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拣旧文献以订讹误 广采新资源为增内容
——评《江苏艺文志(增订本)·淮安卷》
2021-01-16程泱
程 泱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日前,由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侯富芳老师负责修订的《江苏艺文志(增订本)·淮安卷》,由凤凰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收录汉代至1949年淮安作者969人、著作3 207种,这是对自汉代至民国期间淮安作家学术文化成就的全面总结与展示。
淮安地方著述的编撰,历史上以两种类型展开:一是编撰大型地方性文献选集,主要收录历代淮安籍作者和地方官员的作品。如潘埙《淮郡文献志》,丁宴《山阳诗征》,段朝端《淮安艺文志》《山阳艺文志》等。在府志、县志中也有类似文献资料。如《天启淮安府志》《乾隆淮安府志》《续纂山阳县志》《光绪清河县志》等。二是编纂著述书目,始自天启府志《艺文志》之《淮贤文目》。集大成者为段朝端《淮人书目》《淮人书目小传》。段著是系统收录淮安著述的专门目录,似已亡佚,主要内容或已编入《淮安艺文志》。
《江苏艺文志》是20世纪90年代省内一批古文献和地方文史专家合力编纂的一部重要图书,收录江苏省历代作者和著作的情况。其中《江苏艺文志·淮阴卷》(下文略作《淮阴卷》)于1995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江庆柏等5位专家分工撰写。他们从淮安历代府县志、书目文献、诗文集中的相关记录以及各家图书馆的古籍目录卡片着手,通过细致工作,形成了淮安过去2 000多年间众多作者和著作的全记录。但受制于当时的条件,在作者、著作、版本、馆藏等项目的著录上还存在许多不足。自2014年起,由江庆柏教授等29名专家对《江苏艺文志》进行增订。《江苏艺文志》(增订本)以江苏省2016年行政区划分卷。每一地级市范围(包括所属区、县及代管县级市)各自成卷,共13卷,收录作者29 617人,著录图书85 309种。《江苏艺文志》的编修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基础性科研项目,旨在展示江苏文化的辉煌成就,将为“江苏学”研究提供翔实的文献依据。其中《淮安卷》由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侯富芳老师负责作全面的增补、校订。对汉代至民国间淮安作者和著作作了基本的、全景式的展示,既是淮安目录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也必将成为研究淮安文史的重要参考文献。本文试就《江苏艺文志(增订本)·淮安卷》(下文略作《淮安卷》)“增订”情况及其价值等方面,略作述说。
一、增订本《淮安卷》在卷名及全书结构方面的及时调整
(一)卷名
《淮安卷》原名《江苏艺文志·淮阴卷》。因1995年本书出版之前,此地为地级淮阴市。2001年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地级市淮阴市正式更名为淮安市。因此,增订本正式更名为《江苏艺文志·淮安卷》。
(二)结构、体例方面
《淮阴卷》以辖区为标准分为淮阴市、淮阴县,淮安市(原为县级市,即今淮安区),宿迁市(原为县级市),涟水县,泗阳县,沭阳县,盱眙县7个部分,各部分之下则以年系人、以人系书进行编排。
20多年来,淮安市相关辖区作了重要调整,一些地名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如1996年宿迁市从原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市;2001年,原淮阴市所属县级淮安市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淮阴县更名为淮阴区;2012年,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2016年,国务院批复撤销清河区、清浦区,成立清江浦区,同年洪泽县撤销,设立洪泽区等。这些行政区域上的调整,也同样清晰地反映在本次增订工作中。增订本将全书在结构上调整为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涟水县,盱眙县4个部分。《淮阴卷》中的宿迁、泗阳、沭阳地区的作者则另见于首次独立成书的《江苏艺文志·宿迁卷》。《淮安卷》对结构所作的调整,使得全书在结构上和目前淮安市行政区划状况完全对应,十分有助于读者使用。
