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研究*
2021-01-16郁涛
郁 涛
(常州大学 党委宣传部, 江苏 常州 21316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1]4-7。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46-48,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指明的方向。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要将传承和保护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作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
一、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感受历史、读懂中国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全国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百年的大背景下,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变被动为主动,切实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
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呈基本向好态势。(1)国家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红色传统以及红色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并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史”教育学习等活动,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2)校园大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高校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沉浸其中。耳濡目染胜过被动学习,这一过程抵消了大学生潜意识里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抵触。(3)红色文化教育已纳入必修课程。高校正积极完善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方案,红色文化教育已从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修满“红色学分”已经成为大学生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
尽管如此,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还存在一些问题。(1)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入学前对红色文化知识的了解仅源于课文和一些抗日剧。碎片化的知识体系,直观感受的缺失,无法支撑兴趣的萌芽。(2)大学生缺乏红色文化基础知识。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缺乏现实性,内容以书面为主,红色故事的时间较为久远,且没有结合当代实际讲述,这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对红色文化知识的直观感受和深层次理解。(3)红色文化系统性强,其脉络难以梳理。红色文化内涵丰富,脉络复杂,不同地方的红色文化脉络需要在深入研究和挖掘的基础上才能梳理清晰。大学生缺少研学的机会,缺少了解红色文化的渠道,也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无法对红色文化脉络进行系统性梳理。(4)多元文化的冲击。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致使他们接受西方文化的信息量远远多于红色文化的信息量。
二、影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因素及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文化能够在价值引领、榜样激励、道德教化、行为规范、传承导向等各方面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红色文化认同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3]37-43。伴随着《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地雷战》等一系列优秀电影文学和文艺作品成长起来的几代人,在那段物质生活匮乏、没有先进传播技术的年代,却表现出对红色文化极为浓厚的兴趣,特别向往能到红色故事发生地去接受红色洗礼。因此,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征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和认同,也能催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的“四阶段”“两维度”的递进,促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探究型转变。
在如今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和教育策略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缺乏红色文化教育顶层设计的教育策略,在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方面的效果是缓慢的和微乎其微的。(1)课堂上重说教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无法让大学生真正体会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社会价值。(2)课下只重展陈、缺乏创新的参观式学习,很难激发大学生深入寻访和探究红色文化资源的动力。(3)传播媒介欠缺、传播手段与方法单一,没有形成红色文化媒体传播的合力和整体优势。总的来说,氛围不浓厚、机制不健全、活动针对性不强、内容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已经成为目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通病,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任重而道远。
1.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的“四阶段”和“两维度” 高校要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关键在于帮助大学生克服认同危机。克服认同危机首先要厘清和把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接受程度和认知现状。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普遍存在喜欢并探究、喜欢、感兴趣、不感兴趣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属于递进式主动维度。这一维度的大学生,主观上愿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高校应使其保持“喜欢”,同时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大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究。后两个阶段属于被动维度。这一维度的大学生是红色文化教育缺失的产物。高校应加强对这个维度的思考并制定相应的长效教育制度,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由不感兴趣向感兴趣转变。
2.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的“生源差异”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因生源地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来自革命老区的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们在入校后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探索高校所在地及周边红色文化资源的内驱力。另外,初高中期间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的生源地大学生也有着惊人的习惯力量。而没有以上两种情况的生源以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生源,受制于教育资源欠缺和生源地办学实力不强等因素,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属于被动接受型,且这部分大学生在高校中占比较高。
