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视域下楚怡职教精神溯源
2021-01-16袁杰伟阳骁梅伟华龙凌
袁杰伟,阳骁,梅伟华,龙凌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417000;2.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湖南 新化,417600;3.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湖湘工业的蓬勃发展,丰富、拓展了湖湘工业文化内涵。湖湘工业文化可以分为现代工业文化与遗存工业文化,是湖湘大地生产力水平的标志,是湖湘文明发展的见证,对湖湘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构成了“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图谱上不可或缺的靓丽色系。近代湖湘工业发展呼唤职业教育,楚怡职教应运而生。由此凝练而成的楚怡职教精神,始终可以在湖湘文化(包括湖湘工业文化)中寻觅其源流。湖南省委原书记许达哲要求传承楚怡职教历史,弘扬楚怡职教传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楚怡精神作为湖南职教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要挖掘好、凝练好、传承好,更要用楚怡精神擦亮湖湘职业教育品牌。[1]
一、湖南近代工业的兴起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湖南近代化进程也开始起步。湖南近代工业的发展以矿业最为突出,这与湖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密切相关。1895年,湖南先后创办了履和裕锑矿和湘裕炼锑厂,是为湖南近代工矿业之嚆矢。1896年春,陈宝箴就任湖南巡抚后,创办湖南矿务总局,开发湖南矿产,以利民生。常宁水口山铅锌矿、新化锑矿山锑矿、平江黄金洞金矿、益阳板溪锑矿等属于比较大型的厂矿。其中,代表性的厂矿如官办平江黄金洞金矿、水口山铅矿等,据《湖南全省矿务总公司矿业清册》记载,截止到1911年9月,中、南、西三路除原有官办矿场以外,其余已经开采或即将开采的商办矿业共有540矿界,按每一矿界合900平方丈计算,面积共有486000平方丈。与此同时,冶矿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如炼锑与炼铅。交通运输业方面:1897年,湘鄂两省绅士共同创办湘鄂善后轮船局,该局后改名为两湖轮船局,属官督商办性质,所属轮船在湘潭、长沙等六处航行。民营轮船业方面,1900年,安化茶商梁啸岚在湖北租赁小火轮四艘进行航运,为民营轮船业的发端,之后,袁斯美、龙璋等人也先后创办了小型轮船公司。湖南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滞后于轮船运输的发展,直至1889年3月,张之洞、盛宣怀为解决湖北用煤问题奏请修建株萍铁路才起步。交通运输业的改善在促进湖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专门人才有了更大的需求。邮电业方面,1896年在陈宝箴和张之洞的主导下,修建了湖北与湖南两省间的电线。1897年5月在长沙设立了电报局,这是湖南设立电报局之开端。到1908年,湖南共设有9处电报局。湖南的邮政事务开始于1899年,最初起于岳州,之后长沙、常德、湘潭等地也成立了邮政局。邮政局的邮递方式从最初的邮驿发展为步班、船舶、火车邮路等现代交通方式,并设电信局,湖南近代邮电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轻工业方面看,和丰火柴厂算是清末民初轻工业的典型代表。1895年,巡抚陈宝箴委托长沙士绅创办该厂,后经过商股的不断扩充,改称“善记和丰火柴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广销省内外。此外,湖南其他工业部门也有一定的发展,代表性的企业有醴陵瓷业制造公司、湖南电灯公司等[2]。
二、楚怡工业学校创办的职业教育背景
近代湖南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据《湖南省志·教育志》记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全国已开办新式学堂25所,而湖南没有一所[3]。
清末民初湖南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不仅增强了湘省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实力,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而且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各领域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基于湖南经济发展水平和本省物产状况,培养相应的专门人才,成为当时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为湖南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楚怡工业学堂(以下称“楚工”)的创办正是对该问题的回应和解答。楚工创办于清末民初,根据不同阶段时代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先后设有机械、矿冶、土木等专业,这正是陈润霖创办楚工的初衷和对楚工寄予的期望[4]。
戊戌维新变法开始前,湖南学政江标就开始进行书院改革,在传统书院内开设新式科目、增添实用仪器。1897年2月,谭嗣同等人在浏阳开办算学馆,并打算附设试验农场、工厂[5]。同年11月,创办湖南时务学堂,该学堂主张中西兼通,在传统的经史子集教学内容外,教授现代科学与工商技术。清末新政,湖南的实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6]。1901年后,湖南各级各类教育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实业教育最为突出。1902年,湖南绅士汤聘珍、王先谦等人呈请开办农务工艺学堂,以利民生,得到了批复和支持。于是将长沙“迁善堂”改为湖南农务工艺学堂,由善后局每年在盐款项下拨省平银1万两作经费,并派员专门修葺校舍,设农、工两科。这是近代湖南第一所工艺学堂,也是湖南第一所职业技术学堂,开湖南职业教育的先河[7]。
