想和价值追求会自然而然地趋同于这个社会之中的主流文化,形成具有很鲜明文化烙印的意识形态模样。然而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却并不是与生俱来就非常明确的,往往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来加以夯实和明确,这便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意义。
在当前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更显得尤为重大。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在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同时,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维护和帮助。人的文化存在产生于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同时也决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的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教育对象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的方式来强化人的本质属性的社会属性,让教育对象更具有社会归属感,从而也将让其本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2.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着眼点
人的思想和行为均是由人的需要而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影响和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却并不能够改变人的本质,反而是应当在尊重人的本质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而这个针对性的体现即是对于人的需要的了解。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形成了差异性的意识形态。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也是不尽相同的。思政教育旨在有针对性地塑造教育对象的意识形态。人的意识形态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人的本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稳定性。而最能够影响到人的本质的渠道便是人的需要,通过对于人的需要的了解,教育者便可知道人的本质的几个基本属性的特点以及其发展的方向。
当然思政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于每个教育对象的需要而存在的,这既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引导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发展,形成良好的,符合于社会需要的意识形态。但是,不论何种式样的思政教育,都需要一个着眼点,亦可称为抓手。基于此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需求与满足的关系,这样教育对象才会主动地去按照教育者所引领的方向去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才是最为有效的,对于教育对象本身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才会是最为深刻的。
3.人的本质既是思政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归宿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将人的本质分为实然和应然两个状态。所谓实然,即是指当前人的本质的状态、结构、形式等,而应然则是指未来人的本质会变成的模样。显然人的本质的实然状态就是思政教育的出发点,而应然则是有可能会随着教育而发生改变的未来的状态,即可以认为是思政教育的归宿[3]。
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思政教育的具体开展方式和内容。教育对象在接触到思政教育之前便已经具备了人的本质属性,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作为教育者而言,不仅不应当去改变这一事实,相反还应当去尊重并承认这一事实。在承认和了解教育对象人的本质的实然状态的基础之上,合理地把握应然发生的方向和可能,并以此为依据来展开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让教育对象的应然变得更加可控,也让思政教育获得更加良好的归宿。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在思政教育中的实践
1.凸显思政教育的社会性
思政教育的任务在于将一个社会之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等传授给教育对象,并让教育对象将其内化为其自身的主要意识形态内容。思政教育在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意志的同时,也在体现着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思政教育,教育对象被逐步培养为可以适应并发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人,从而围绕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开展其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的所有实践活动无不在体现着其社会属性,但并不是人的所有社会实践活动于社会而言都是适合的。只有在适当的道德、思想、理念等作用下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是有益于社会的。思政教育需要做的即是给予人正确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让人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正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从现实的角度而言,人只有生活在社会之中才真正的具备人的属性。因此,每个人对于其所在的社会都是有义务的。思政教育社会性的凸显可以让教育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每个人对于社会的意义。以此来唤醒人的本质属性中的社会属性,从而促进人向着更加完善的社会性的方向发展。
2.加强思政教育的个性教育
人的本质是思政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政教育必须要尊重和承认的前提和基础。而决定人的本质的特殊性的便是人的个性。思政教育的任务在于育人,却并不是要将所有教育对象塑造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这样既是做不到的,也是不科学的,甚至是违背人的本质理论的。对于人的个性的尊重,既是对于人的本质的清醒认识,同时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政教育顺利开展的需要。
个性是的人的创造力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关键之所在。于思政教育而言,人的个性便是切入点。人的个性决定了人的本质的实然状态,也决定了思政教育起点的位置。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当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意识形态特点、个人兴趣、精神追求等能够充分反映其个性的内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满足其人的本质发展的特殊性需要。
3.从人的需要的角度思考思政教育的创新
思政教育的创新需要做到针对性、现实性和导向性并存。针对性实现于教育者对于教育对象人的需要的关注。人的需要决定了人的本质变化的方向,也决定了思政教育开展的具体方式。但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实际社会环境的不同,其需要也不尽相同。作为教育者而言,应当积极去关注教育对象人的需要的共性一面,同时也要尽量去关注不同教育对象的差异性的一面。以需要——被满足——新的需要——新的满足的方式来逐步引导教育对象合理性地约束自身的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让教育对象的需要发生得更加合理。
人的需要的满足同时也要满足现实性原则。思政教育的任务并不是满足所有不同教育对象的所有不同需要,而是按照一定的意志和需求来合理性的约束教育对象的需要,引导教育对象人的需要的合理发生。这就意味教育者要从教育对象人的需要的角度入手,既满足,同时也塑造。摒除教育对象意识形态之中难以满足或者不应当满足的精神需要,为教育对象的合理性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4]。
另外,思政教育也应当具有导向性,不能仅仅着眼于现在,而更应当放眼于未来。人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状态,包括物质文化状态和精神文化状态。思政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其实也就等于是在塑造未来社会的模样。教育者应当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满足教育对象人的需要的前提下,有目的性地塑造人的意识形态,从而间接对于未来社会的物质以及精神文明状态进行塑造。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是人学理论的核心,也是思政教育开展的基本前提。思政教育的目标是育人,而决定人的改变的便是人的本质。可以说对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研究之于思政教育而言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认清了人的本质即等于认清了思政教育真正的教育对象。在人的本质理论的支持之下,思政教育的开展将会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思政教育的发展也更加具有方向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