《淮安卷》仍依《江苏艺文志》丛书体例,以历史朝代为序,以年系人、以人系书进行编排。使人与书紧密结合,便于“知人论书,因书知人”,相互印证,避免了分类排列、人书脱离或人的介绍失之过简的缺点。《江苏艺文志》原书各卷末附有作者索引,但没有全书作者总索引,增订本另编了全书《作者索引》,十分方便读者使用。
二、大量使用书目、数据库等新资源
除继续使用《淮阴卷》所使用的淮安府县志、书目及著作外,在文献检索工作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此次增订工作中,新出版的大量书目及数据库等新资源的使用,使增订工作占有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一)大量新出版的古籍目录
近年来,随着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出版业的兴盛,不仅各藏书机构的大量古籍目录得以出版,综合性的《中国古籍目录》也在陆续出版中。图录等新型藏书目录也不断涌现出来。增订本大量使用了这些公私藏书机构馆藏古籍目录、图录、善本古籍目录等书目,因而较为全面地占有了资料,使得编修者拣选淮籍文人的著作和版本更为方便。
(二)各藏书机构的书目检索系统
在网络检索系统高度发达的今天,各图书馆及藏书机构的电子书目检索系统亦成为增订的快捷资源。如利用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等,可以方便地检索到善本古籍文献、普通古籍文献及地方志、家谱文献;使用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学苑汲古》等数据库,则可以通过题名、责任者等要素,获取国内外近30家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书目信息;等等。
(三)各种古籍普查数据资料
借着中国古籍普查的东风,增订者还使用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等数据资源,同时大量使用了业已出版的全国各藏书机构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通过人名、书名检索及后期数据清理,使得一些淮籍文人的著作得以收录进增订本中。
(四)已出版的大量丛书
增订工作使用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及其《补编》,以及《续修四库全书》《清代诗文集汇编》《中国水利志丛刊》《地方诗文集汇编》等大型丛书及大量影印出版的地方志等资料,使得增订工作较为可靠。
(五)陈畏人、陈慎侗遗存古籍
在2012和2016年,淮安区藏书世家陈氏两次将祖上遗存古籍捐赠淮阴师范学院(下文略作“陈氏捐赠古籍”)。在这些珍贵文献中,不仅有大量明清时期的珍稀刻本,还有近200种淮地文人的珍稀手稿或抄本。这些稿本或抄本,在《淮阴卷》中多标注为“佚”或仅存书目。这批文献为增订《淮安卷》提供了大量独有的第一手资料,不仅增补了多种著作的版本,更重要的是增订者根据这批文献,还辑补了许多文献失载的淮籍文人。
(六)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检索图书信息的另一渠道。一些图书可见之于网络,但查不到馆藏单位,则著录相应的网址或图书交易平台。如民国淮安人丁闰之所著《严阿樵唱诗钞》,其清刻本藏于淮安市淮安区图书馆。其《再续严阿樵唱诗钞》,1920年由淮阴启明印刷所用铅印方式印刷,江北图书公司发行,书价每部大洋三角。与一般看到的民国图书牌记通常写作“版权所有”不同,此书牌记作“版权丁有”。版权页上还有“首集古今体一百七十五首”“次集古今体一百五十二首”两行文字。“首集”当指《严阿樵唱诗钞》,“次集”当指这部《再续严阿樵唱诗钞》。这部书“孔夫子旧书网”有售,网上展示的图书信息非常完整。但馆藏未能查到。考虑到这些图书确实为淮籍文人所创作,已经出版且今天依然存在,为方便查考,增订者也将此书收进增订本,并著录了相应的网络信息。其他如阮学浩《裴园文钞》稿本,亦见于孔夫子旧书网。邵承泽、邵承浚所编《淮安山阳邵氏族谱》,清光绪二年(1876)刻本,可见于网络。这些网络资源的使用,使增订工作在材料占有上较为全面。
三、内容方面“订”与“补”
增订本保持原书基本体例不变。修订内容包括“订”和“补”两部分。“订”即改正以前的错误,包括姓名、小传、书名、版本、出处等,而排序错乱、年份颠倒的加以调整。“补”即增补内容,主要包括增补作家、小传、著作、版本、馆藏等。一些著作还增补了简明扼要的提要。
(一)校订方面
《淮安卷》(增订本)除校订了《淮阴卷》的一些字词之误外,还做了如下工作:
1.姓名、小传、书名、版本、出处等的订正。
增订本《淮安卷》对《淮阴卷》中上述误处,均作了订正。现各举一例以作说明。