1903年,长沙出现民立第一女学堂,开设了裁缝、刺绣、家政等职业课程。同年2月,禹之谟在长沙创办了实业工厂,并附设工艺学堂,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1903年,龙绂瑞创办民立学堂,开裁缝、刺绣、家政等科。1905年,湖南巡抚端方出于“工商分离”的考虑主张专设农业学堂,8月,继任巡抚庞鸿书在长沙北门外农事试验场创办湖南官立中等农业学堂,先后招收蚕科生、农科生和林科生。之前的农务工艺学堂改为艺徒学堂,后又发展成为湖南官立中等工业学堂。1905年,熊希龄和文俊铎创办了醴陵瓷业学堂,同时设立醴陵瓷业制造公司,作为实习场所,后改名为湖南官立瓷业学堂。1908年成立湖南铁路学堂,设营业、建筑、机械三科。除省立、官立实业学堂外,其他县市也创办了一系列的官办和私立实业学堂[2]。
可见,晚清之际,湖南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呈现一片实业之风和繁荣之景。从清末民初起,湖南的职业教育颇为发达,与基础教育并驾齐驱,专业涵盖已具有一定的广度,如农林、医护、财会、陶瓷、湘绣、纺织、印染等专业,这反映了湖南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重工业的专业少一些,有交通、化工、电机、机械、土木、矿冶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省政府曾有公立十大职校的规划,例如长沙为一职,开办最早,相乡为五职,新化为六职,沅陵为九职等,主要着眼于专业配套的地区平衡[2]。
1909年3 月,陈润霖筹建湖南私立楚怡初等工业学堂,1910年正式开学。楚工虽属私立,其中土木和矿冶两科纳入规划管理,列为“代用工业”。由于当时土木、矿冶等人才短缺,故私立楚工得到当时政府的重视。[5]到清朝的最后一年(1911年),湖南的中学堂有42所,职业学校14所(含楚工)。[2]
三、湖湘文化视域下楚怡职教精神审视
楚工的诞生与发展,与湖湘文化密不可分。湖湘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类型,它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湖湘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经世致用的求真务实精神、博采众长的包容开放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等方面[8]。
几千年来湖湘文化广泛地存在于湖南民众的生活和思想中,在三湘四水间酝酿、发展、嬗变。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汇纳群流,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诸多的文化标志。在楚工基础上凝练而成的楚怡职教精神,既发源于湖湘文化,又开拓与发展了湖湘工业文化乃至湖湘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爱国兴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曾任湖南大学校长的近代著名教育家曹典球先生说过:“中国之矿学,在清季南七省首推湖南。”由此可见湖南的矿学教育是比较突出的。在湖南首倡矿务学堂的,是长沙时务学堂。创办于1897年1月的长沙时务学堂,是清末维新运动期间,湖南所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它标志着湖南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度向新式学堂制度的转变,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提调由27岁的熊希龄担任。熊希龄是湘西凤凰人,曾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当时,列强疯狂地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熊希龄在上海时看到英、法、日等国的矿商纷纷盘踞于彼,将所属矿山私行典卖,仅上海、武汉两处洋行所收买的湖南矿契就达七八千份,他感到非常忧虑。熊希龄在日记中写道:“湘中矿痞往来该埠(上海)者辄数千百人,识者皆为五湘忧之。”戊戌变法失败后,熊希龄戴罪,但他忧国忧民之心未曾稍减。1903年,赵尔巽升任湖南巡抚。熊希龄知道赵尔巽颇有维新、爱国思想,于是,他抓住时机,向赵尔巽上书成立湖南全省矿务总公司,将全省所有矿山地皮全部买下,规定凡办矿者必须加入全省矿务总公司。照会各国领事,布告通商各埠:“凡在华洋人来商办矿,均需通过全省矿务总公司,不得违越。”这一举措,完全符合清律。因为按大清律,中国土地不能私自卖给外国人。这样一来,等于所有湖南矿痞私自与洋商所订的湘矿契约,便都属于非法,一律失效。湖南的矿权因而得以保全。一时间,各省竞相仿照湘矿公司章程改良办理,先后至九省之多。熊希龄的才干,也因此受到赵尔巽的赏识[9]。
有了矿权后就要培养自己的采矿人才。于是,1908年,湖南高等实业学堂(1903年创办)首开矿科班,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可是,当时科举制度被废除不久,高等学堂的学生都是举人,擅长古文,却不懂数理化,对学工也没有兴趣。矿科班没有具备科学知识的生源,不久就停办了。1909年,湖南开展保路运动,粤汉、川汉铁路总公司聘请詹天佑任总经理兼工程师。这样,开办学堂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成了当务之急。湖南保路运动的主帅谭延闿分析:此时只有明德和楚怡两所学堂培养出了具有科学知识的毕业生,于是动员“湘路赞协会”出资,利用明德学堂的毕业生办起了湖南高等铁路学党,支持陈润霖筹办楚怡工业学堂[9]。
由此可见,楚怡工业学堂创办的初衷,就是为国家争得矿山的开采权,所以可以说楚怡工业学堂的创办,是陈润霖爱国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陈润霖创新创业、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总爆发。
(二)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求知精神
