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学视域下的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钩沉与透视

2021-01-16肖俊一李逸帆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木卡姆民歌少数民族

肖俊一 李逸帆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新余338015)

音乐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活动,音乐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人类的历史进程始终伴有音乐的存在,音乐也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媒介,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日趋细化,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通过翻译的手段介绍给世界,让国外更多人了解新疆,了解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既具有现实交流价值又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学透视的意义

(一)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内涵丰富

从宏观上看,新疆特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特定的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类型,这些音乐文化类型与新疆独特的地理、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哲学、经济、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新疆的地域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其低地平原和绿洲中有着成熟的农耕文化,前山和半山草原有着历史悠久的游牧文化,高山寒冷地带有着独特的半农半牧文化。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生于斯,长于斯。在这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中,不乏优秀的艺术珍品。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以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音乐本身不仅仅只是一段优美的旋律,更是社会文化的综合反映,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对外传播价值。

(二)从历史角度上,有关新疆民族音乐的记载大多散见于历史文献中

新疆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大多是以“师傅教徒弟”式的“口传心授”、“口口相传”、“口耳相传”的形式世代传承。大量的音乐文献不规范、不成熟、一词多义,很多文献中夹带着民族文字表述的特殊术语、特殊称谓,给我们的阅读与翻译工作带来诸多难题。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学界的专家学者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工作,已经发表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些学术研究成果蕴含着大量的新疆音乐文化信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学术成果介绍到国外,融入世界文化艺术大家庭之中,使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通过翻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需要基于民族音乐学和文化学的翻译。

(三)翻译活动的需要

翻译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翻译活动是一种认知、理解、传递文化的交流活动。译者就是这种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媒介和桥梁,即中国历史上的“舌人”或“通事”。“舌人”通晓两种或多种语言,“通事”了解多种文化。这是因为人类所有的词汇、句子、语段和文本都是人类文化的载体,翻译与其说是语言间的转换,还不如说是文化的译介和传播。当下翻译仍然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走多远、传播多广、影响多深,这些都取决于翻译工作的质量。准确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出去,做到信息不丢失,不走样,就是要分析,要整体理解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文化内涵。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的翻译活动始于周朝,经历了从东汉桓帝至唐宋末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洋务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再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学时期的西学翻译,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活动。这些翻译活动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特别是推动了科学、技术、艺术等异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现在,随着世界各国各方面竞争的日益激烈,主要大国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输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翻译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介绍给世界是学术界面临的课题之一。

二、生态翻译学视野下的新疆少数民族音乐

生态翻译学是利用生态理性特征,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综合观察的生态翻译的研究范式,文化生态是其一。下面主要以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新疆文化种类做进一步的音乐与生态环境关联性的剖析。

(一)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新疆的塔里木沙漠周边、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谷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和山前平原,是新疆主要的农业区。农耕是绿洲和平原上的主要生产方式。第一,绿洲或平原是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发祥地之一。例如:流传于新疆各个维吾尔族聚居区的维吾尔族木卡姆就发源于绿洲农耕文化。绿洲农耕文化的生产方式,村落族居的生活方式,大漠之中的绿荫怀抱,孤独与寂寞的深切体会,使得维吾尔族人通过演唱木卡姆来抒发情感,交流思想。木卡姆是维吾尔人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第二,农耕文化孕育了新疆音乐。在新疆的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伊犁地区,都流传着与绿洲农耕有关的民歌,如沙雅县民歌《收割歌》唱到“我挥镰割了行行麦子,没有把它捆成捆”、伊犁地区的《收割歌》唱道:“收割呀,不停地收割,把腰都累弯了”等民歌表现了农耕的情景;而伊犁地区的民间套曲“修渠歌”、“金子花和紫罗兰”、“往后流”反映了人们修渠的劳动场景。再如:世界上的木卡姆基本上只盛行于农耕文化的地区。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反映了维吾尔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特征、道德伦理观念和民族心理素质。最具代表性的喀什木卡姆有十二首套曲,每首套曲内部又可以分为“琼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十二木卡姆的每一首套曲都可以演唱1小时以上,有些甚至是2小时,整部十二木卡姆演唱需要20多个小时。第三、民歌题材反映了绿洲和平原农耕文化。绿洲和山前平原是新疆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和回族等民族世代生息繁衍的家园,人们在绿洲和平原上劳作,练就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绿洲文化特征在新疆的民歌中也得以充分的体现。例如:《除草歌》、《收割歌》、《果园里种着苹果树》、《麦场歌》、《爱劳动的小伙子》和《修渠歌》等。

