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构建校园文化培育劳模精神的路径研究

2021-01-16吐尔逊托合提阿塔吾拉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底色劳模校园文化

石 棋 吐尔逊托合提·阿塔吾拉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劳模精神多次发表公开讲话,重点指出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学校教育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涵养深厚的劳模精神,培育健康积极的劳动姿态。劳模精神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鲜活回答,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落脚点、关键着力点,对高校构建具有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起到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

一、应有之义:基于构建校园文化培育劳模精神的价值意蕴

(一)高校弘扬具有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五育”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共同认可、坚守、传承的价值观念,是时代精神在高校的客观反映,是社会主义办学原则和指导方针在高校的集中呈现。”[1]劳模精神是指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科学内涵的伟大精神。“劳动模范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民族精英、国家栋梁、社会中坚、人民楷模。”[2]从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思想信念中展现出一个被社会高度认可的优秀的人在世界观、认识观、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具体认知、确切行为,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了教育资源、情感依靠、榜样典型。

首先,高校弘扬具有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丰富鲜活的“五育”教育资源。不论将视角放在建国史考察,还是放在劳模史考察,任何时代、行业都从不乏展现“五育”的劳模人物事迹,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铁人”王进喜等;改革开放时期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优秀光学专家蒋筑英等,他们的事迹是对“五育”教育目标的普适性和个性回答,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其次,具有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扎实普世的情感依靠。将弘扬劳模精神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实际开展时将展现劳模精神的人物大力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劳动模范们通过自身优秀品质以及感人事迹生动地阐释了劳模精神的内涵,是对其内涵的人格化回答。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可以看到坚定的理想信念、动人的家国情怀、不为时代消解的吃苦耐劳精神、高尚正确的名利观念、对提升专业素养的不变追求、符合人民利益的劳动价值观等。这些优秀道德品质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广大人民社会实践作为坚实基础的,为高校锻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扎实的情感依靠和精神指引。

最后,劳动模范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可亲可学的榜样典型。劳动模范们来自人民群众,来自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是社会以及时代的缩影,完全有潜力为学生群体提供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个性化的学习榜样资源。“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3]意味着他们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是实实在在存在身边的鲜活榜样,是容易接触到的亲切的可学榜样。

(二)高校构建具有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高校是社会中的高校,校园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是确保其有效发挥功能作用的内生性动力。只有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才可以满足高校师生群体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变化的精神需求,才可以通过文化环境影响人、教育人、感染人。

就劳模精神而言,其本身就是“变”与“不变”的发展成果,“劳模精神所恪守的行动指南,所体现的核心价值,所根植于人民的属性,所被赋予的定位都是始终不变的,变化的只是随着时代主题而发展的外在表征。”[4]每一代劳动模范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出当时社会要求下所呼唤的劳模精神,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劳动价值观念认识的不断深入,社会呼唤的劳模精神必将反映时代特征,评选出的劳动模范也必将是符合时代意志和人民意志的代表。与时俱进的始终代表人民意志的劳模精神与校园文化积极融合,就是校园文化开放性、包容性的重要体现。总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内涵要求一致,劳模精神是对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而将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就是对时代精神的可行性回答。

(三)高校滋养具有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政工作通过弘扬劳模精神、滋养具有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达到开展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以解决劳动教育弱化、淡化等现实问题的目的,这既是劳动教育的目标及教育现状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政工作“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高校滋养具有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劳模精神重回日常视野。校园文化构建中让劳模精神走进校园,让劳动模范走近身边,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中“学到”“看到”“听到”“接触到”“感受到”劳模精神,使其重回学生日常视野。另一方面,高校滋养具有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升劳动价值观认同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劳动的一系列认识,宣传劳模精神以及劳动模范有助于加深对唯物史观、人民史观的认识,并在其中认识到劳动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地位,最终提升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认同度。

