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质探析

2021-01-16白和明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本质政治环境

白和明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谈及本质,是与现象相对应,客观存在于每一事物内部,体现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哲学范畴。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有利于认清、把握事物本身变化、发展的规律。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本质及其特征,不仅能丰富并深化相关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直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各种挑战,通过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一、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质需厘清的两个前提

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中纳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虽然进入学者的理论研究视野不算太早,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其实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生就已经出现。寻求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系统化研究应以本质认识为起点,在思维中抽象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本质理解首先就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本身,同时也要明晰环境的本质所指,因为客观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归属于特殊的环境类型。因此,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环境的本质是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质的两个重要前提。

前提之一是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依托的理论基础出发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1]这启示我们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必须围绕人、关注人。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依靠人实施,并且作用的对象也是人,所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时绝不能脱离人这一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实际上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三位一体的现实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本质就内在地包含着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精神意识的关系,从而有利于不断满足人们各方面的发展需要,也就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致力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指导人们去改造客观世界,这一目的直接而明确。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出发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具有国家专有性和国家意志性的实践活动,紧随着阶级的形成与国家的产生,就使其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特征。只要国家存在,那么这一项活动就会一直伴随着并且专属于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阶级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归结于它可以通过一定不同时代环境下的能体现国家意志的教育内容及方式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起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人乃至人与自身关系的积极作用,从而承担起巩固国家秩序、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任。由此可见,随着时代发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为了最终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时期、发展背景下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需要,从而使人们更好地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这也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现。再次,从思想政教育的基本矛盾出发来看,没有矛盾,事物就不是推进、发展,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的矛盾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们当前的思想道德及行为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足实际,不断提高实效来解决这一矛盾,可见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围绕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过程。不断使人们的思想道德及行为水平提高从而达到社会能稳定发展、国家政权可以巩固的客观要求不仅是可以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可以使人们以正确的视角认识世界,从而在正确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投身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建设中,同时生存条件的不断提升也就会更有利于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综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及基本矛盾这三个层面出发,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最终满足国家、社会、个人发展需要,其本质是个体人格塑造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科学实践活动。

前提之二是要厘清环境的本质。环境是一个外延极为宽泛的概念,从词源上看,环境在《辞海》中有两层定义:“一是指围绕所辖的区域;二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2]从宏观上看,环境是相对于人类及其活动的一种外部存在;从微观上看,环境涵盖了影响人类及其活动的所有相关因素和条件。从哲学视角也有对环境的界定,“从哲学角度看,是指与人类主体相对应的外部世界,它是相对于人类主体而言的,离开了人,就无所谓环境。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外部条件,都要受到外在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3]究其要义,环境即为存在于人类生存空间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未经加工改造的一切客观天然存在事物以及经由人类改造或创造出的涵盖各种物质或非物质成果,这就构成了对环境本质的理解。

二、基于两个前提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质的界定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本质,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成为其自身所固有的、稳定的、最为根本的性质,是与他物相区别的依据。上述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环境本质的解读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质的认识提供了基石,以此为基础,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本质应为:全方位影响人们在实现国家、社会稳定与个体全面发展过程中所需思想及行为养成(即个体品格塑造与国家人才培养)的一切外部因素的集合,是承载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存在。从这一本质出发,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隐含于其中,而这些特征正是对本质的综合外显。具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第一,客观的属人性与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不是指一般的环境,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系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只有当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品行产生影响、发生联系时,才能被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就是说,只有人们进行历史性生存过程中思想意识参与到的、牵涉自身德性发展的那部分环境才会对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施加影响。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属人性的最直观表现。同时,阶级性也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因为这种环境说到底直接参与到统治阶级对其所需人才的培养过程,从属于特定统治阶级且会被这一阶级的利益所制约。任何统治阶级都会致力于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调动环境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影响为本阶级利益服务,一旦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负面影响时,统治阶级也会及时调控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调控。就我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以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为核心目标,直接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改造与创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环境这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说,客观的属人性、阶级性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质最为根本的特征。

