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1-01-16代雷
代 雷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有效落实这项方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和发展。20世纪末期,我国就开始不断建设完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从不同方面,实践理论相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面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层面积极探索,制定出符合高校自身发展育人树人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原则,探索适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新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意义
1.发挥其他课程育人功能,形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合力
作为高校的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但这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其他的学科也都有立德树人的功能。要深刻发掘各种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知识融入专业课中,让学生在日常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政治觉悟。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课程的融入,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做好育人工作。在现实教学中容易出现侧重其他教学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种[1]。一种是教学与育人的分离,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立德树人的根本需求。另一种是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互分离,其他的专业课只传授专业有关知识,进行传统知识的教学,而思想政治课的思想道德教育单独进行。在经济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逐步物质化,对实用性更强的专业课更加重视,易忽略掉更为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多专业课程主要进行的是传授知识但是缺乏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观的引领。最后培育出的人才只具有专业知识、能力强却缺乏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推进各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融合互通,构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体系,处理好专业课程的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引领之间的和谐关系,发挥出共同育人的功能,形成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合力。
2.建设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建设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直是高校关注的重点,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面对知识点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不同的误解,学生关注的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使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而且,大学生思想政治认识水平的提高是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高效的思维方式的养成也需要长期的过程。在大学四年长期学习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低年级能够有条不紊地有计划地开展,但在其他时间也不能放任自流。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对大学生三观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今后发展都十分重要。高校要积极探索育德树人的新方法,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加大对课程的整体构想和理论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尽力取得新的突破。
在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时,应使其全程全方位地处于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全程融合多种教育方式,全方面发展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建设合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是建设全面全方位育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集中在大一、大二阶段中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展开,有明显的阶段教育特征。这些课程结束就等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结束。由此,应该推进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合,建设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做到从“阶段育人”过渡到“全程育人”,从“思政课”到“思政课程体系”的改变[2]。思想政治课程结束后,学生还会从其他专业课中学到育人知识,能接受思想政治融入专业课的转变。这些转变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成功所在,这种课程体系可以有效落实育人树人的重要任务。
3.明确教师育人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
教师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落实者,虽然立德树人的任务是高校的,但落实在于教师。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引领学生有关思想政治的建设,但现实中,有的教师只在乎教书传授知识,不在乎学生品德方面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管不顾。有的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的公开言论与党的教育方针相违背或者与主流人生价值观相对立,影响极其恶劣。还有的教师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过时”等错误的看法观念。这些教师使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严重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应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以建设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为目标,在思想政治教师的影响下,使其他教师明确教书育人的目标,提升教师本身责任感和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能力从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
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1.继承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系列课程建设过程中,选择哪些课程组成系列课程首先要遵循开放与继承的原则。继承一直遵守的党的政策方针,对课程进行选择时要注意认真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同时借鉴国外教育的成功之处。开放地接纳和借鉴国外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成功之处,学习和分析其可取之处,为大学生提供国外教育发展成果的资料,让大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国际中的重要性,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学习意识,了解国际政治形式,在更高的层面上不断完善自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系列课程的建设中应注意以往课程的优缺,秉承继承性的特点,建立更加完善的系列课程体系。
2.思想政治课程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科学地设置课程才能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日常,与生活相关,受学生欢迎。针对性与科学性相结合这个原则是根据学习者的性格特点、社会需求和社会变化制定的教学内容,其兼顾了学习者对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接受规则。制定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更加容易树立学习思想,使学生有分享快乐的欲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有积极主动地探索精神和创新进取的思想,能够尊重他人并能愉快的合作,这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构建。由于学生在个人发展中成长的特点不同,不同年龄与成长阶段对课程的需求不同,所以,在课程安排上也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根据时间和社会变化调整课程的设置,不断充实与改良新的教学课程。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使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做到教学时理论结合实际,传授的内容要贴合实际、贴近学生、贴合生活,产生良好教学效果。
3.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
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有助于大学生思想认知水平的有效提升。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两者同时提高大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同向发展、相辅相成,二者在教育方面存在共性,思想政治课堂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区别了其与其他课程的本质[3]。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时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有计划、有方针地培养受教育者,使学生满足有关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教学实践活动,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想形成体系化就需要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对比单一课程体系教学,系列课程体系有显而易见的好处,系列课程采取多学科的知识融合的方法,多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拆除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步实现课程主体从教师过渡到学生之间的转变,更加符合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融合的知识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潜能,达到双赢的效果。现代课程的主要特点是跨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融会贯通,形成富有特色的新型课程体系。可以根据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调整高校各自的课程体系建设,重整教学内容,在基本学科中加入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关的课堂讲义,使得专业课程更具特色,内容更加丰满,理论依据更有力度,使课程内容更具有说服力和时效性。
4.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
中央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一直很重视,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大纲,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调整,课程大纲中的理论知识很多,覆盖很广,信息量大,理论知识很多,课程繁重,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间却很有限,只有几十节的课时,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学习,对很多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遇到的问题难以有效的解决和阐述。
很多高校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构建由选修课和必修课相结合建设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结构开拓了教师教学空间,选修课程满足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元性,开拓学生的课外知识视野,提升高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这种方法已得到大家的认可。多元的选择方案,自主选修和规定必修构建的课程体系加强了教学的实践环节,拓展了教学空间。专业学者认为,选修课与专业课两者必须相结合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的,两者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结合起来要达到某种强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目标[4]。但很多学校的选修课也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如师资力量不足、学习器材缺失等原因不能做到因人设课,专业研究论证的缺乏导致高校不能随意地开设选修课,各类课程之间缺乏实际的内在联系,各种各样的问题限制了选修课的开展。在实际的课程相结合的过程中,理论知识信息的大量增加导致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不断改变,知识的不断淘汰和补充是需要重视的,但也应该重视的是那些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历史思想文化、知识精华。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之间结合也需要课程的连续、科学和系统的要点,同时在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大学生对这些知识接受的程度也是需要重视的。例如,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还有一些学校会根据师资力量开设选修课,“世界史前沿问题”“中国史前沿问题”等。
三、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落实党的育人树人政策方针。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有关部门和各大高校应协同教师在相关方面不断做出尝试,勇于创新,建设更加完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应以辩证的视角看待课程设置,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通识教育看成包含关系或者平行关系,明辨两者的利与弊,更方便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保持相对的独立,充分发挥其育人树人功能。同时也要和其他的专业课同向同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明白系列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各种课程之间融会贯通,要在专业课程中建设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