二、当破之题:基于构建校园文化弘扬劳模精神的当前局限

(一)制度化劳模精神培育设计重视程度不足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制度文化来实现劳模精神教育与规章制度相结合,规约甚至强制教育客体接受劳模精神教育。”[5]当前高校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培育劳模精神,以求二者相互推动、融合并最终共生于不断发展的校园文化中时存在对制度化劳模精神培育设计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

首先,主题活动的开展呈现季节性。一方面是关于劳模精神的主题活动开展主要集中在“五一”劳动节前后,这本是基于特殊时间节点为提高教育实效性的积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与“五四”青年节前后时间相连,并正值法定节假日前后。从学校开展活动角度而言,部分高校选择大力宣传与学生“青年”角色显性契合的“五四”主题,并在假期后开展相关理论学习活动,而关于劳模精神的宣传、学习在对比中相对弱化。从学生注意力角度而言,“法定假日在前,主题活动在后”或“放‘五一’的假,学‘五四’的习”的局面对学生注意力会起到消解、分散作用,不利于劳模精神的“入脑”“入心”。另一方面究其呈现季节性原因和活动开展频次也直接相关,高校开展主题活动集中并频次较低时,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与此相反时,则不会在师生反馈中呈现季节性特征。

其次,理论学习引导呈现模糊性。在高校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主渠道,以党课、团课、班会为组织依托,以讲座、演讲、报告会等为活动形式开展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学习主题重人物、重事例,教育方法重示例、重枚举、重佐证的特点,出现“讲劳模人物,不讲劳模精神”“讲劳模精神,不讲科学内涵”等问题。

最后,与校外资源的互动呈现单一性。在“劳模进校园”活动以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背景下,许多高校积极将劳模人物以及劳模精神内容引入高校校园。在此过程中,暴露出两方面问题:一是在借校外教育资源之力方面集中于邀请劳模人物进校开展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单一且主要为理论学习活动。二是在助力学生走出校园深入接触劳模人物、感悟劳模精神方面通道狭窄、渠道单一,学期中实践活动几乎空白,学期间主要依赖假期社会实践。

(二)特色化劳模精神教育资源挖掘力度不足

“要建设好校园文化,就必须根植于中国大地。”[6]要构建出引起本校师生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在厚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挖掘自身高校教育资源,积极发扬自身高校精神文化,但在此方面仍存在特色化劳模精神教育资源挖掘力度不足问题

一是面对本校丰富教育资源无意识挖掘。每一所高校都有独具特色的建校史、发展史、办学方向、教育理念以及优势专业、特色专业,这都是每一所高校的个性化“名片”。近年对于上述资源的挖掘明显呈现日渐重视的特征,但是对其中展现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劳模精神内涵的人物、事迹、故事等无意识挖掘、宣传、利用,使得劳模精神与校园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很难呈现深厚的文化底色、历史底蕴。

二是面对本地可利用资源无意识联结。高校是社会环境中的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始终都要遵守“立德树人”的宗旨,高校培养的人才也终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锻炼。高校积极利用本地市、省(区)劳模精神相关教育资源,既是构建开放式的劳模精神底色校园文化的要求,也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要求。

(三)结合式劳模精神教育资源宣传广度不足

要知道“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对校园文化的影响逐渐深入。”[7]做好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宣传工作是当前高校在争取广大师生群体对校园文化关注度、认同度的重要着力方向,对积极构建具有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高校劳模精神宣传工作存在线上线下结合式宣传力度不足、课堂内外结合式宣传较少两方面问题。

一是课堂内外结合式宣传较少。一方面,内容结合度低。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向学生宣传劳模精神的主渠道,在实际教学的课堂上讲到的是极具时代代表性的劳模人物,如王进喜、焦裕禄等,而学生在课外了解到的劳动模范更多是当下时空的,如,屠呦呦、钟南山等。另一方面,宣传结合度低。课堂中讲到的劳模精神以及劳动模范人物,在课外接触中却不见宣传手段,表现出校园内文化景观缺失、文体活动主题模糊等问题。

