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及实践路径的探讨

2021-01-16蒙裕青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马克思主义育人

蒙裕青

(广西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28)

引言

“课程思政”是指教学及研究的全过程中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对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站在战略高度去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育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及方法在各专业的教学中都能得到合理运用,最终促使协同效应形成。在新时代,高校已经在积极地探索“课程思政”改革问题,也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就此形成。然而,在整体设计、效果评价、路径与载体、保障等机制方面还比较薄弱,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缺少足够的教学改革动力、良莠不齐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认同课程的程度不均。因此,有必要分析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面临的问题,积极寻求课程建设的最佳途径。

一、“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

社会节奏在日渐加快,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实用主义倾向在高校普遍存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专业课是处于第一位的,而思政课是可有可无的,其用处并不大,这种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相背离的。基于这种形势,一系列思政教育改革理念便应运而生,比如“课程思政”“隐性思政”“大思政”等。事实上,不管是哪种思政教育改革理念,都是将构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作为目标的。“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并不是单纯地变化字词语序,而是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也实现了转型。思政教育不只是思政教师的职责,而是提倡专业教师“育人”初心的回归。“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内容。同行就是互相促进,实现共同发展;同向是指同一方向和目标,也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由此可见,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化改革不是在专业课上简单地加入一些思政理论,而是对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挖掘,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认识到具有科学性与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于此,我们不能将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要深层分析教材、再次设计教案[1]。

二、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在明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以改进的时代需求,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举措。总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全面实施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教学过程中贯穿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动摇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大学不能孤立存在,也不能与社会脱离,这就说明大学能将它所处的社会属性及文化传统体现出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所肩负的重任,所以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新时代高校必须以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为基本原则,并且坚持不动摇,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如今,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课程思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社会主义大学的特征及属性非常鲜明,育人导向和办学特色得到充分体现。“课程思政”改革主要是结合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及价值引领这两方面,并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对价值引领进行重点强调,促使高校教育本身所具备的德育“大熔炉”教育合力作用从根本上得到发挥,从而顺利地实现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在新时代,新课题被提出,由此也催生出新理论。《共产党宣言》于1848 年 2月24日正式出版,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也标志着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中对一些教育思想做了重点阐述,尤其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精辟论述,同时还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清晰地描述了无产阶级政权获得后以及全人类得到解放后个人对其价值的实际诉求。在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继承、发展及创新,同时将其作为思想理论基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课程育人观的创造性发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代领导人都针对“学校教育本质以及通过学校教育怎样去传播马克思主义”等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论述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了推动作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全面实施,必须以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为基本立足点,同时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主动权。在教学中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确保教学的全过程贯穿思想价值,最终使高校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2]。

(三)不动摇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根本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及接班人为目标。因此,必须要坚持不动摇高校的育人根本。目前,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及意识形态所面临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而高校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思想文化阵地同样也受到各种价值观及非主流舆论的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2015 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建设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是固本工程、战略工程,是大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与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初衷及根本紧密结合,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只有这样构建的大学课程体系才能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才能形成最佳的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路径,高校党组织的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才能得到落实,高校秉持的“立德树人”育人根本才能得到进一步体现。

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

(一)设置教学目标应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专业课将其重点放在学理性上,而对政治性有所忽视;反之,思政课将政治性视为重点,忽视了学理性。思政课教师因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影响,一般是专长或关注那些与思政课课程体系有关的内容;而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始终认为应该由思政课教师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在教学中就忽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将重点放在传授专业知识方面。为了及时纠正这种认识偏差,就要处理好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教学目标的关系,确保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设置教学目标时,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在具有政治性的同时,还要对内容的学理性不断加强,进而达到用学术讲政治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为学生讲透思想政治理论的精髓,还要讲清其中的各种逻辑。因此,要求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必须是深厚的,还要关注学生的专业及现实,讲课中适当联系学生的专业和相关原理,让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思政课相关原理。此外,还要提高专业课教学的政治站位,全面结合专业知识传授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作为新时代的专业课教师,既要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还应该帮他们树立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学生在对思政课原理理解接受的基础上对党的权威能够自觉维护。此外,专业课教师还要明确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并对其进行强化,对专业课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思政课教学资源要积极主动进行挖掘,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使得育人目标潜移默化地实现。总之,只有坚持以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为原则,在此基础上设置教学目标,才能保证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根本。

(二)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需要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以“课程思政”为其重要载体,因此高校在建设学科的过程中,必须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意义,以此作为学理支撑,从而推进高校建设“课程思政”。从教学载体方面看,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其他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教学与科研双向融合,特别是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机结合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使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及观点对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精准分析,对学生学习专业课时的现实需求做出回应。

(三)教学内容及形式要具有一致性

教学中受制于经费划拨、师资力量以及学生规模等条件限制,所以普遍存在思政课教学流于形式的问题。在专业课实践教学中,对培养学生专业素质较为重视,却对培育学生的为人民服务价值理念、职业道德等不够重视。新时代,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结合思政课及专业课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和专业素养。一方面,加强教学形式的创新,使思政课实践教学进一步得到落实。如今,高校思政课大多都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所以实践教学中会有客观困难存在,影响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基于这一情况,就要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形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例如: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课余时间调查某一种社会现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观就近的红色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再结合这些实践活动写调查报告、感想等,各种教学形式灵活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能亲身体验科学理论。另一方面,要注重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给予指导时,不仅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实践体会进行总结,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对那些与思政课教学目标相关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等内容能更好地理解。还要探索如何一起安排思政课与专业课实践教学,比如,学生的专业课程实习中可以让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参与进来,还可以邀请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加以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专业实践领域有更好的了解,与此同时,也应让专业课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有更深的感受,在实践教学方面,思政课与专业课实现交流[3]。

(四)必须完善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应以教学效果为导向

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政课产生的带动及牵引作用全部发挥出来,引导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主题来进行。建立对课堂效果“双评估”的体系标准,使课堂育人效果的评价比重得到增加。广东省高校用来评估课堂教学质量的模式是在学生入党推优的考核标准中纳入学生的思政课成绩及学习表现,对教学效果实行师生双向打分制度。不仅要分析课堂满意度,还要针对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进行考察,以及学生思想意识中的价值认同以及知识内化。在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南方医科大学对职称评聘制度及其标准加以完善,岗位管理采用动态管理模式。复旦大学将重点放在了教师教学激励计划上,育人价值导向得到落实,再根据教师的育德实效以及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行绩效评价,将其作为依据,用来判断是否有必要继续给予支持及支持的额度,有利于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五)打造教学实践平台,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一方面是教学实践平台的打造。结合理论及实践、课内与课外,力求把教学实践打造成为一个德育融合的阵地。全面利用合作机制,将传统的以学院、学科、课题组为核心的科研模式转变为跨学科、跨专业、校内协同的新模式。另一方面要重视协同育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作为统领,再对其他哲学社会学科以及高校的宣传部、团委、教务处等部门加以整合,对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管理路径做深入的探索,从而打造思政教育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的“育人共同体”。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互补,最终达到教育、教学统一的目的。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落实好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就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置、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等方面都贯穿“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求,避免改革流于形式,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真谛有深刻的领悟,同时自己的专业知识能更好地掌握及运用。

猜你喜欢

专业课马克思主义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