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教育思考
2021-01-16郭守伟
郭守伟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当前,国际形势正处于复杂时期,世界经济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我国边疆地区时有问题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认同”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团结事业主线任务的进一步要求,指明了今后我们开展民族工作的新方向。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植根心底的“中华民族认同”理念从实质上讲较为薄弱,极容易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蛊惑拉拢的对象。而学生们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第一粒扣子必须要扣牢扣紧,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如果缺少了中华民族认同理念的教育与引导,有可能会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办学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其对国家的认可。因此,在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对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一、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涵及特性
中华民族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统一体。[2]在五千多年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大地上衍生出了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其中的所有成员们相互交融、互通有无、和谐与共。历经朝代更替、战争战乱,56个民族自始至终从未有过割裂或独立,始终紧密相依、生死相随,始终追求内在高度的团结与统一。从这一角度而言,“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印记,它在悠久的中国文明史中是自然存在、根深蒂固的,在近百年中国与西方列强的顽强对抗中极速凝聚、愈加凸显,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自己所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长久以来形成的各种制度、政策、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可与接受,包含着较高层次的情感态度、身份认知以及强烈的归属感、忠诚感。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民族团结、中华民族认同时,指出“不断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强调要注重保护和继承各民族在漫长历史岁月中所沉淀的优秀历史文化,同时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要顺民心、达民意,使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矢志奋斗。
中华民族认同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性:一是多元一体性。所谓“多元”,指中华民族所包含的56个民族均具有自己独特的、多样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文明发展中呈现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局面;所谓“一体”,指56个民族在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过程中统一于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共知的价值观,“四海一家”的理念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深入人心。这一特性,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丰厚财富与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优势。二是层次多样性。受地理位置、历史变迁、文化传承、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认同既包括了对家庭、社区和地理的认同,还包括了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3]内容和范围相当广泛,层次也相当鲜明。在不同的时期,受不同条件的影响,中华民族认同中会凸现出群体对群体之间、群体与自我之间的认同差异,形式较为多样,且相互交叉、互为补充,彼此共存、交融。三是开放包容性。华夏文明,源远流长。56个民族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迁徙、杂居、往来、通婚等现象屡见不鲜,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天然的联系为构建和谐统一、荣辱与共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中华民族以高度集中的“大家庭”模式包容着56个民族,正如一个大家庭所容纳的家庭成员一般,互不可缺、息息相关。这一包容性促成了中华民族内在的团结统一,缔造了独具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温度、中国情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的认同既强调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可与传承,又强调海内外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事业的认同,归根结底是海内外14亿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彻底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完整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就可以为国家的完全统一筑起坚固的思想长城、系紧坚实的精神纽带,切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
二、影响中华民族认同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华民族认同的因素较多,与学生自身有关,也与外部环境有关。为清楚把握其中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访谈法等对河南科技大学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影响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自身固化的刻板印象较为严重
调查发现,新疆籍学生到内地求学后在思想方面会产生较大程度的波动。远离了自身所熟悉的本土文化环境,只身一人独立成长,加之所遇到的风俗习惯、语言障碍、学习压力、思想碰撞等实际问题,在得不到有效引导或及时解决时,会固化自身对民族身份的理解,对同民族伙伴有较大的趋向性,而对其他民族同学稍显疏远。沉浸到与新疆当地不同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多元文化对自身的冲击与影响。部分学生出现理想信念不清、求知欲望减弱、人际交往障碍,抑或自由散漫、违规违纪等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的行为。学生自身对融入内地的生活存在抗拒心理,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有意融入,其调整期较长,面临的思想冲突、观念调整、心理矛盾、学业提升等实际问题也非常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少数民族学生身份进行标签化处理,刻板地认为自己与其他民族学生不同,差异明显,进而表现在处事行为中即是孤僻、冷漠、独来独往、搞小团体等,严重影响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出现民族认同危机。
(二)高校育人体系亟待完善健全
面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培养,许多高校尚未依据学生特点完全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或是放弃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搞“一刀切”,或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学业、生活等方面一路为学生开绿灯,普遍存在着不想管、不敢管、不愿管的现象。从客观层面来讲,受教育教学资源不平衡、边疆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新疆籍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甚至部分来自偏远地区学生的思想观念还较为保守或落后,受家庭所在地群众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理智现象。高校管理者如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不准,在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时如不能增强针对性,极容易给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阻力,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4]另外,部分学生以自己是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为荣,自己贴标签、搞特殊化、吹捧民族优越感,想当然地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给予许多政策上的倾斜与照顾,忽视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原则。此类行为如不及时干预或恰当引导,将会使这一“特殊群体”愈加特殊,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给教育管理乃至人才培养带来压力,最终将不利于高校民族团结工作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大众传媒导向模糊不清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会通过手机、电脑等大众传媒终端获取资讯与信息,且学生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兴趣较高但又无法精准地做到甄别信息、筛查信息。学生们一经踏入大学校园,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会充斥在其周围,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极容易被不法势力以所谓的维护民族团结的幌子所侵蚀、毒害。特别是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化”“日化”“韩化”等思想在众多传媒平台蔓延,其所鼓吹的资本主义的美好会渗透到“三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中,误导学生们对本民族以及中华民族的理解,在盲目跟从中变得自私自利、信仰缺失,最终迷失自我。此外,网络新媒体是学生们在陌生环境中寻找感情慰藉的主渠道之一,但鱼龙混杂的信息会时常违背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目标相去甚远,干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会越来越淡化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意识。