二是线上线下结合式宣传力度不足。在信息化时代要求下,当前高校积极利用信息化宣传媒介,促进高校主导下融媒体发挥正面教育合力,但在宣传劳模精神的过程中线上线下结合式宣传力度不足,表现为高校运营的微信、微博、抖音等官方账号对劳模精神以及展现劳模精神的人物事迹发布报道频率较低;对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体现劳模精神的优秀人物事迹讲述宣传较少;对校内线下开展的相关活动前期宣传较少;相关活动开展情况后期反馈缺乏等。

(四)针对化劳模精神践行活动实践深度不足

一是在开展实践活动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年级差异。当前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普遍采取奖励综合测评分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积极性,但因低年级学生相较于高年级学生更注重校内各类评选活动,高年级学生相较于低年级学生更注重校外资源获取,导致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随着年级增长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注意到学生成长中自身需求的转变,忽视了年级上的差异性。

二是在实习实训中忽视专业差异需求。专业多样是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表现之一,大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但最终都要经过实践的历练才能成长为一个专业化人才。而高校阶段的实习实训就是将学生初步引入专业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但是在当前的实习实训中,学校注重任务的完成度,对于学生专业化需求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是忽视实践项目难易程度调节的重要性。在高校开展实践活动时,出于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目的,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出现以简单的、重复的、挑战性较低的项目为主流的设计,或是将践行劳模精神的活动简化为单纯的体力劳动项目。实践证明,这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性,还会损伤学生积极性、消解活动价值、降低认同度。只有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在难易程度方面、体脑结合方面展现出渐进式、“台阶”式教育设计,才可以真正发挥实践成效,促进劳模精神培育。

三、破题之向:基于构建校园文化弘扬劳模精神的方法路径

(一)面向劳动教育目标,加快完善顶层设计

“劳模精神进校园,既是一项固本铸魂工程,也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底色工程,亟需相关部门立足当前教育实际,正确认识劳模精神进校园的重要意义,直面当代青少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以科学、严谨、务实、前瞻的政治智慧,将劳模精神进校园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并优化顶层设计。”[8]高校构建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在路径上首先就是要将弘扬、培育劳模精神嵌入劳动教育的整体目标之中,出于此角度,弘扬、培育劳模精神本身就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内涵式要求。而想要弘扬、培育劳模精神就必须要面向劳动教育目标,对高校资源进行全局统筹规划,从校内与校外、课堂上与课堂下、线上与线下几个角度梳理好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几对关系,对高校师资队伍、科研领域、教学规划、宣传手段、实践渠道与平台、校园文体活动、硬件建设等进行资源整合、合理设计,不断完善顶层设计。

(二)立足高校自身特色,积极开发教育资源

第一,讲好高校自身历史故事。每一所高校在创立之初、发展扩大之中都面对着各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高校师生全体的奋斗努力,其中也不乏先进师生的涌现,讲好校史故事,突出在校史中展现出劳模精神的人物、事迹。第二,设计好校训内容,主要指在校训中加入直接或间接体现创新、奋斗、奉献、自强等精神特质的内容。校训直接体现高校育人宗旨、精神风貌,设计好展现劳模精神内涵的校训就是直接将劳模精神底色烙印在高校建设中,是重要的校园文化建设手段。第三,谱写好高校校歌,主要是指通过在歌词、创作者、演奏者(群体)、演唱者(群体)、表演场合等方面结合高校关于劳模精神的教育资源来凸显劳模精神内容、要求、榜样人物。第四,利用好校友群体,发挥角色认同优势。邀请具有代表性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校友在校庆、院庆、毕业季等时间节点返回学校进行演讲,充分利用好学生与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同校、同专业的角色认同优势,提升学生对劳模精神的认同度以及对高校文化的归属感、自豪感。第五,着力打造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并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基础上联合本地区校外资源,建设起独具特色、享有专业人才优势的地区辐射高地,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认可度高、专业性强的校外实习实践渠道,形成高校特色实践基地并将其发展成引导劳模精神“走出”校门的高校特色化品牌。

