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2021-01-16吴珊珊
吴 珊 珊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载体很多,如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高校学生支教、送知识下乡、志愿者行动等活动,都展现了学生的风貌和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情怀。许多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1]49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和深入基层的过程中更深刻地领会思政课的魅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立志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奉献精神。因此,推动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
志愿服务能够在专业化的人员、组织和非专业公众之间架起理念与实践的桥梁,这桥梁不只是输出技术,更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联系,是团结互助精神的体现。因此,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利他人格,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也能缓解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和经费短缺的现状。
1.推动思政课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的实现 思政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志愿服务融入实践教学。志愿服务强调参与,通过服务社会提升自我。许多志愿者表示,比拥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的是,当你想为别人的快乐做点事的时候,你的知识和技能会更自然地传授给他人。志愿服务是人们掌握自己的生活,并对自身和周围的人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既可以是实现所期望目标的一种手段,也可以是人们实践其价值观的一种手段。”[2]80从动机的功能理论出发,志愿服务本身是一种价值观的表达,是对待他人的某种方式,在帮助个体的过程中把价值观通过行动表达出来。价值观能给予我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力量,即使我们周围很少有人愿意做同样的奉献。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实现思政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对于大学生而言,参与志愿服务可以使他们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使他们了解到所有的行动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团队纪律是为共同目标服务的,参与者之间的分歧可以通过协商得以解决。
2.搭建思政课理论和实践的直通车 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理论的说服力。志愿服务的优势在于让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检验中得以进一步的深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志愿服务是通过具体的、直接的、生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体验和感知,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亲社会规范的内化力,让学生把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转化为对社会热点和社会难点问题的回应,并做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在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时,教师需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工厂、农村、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提供志愿服务,使学生的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并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优化,以培养学生立志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奉献精神。
3.缓解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和经费短缺的现状 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缓解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和经费短缺的现状。许多教师反映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难题是教学资源匮乏和经费短缺[3]95。在实践中,这样的困境确实存在。按照目前1∶350的配备比例,1名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为350名学生讲授理论课,而且还要组织他们外出开展社会实践。学生的社会实践无论是交通安全,还是实践活动经费都不易保障。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基地数量有限,可容纳学生的人数也有限。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则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思路。志愿服务可以把双方需求进行有效对接:接受服务的需求方为志愿者提供了志愿服务的实践平台,提供服务的服务方则通过志愿服务获得了实践机会。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资源和经费投入式的实践教学惯性思维,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形式,而且挖掘了志愿服务的潜在资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和经费短缺的状况。
二、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
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依然存在一些困境。
1.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价值引领不够 从志愿服务组织策划的角度分析,部分组织方并没有将实践和育人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项目设计和活动安排上容易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缺位。具体表现为:(1)对志愿服务活动要进行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引导目标不够清晰。往往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甚至把学生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也当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虽然这些活动也具有实践性,但是,由于这些活动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学生在实践后也缺少必要的理论总结与经验提升,所以,思想政治理论“入心”“入脑”的效果甚微。(2)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不广,辐射面不大。有些高校志愿服务虽然有相对清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思想价值引领并未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还有一些则只是浮在面上,并没有落地生根。
2.志愿服务的项目数量和服务时长不足 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视角分析,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还存在志愿服务的项目数量和服务时长不足等问题。一方面,针对实践教学设计的志愿服务项目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服务学习型,较少涉及专业技能型。现代志愿服务对一般的通用志愿者社会的需求量较少,对一些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服务社会的需求量较大。大部分服务学习型志愿服务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其实践育人的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所组织的志愿服务时长也不足。虽然,大学生具有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怀,具有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的热情,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精力,但是,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具有流动性大和志愿服务时间不固定等特点,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很难得到保证。例如:有些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双休日或者是课余时间开展志愿服务,而有些学生借助寒暑假等节假日在户籍所在地开展志愿服务,这些志愿服务不仅难以保证服务时长,而且增加了志愿服务融入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的难度。
3.思政课与社会实践协同育人不足 如何保证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思政课和社会实践之间如何衔接,哪些志愿服务可以纳入实践教学,如何组织志愿活动的开展,依据什么来评定成绩等,这些问题涉及学校的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统筹安排和协调合作。在高校,思政课属于第一课堂,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理论教研部承担教学工作,教务处统筹管理;而社会实践活动则属于第二课堂,由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一般来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都有各自的工作模式,教务工作与群团工作往往由不同分管领导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作协同基础和机制的不协调。同时,在这种状况下,思政课教师和学工线辅导员双方的协同意识也不强。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时,双方常常或是各自为战,或是进行简单合并和替代,由此,思政课与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推进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要推动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从激活高校志愿服务的价值塑造功能,完善高校实践教学活动的项目设计,创新高校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三方面着力,才能实现思政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隐性教学三者的有机融合。
1.激活高校志愿服务的价值塑造功能 要推动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激活高校志愿服务的价值塑造功能。高校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在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一些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志愿服务在项目设计和活动安排上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缺位的现象,不能充分激活志愿服务应有的价值塑造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根本任务,而抓住这个根本任务的主要方式是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融入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一方面,要时刻关注大学生心中的困惑,这些困惑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也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关注这些困惑并加以解决,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理论的说服力。另一方面,还应进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的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为学生解答好在哪里服务,为谁服务,如何服务,做什么样的志愿者等问题[4]240-243。只有真正解答好这些问题,才能把高校的志愿服务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把志愿服务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2.完善高校实践教学活动的项目设计 要推动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完善高校实践教学活动的项目设计,从活动内容设计、组织和管理等方面保证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既要涵盖思政课的三维目标,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要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精心设计,精选活动,把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实践教学转化为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大舞台。在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必须创新供需对接机制,突破志愿服务项目范围狭窄这个瓶颈,并切实保障志愿服务的时长。高校可以采用“志愿服务定制”“第三方志愿队点评”等菜单式定制方式,提供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普通群众只需登录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就能随时“点单”。这种“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志愿者接单”的一站式服务,可以真正实现人民群众有什么样的需求,大学生志愿者就提供什么样的志愿服务这一目标。
3.创新高校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 要推动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创新高校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对实践教学工作的完成情况及其效果进行综合测评,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要通过这一环节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壁垒,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统筹和安排,使思政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目标协同、内容协同和资源协同[5]116。要实现高校思政课和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机制协同,重点在必须形成对学生、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评价的一套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一方面要考核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整体情况,包括态度、参与状况、体验程度、组织纪律等;另一方面也要考察大学生在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方面的成长变化,如参加公益活动情况、献爱心情况等,重点看进步和增量。对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评价,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既要看教师实践教学的工作量、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等硬指标,也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看学生和同行评价等软指标,同时,还应该把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教学业绩、职称评定以及职务晋升的重要指标。
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6]11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在所有社会和阶层中,志愿服务都是发挥人潜能的最有效、最实用的方式,也是提高个人、社区和国家福祉的有效途径。”[7]29因此,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需要融入志愿服务。只有激活高校志愿服务的价值塑造功能,完善高校实践教学活动的项目设计,创新高校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才能实现思政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隐性教学三者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