(二)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与草原游牧文化

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阿尔泰山山脉腹地养育出了天然的优质牧场,这些牧场是草原文化的发源地和摇篮。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十分热爱音乐,他们用音乐抒发情感、传递信息。无论是他们的出生礼、骑马礼、婚礼、葬礼等仪式性活动还是日常生活,都与音乐密不可分。正如一首柯尔克孜族民歌中唱道:“额尔(民歌)迎你来到尘世,库修克(习俗礼仪性歌谣)送你回归永恒。”作为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从出生到死亡,都与马为友,与草原为家,他们的民歌以歌颂山川河流、森林大地、草原牧场为主要内容。例如:在柯尔克孜族民歌中,以反映畜牧业生产劳动的歌曲占比很大,《牧马歌》、《放羊歌》、《放骆驼歌》、《在辽阔的高山牧场》、《我的小马驹》和《我放走了我的猎鹰》等民歌反映了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是草原游牧文化的体现。

在草原文化背景下逐水草而居,半游牧半定居的哈萨克族人放牧、转场(从一个牧场到另一个牧场放牧)、再放牧、再转场。转场近则几十公里,远则几百公里。由于要辗转不同的牧场,注定了哈萨克族人居无定所的生活特征,这在民族音乐方面影响甚广。如:哈萨克族的婚礼要经过吟唱一系列的仪式歌,方可完成。“哭嫁歌”是一种“仪式歌”。仪式歌按照顺序,分别为“沙仁(序曲)”、“森斯玛”(哭嫁歌)、“告别歌”、“揭面纱歌”。其中“森斯玛”和“告别歌”都可以被认为是哈萨克族的“哭嫁歌”。不同的是“森斯玛”是新娘的姐妹们和新娘的对唱,互相表达着不舍的别离之情,“告别歌”是新娘同父母的对唱,同样是表达着眷恋和不舍。正是草原生活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类似“哭嫁歌”、“劝嫁歌”、“送亲歌”、“迎亲歌”等民俗性质的音乐文化。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更迭和社会的发展,这类“哭嫁歌”等草原民俗歌曲大多已经不再吟唱了,已经被新时代的新的社会习俗所取代。

(三)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与高山草原文化

新疆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中国塔吉克族的主要居住地,境内高山冰峰耸立,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塔什库尔干河流经全县。河流两岸的谷地草原是塔吉克人生活的家园。塔吉克族的民族音乐颇具特色,既有高原特色风味的鹰笛之声又有美妙动人的歌声。塔吉克族的音乐具有中亚地区音乐特征,善于运用半音及微分音,尤其特有的增二度音程运用,为塔吉克族的音乐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塔吉克族民歌具有丰富的内容,语言优美形象,形式自由。根据其内容及所使用的场合可分叙事长诗歌、习俗歌、爱情歌、哀歌等,这些民歌大多反映高原音乐文化的特征,是了解塔吉克族音乐文化的窗口。如:民歌有“拜依特”(一般民谣)、“麦依丽斯”(叙事歌曲)、“菲来克”(悲歌)、“塔勒肯”(葬礼歌)。还有塔吉克族特有的“鹰文化”。“鹰文化”包括鹰的故事、鹰的民歌、鹰的寓言和鹰的谚语等,如:塔吉克族的民歌《雄鹰》、《帕米尔》等,这些都是高原游牧文化的反映。劳动歌谣是塔吉克民歌中最古老的一种,反映了塔吉克人的高原农耕生产活动,如:《打场歌》、挤奶歌》和《牧人之歌》等。

