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探究
——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1-18皮卫
皮 卫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商务信息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坚持质量为先、以点带面,兼顾区域和产业布局,支持基础条件优良、改革成效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完善持续支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的机制,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将遴选300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高职院校通过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可以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内涵发展。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层出不穷,传统专业建设模式导致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如何科学谋划好专业群建设,充分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产业服务能力,成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的背景
《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重点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首的十大领域,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为750万人,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加速转型,该缺口还会不断扩大,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未来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缺口的70%将集中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且呈现出人才需求类型多样化、需求结构多元化的特点。
《湖南省软件产业振兴计划(2021—2025年)》明确将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根据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2020年度全省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通报》,2020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30%。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16.7%。23家人工智能与传感器产业链企业全口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人工智能与主营业务相结合的企业数超过4000家,AI在传统行业的应用深度显著增强。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的逻辑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紧跟湖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的变化,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规划,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选取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实现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转型升级。
(一)专业群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分为基础、技术、应用三个主要层面。专业群中的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应基础层,大数据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对应技术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对应应用层。具体来说,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处于数据采集区间,计算机网络技术处于数据承载区间,大数据技术处于数据挖掘区间,软件技术处于开发服务区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处于场景应用区间。专业群各专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合理对应且紧密关联,互为依托,共同构成现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关系图
(二)专业群人才培养对接关键岗位
构建面向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移动应用开发、Web前端开发、大数据应用开发、云计算应用开发、智能软硬件开发等新的职业岗位,信息技术人才需求巨大。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重点培养对接移动互联软硬件开发、移动互联应用系统集成和测试、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支持等岗位的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重点培养对接网络售前技术支持、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等岗位的人才,大数据技术专业重点培养对接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开发、数据仓库管理、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平台运维等岗位的人才,软件技术专业重点培养对接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Web前端开发等岗位的人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重点培养对接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平台和系统的部署与维护、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开发等岗位的人才。
(三)专业群内在逻辑
按照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新一代信息专业群构建重点体现“一体牵引、四轮驱动、多维辐射”。其中,“一体”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作为主体,引领专业群发展方向;“四轮”是以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软件技术四个快速发展、潜力巨大的专业为动力,推进专业群紧跟时代步伐;“多维辐射”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推动人工智能在电商、零售、营销、物流、酒店、旅游、金融、财税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群内专业技术上有交叉性、连续性、耦合性,专业聚集可提高资源共享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群内专业协同可持续发展。专业群内在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专业群内在逻辑关系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的具体措施
按照“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双高计划”建设要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为契机,全面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将专业群建设成为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域高水平专业群,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一)创新“一根本、双主体、三融合、多通道”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紧密对接湖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坚持专业群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创新“一根本、双主体、三融合、多通道”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一根本”是指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探索实践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育人方法、途经,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双主体”是指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借助毗邻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域优势,依托湖南(长沙)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湖南省软件行业协会、长沙市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等平台,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产业导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创新工坊等,实施层次化、全方位、有特色、多模式协同育人,在合作模式、课程体系、现代学徒制、1+X证书、师资团队、教学资源等方面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有力推动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三融合”是指德技、产教、专创三融合,共育创新人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依托产业导师工作室,探索实践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多通道”是指推行“学分银行”制度改革,服务学生多通道成长成才。以基于个性化、多通道教育的“学分银行”改革为突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学生学习成果产出导向的课程改革,构建学生多通道成长成才机制。
(二)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应用为主线,分析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归纳各岗位共同需要的基本能力,设计信息技术领域共通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基于公共基础平台共通、专业基础平台共享、专业方向模块分立、专业拓展模块互选、公共拓展模块通选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所有开设课程按性质分为公共基础、专业群基础两类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专业拓展、公共拓展三类模块课程;平台课程以必修为主,模块课程以选修为主;公共课程适用于所有专业群,专业课程适用于专业群内。
(三)聚焦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形成高水平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教学能力比赛、专业技能比赛、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等活动,以赛促教,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培育一批行业有权威、国内有影响的专业群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构建校企互聘人才资源库,健全校企人员双向互动机制,依托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建立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产业导师工作室,打造以教授、博士为核心,以校内专业带头人为骨干的高水平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四)坚持产教融合共建共享,打造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打造集训练、竞赛、培训、研发、创业于一体的产教融合ICT综合应用创新实训基地,包括ICT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ICT创新服务基地两个部分,在满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需求基础上,充分考虑并发数、使用频率、运营成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服务校内外广大师生,充分体现区域性、行业性和开放性,突出模块化实训特色。基地建设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ICT综合应用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图
(五)整合优化专业教学资源,加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借助ICT综合应用创新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校外实训基地,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在校生及社会人员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信息技术行业及职业资格认定。依托全国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联合省内外职业院校、优质企业,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溆浦县水东镇标东垅村为示范点,探索构建智慧乡村技术创新平台,通过智慧农业、智慧旅游、农产品电商示范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不仅是“双高计划”的要求,更是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服务湖南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拓展农村商贸服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湘商人才”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精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剖析信息技术类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把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到企业需求上来,以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