姓名方面:《淮阴卷》中朱启昆条载其“字玉青”。据《山阳诗征续编》等,“青”当为“清”字。增订本中作了修改。
小传方面:如明代淮安著名抗倭英雄沈坤,《淮阴卷》其小传中著录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事实是沈氏为当年状元,故增订本中加以改正。
书名方面:如吴昆田条下所列《(光绪)安乐县志》中“乐”实为“东”字之误,所指即今天的涟水县。
版本方面:如龚稚条下所收《闰八月考》一书,其版本原作“光绪二十六年(1900)排印本”。增订本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目录订正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南清河王氏刻本”。
2.衍入人物剔除。
如《淮阴卷》根据清代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收入廖世昭《越坡稿》、陈奎《观察集》,其实2人均为明代福建怀安人,因此新版将其删除。
再如盱眙县部分收入的邹岳,《淮阴卷》著录为:“清盱眙人。工医。外科真诠2卷子部医家类 佚 见《江苏历代医人志》。”其著录来源为《江苏历代医人志》“邹岳 清·盱眙人,著《外科真诠》(1838)二卷,存。”而其所据为全国中医图书馆藏书卡片。增订者据邱隆树等《〈外科真诠〉学术思想浅析》一文,得知:“邹岳字五峰,号东山,清代旴江(今江西南城)人,父景波以医名世,然早殁。初习儒,为邑诸生,继父志业医。邹岳洞晓针药,精习经方,著有《医医说》(已佚)和《外科真诠》,后者有‘虽《肘后》奇书,不是之过’的美誉,‘每婴小疾,屡试屡验’。近代名医秦伯未赞其‘分析之细,罗列之富,为外科书籍所仅有;而处处以经验为依归,辅以相当之理论,使学者得收切实效果,尤觉难能而可贵。’”故增订本亦将其剔除。
3.衍入著作的剔除。
《淮阴卷》作者下所收的著作中,有一些是因为作者同名同姓造成的。如盱眙县部分张问明,《淮阴卷》所收《(康熙)常宁县志13卷》,实为同名的四川峨眉人张问明所编纂。此张问明字还城,号峨辉,举人,以文林郎任知县,康熙七年(1668)至十七年(1678)常宁知县。为官10载,修邑志,改建学宫,立无逸堂,存心慈善,毅然有为,政绩卓越。故将盱眙张问明条下《(康熙)常宁县志13卷》删除。
再如《淮阴卷》淮安市部分汪鋆条下收入的《补瘗鹤铭考》,其实为清代扬州籍汪鋆(1816—)之著作。此汪鋆字砚山,有十二砚斋之号。增订本中亦将此著作删除。
(二)增补方面
1.增补作家。
《淮阴卷》共收淮阴地区作家1 028人,其中淮阴市、淮阴县133人,淮安市589人,宿迁市49人,涟水县23人,泗阳县52人,沭阳县97人,盱眙县85人。《淮安卷》(增订本)共收录作者969人,其中清江浦区、淮阴区147人,淮安区689人,涟水县26人,盱眙县107人。共收录著作3 207种。增订本较原版增加作者139人。
以罗振玉兄弟为例,旧版中只收罗振玉一人,增订本则补入其二兄罗振镛、其弟罗振常。
再如王荫槐,原《江苏艺文志》将其收在《镇江卷》。其实王氏原籍江苏丹徒,以父王铭贾于盱眙,遂移籍于盱眙。王荫槐自题即为盱眙人。家有偶园,在盱眙第一山麓,藏书数万卷。其藏书印有“盱眙王氏十四间书楼藏书印”等。其《过学斋诗钞》《蠙庐诗钞》卷端均题“盱眙王荫槐”,牌记题“盱眙王氏紫藤花馆藏板”。据此,将王荫槐收入《淮安卷》。
根据一些馆藏目录增补的例子,如据杭州图书馆和云南省图书馆的藏书目录,补充了近代史地专家、实业家童振藻,并辑录了其百余种著作。
根据陈氏捐赠古籍,还辑补了许多文献失载的淮籍文人。如据《詹坦诗稿》补入淮籍诗人詹坦;再如据陈氏捐赠古籍中清代山阳诗人程步荣《味书草堂诗集》的抄本﹝据清同治五年(1866)罗襟馆刻本﹞,可知此书为程步荣子程宝善、程赐珩兄弟为其父所编次,程赐珩另有《卧闲轩诗集》《卧闲轩诗抄》等8种著作存世,故增订本中收录了程氏兄弟。
这些作家的补充,使一些湮没不彰的淮籍文人及其著作重新回到了研究者的视线中。他们的文化功绩得以重新被研究者重视和发掘。
2.增补作家生卒年及小传。
作者生卒年的增补,充分利用了当前最新研究成果。如:阮学浩,《淮阴卷》未注出其生卒年。增订本据丁志安《边寿民交游考续》一文补为:“阮学浩(1702—1764)”。
增补作者小传:如刘自靖,原《淮阴卷》中其小传仅为“清山阳人”。增订本据《淮安河下志》等文献,增补为:“刘自靖 清山阳人。字共位,庠生。祖世光,父一临。累世仕宦,靖生当明季,盗贼蜂起弃举子业,隐居乡里以诗酒自娱。曾捐赀筑堰以存三城。以子贵赠文林郞。”
3.增补作品版本及馆藏信息。
原《江苏艺文志》著录的存世图书,只有善本、稿抄本著录了馆藏,一般图书没有著录。《淮阴卷》中的一些著作,囿于当时的条件,版本著录较少。《淮安卷》基于当前的检索手段和拥有的资料,不仅增补了许多著作的版本,而且除丛书外对所有存世图书均著录了馆藏。以较为简单的“枚乘”条为例,原《淮阴卷》中其著作《枚叔集》只有两个版本,即《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和《楚州丛书》本。增订本则著录4个版本,并注明藏所:
(1)《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2)清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3)1921年冒广生编《楚州丛书》本。
(4)2018年广陵书社《江苏地方文献丛刊》本。
陈氏捐赠古籍文献中,不仅有大量明清时期的珍贵刻本,还有近200种淮籍文人的珍稀手稿或抄本。这些稿本或抄本,在原《江苏艺文志·淮阴卷》中有的仅存书目而无馆藏著录,有的著作甚至没有著录。增订者依据这批文献,除增补了相关作者的著作和相关著作的版本外,还对《淮阴卷》未著录存藏情况的著作补出藏所,如靳应升《渡河集》,《淮阴卷》作:“见同治《山阳县志》卷18。《山阳诗征》卷12收其诗64首,并云:‘旧志称诗文二十卷,未见传本。’《山阳艺文志》卷3收其文1篇。”再如清代山阳诗人程步荣《味书草堂诗集》,《淮阴卷》仅注明“见民国《续纂山阳县志》卷13”,而据陈氏捐赠古籍,可知此书存抄本﹝据清同治五年(1866)罗襟馆刻本﹞。上述两种今均藏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
4.增补著作。
增订本通过多种检索手段,增补了许多作家的著作。以清末民初淮安著名文史学家段朝端为例,《淮阴卷》共收段氏著作《广均姓氏订补》、《邵氏姓解辨误》、《徐孝节先生积年谱》、《张力臣先生弨年谱》、《吴山夫先生玉搢年谱》、《淮人书目小传》、《(民国)续纂山阳县志山阳艺文志》、《椿花阁诗集》、《渭南诗集》2卷补遗1卷、《徐集小笺》、《顾亭林先生诗笺校补》共11种。增订本除增补此11种著作的相关版本及藏所外,还根据相关馆藏目录和段氏《蔗叟自编年谱》等文献,增补出段氏《周礼段笏林读本》、《广韵引书编略》不分卷、《广韵注引用书》不分卷、《广韵姓氏补编》、《真州学舍》、《楚台见闻录》、《蔗叟自编年谱》、《周白民先生年谱》、《三洲画史》、《三洲画史校记》、《两淮画友小识》、《三洲画史》2卷补遗1卷、《段笏林先生加注淮山肄雅录》、《段蔗叟手钞奏稿》、《南游笔记》、《淮人书目》、《昭代舆地碑目》、《示儿浅语》、《隐语鲭腴》、《椿花阁随笔》、《蹄涔小识》、《凤凰村笔丛》、《半人琐记》、《椿花馆续笔》、《跰躃余话》《跰躃余话之余》、《弱冠集》、《袁文拾沈》、《素位堂诗存》、《漱六斋集》、《椿花阁文集》4卷、《椿花阁文集》8卷、《周白民先生迻何义门批陶诗语记》等31种著作,并详注出处,以便读者查考。其他新发现的文献也充实到增订本中,如在清初享有盛誉的淮安著名金石学家、文字学家、画家张弨条下,据2015年《东方收藏》王厚宇、刘振永先生《张力臣山水花卉册》一文,补充了现藏于淮安市淮安区博物馆的《张力臣山水花卉画册》。
这些作品的增补,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这些作家的著作全貌,为全面研究他们的著述、功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淮阴卷》因体量较小,故与《盐城卷》合订一册,此次《淮安卷》则独立成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此次增订工作的成果。
四、不足之处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增订本也存在一些疏误之处。
增订本多以按语形式对相关情况解释和说明。其中多次出现近代淮安著名藏书家陈畏人的名字。其实陈畏人先生本姓史,名鉴庭,五岁时出继姨夫陈纪元,遂改名陈宗书,字畏人,后以字行。增订本在陈畏人首次出现,即《养一斋读书录》著者著录时,仅表述为“清·潘德舆著 史宗书(陈畏人)编辑”,对有关情况,未以按语形式作相关交代,容易令读者起疑。
此外,关于沃士彦、石可玺、石华峙等人籍贯,增订本均著录为:“清山阳(大河卫)人。”而王拳条下则著录为:“明淮安大河人。”此两处“大河卫”“大河”应该统一作“大河卫”,指的是明洪武二年(1369)置于淮安府的卫所,属中军都督府,为驻兵的地点。《方舆纪要》卷22淮安卫:“又大河卫,在府北新城内。”
总之,增订本《淮安卷》全面展示了淮安历代作者的创作情况和淮安文脉传承情况。在考镜淮安学术源流、揭示区域文化传承关系、推动淮安学术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曾经搜集丁晏著述,得书87种,而增订本所搜集的达94种之多,足见其搜罗之广。《淮安卷》(增订本)不仅可以成为治学门径,同时对研究个体淮安籍作者及邱迈、潘德舆、阮葵生等文学家族的文化贡献等均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