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楚意象美术融入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新探
2021-01-16段湘华
段湘华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管理处,湖南 长沙 410100)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步伐,我国文化消费日益活跃,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市场潜力极大。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32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6%。[1]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在湖南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的现状
高等院校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库。目前高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以下简称文创产品设计)相关专业主要有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等,其相关课程包括图形创意、装饰形象、服饰搭配、服装设计、装饰图案、广告策划与创意、版式设计、图形设计、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人物配饰设计、服饰材料与手工艺等。高职院校与文创产品设计关联的就业岗位,包括文创产品设计师、创意设计总监、广告设计师、包装设计师、品牌设计师、品牌策划师、新媒体品牌设计师、珠宝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等。
以笔者所在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分散在不同的专业中,并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缺乏充分的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未能很好地对接市场需求;基于文创产品设计需求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多,课程设置零散,未能形成有效的教学合力,且授课内容有重复现象;对于本土特色文化艺术的利用和创新停留在浅尝阶段,没有深入挖掘本土传统美术资源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创新;沿用通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在教学评价中没能体现文创专业特色要求。
二、湘楚意象美术融入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的背景
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0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湖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湖南文化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已超过5%,其中40%是由文化创意产业贡献。[2]例如,近年来马栏山文创园成为湖南创新发展新标杆,有力推动了媒体融合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它是以精神文化、智力创作为主的一系列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主要包括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门类。[3]
《关于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指出,要突出“三高四新”战略支撑,推动产、学、研、用更好融合,突出地方特色和亮点。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文创产品设计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本土特色文化艺术是文创产品设计的重要源泉。湘楚意象美术是指,将湘楚之地的传统审美意象群、传统民间美术的艺术符号与艺术元素融入到创作中,表达湘楚文化的文化内蕴,其图像风格、表现技法、色彩体系传达了鲜明的湘楚意象美学和文化价值。但目前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将湘楚意象美术融入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还有较大空间。
三、湘楚意象美术融入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的路径
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背景下,基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高职院校应将传统的湘楚意象美术融入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中,培养具备一定本土文化和美学底蕴的文创产品设计人才,提升文创产品设计人才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突出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和亮点。湘楚意象美术彰显了楚地深厚的文化和美学底蕴,有着丰富的视觉符号和象征表达,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汉帛画,湘绣、苗绣、织锦中的浪漫纹样,洪江高庙文化白陶纹饰图像等。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应该深入挖掘这些湘楚意象美术中的精髓,并将其有机融合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一)促进课程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团队应通过集体研课、备课,对现有的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形成有效的教学合力,避免教学内容同质化;在课程建设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课程设置,把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以满足校企合作单位的用人标准。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团队要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出发,注重学生文化创意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业理念、经营管理意识,使他们懂得市场规律。为此可以增设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美学素养和市场经营管理能力的课程,如美术史、设计史、品牌管理、文化消费和营销、数字营销等。
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着重帮助学生增强文化传承的使命意识,从文化创意的角度引导学生领略本土优秀传统美学意象的魅力,提炼湘楚意象美术的视觉元素和图形符号进行多种途径的创新实践,探索具有本土美学元素的图形符号,创作出富有湘楚意象美术意蕴的文化创意产品。
(二)教师加强科研积累,科研与教学相长
为了更好地将湘楚意象美术融入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与考古研究所、博物馆等单位对接,由教研室团队自主研发专项横向科研课题,如白陶纹饰再设计专项研究。白陶在湖南的起源是多点并存的,其中洪江高庙文化白陶纹饰图像中的凤鸟图腾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凤鸟形象。白陶纹饰包括具象纹饰,如太阳、花草、建筑等,还有抽象纹饰,如几何纹、太阳纹、八角星纹、凤鸟纹、獠牙兽面纹等。陶器图像体现了地域精神文化传统,是信仰的承载者,藏着先民精神世界的密码。教研室团队应深入挖掘湘楚美术资源,如陶器、青铜器、漆器、湘绣、苗绣、织锦、年画等内容,用专项研究成果建立湘楚意象美术电子资源库和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并有机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如图形创意、装饰形象、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人物配饰设计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校横向科研项目开发,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师生的设计理论基础,丰富文创产品设计文化内涵。
(三)创建创新基地,打造校企共建平台
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开创了现代产品实践教学基地的先河,包豪斯设计学院学生的作品公开展览,吸引欧洲企业厂商订货,签订设计合同,这种以教学基地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一直备受推崇。2016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给文创产品设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建实践体系,组建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共建App平台、多媒体工作室、导师工作室、实训基地等,开展湘楚意象美术文创专题的设计创作,以实战任务驱动教学,使校内外课程教学相结合、企业实践与项目教学相结合。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文化传媒企业高层次专业人员加入专业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制”向结合市场、注重产教融合的“课题制”教育转变,通过校企人才共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例如,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马栏山文创园的合作,探索与周边文旅小镇的合作,创建湘楚意象美术创新基地,输送学生参与一线实习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和实训中强化设计意识,将湘楚意象美术更好地运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
(四)以赛促教,加强设计成果转化
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湖南省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从2014年至今已举办了8届,每年根据特定的主题面向全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征集平面广告、视频广告等各类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历年大赛的主题包括“传递正能量,践行中国梦”“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不忘初心”“文明实践绘三湘”等。湖南省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100多个奖项,每年都有几千件作品参与角逐,建立起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创新实践平台,有效促进了该校相关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将湘楚意象美术融入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湖南省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可以考虑增设“湘楚意象美术创新设计”环节,激励师生把湘楚意象美术融入大赛作品创作,以赛促教。
传统文化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湖南省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的成果转化丰富,如画册、海报、文化衫等。2020年湖南省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的纪念袋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设计美观大方,受到广泛好评。作为湖南省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的承办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应更注重成果转化,在大赛吉祥物、宣传页、画册、纪念册等的设计中有机融入湘楚意象美术视觉元素,创作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和大赛衍生产品,如文具、服装、装饰品、生活用品等。
(五)基于文创产业需求,优化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包括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指标,来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一般的专业教学评价是线性的、单一的,教师通过作品或者试卷进行评定打分。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效果,并不能通过单一的试卷打分或作品考核完全体现出来。湘楚意象美术融入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的湘楚文化内涵、人文素养、创新意识,能胜任视觉设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体现在创意、协同、执行、市场运作等诸多方面,因此应基于文创产业的需求不断优化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评价。
将湘楚意象美术融入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其教学质量评价涵盖教师团队的理论与专项科研能力、带领学生执行项目的创新创意与协同能力、与企业对接的实践能力,还包括学生文创产品的技术表达、内涵表达、市场效益表现等,覆盖整个专业师生。因此,形成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加全面有效地进行高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