三、新疆民族音乐文化与其他音乐文化的共性

(一)历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疆地区就有人类活动,新疆的先民在原始社会和先秦时期就创造了灿烂的古代音乐文明。相传,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的我国古籍《吕氏春秋》就表明了古代西域早在史前就可能有了乐器。《庄子·天地篇》、《汉书》、《穆天子传》、《竹书纪年》、《汉书·西域记》等古代文献中都有新疆音乐、新疆与中原音乐、中原与新疆音乐交流的记载。新疆的历史文献、曲谱、古墓、乐舞纸画、民间工艺品、石窟中的壁画中都能发现古代新疆音乐的遗存,这些遗存也有古代乐工和乐器的历史遗迹。据考古考证:新疆在南北朝时期就有骨笛(巴楚县托孜萨来古城遗址)、排箫(拜城县的克孜尔壁画)、笛子和巴拉曼(吐鲁番市的伯孜克里克壁画)、曲颈琵琶(库车县克孜尔尕哈干佛洞第28窟和69窟),箫(库车县克孜尔弥哈千佛洞第30窟)、腰鼓(拜城县克孜尔尕哈千佛洞第163窟)等乐器的存在。可以说,新疆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已经发展成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抹特色,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组成部分。

(二)体裁题材多样,表现内容丰富。由于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历史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或世代居住于此,或来这里经商、做工、传教或随军征战,穿梭此地。近代,随着社会的变迁,还有其他的民族迁徙到这里,繁衍生息。新疆独特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使新疆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绿洲农耕文化”、“古代狩猎文化”、“沙漠戈壁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这种文化生态环境里,自然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音乐和音乐表现形式。新疆代表性的音乐除了各族民歌、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以外,还有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维吾尔族鼓吹乐、维吾尔族哈密艾捷克艺术、维吾尔族刀郎热瓦普艺术、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哈萨克族“六十二阔恩尔、哈萨克族铁尔麦、哈萨克族斯布孜额、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托布秀尔、蒙古族绰尔、蒙古族呼麦、新疆花儿、柯尔克孜族库姆孜、柯尔克孜族奥孜库姆孜等。在多元一体文化背景下,人们处处都能感受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题材的多样性。

(三)音乐是特定文化的反映。有史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的音乐文化相类似,同样起源于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劳动产生了音乐,音乐根植于生产和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音乐。如:“锄草歌”、“清晨,燕子飞走了”、“麦场歌”和“我用麦草捆绑麦杆”等源自绿洲农耕文化;牧马歌“白蹄骏马”、“黑走马”、“辽阔的原野”、“你是草原上的羚羊”源自草原;生日歌、酒歌、牧歌、婚礼歌、出嫁歌等源自游牧的民俗。

四、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性

新疆地处中国的西北边陲,这里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既表现出人类音乐文化的共性,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性。

(一)多种律制并存。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音乐学家王光祈提出了划分世界音乐“三大乐系”的理论。根据王光祈的音乐理论,在新疆,汉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满族和达斡尔族的音乐属于中国乐系,以五声调式为主。哈萨克族的音乐属于中国乐系和欧洲乐系的混合乐系。维吾尔族的音乐是中国乐系、欧洲乐系和波斯-阿拉伯乐系的混合乐系。王光祈的音乐理论破解了新疆音乐不同风格,不同形态,不同律制的原因所在。例如:研究木卡姆的专家学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维吾尔木卡姆音乐进行了测音后发现,维吾尔木卡姆中确实存在“四分中立音”现象。再如:塔吉克音乐中多种乐律、调式并存、中立音现象随处可见,这些构成其音乐的主要特色,其增二度音阶尤其独特,这是其他音乐中少见的现象。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中板式变化体、一音多级、多结音现象,加之旋法、结构、音乐装饰性极强等特点是新疆音乐独具特色的又一因素。

(二)独特的结构、节奏和节拍。例如:柯尔克孜族民歌在音乐形态方面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乐调旋法、节拍节奏、曲式结构三个方面。多变化的四音音列群,强烈地显示了柯尔克孜民歌的音乐序列性旋法特征和丰富细腻的表现力。新疆诸游牧民族民歌都具有节拍、节奏自由的特点。例如:不规整节奏、复合节拍、复合节奏的应用,是柯尔克孜民歌在节拍、节奏方面最重要的特征。

(三)独特多样的民族乐器。民族器乐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民族器乐的载体则是民族乐器。新疆民族乐器无论从材质、制式、制作方法、演奏技法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独特的演奏技法(揉、捻、滚弹、弹、拨、滚、扫)演奏出来的乐音(颤音、泛音、调性独特的节奏等)使新疆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音色和韵味。