第二,鲜明的广泛性与动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是封闭的,是开放的、包容的,没有受到空间、时间层面的固定限制,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是多元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广泛性成为这一特殊环境的重要特征。这种广泛性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出划分的维度不是单一的,既可以从空间维度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划分为宏观环境(包含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大众传播环境等)与微观环境(包含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组织环境等);也可以从时间维度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照历史环境、现实环境、未来环境进行分类;还可以从环境对人们思想、行为及针对人们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带来的不同影响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划分为良性环境与恶性环境等。动态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处于动态变化的体系。环境出现的发展、变化有其根本动因,整个社会经由人们的实践活动所带来的生产方式及社会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根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因而社会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来决定。生产力的变革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有了这种生产力的出现及发展,人们的生产、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较之以往会出现新的变化,由此生成的网络环境既带来了教育机遇,也隐藏着新的挑战。进一步看,社会本身就是关于人的一种关系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际上是置于这样人们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并且会受到社会关系变化的影响。这种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反映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当中,即“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经由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4],这些变化直接从总体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

第三,突出的功能性与可塑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育人活动展开的客观基础,这一环境体系既会经历纵向的社会时代变迁,也会面临横向的各具体要素的更新变化,总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个体思想、行为养成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其育人性十分明显。这种育人性就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和价值,育人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最为显著的功能。不断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价值指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环境育人功能的发挥并不是依赖于强制性的手段实现的,主要是依靠潜移默化的干预和影响。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教育对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良好环境的正确导向会让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又如,环境也起着一定的规范、约束作用,当反映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环境要素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就会在无形中对社会个体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进行制约。再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有着感染人的作用,当人们在情感上真正能受到正向的人或事的感染、熏陶时,就会驱动自己的思想、行为朝着社会要求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可塑性主要体现在既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对具体环境要素作出调适改变,也可以创造出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新环境。可塑性源于对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全面理解,“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是马克思基于实践作出的理性思考,科学揭示了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既看到了环境对人产生的客观影响,也表明个体并不是只能去消极被动适应环境。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曾这样论述到:“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6],这直接表明环境可以经由人们自身的需求来做出相应改变。反观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环境,并不总是积极作用于个体品格塑造与国家人才培养的过程,因为某些环境要素在变化和更新过程中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改造,这一过程就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过程。与此同时,为满足现实教育活动的需要,教育主体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出新的环境,当新的环境生成时,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身的育人功能。

三、基于本质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心项的剖析

环境得以被确证的重要因素在于“环”,即它必然会围绕特定的中心事物,但环境并不等同于中心事物本身。环境以何种事物中心,就决定了这一环境的中心项的具体所指,因此,中心项是全方位认知任一环境的重要环节。就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而言,具体环绕着什么、以什么为中心的问题就是其中心项问题。纵观学界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心项问题还处于商讨阶段。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不仅是理论研究中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也在实践中直接关涉到是否能有针对性地利用环境培育社会所需的人才。从本质出发,能对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提供思路。基于此,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既包括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活动,也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本身。

一方面,根据上文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质界定为个体品格塑造与国家所需人才培养的一切外部影响因素的集合。将本质具体展开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施加影响总是围绕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活动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各要素要影响到个体品格的塑造,也就是会对教育对象成长过程中的思想与行为变化产生影响;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国家所需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致力于培养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人才的实践活动,换句话讲,国家会关注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不断优化环境要素、甚至专门去创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出发点都是要在个体品格塑造与国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效。单一地将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作为中心项,或单一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中心项,并不能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心项的完整审视。

另一方面,透过本质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也影响着对其中心项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保持存在状态不但离不开人们自身的思想及行为活动,更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本身。正因为人们当前的思想及行为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存在一定偏差,所以就有了由国家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才逐渐关注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及行为养成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的重要因素,而在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贯是围绕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变化以及应对这种变化不断进行优化与改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现如今已经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领域之一。倘若没有人们思想行为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就失去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中对其谈论的意义。

总体上看,虽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并未形成关于本质及其相关问题的广泛共识,有待研究者去作进一步的探讨。特别是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局中,我国也处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的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着复杂深刻的影响,更需要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认知,从而引导我们正视、重视环境的变化,并进一步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出干预。

猜你喜欢

本质政治环境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童年的本质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