(四)全球化思潮复杂多变
经济逆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了坚持“本国优先”原则的文化思潮在国与国之间传播流动。调查发现,学生们对国外文化较为关注,特别是影视、动漫、游戏等。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忌惮中国迅速崛起的国际地位,以维护世界经济秩序为幌子提出不合理的“重返亚太战略”等,在中国周边地区大搞动作,更是计划以强输出资本主义文化为手段洗脑中国青少年。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朗普的荒唐之言、无耻之举频繁在国际舞台上上演。此种违背国际社会道义、不顾世界人民安全、自私自利的行径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冲击,特别是民族保护主义、纳粹主义等不合理的思潮极容易使思想观念尚不成熟的少数民族学生盲目跟从,天真地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陷入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分裂势力的陷阱,危及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培养。
三、加强中华民族认同的路径思考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中华民族认同
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渠道,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坚决守好这块育人的责任田。思想政治课应在坚持普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既要考虑“共性”的特点,又要兼顾“个性”的需求,要注重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体验相结合,以学校的学生兴趣社团、红色理论知识研究会等主流媒介为抓手,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的平台,倡导和普及中华民族“一家亲”“大家庭”“多元一体”的共识,宣传和宣讲民族历史、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纠正学生们思想层面的偏差,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并在改进创新中强化育人方式、创新育人方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关注学生在民族团结方面的思想动态,自觉增强课程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授课内容要事事新,授课方式要时时新。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时,更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及时将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家最新政策法规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扫除盲点、消除疑点、解决难点,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如《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的发布,对新疆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与阐述,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提供了权威的授课素材,以此为契机带领学生们正视问题、分析问题,切实感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下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使学生们及时学习和了解党和国家所制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切实感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利好,真正将“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道理和“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万岁”等口号入脑入心,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二)以网络意见领袖培育助力中华民族认同
网络意见领袖在当前“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其影响力和带动力是有目共睹的。“95后”“00后”大学生们思维活跃、想法奇特、猎奇心理较强,特别是在网络这一虚拟的空间里更易于受到来自不同层次人群信息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借助互联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及方法,挖掘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优秀代表,将其培养成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干、网络宣传有效的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在新媒体平台中以身作则、引领示范,引导学生们关注和了解各民族特色文化与传统,深入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助力中华民族认同的开展。以国家重大传统节庆及新疆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主动设置“议事日程”,规避“沉默的螺旋”的影响,主动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舆论氛围。发出民族大团结好声音,传播中华大家庭正能量,使网络意见领袖成为高校中传播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助力。
高校应积极关注并发掘榜样典型,与上级政府部门形成中华民族认同引领合力,促进各民族师生同心同向、同向同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团聚在一起,致力于高校民族团结事业的蓬勃开展,并要时刻把握互联网这一工作阵地,积极行动、亮剑发声,打造人人讲团结、事事为团结的工作局面,形成各族师生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协同带动示范效应。2020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以洛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相关要求为准,推选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并在网络媒体上予以宣传。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受到校内外诸多群体的关注,造就了校园内中华民族大家庭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美美与共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的开展。
(三)以校园品牌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认同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是进行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的良好载体,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寓教于乐的方式广受学生们的热爱与欢迎。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高校求学,虽身处异域他乡,但却拥有着天然的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独特机遇,有很大的机会去接触本民族之外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高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示范基地,应积极抓住这一优势,打造和培育具有各民族特色但又同时烙上“中华民族”印迹的民族团结活动,鼓励和引导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其中,与其他民族学生交流交融,防止其被“边缘化”。[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认清工作形势、提高政治站位,不断重塑职业信仰、更新育人理念,做到因势而新、顺势而为,在不同民族的学生中发掘“共性”、放大“共性”,最大程度地实现中华民族认同共同体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
此外,高校在以“第一课堂”强基的同时,要注重借助“第二课堂”固本。结合本校学生的学科特点、专业结构等建立健全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成效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无限拓展和延伸,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的影响力、辐射力、感染力。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充分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积极推进大学生课外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申报创建了河南省较有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和少数民族辅导员工作室,培养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热心于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师资队伍;举办了以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少数民族联欢会”“少数民族服装秀”“家乡秀秀家乡”等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其他各民族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活动的举办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与认可,成为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各民族优秀文化相互交融、中华民族大家庭理念深入人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为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