经世致用思想强调“躬行实践”,关注现实社会、注重实践而不尚空虚之理,是中国传统优秀学风之一,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内涵和精华。经世致用学风在湘省生根发芽,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嬗变,指引湖湘士人躬耕求索。战国时期,楚国屈原饱含爱国之情,身处逆境,不忘忧国忧民。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注重研究社会实际,编写《治安策》,力主改革。唐代柳宗元贬谪永州,关心时政,撰写《封建论》等名作。两宋时期,经过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等人的探究和改革,传习理学的学术活动同经邦济世、解危救难的经世理想紧密结合,经世致用学风在湖南正式形成,日后深刻地影响了湖南教育的发展。南宋末年,岳麓书院副山长欧阳守道明确提出治学在于益世。明末清初,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结合的思想和朴素唯物主义观,将经世致用之风推向一个高潮。乾嘉汉学兴起后,湖湘学子不同于朴学之士,他们主张研习经史和通晓实务相结合。到了近代,面临民族生死存亡之危难,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之风更是大放异彩。陶澍、贺长龄、魏源等人主张大力改革漕运、水利、盐政等,复兴今文经学;魏源更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以曾国藩、罗泽南为首的湘军群体同样崇奉经世之学,强调考据和义理应关注现实;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湘籍改良派主张全面改革,振兴国家;以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以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百年动乱,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湖湘大地历来人才辈出,与湖湘文化讲求经世致用学风,关注现实,注重实践有密切的关系,湘人敢为人先的改革正是经世之学浸润和熏陶下的自觉活动。
在教学方式上,楚工特别注重“躬行实践”,提倡自治、自学、自动[10],提倡“为干而学,从干中学”的办学方针。在楚工,学校教授的不仅是书本知识、专业技能,更大力倡导经世致用、利国为民的价值取向。楚工师生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铺就的每一条公路,走过的每一段路程,都以另一个角度彰显了湖南人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求知精神。
(三)注重教育、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
湖湘文化素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湖湘文化与湖南教育恰如一对孪生兄弟彼此相依。湖湘文化是湖南教育发展的底蕴所在,而教育又是湖湘文化不断传承的重要载体,两者存在典型的交互式关系,相辅相成。湖湘学人历来主张改革教育,剔除教育中空虚流弊的问题,不断探索教育改革的方向。贺长龄一生致力于经世致用的实学,以培养通经致用人才为目标,兴办慈善教育,开展社会运动,大力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魏源猛烈批判科举流弊,主张“以经术为治术”,注重实践,培养实学人才,以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曾国藩时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严厉批判封建末世的腐朽混乱,强调为学要知行并重。左宗棠在众多师友的影响下,主张学习儒学之时兼顾经世致用之学。他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力倡教育改革,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培养出了大批实用人才。罗泽南鉴于封建科举制度之流弊,提出“身体力行”“言行合一”“知行并进”的教育思想。戊戌变法时期,谭嗣同等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传统教育、兴办新式学堂的主张。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初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适应社会经济与时代发展的实业教育。几百年来湖湘士人为教育事业前赴后继,不断改革创新。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学风为近代湖南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了不竭动力。所以,清末民初,包括士绅、巡抚、商贾等各阶层在内的世人积极参与创办职业学校,湖南职业教育呈现快速发展之势。
1902年,23岁的陈润霖作为湖南省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赴日本学习,结业时因为成绩优异得到校长亲自接见。当校长询问他的志向时,陈润霖答道:“归国后不愿为官,愿以兴办教育为己任。”此后的40年间,陈润霖历经荣辱浮沉从未改变办学初心,为湘省的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1]。
四、结语
楚工的创办是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的产物。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在中西文化的交互中,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的实业教育渐渐兴起。随后湖南的实业教育也开始起步,晚清民初实业教育打下的基础为楚工的创办提供了可能。各级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视,出台了一系列规范职业教育发展的法令。清末民初湖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这成为楚工创办的核心推动力;同时,在湖湘大地上传承几千年的湖湘文化潜移默化中滋养着湘人湘土,其爱国兴邦、经世致用、注重教育等思想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内涵,于职业教育的萌芽、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楚工发展的精神动力。