(三)遵循媒体传播规律,有效利用宣传手段

第一,正确处理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的关系,打通二者连接渠道。首先,认识到宣传劳模精神的目的是内化认知以及外化实践,这就要求高校在宣传中不能一味将注意力放在线上理论知识宣传,而是要通过大量宣传有线下实际活动为依托的信息将信息接收者引向生活实践中。其次,两种宣传路径各有特点优势,线上宣传社交传播性强、信息渠道融合度高、内容更新频率快、内容追溯性强,结合线上宣传优势可以开展互动性强、表现形式丰富、有一定连贯性的宣传,比如,通过学校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学校先进人物、“最美劳动者”等投票活动;利用电子校刊、校报开设主题学习模块等。线下宣传是指在校园环境中通过制度、设施、活动向师生释放信号、传播信息、熏陶感染,如,健全劳模精神培育制度、打造劳模精神文化景观、举办主题文化节、排演主题文艺作品等。

第二,正确对待课堂内宣传与课堂外宣传的关系。坚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主渠道,在课堂中将劳动模范人物示例与劳模精神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满足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抽象化思维养成上的需求;以专业课堂为突破口,在课堂中积极利用与所学专业契合度较高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作为行业代表进行示范教育;以课堂外宣传作为宣传补充,利用好主题班会、主题团课、宣传栏、横幅等手段,对当下学习主题中展现的精神、人物、事例进行及时、集中的宣传,弥补课堂教学中榜样示范材料固定、理论教学占比高、宣传细节不完整等不足。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利用线上主题团课向学生播放介绍钟南山的纪录片,加深对他生平事迹的了解,丰富宣传细节,从而体现人文关怀、增强情绪渲染,发挥课堂外宣传的优势作用。

(四)合理差异化需求,不断拓宽实践通道

第一,正视高校学生群体差异化需求的合理性。学生群体作为建设、参与、享有校园文化的主体,既有以高校为单位的文化社区普遍属性,也具有个体自身身份认知带来的特殊属性。学生群体正处在建立世界观的重要成长阶段,对个体身份认知、角色认同、社群归属都有着极高的需求,这种需求正是学生群体需求呈现差异化的深层原因,而高校在引导学生践行劳模精神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正视这种差异化需求,用劳模精神的文化凝聚力、号召力促使学生群体思考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第二,以层次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年级差异带来的差异化需求。高校学生自入校到毕业必然要经历在心态、实践上从学生角色逐渐向社会角色靠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最直接反应就是年级变化带来的教育需求、实践需求的改变。针对低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探索欲望和享有更充足的自我提升时间等特点,以多种激励手段将学生引向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满足这个阶段学生求知需求的活动,如,在劳动模范带队下开展产业调研、实地走访等。高年级学生要逐渐面对走向社会、选择职业的成长任务,随之对奖励综合素质评分等手段反馈度降低,参与实践意愿下降,高校就要对激励手段、实践活动做出相应调整。在激励手段上,向实践活动中优秀者颁发奖状;将实践活动评优纳入高校“职业推荐”、“保研”等评分体系;对优秀者进行物质奖励等。在实践活动上,与“劳模工作室”积极互动、与校企联合建设的特色实践基地积极互动等。

第三,利用实习实训活动满足专业不同带来的差异化需求。实习实训是绝大多数学生走向社会和职业生涯的第一步,面对本专业职业生活的“想当然”和现实之间必然有一个期待落空的不适应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个过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通过高校在实习活动中填充劳模精神宣传、安排专业契合度高的劳动模范或先进典型进行实习带队、实习结束后给予优秀者正向反馈、打造“一院一特色”的实习实训活动等,满足因专业不同带来的差异化需求。

劳模精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用其科学的价值观、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展现出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高校积极构建具有劳模精神底色的校园文化就是要针对高校师生大力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促使劳模精神与校园文化在教育实践中相互推动发展,最终在融合中走向共生,形成培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强大教育合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高校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底色劳模校园文化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永恒的底色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