3.大学生受多元文化冲击 中西方传统优秀文化给人的感觉是高深的、严肃的,是不易被传播的。例如: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等传统文化,西方的康德、笛卡尔等古典哲学,在普通民众特别是大学生中的传播是不广泛的。大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接受能力强,对于新生事物较其他年龄段接受得更快。当代的欧美流行文化是随着工业化生产而形成的,以“快餐文化”为代表,讲究的是及时获得感,相对于晦涩难懂的经典传统文化来说比较浅显易懂,契合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但是,美化欧美、污化中国是外来文化的自带属性,大学生对这种外来入侵文化的认同是不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在新时期多元文化并存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和引领红色文化,并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流行文化,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应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输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辨别、判断和选择能力。
三、变被动为主动:提升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大学生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代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必要性,并认可了红色文化对个人、社会、国家,对理想信念的提升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非常愿意对红色文化做更多的了解和探究。因此,他们所表达出来的不了解、不喜欢红色文化,并不是排斥红色文化。事实上是没有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感悟红色文化中包含的深沉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受众对红色文化的内驱力普遍没有得到充分激发,“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没有真正实现。
1.“以类促学”,合理搭配,优化组合 为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对被动接受型大学生进行普及性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应重点聚焦主动探究型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分组归类,达到以类促学的目的。可根据大学生学习的习惯和特点,将其分为实践型和理论型两类。让实践型大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采集等形式,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让理论型大学生通过潜心学术,去挖掘精髓、研究价值、凝练精神,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巩固理论基础。还可根据大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人、物、地域、事件、时期等的分组,培养他们独立钻研探索、务求甚解的习惯和能力,以丰富和完善红色文化理论研究体系,厘清红色文化的发展脉络。另外,在分组时还可以兼顾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原则。同组异质应考虑搭配不同层次的大学生,这有利于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异组同质应考虑组际之间的均衡性,这有利于组际之间的竞争和交流。
2.“以建促学”,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和载体 高校应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搭建集研究院(所)、联盟、基地、数据库等为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平台,让有主动探究欲望的大学生参与到平台的建设中,参与到深入挖掘地方及周边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参与到承担高校地方红色文化传承和普及的任务中,让主动的大学生更加主动;努力打造融校本课程、红色书籍、红色杂志、红色主题展等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知识载体,让被动接受型大学生置身于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之中,通过读教材、诵红书、看杂志、参展览的形式沉浸在红色阅读世界,让红色文化陪伴他们成长,让红色力量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让被动接受型的大学生从不感兴趣转变为感兴趣。
3.“以课促学”,构建差异化教学模式,促进精准施教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让高校课堂有了“思政味”,课程类型、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各方面的重构提高了大学生的课堂“抬头率”。然而,这种“概而全”的普及式教育在促进大学生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的过程中效果甚微。因此,在红色文化课堂教学中也要实施“精准施教”,体现出差异化的个体学习。要根据大学生入学前的历史数据,归类“四阶段”“两维度”的施教对象,制定个性化的教授和学习方案。这些都应体现在对学习对象的精准分析、学习目标的精准研制、学习内容的精准定制、学习策略的精准实施、学习结果的精准评价等各个方面。对四个维度的大学生应分别制定以知识普及为主的直接感知法、以知识分享交流为主的相互作用法、以发现和挖掘为主的引导探究法,以“精准施教”催化“阶段递进”。最后一个阶段可以反哺第一个阶段,最终可形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闭环。另外,还可以在培养方案中设置“红色学分”,规定学完红色文化课程,就可以获得个性化的“红色学分”。而且,“红色学分”可以作为毕业的必修学分。
4.“以践促学”,拓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方式 红色文化必须结合实践活动,以提升教育实效性[4]112-113。对于主动探究型的大学生,单纯的课堂教学和校园舆论氛围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对红色文化的探究欲,而以地方红色教育资源为依托的教育实践能引导他们走出课本跳出课堂,探索以挖掘和研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完善主动探究型大学生的知识框架体系,而且能形成代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体系。高校可定期组织主动探究型大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红色文化之旅。由专业辅导教师带队,以“暑期三下乡”红色之旅、红色文化调研组、“红色小蜜蜂”红色数据搜集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带着兴趣去研究、带着问题去挖掘。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大学生们可以感受和理解红色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体验共产党人身上所具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同时,通过走访红色村庄、战争经历者,可以搜集珍贵的党史资料,深挖点滴红色事迹,记录口口相传的零散故事,精准呈现革命英雄的革命经历。高校还可组织大学生参加国内知名的红色文化研讨、培训等,积极参与业内交流和探讨经验体会,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
5.“以网促学”,迎合大学生认知习惯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已经转移到网络空间。在高校,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无法匹配大学生的学习和信息接收习惯。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应借鉴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红色文化的网络话语权[5]138-139。在红色文化的网络呈现方式上,要结合大学生的思维、认知和阅读习惯,根据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四阶段”“两维度”划分,丰富和创新展陈形式,将传统展陈形式与创新表达方式相结合,实现红色文化与媒介手段的完美结合。在红色文化的表达方式上,可通过竞赛、报告、展示、培训、实践等活动,充实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还可搭建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设置议题,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研究、分享研究成果、解决疑点难点,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真情实感传递给大学生、感染大学生,让大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的学习者,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总之,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加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已成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应多措并举,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大学生加深“红色记忆”、增强“红色认知”、传承“红色精神”,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