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突破

2021-01-16郑红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思政

郑红飞

(伊犁师范大学 科研处,新疆 伊宁 835000)

一、相关概念、实践和研究综述

2018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1]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心理素质指的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并具有基础、衍生、发展和自组织功能的,与人的适应—发展—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2]。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已经开始了对中国人心理素质的探索,至今学者们对于心理素质的概念,心理素质的结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及培养的有效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探索。以培养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即心理素质教育,我国早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发展至今,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素质教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和发展性目标取向并处在持续探索中。日本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大致经历了效仿美国阶段、心理咨询服务独立并稳步快速发展阶段和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本土化发展阶段[3]。美国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可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出现的职业辅导[4]。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我国最早一篇心理素质教育的论文发表于1992年,提出心理素质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发展至今,我国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已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模式,教育培养路径主要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健康社团与校园文化活动、课程融入等多种方式。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方式发生着重大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心理素质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亦日渐凸显,迫切需要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突破路径进行分析,切实增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效果。

二、新时代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日益变化的心理发展特点与现有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欠缺适宜性和创新性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我国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已广泛开展,然而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心理发展存在新特点,对心理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化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着显著变化,交往交流方式、情感互动、适应需求、学习方式、情感发展等各方面在信息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特点,大学生对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更多是依据教材,教育者们按照教材体系授课,基于学生需求特点而开展适宜性的教学设计与内容选取相对较少,容易出现教与学之间的不匹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教育效果。

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素质教育需求与现有心理素质教育覆盖面窄之间存在矛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偏向于治疗模式、医学模式,教育者们将大量的精力致力于有心理问题学生的个体心理咨询或团体辅导,覆盖面窄。授课内容更多涉及各类心理问题的特征、案例分析和应对策略类知识的讲授,目标定位于消极心理问题的减少或消除,从心理成长意义而言的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内容选取、资源开发相对较少,严重制约了心理素质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系统化、深入化的需求与各层级工作者有效衔接不足,专业化水平欠缺,工作评价单一之间的矛盾。过去的工作中,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评价主要把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各类安全问题发生率作为重要指标,然而这样的评价标准单一,对于各层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绩效评价不具有激励作用,长远而言不利于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持续有效开展,需要探索更有利于良性循环的有效评价方式。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者涉及心理学专业人员、辅导员、班主任等多个层级不同部门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心理素质教育的合作教研欠缺有效的依托载体,各层级工作者的工作有效衔接仍显不足,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实现,需要探索各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系统性开展工作的有效组织管理模式。

三、新时期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瓶颈突破策略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而扩大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需要从关注少数人的治疗型、被动型心理素质教育向关注全体学生的预防型、主动型心理素质教育转变,需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系统。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主要以大班额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主要由教师根据经验和课程教材而预设,教学方法与过程较为单一。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内容的选取需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与兴趣,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学过程的组织符合学生知识生成的规律。以调研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确定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课程教学重点,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

(二)以专业化师资和常态化教学研究为保障,营造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课程资源教研氛围

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事务性工作,需要遵循学生心理发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来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因此,要提升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实效性和科学性,专业化的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是基础,系统化的教育教学设计是前提,课程资源开发是重点。目前,高校的心理素质教学活动存在以讲授为主的问题,浅层化比较突出,要使心理素质教学走向深度教学,迫切需要大力开展课程教学设计与课程资源开发,使心理素质教育常态化、规律化、科学化、有深度地开展。心理学专业人员从事工作是开展好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与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需要平衡好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系,使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能够更好促进相应工作开展,而教育教学实践又能够大力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与发展,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形成教与研的良性循环,能够成为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保障。专业工作者应深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相关课程与教学研究,开发适宜于高校学生实际需求和特征的课程资源,设计具有内隐性、体验性、活动性特征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三)以信息技术平台为依托,扩展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途径

信息技术深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交流方式更多通过手机开展,交往交流更加方便快捷,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对于心理素质教育途径也呈现出信息化需求。因此,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需求的变化,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也需要以信息技术平台为依托,扩展教育途径,提高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例如,充分借助智慧校园建设平台,设计开发隐秘、方便、快捷的在线心理预约、心理问答、咨询和评价系统[5];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慕课、微视频等课程资源,开展在线师生与生生交流研讨,将传统的讲授通过线上方式开展,线下开展活动体验、探究式学习、合作分享学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将极大程度地扩充教学的容量,教学方式也更受学生喜爱,学习时间更自由、自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水平,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四)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重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和终极关怀,运用全人观看待心理学的使命[6]。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需要在工作模式上加以转型,主动深入、全面、扎实、专业化开展工作[7]。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需要从关注消极心理的减少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发展转变,从重病理向重成长与发展转变;与目标相一致,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需要聚焦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如积极的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组织系统等[6,8],将之融入心理素质教育和教学实际工作中;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也应从按部就班的被动接受现有内容体系,向注重学生生成和发展课程设置取向转变;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需要以积极校园文化环境创建为基础,营造具有美感体验、精神追求、乐观进取等积极的班级氛围、社团活动氛围、学生组织氛围、教师课堂教学支持氛围、学校管理氛围,为积极心理素质的养成奠定环境教育基础。

(五)以学生获得感为目标和效果定位,开展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动态性评价

针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评价单一的问题,需要从持续推动工作效果提升的视角,重新思考有效的教育评价方式。近年来,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式评价,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主体主要是教育者,教师对教学效果开展评价、教育工作实施者开展教育效果评价,常常忽略作为接受者的学生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权利。在教学组织层面,很多高校也在实施学生评价,但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业绩的考核,从激励和促进教学的角度看,此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且容易引发师生矛盾,存在教师接纳度不高、学生评教不严谨等问题。从教育教学反馈的视角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素质教育评价,需要更多考虑采用以学生获得感为目标和效果定位的新型评价方式,弱化评价对教师考核带来的压力,强化以学生获得为评价导向,促进教师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变革与创新,使评价成为促进发展的动力而非制约教师探索教学的阻力。

(六)以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为指导,开展课程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的模式探索

课程思政,强调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发生化学反应,是专业课程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价值维度[7]。课程思政是一种内隐的教学理念,提倡隐性教育,致力于学生的主动接纳与改变。随着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着力于探索如何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产生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协同效应,以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为指导,构建课程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的模式。其中,陆续有学者开展了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物理教学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音乐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等实践探索。专业课程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仍需要深入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教学路径目前仍存在教学设计欠缺系统性、思政元素融入碎片化等特点[9]。因此,课程融入心理素质教育需要立足于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教学大纲的重构、课程教学总目标和章节学习分目标中思政目标的层次化设计、教学素材的思政化重构、教学评价的层次化与系统化等方面加以实践探索,基于扎实的实践研究成果逐步构建起课程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进一步指导实践教学的高效实施。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