(四)语言多样。新疆的民族音乐都是用各自的民族语言来演唱。从语言谱系分类,新疆各民族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族,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及蒙古语族、满州—通古斯语族等。不同民族语言的音素、语音、语调、重音、节奏、音色也是不同,其中还不乏方言和地方口音,这样的语言演唱出的音乐自然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五)音乐资源储量丰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民族音乐和歌舞艺术的荟萃之地。新疆民族音乐不仅是中国的电视节目、广播、新媒体中常见的、久演不衰的曲目,而且早已蜚声海外。据1996年12月中国ISBN中心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新疆卷上·下》和1999年8月中国ISBN中心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下册》统计:新疆民族民间歌曲就有1800多首,新疆民族器乐曲约850首之多。另外,还有维吾尔的多套木卡姆、锡伯族的汗都春音乐、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回族的花儿和宴席曲、柯尔克孜族的库木孜弹唱、柯尔克孜族大曲等及现代创作的歌剧、舞曲、歌曲、器乐曲和交响乐,不胜枚举,可谓体量相当大。近年来,无论是职业作曲家,艺术工作者、还是民间音乐爱好者都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时代风貌的音乐作品。

(六)音乐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性。早在东汉至唐朝时期,新疆就与中原有过交往。20世纪初,中国一批有识之士走出了国门,去寻求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求救国救民的发展之路。在音乐界,较早出国学习的有沈心工、李叔同和曾志忞。留学打开了他们的视野,他们把西方音乐引进了中国。从1904年曾志忞编印出版了《乐典教科书》开始,就不断有新的音乐理论被引入我国,这些音乐理论成为中国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新疆的专业作曲家、音乐人、业余音乐爱好者引用西方的音乐作曲理论技术,在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基础上,创作出一批新时代的优秀音乐作品。较早的作品有:刘炽的(新疆好)、石夫的“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田歌的“草原之夜”。再如:交响诗“故乡”;电影音乐“神秘的骆驼”;大型歌舞“天山彩虹等”;新民歌“甜甜的瓜儿迎宾客”、“新疆处处赛江南”、“天山松树根连根”、“胡杨颂”、“请你尝块哈密瓜”和“阿瓦尔古丽”;新民谣“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里是新疆”等。现如今新疆的音乐既保留了特有的民族音乐元素,又结合了中国新疆以外乃至借鉴了西方的许多音乐理论,呈现多元一体的新局面。

五、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汉英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从整体来看,文化即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因此文化可以交流与共享。翻译是文化传递最重要手段之一,译者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翻译的目的确定、翻译的方法、翻译的手段、翻译策略的选择。

从英语教学的视角看,我国的英语教学经过近160年的历程,现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培养了许多翻译界的专业人才。通俗地说,无论是专业翻译还是兼职译者大多能正确地分析理解源语文本中的一般意义上句法结构和语篇特点,词法和句法结构的逻辑分析都不存在困难,但对于内容较复杂较专业的一些特有文化现象则缺少透彻的理解,易形成翻译过程中的误解和误译,甚至是束手无策。一切学术研究都建立在理论与实践双重互动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起到决定性作用。翻译的过程可分为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在翻译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不能正确地理解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在处理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篇文章时,译者往往要从源语到目的语,反复推敲,仔细研究,这就需要在一定文化的背景下,深化理解,再加以翻译。如:新疆花儿中的“令”(曲牌)、柯尔克孜族的“额尔”(民歌)和“齐/奇/其”(演奏者)、维吾尔音乐中的“木卡姆”中的叙咏歌、叙事歌等。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汉英翻译集翻译学、民族音乐学、人类学、民俗学、词源学、文化学等于一体,需要译者在多学科的语境下,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依据信息性文本的特点,贯彻科学准确的原则,采用音译法、意译法、音译法+注释、意译法+注释、拆译法等综合手段,特别要注意使用归化翻译法,以实现交流思想和信息的目的。

猜你喜欢

木卡姆民歌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浅谈木卡姆艺术与民间艺人
——以新疆莎车县为例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从乐律学特征谈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属性
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